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阶段不明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阶段不明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阶段不明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100 项与 Hefei Hanmicroorganism 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Hefei Hanmicroorganism 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专利(医药)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在2023年,虽然生物医药领域充满了变化和挑战,但还是有许多新锐公司凭借其在前沿技术、疗法等领域的优势逆势获得融资。根据即刻药数数据库的数据,2023年中国创新药领域共发生了240多起不同轮次和性质的融资事件。本文中就让我们看看2023年的融资都呈现了哪些亮点?又展现了哪些趋势?220多家中国公司获融资,上海、江苏、广东地区居多2023年,亚洲创新药领域共发生312起融资事件。其中,融资数量最多的是中国,有241起,涉及220多家公司,是其它亚洲国家融资数量总和的3.4倍。从细分地区来看,在中国的各个地区中,融资数量较多的五个地区是上海、江苏、广东、北京、浙江,分别有56起、47起、38起、34起、31起。这五个地区的融资数量总和为222,占到了融资总数的92%。图1:2023中国创新药领域融资数量TOP10地区分布数据来源:即刻药数。统计周期:2023/1/1-2023/12/31。早期融资占半壁江山,10余家公司实现IPO从融资轮次来看,2023年完成的融资中:A轮融资事件最多,有68起;其次是种子/天使轮,有65起;B轮融资有46起,排名第三。综合来看,早期融资(A轮及其以前)案例仍是投融资最活跃的部分,有133起,占到了融资总数的一半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有11家创新药公司在去年实现了IPO,分别为君圣泰医药(港交所)、阿诺医药(纳斯达克)、友芝友生物(港交所)、宜明昂科(港交所)、科伦博泰(港交所)、来凯医药(港交所)、智翔金泰(科创板)、科笛集团(港交所)、绿竹生物(港交所)、康乐卫士(北交所)、百利天恒(科创板)。图2:2023中国创新药领域融资轮次分布数据来源:即刻药数。统计周期:2023/1/1-2023/12/31。图中“X”轮融资指处于X轮阶段的融资,例如A轮定义为A轮到B轮之间的所有融资,包括A轮、A1轮、A2轮、Pre-B轮等,不包含Pre-A轮。从融资金额来看,有65家公司的融资金额大于1亿元(不含IPO)。其中,有5家公司融资金额超过了1亿美元,分别为:鞍石生物完成了10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先通医药完成超11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百明信康完成逾11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海森生物完成3.15亿美元的融资;君圣泰医药于IPO之前曾完成了1.07亿美元C/C+轮融资。超20家公司源于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融合基础科学研究是创新疗法诞生的源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开始进入产业化探索阶段,希望可以转化为造福患者的创新疗法。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迈格松生物科学创始人俞立教授曾在此前接受我们采访时介绍道:“过去这些年,得益于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基础生物学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不仅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科研人才,也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进展,这些都为创新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我们梳理发现,在2023年完成融资的这些中国创新药新锐中,有20多家公司的创始团队成员或技术是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例如:瀚微生物,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书教授创立,专注肠脑轴活体微生物及代谢产物药物研发;炎明生物,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邵峰院士联合创立,专注炎症和抗肿瘤新药研发;迈格松生物,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俞立教授领衔创立,致力于推动基于迁移体生物学的药物递送平台及迁移体相关药物开发;环码生物,致力于推动环形RNA技术转化,该公司的科学创始人为王泽峰教授,他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超20年的研究经验,现在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职;赛岚医药,聚焦新一代表观遗传药物,该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顾问为徐国良院士,他也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研究员;尧唐生物,专注体内基因编辑疗法,该公司创始人、CEO为吴宇轩博士,他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赜灵生物,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俐娟教授领衔创立,聚焦恶性肿瘤、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开发原创1类新药。…… ……原创新药的开发并非易事。对于如何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尧唐生物创始人、CEO吴宇轩博士曾在此前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科学家需要更多地研究产业界真正面临的困难和临床需求,而产业界也需要定期与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进行互通。我们需要有一种更开放的态度,去了解彼此的领域和世界,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更好的良性循环,产出更多可以进行下游转化的技术或药物。”肿瘤领域融资最多,小分子依然倍受青睐从研究的疾病领域来看,肿瘤仍是获得融资数量最多的领域。在我们的统计中,肿瘤领域的融资事件有157起,远高于其它疾病领域。肿瘤之外,其它获融资比较多的领域还有免疫系统、抗感染、内分泌与代谢、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病、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眼科等。图3:2023中国创新药领域融资数量TOP 10疾病领域数据来源:即刻药数。统计周期:2023/1/1-2023/12/31。同一公司研究的不同疾病领域重复计数。从药物类型来看,小分子药物、细胞与基因疗法(CGT)、抗体类药物是融资数量TOP3的领域。其它比较受行业关注的类型还有寡核苷酸、疫苗、蛋白质类药物和多肽等等。图4:2023中国创新药领域融资分子类型分布数据来源:即刻药数。统计周期:2023/1/1-2023/12/31。同一公司研究的不同药物类型重复计数。近年来,尽管各种新分子疗法不断涌现,小分子药物依然在百花齐放的形势下保持光芒十足。在2023年美国FDA批准的新药中,小分子药物占比达到55%,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在2023年的中国创新药融资中,我们也观察到了类似的趋势。在我们统计的超240起融资事件中,小分子药物领域的融资事件数量有82起,远高于其它药物类型。这些药物包括单靶点抑制剂、单靶点拮抗剂、双靶点抑制剂、激动剂、双配体小分子药物偶联体、蛋白降解疗法等等不同类型,涉及几十个不同的靶点。关于小分子的未来前景,业界也表示纷纷看好。美国化学会(ACS)旗下的C&EN网站曾在2023年11发布的观点文章中称现今是开发创新小分子药物的绝佳时刻。红云生物(专注小分子创新药,2023年获得B+轮融资)的CEO廖迈菁博士也曾在此前接受我们采访时表达了对小分子前景的看好:“随着结构药理学、人工智能、计算化学、冷冻电镜等新技术的引入,我认为小分子药物领域将会打开一片新天地。”图片来源:123RF细胞与基因疗法(CGT)因具有“一次治疗,永久治愈”的潜力,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即刻药数的数据显示,即便是在融资环境充满挑战的2023年,全球CGT领域融资事件数量依然占到了总数的23%,融资比例在近5年保持稳健。在中国,CGT也是除小分子外获得融资数量最多的领域,这这无疑反映了业界对CGT领域的持续看好。从具体方向来看,这些公司的在研管线涵盖了不同类型的CGT产品,包括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疗法、体内CAR-T产品、CAR-NK、iPSC来源的CAR-iMAC、TCR-T疗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通用现货型NK细胞疗法、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基因疗法等等。抗体类药物是2023年获得融资数量第三多的领域。从药物类型来看,这些公司研究的产品包括单抗、双特异性抗体、三/多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等,涉及的靶点包括IL-17A/F、IL-4Rα、LILRB、RSV、NGF、HCMV、TSLP、CD40、Siglec-15、HER2、EGFR、TROP-2、PD-1 X ILT4、CD19/CD3/CD28等等。除了上述药物,这些新锐公司研究的药物类型还有寡核苷酸、疫苗、蛋白质类药物、多肽、微生物疗法、溶瘤病毒疗法、放射性疗法等等。限于篇幅,此处不再一一介绍。2024年,哪些领域有望得到投资人看好?展望2024年,生物医药领域又有哪些领域和方向有望得到投资人的看好?对此,在1月初于旧金山举行的“2024药明康德全球论坛”上,多位行业投资大咖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2024年的融资前景,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Bio + Health普通合伙人Vineeta Agarwala博士对环境回暖持乐观态度,她认为针对早期科学的投资将始终强劲。Patient Square Capital合伙人Laura Furmanski博士同样表示:高质量的公司依旧会脱颖而出得到资助,而CGT与组织特异性的递送是她看好的方向。而Curie.Bio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Alexis Borisy先生则预言,在2024年,更多创新会在全球的不同国家和区域纷至沓来,更多具有全新机制的“first-in-class”药物将不断涌现,造福病患!我们很高兴看到在2023年,有这么多中国创新药新锐公司在逆境中获得了融资。希望在资本的助力下,它们可以早日将这些创新疗法推向市场,造福全球病患!参考资料:[1]各公司官网资料及新闻稿[2] Why small-molecule drug
discovery is having a moment.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23 from
https://cen.acs.org/pharmaceuticals/drug-discovery/small-molecule-drug-discovery-having/101/i36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2023年11月,专注于微生物创新药物研发的初创公司——瀚微生物再次传来好消息:他们完成了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领投的超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用于加速其在研药物的临床试验并推动早期项目的开发进程。在此之前,这家公司已经获得由辰德资本独家天使轮投资。瀚微生物成立于2021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书教授创立。朱书教授近20年来长期致力于研究肠道免疫识别以及微生物介导的免疫调节和治疗。目前,瀚微生物已建立基于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针对免疫和神经调控功能的多元化药物管线,其中包括针对自身免疫疾病和抑郁症在内的3个药物已进入了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阶段。在人体肠道里,犹如繁星般的各种微生物活跃其中,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利用微生物治疗疾病已成为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探索方向之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瀚微生物将如何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带来突破的可能呢?今天,我们邀请到瀚微生物创始人朱书教授,请他与我们一同探寻这个看似遥远却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的世界。图片来源:瀚微生物提供,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作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您为何选择致力于微生物药物研发领域?朱书教授:我从事免疫识别、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研究已经近二十年。在耶鲁大学研究期间,我观察到肠道微生物对某些免疫疾病表型的主导作用。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后,我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逐渐意识到活体微生物作为药物干预特定疾病的巨大潜力。目前,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疾病的关联性及其安全性已得到大量数据支持,粪菌移植FMT在多种疾病的临床实践中也已证实有效。然而,该领域仍面临作用机理和成药性等方面的挑战。瀚微生物聚集了一批由免疫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析化学、计算生物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我们利用精准化学检测和智能计算学习技术,结合我们对免疫和神经疾病机理的深度理解、多年积累的创新发现,以及围绕这些疾病的临床未满足需求,致力于开发疗效好、作用机理清晰的活菌药物。我们相信,瀚微生物团队将为微生物药物领域注入新的活力。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瀚微生物正在开发的管线有何独特优势?它们有望解决目前疾病治疗中的哪些痛点?朱书教授:瀚微生物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活菌”与“代谢产物”共同布局的策略。每一条药物研发管线都具备高度的清晰度,从微生物到其分泌的代谢产物,再到作用靶点。通过独有的ImmuneFIND和NeuroFIND筛选平台,瀚微生物不仅建立了微生物及代谢物组库,还深入研究了代谢产物与免疫和神经细胞、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并以此构建了独特的免疫和神经调节菌库。依托此平台,瀚微已成功开发出多条针对免疫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活菌药物管线,并同步开发了多个针对全新作用靶点的基于活菌代谢产物的小分子药物管线。这些研发管线主要针对自身免疫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现有药物疗效不足、副作用大、耐药等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手段。药明康德内容团队:要实现瀚微生物在研产品的全部潜力,还有哪些关键挑战?以及有哪些潜在的解决方案?朱书教授:与其它大分子或者小分子药物相比,活菌药物在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量效关系研究、生产工艺开发、临床试验研究等多个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需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药物开发和评价体系,并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持续优化开发。为解决这些挑战,可以从两个方向寻求突破:一是“分解法”,即深入研究微生物发挥作用的机制,明确有效成分,从而指导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定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传统大分子药物或小分子药物的研发体系,为活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二是“统合综效”,即通过联合使用多株互补的微生物,发挥整体增强疗效的作用。同时,考虑到同一种疾病患者的个体差异,我们有明晰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来对微生物的适用人群进行针对性的选择。这需要我们对微生物与宿主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深入的理解。通过这几种方法,相信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开发和优化活菌药物,以满足临床的需求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接下来,预期我们在使用微生物干预特定生物标志物的自身免疫疾病以及抑郁症治疗领域取得临床突破。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您如何看待当前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趋势?创新机会在哪里?您对未来几年的预判是怎样的?朱书教授:目前生物医药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不管是全球性医药企业,还是创新Biotech公司,都在积极尝试和探索各种创新药物形式以及新型药物类型,其中也包括微生物活菌药物。我认为,真正具备清晰作用机制和扎实生物学基础的“first-in-class”药物始终是创新药领域的璀璨明珠。这也是瀚微生物在科研转化和管线推进上奋斗和前进的目标。展望未来几年的创新机会,除了肿瘤领域,我认为自身免疫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将会迎来下一波创新作用靶点和机制药物的突破。这两个领域也是瀚微生物研发的重点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和深入研究,我们期望能为患者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在原始创新方面,您认为科研转化目前还面临哪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您觉得哪些新手段、新方法、新技术有望破解这一“魔咒”,为患者带去更多希望?朱书教授:根据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科研转化在药物研发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之间的巨大差异。例如,小鼠疾病模型与人类疾病的生物学差异可能导致转化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瀚微生物在选择体外筛选方法时,特别注重其与体内模型的关联性。在选择小鼠疾病模型时,我们强调其与人类疾病及作用机理的相关性。此外,我们也关注作用靶点和生物标志物在人和小鼠之间的同源性,以增加转化的准确性。这一策略在我们当前的免疫和神经药物研发管线中已取得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微生物药物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政策法规也在探索阶段。鉴于活菌药物的高安全性,我们期待更加灵活、透明和高效的监管机制,以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此外,创新型企业应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团队,并寻求更多外部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加速创新药物造福病患。为应对这些挑战并加速微生物药物领域的发展,我们认为技术方面如精准代谢物检测技术、微生物精准递送技术、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等也将起到关键作用。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您如何看待合作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具体到微生物药物研发领域,我们需要怎样的合作,以加速创新疗法问世? 朱书教授: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新药研发合作是当前的主流。这可以大大促进资源的共享、知识的交流和技术协作,从而加速新药研发进程。微生物药物研发是天然的多学科交叉项目,需要汇聚不同背景的研发科学家共同应对挑战。我们也非常期待和更多专业公司、研究机构和临床医院进行合作,共同解决微生物药物开发中面临的难题。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小分子药物和大分子药物已拥有成熟的评价标准和CXO服务体系,微生物药物开发还处于早期,缺少成熟完善的服务体系。未来随着微生物药物领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预计未来这一领域会更加完善。此外,我们也希望微生物药物研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得以加强,促进该领域的持续发展。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对于行业如何共同提高研发效率,提高创新疗法可及性并造福病患,您还有哪些个人建议?朱书教授:在我看来,主要有几个方向。一是与学术科研机构及产业同行的多方位合作,充分利用新一代研发技术手段,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和方式来加速创新疗法开发。二是强化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交流,使其充分了解和认识这些创新疗法的机制、优势和潜在风险,建立匹配适应的指导原则和政策支持,促进创新生根发芽。三是进一步提升和临床医生及临床试验机构的协作,在确保产品安全和质量前提下,加速创新药物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满足更多临床需求。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展望未来10年,您认为微生物药物研发领域格局会有哪些变化?能否为我们描绘一幅10年后的相关场景?朱书教授:预测未来是很难的,因为历史的发展往往是不连续的。有时候,一项突破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会彻底改变一个领域。大方向上,从过去对微生物和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深入解析微生物和宿主的作用机制,未来的活菌药物一定会迎来更加清晰的机制解析支持。我们期待在未来10年里,微生物药物能够针对重大慢性疾病中的重磅适应症获得批准且具有一席之地,展示出其它药物形式难以媲美的良好药效。同时,考虑到儿科和孕妇等特殊人群对药物安全性的高要求,活菌药物应充分发挥其固有的安全性优势。此外,我们也期望看到,微生物衍生的有效成分药物和合成生物学改造的活菌药物等多种药物形式蓬勃发展。这些创新将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药明康德内容团队:面对已经到来2024年,能否用一句话来描述下您对新一年的期待?朱书教授:从浩瀚的微生物群落中寻找到首个答案。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2023年11月,专注于微生物创新药物研发的初创公司——瀚微生物再次传来好消息:他们完成了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领投的超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用于加速其在研药物的临床试验并推动早期项目的开发进程。在此之前,这家公司已经获得由辰德资本独家天使轮投资。瀚微生物成立于2021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书教授创立。朱书教授近20年来长期致力于研究肠道免疫识别以及微生物介导的免疫调节和治疗。目前,瀚微生物已建立基于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针对免疫和神经调控功能的多元化药物管线,其中包括针对自身免疫疾病和抑郁症在内的3个药物已进入了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阶段。在人体肠道里,犹如繁星般的各种微生物活跃其中,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利用微生物治疗疾病已成为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探索方向之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瀚微生物将如何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带来突破的可能呢?今天,我们邀请到瀚微生物创始人朱书教授,请他与我们一同探寻这个看似遥远却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的世界。图片来源:瀚微生物提供,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作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您为何选择致力于微生物药物研发领域?朱书教授:我从事免疫识别、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研究已经近二十年。在耶鲁大学研究期间,我观察到肠道微生物对某些免疫疾病表型的主导作用。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后,我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逐渐意识到活体微生物作为药物干预特定疾病的巨大潜力。目前,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疾病的关联性及其安全性已得到大量数据支持,粪菌移植FMT在多种疾病的临床实践中也已证实有效。然而,该领域仍面临作用机理和成药性等方面的挑战。瀚微生物聚集了一批由免疫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析化学、计算生物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我们利用精准化学检测和智能计算学习技术,结合我们对免疫和神经疾病机理的深度理解、多年积累的创新发现,以及围绕这些疾病的临床未满足需求,致力于开发疗效好、作用机理清晰的活菌药物。我们相信,瀚微生物团队将为微生物药物领域注入新的活力。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瀚微生物正在开发的管线有何独特优势?它们有望解决目前疾病治疗中的哪些痛点?朱书教授:瀚微生物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活菌”与“代谢产物”共同布局的策略。每一条药物研发管线都具备高度的清晰度,从微生物到其分泌的代谢产物,再到作用靶点。通过独有的ImmuneFIND和NeuroFIND筛选平台,瀚微生物不仅建立了微生物及代谢物组库,还深入研究了代谢产物与免疫和神经细胞、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并以此构建了独特的免疫和神经调节菌库。依托此平台,瀚微已成功开发出多条针对免疫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活菌药物管线,并同步开发了多个针对全新作用靶点的基于活菌代谢产物的小分子药物管线。这些研发管线主要针对自身免疫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现有药物疗效不足、副作用大、耐药等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手段。药明康德内容团队:要实现瀚微生物在研产品的全部潜力,还有哪些关键挑战?以及有哪些潜在的解决方案?朱书教授:与其它大分子或者小分子药物相比,活菌药物在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量效关系研究、生产工艺开发、临床试验研究等多个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需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药物开发和评价体系,并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持续优化开发。为解决这些挑战,可以从两个方向寻求突破:一是“分解法”,即深入研究微生物发挥作用的机制,明确有效成分,从而指导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定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传统大分子药物或小分子药物的研发体系,为活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二是“统合综效”,即通过联合使用多株互补的微生物,发挥整体增强疗效的作用。同时,考虑到同一种疾病患者的个体差异,我们有明晰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来对微生物的适用人群进行针对性的选择。这需要我们对微生物与宿主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深入的理解。通过这几种方法,相信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开发和优化活菌药物,以满足临床的需求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接下来,预期我们在使用微生物干预特定生物标志物的自身免疫疾病以及抑郁症治疗领域取得临床突破。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您如何看待当前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趋势?创新机会在哪里?您对未来几年的预判是怎样的?朱书教授:目前生物医药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不管是全球性医药企业,还是创新Biotech公司,都在积极尝试和探索各种创新药物形式以及新型药物类型,其中也包括微生物活菌药物。我认为,真正具备清晰作用机制和扎实生物学基础的“first-in-class”药物始终是创新药领域的璀璨明珠。这也是瀚微生物在科研转化和管线推进上奋斗和前进的目标。展望未来几年的创新机会,除了肿瘤领域,我认为自身免疫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将会迎来下一波创新作用靶点和机制药物的突破。这两个领域也是瀚微生物研发的重点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和深入研究,我们期望能为患者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在原始创新方面,您认为科研转化目前还面临哪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您觉得哪些新手段、新方法、新技术有望破解这一“魔咒”,为患者带去更多希望?朱书教授:根据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科研转化在药物研发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之间的巨大差异。例如,小鼠疾病模型与人类疾病的生物学差异可能导致转化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瀚微生物在选择体外筛选方法时,特别注重其与体内模型的关联性。在选择小鼠疾病模型时,我们强调其与人类疾病及作用机理的相关性。此外,我们也关注作用靶点和生物标志物在人和小鼠之间的同源性,以增加转化的准确性。这一策略在我们当前的免疫和神经药物研发管线中已取得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微生物药物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政策法规也在探索阶段。鉴于活菌药物的高安全性,我们期待更加灵活、透明和高效的监管机制,以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此外,创新型企业应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团队,并寻求更多外部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加速创新药物造福病患。为应对这些挑战并加速微生物药物领域的发展,我们认为技术方面如精准代谢物检测技术、微生物精准递送技术、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等也将起到关键作用。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您如何看待合作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具体到微生物药物研发领域,我们需要怎样的合作,以加速创新疗法问世? 朱书教授: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新药研发合作是当前的主流。这可以大大促进资源的共享、知识的交流和技术协作,从而加速新药研发进程。微生物药物研发是天然的多学科交叉项目,需要汇聚不同背景的研发科学家共同应对挑战。我们也非常期待和更多专业公司、研究机构和临床医院进行合作,共同解决微生物药物开发中面临的难题。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小分子药物和大分子药物已拥有成熟的评价标准和CXO服务体系,微生物药物开发还处于早期,缺少成熟完善的服务体系。未来随着微生物药物领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预计未来这一领域会更加完善。此外,我们也希望微生物药物研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得以加强,促进该领域的持续发展。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对于行业如何共同提高研发效率,提高创新疗法可及性并造福病患,您还有哪些个人建议?朱书教授:在我看来,主要有几个方向。一是与学术科研机构及产业同行的多方位合作,充分利用新一代研发技术手段,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和方式来加速创新疗法开发。二是强化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交流,使其充分了解和认识这些创新疗法的机制、优势和潜在风险,建立匹配适应的指导原则和政策支持,促进创新生根发芽。三是进一步提升和临床医生及临床试验机构的协作,在确保产品安全和质量前提下,加速创新药物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满足更多临床需求。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展望未来10年,您认为微生物药物研发领域格局会有哪些变化?能否为我们描绘一幅10年后的相关场景?朱书教授:预测未来是很难的,因为历史的发展往往是不连续的。有时候,一项突破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会彻底改变一个领域。大方向上,从过去对微生物和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深入解析微生物和宿主的作用机制,未来的活菌药物一定会迎来更加清晰的机制解析支持。我们期待在未来10年里,微生物药物能够针对重大慢性疾病中的重磅适应症获得批准且具有一席之地,展示出其它药物形式难以媲美的良好药效。同时,考虑到儿科和孕妇等特殊人群对药物安全性的高要求,活菌药物应充分发挥其固有的安全性优势。此外,我们也期望看到,微生物衍生的有效成分药物和合成生物学改造的活菌药物等多种药物形式蓬勃发展。这些创新将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药明康德内容团队:面对已经到来2024年,能否用一句话来描述下您对新一年的期待?朱书教授:从浩瀚的微生物群落中寻找到首个答案。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100 项与 Hefei Hanmicroorganism 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Hefei Hanmicroorganism 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