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药企正在迎接一场重要挑战:如何高效“出海”,并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
海森生物最近的一次跨国收购为“国际化”提供了新路径,备受业界关注。
国内药企正在加速国际化进程,这已经成为破解存量限制、重塑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许多药企正在探索不同的国际化路径,主要包括自主出海和授权出海。然而,即便出海的企业众多,其中也不乏面临困境者。如何有效“走出去”,仍是中国药企的一大课题。
海森生物近期完成了对韩国生物制药公司
Celltrion旗下14种品牌产品在亚太多个国家和地区商业权益的收购,并获得这些产品在8个国家及地区的MAH权益。这次收购不同于传统的新产品出海试水路径,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健且高效的国际化道路,为行业提供了新启示。
对于海森生物来说,这次大规模国际化收购背后具有多重战略意义。自成立以来,海森生物专注于慢性病及急重症领域,致力于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先生物制药企业。通过一系列引进收购,海森生物在特定治疗领域快速发展。本次收购丰富了其产品管线,加强了在慢性病管理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实际上,搭建更全产品线只是其一,海森生物这一步棋的更重要意义在于加速商业化布局和国际化进程。这家创新药企的长期策略是,打造具有国际商业化能力的全链条生物医药公司。从最初的商业化优势凸显,到逐步构建研发与生产并行的全产业链,再到国际化版图扩张,海森生物正积极探索出海新路径。
近两年,海森生物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速,2023年3月,德国全资子公司Hyberson Pharmaceuticals (Germany) GmbH.正式启动;同年12月,
思他宁在瑞士的上市许可成功转移至瑞士全资子公司Hasten Biopharmaceutic (Switzerland) AG,标志着公司首次获得药品上市许可;进入2024年,与多家欧洲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全球供应链基石。
通过收购已上市产品,海森生物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市场基础和供应链体系,避免从零开始的市场培育和产品推广成本。这些产品原有的成功表现,也为海森生物快速切入新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并逐步积累其在泛亚太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资源。
更长远的意义在于,海森生物通过收购成熟产品,积极铺设出海平台,将为后续创新产品的国际化铺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相比创新产品临时搭建国际化平台,预先打通的出海道路显然更为顺畅与高效。
海森生物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方支持和高效的内部体系。康桥资本等控股方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支持,此外,康桥资本在大型跨境并购、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也为海森生物的并购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内部体系的高效运作,尤其是短而高效的决策链,使海森生物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把握商机。
总结海森生物的发展历程,其成功得益于资方支持、管理团队的敏锐市场洞察力和高效决策机制。未来,海森生物有望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取得更多突破。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