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行业动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被称为 “不是癌症的癌症”,自然病程多变且无法预测,预后不佳,患者在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约为3年。据悉,近日该疾病领域迎来好消息。 10月22日勃林格殷格翰表示,其肺纤维化创新疗法口服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博优维(那米司特片)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该产品已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其曾于2022年2月获得FDA授予的IPF突破性疗法认定。今年1月,该产品用于治疗IPF被NMPA纳入优先审评。 资料显示,那米司特片是一款口服PDE4B抑制剂,选择性抑制PDE4B同工酶。在人体中,PDE4B同工酶在肺中高表达,并与纤维化和炎症过程密切相关。通过抑制这些通路,那米司特片展现了抗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效果。据悉,该产品是十年来头个在III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并成功获批的IPF治疗药物,打破了该领域十余年无新药获批的局面,标志着IPF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该产品此次在中国获批是基于博优维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FIBRONEER™-IPF的积极结果。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博优维治疗组的患者在第52周时用力肺活量(FVC, ml)较基线的下降显著减少,达到了主要终点。博优维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特征,单药治疗时停药率与安慰剂相当。 IPF是一种常见的肺纤维化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肺纤维化药物市场规模约为15.5亿元,随着未来获批准的药物数量不断增加,以及有关药物的适应症从IPF扩展至其他类型的肺纤维化,市场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据悉,在勃林格殷格翰之外,国内药企已在 IPF 赛道布局多个创新方向。如海思科的 HSK44459 片是进展快的本土 PDE4B 抑制剂。资料显示,HSK44459片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渗出(主要)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化,达到抗炎和抗纤维化的作用。相较于传统泛靶点PDE4抑制剂,选择性PDE4B抑制剂预期在保留抗炎效果的基础上,能减少胃肠道、中枢神经等不良反应。非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在多种免疫细胞上具有抗炎功效,并在肺损伤或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中展现出良好抗炎和抗纤维化药效活性,此外该产品抑制心脏毒性的风险低,安全性良好。 此外,恒瑞医药、开拓药业等也有布局。如恒瑞医药创新药HRS-9813胶囊已获批开展用于IPF适应症的临床试验。HRS-9813是由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能够阻碍纤维细胞被招募至肺损伤部位,最终抑制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降低肺纤维化进程。开拓药业的GT1708F是一款具有高活性和高特异性的SMO蛋白抑制剂,通过抑制SMO蛋白的活性来影响Hedgehog通路的活性及其下游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IPF的目的。 本次,那米司特片的获批不仅打破了 IPF 治疗的十年沉寂,更标志着我国在罕见病创新药领域实现 “全球同步” 的重大突破。随着本土药企加速布局,IPF 赛道将从 “进口药垄断” 转向 “中外竞合” 的新格局。对于患者而言,更多创新疗法的涌现,有望让这一 “不是癌症的癌症” 不再凶险。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