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项与 Asandeutertinib 相关的临床试验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Y-9591 Tablets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Harboring EGFR Mutation
This study was a parallel, randomized, multicenter phase II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Y-9591 combined with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arboring EGFR sensitive mutations.
在健康受试者中评价伊曲康唑或利福平对TY-9591片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主要目的:评价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TY-9591片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评估伊曲康唑/利福平对口服TY-9591片后TY-9591及其代谢产物D1和D2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次要目的:评估TY-9591片单次给药、及与伊曲康唑或利福平联合给药后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A Phase II Study of TY-9591 Tablets in Patients With EGFR-Mut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Brain Metastases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Y-9591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GFR-sensitive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brain metastases compared to Osimertinib.
100 项与 Asandeutertinib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Asandeutertinib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Asandeutertinib 相关的专利(医药)
49
项与 Asandeutertinib 相关的新闻(医药)2024年下半年,在资本市场趋于谨慎,上市即破发的环境里,同源康医药成功在港股敲钟,当天股价一度飙涨近20%。而后这家Biotech的股价更是出奇强劲,短短四天里上涨近80%。截至15日,同源康医药的市值已近90亿港元。
同源康医药让市场感到诧异的,不只是其股价表现与当下市场环境形成鲜明反差,还有支撑它这一亮眼市值表现的两款核心产品,都已有上市的爆款药物,且聚焦的是“内卷”严重的大病种领域。
回溯同源康医药最初成立时,掌舵者吴豫生为这家Biotech设定的目标,是要在5年里实现上市,并最终成长为一家Biopharma。
在创新至上,反内卷的时代,同源康医药的选择似乎显得有些“另类”。然而,这些看似难以理解的选择背后,蕴含的却是朴素的逻辑。
“产品必须要有差异化和临床优势,只是me-too肯定行不通。而大病种,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
在接受医药魔方Invest专访时,这位拥有近30年制药经验的行业老将,道出了他的见解。在MNC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让同源康医药董事长吴豫生在执着创新研发外,还对市场有着更为深刻的洞察。
而凭借产品的创新优势,以及这位行业老将的稳健,同源康医药在创新药登高跌重的几年里,依旧每年实现融资,并最终走向IPO。
“不要把自己抬太高,只要有实实在在的项目,估值就交由市场来评判。”吴豫生诚恳地说,“融资的资金是用来开发出产品,这个最关键。”
同源康医药董事长吴豫生
聚焦大病种,
用氘代技术打造差异化优势
同源康医药在资本市场的优异表现,虽主要源自两款大品种的氘代药物——艾多替尼片TY-9591和TY-302,但其却并不止步于氘代研发。
同源康医药最为市场所熟知的产品,非TY-9591莫属。作为奥希替尼的氘代药物,它也是全球首款在三期临床里,选择“奥希替尼”作为对照组的国产三代靶向药。
在众多EGFR三代靶向药里,奥希替尼素来是佼佼者,也是阿斯利康的王牌产品。自上市以来,奥希替尼销售额便稳步上升,今年前9个月,其销售额已超40亿美元,全年有望突破60亿美元。
TY-9591敢于跟这一赛道的王者正面交锋,很大程度归因于同源康医药对其氘代技术深厚底蕴的自信与底气。
“我们两款氘代新药产品的优势在于氘代位点, 比如TY-9591的氘代位点改善了奥希替尼的药物代谢,其产生体内副作用的主要代谢物(占~11%)AZ5104在人体内减少了50-60%,TY-9591的安全性远好于奥希替尼。
对于肺癌脑转病人,需要更高的剂量,TY-9591可以提升剂量到160毫克,而安全性与奥希替尼80毫克对等。TY-9591和TY-302的氘代率都维持在98%以上甚至到99%。”吴豫生说道。
而这一水平,已经在全球前列。他解释称:“并非所有创新药都可以氘代,而必须看氘代位点是否可以改善原来新药的药物代谢,而且是临床上能显示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的改变。”
事实上,创建同源康医药布局氘代药物之前,吴豫生并非一开始就在该领域扎根,而是在先灵葆雅专注研发用于治疗血栓、肥胖症及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
之所以选择此路线,与吴豫生在MNC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以及在学会担任会长,洞察中美两地市场息息相关。
“当初考虑到中国创新药的投资环境,开发慢病的周期太长,决定还是布局肿瘤领域,另外新药的失败率很高。一项数据显示,美国的肿瘤产品进入临床,且最后成功上市的概率只有8%。而国内可能只有6%左右。”吴豫生说道。
基于对市场和产业的判断,吴豫生及同源康医药选择了成药性更有保障的氘代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走差异化竞争,将氘代药物做出临床优势,让本是me-too的药物直接变成me-better甚至是best-in-class。
与此同时,这些产品聚焦的疾病领域,必须是有临床需求的大病种。在吴豫生看来,如此才能拥有大品种,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017年,在博远资本牵头下,同源康医药成立。随后这家Biotech分别获得了博远资本引荐的TY-9591,和从吴豫生就职董事长兼总裁的泰基鸿诺引进的TY-302。
这两个产品如今也成了同源康医药的两大王牌,并奠定了这家Biotech深耕的两大主要疾病领域——肺癌和乳腺癌。
“TY-9591和TY-302瞄准的市场空间都很广阔。前者聚焦的肺癌尤其是肺癌脑转的病人,预估每年新增患20万人左右,体量非常大。而TY-302针对CDK4/6,也是乳腺癌里最大的靶点,患者人群在30万左右。”吴豫生介绍道。
目前,同源康医药正围绕上述两大疾病领域,将产品管线做深做广。
从临床优势来看,与上市的奥西替尼相比,在同等剂量上TY-9591虽具有相似的药效和开发特性,但药物代谢特征不同,能够显著减少毒性代谢产物AZD5104 (TY-9591-D1) 的产生,降低毒副作用,具有更宽的临床治疗窗口,在更高的剂量上安全性与低剂量的奥西替尼类似。
此外,TY-9591也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上,展现出了具有显著竞争性的优异临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有很好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
而在将氘代药物做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情形下,同源康医药的研发布局也开始不断进化迭代,寻求新疗法的开发。
在CDK领域,同源康医药是唯一一家研发针对CDK家族不同成员的多款候选药物的公司。其中,TY-0540是同源康医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口服、高效小分子选择性CDK2抑制剂,目前临床Ia即将完成,属于全球领先。
在此之前,尽管CDK4/6抑制剂极大改变了ER+/HER2-乳腺癌的治疗格局,但仍存在一个巨大挑战,即CDK4/6抑制剂的原发和获得性耐药。TY-0540的开发,便旨在应对这一挑战。
在临床研究中,TY-0540已在高达40mg/kg (BID)表现出优异的耐受性,及临床Ia表现出对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初步疗效。
“估值是给别人看的,核心是做好产品”
以TY-9591和TY-302两张王牌为基础,过去数年里,同源康医药已构建起了11款具备差异化竞争的药物产品管线,并不断拓展其它新兴疗法。凭借专业优势和研发实力,同源康医药也一路获得资本支持。
从2017年成立起,吴豫生带领着同源康医药,保持每年一轮融资的节奏,上市前融资总金额已超过9.78亿元。
同源康医药高歌猛进的年头,正是中国创新药发展的第一个大周期。面对外部环境潮涨潮落,同源康医药的稳步前行,很大程度归因于掌舵者吴豫生始终有自己的判断和坚守。
“其实前几年,业内都在追求做first-in-class,但现在风向已经有所变化。原因就在于,大家都理解FIC的成功率很低,它必须做,但比例不能太高。”吴豫生说道。寒冬之际,“投资人更多要看你的产品管线里是否能有产品上市,如果是具备差异化的大品种,就可以支撑公司有一个好估值。”
同源康医药最初立项时所确定的开发氘代药物路线,此时便展现出了优势。“如若产品能做出差异化,比如解决奥希替尼耐药的问题,同样也能收获投资者青睐。”吴豫生说道。
去年,同源康医药经历了吴豫生眼中时间最长且最艰难的一轮融资,但最终,同源康医药依旧收获了近2亿元的D轮融资。
如此种种,都离不开吴豫生对市场冷静清晰的判断和精准把握。尤其在创新药估值飙升的那几年,吴豫生克制审慎的态度,让同源康医药坚持住了“小而美”的路线,并得以有今日的表现。
“估值涨太快,其实对公司发展会有限制。因为高估值的背后,必须要有产品管线、产品上市预期、以及能给投资者带来多大回报等因素支撑。”他坦言道。
于他及同源康医药而言,“估值始终是给别人看的。”换句话而言,“融到的资金,最根本还要用来发展公司,将产品开发出来,这是最主要的。”吴豫生强调。这种脚踏实地、专注于产品开发的务实态度,在过去数年里已深深烙进了同源康医药的骨子里。
眼下,同源康医药跑得最快的王牌产品TY-9591,已获中国药监局同意开展关键性Ⅱ期临床试验用于申请附条件批准上市,预计2025年Q1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并计划于2025年Q4在中国获批上市。
同源康医药对该产品寄予了厚望,“只要有大品种上市,股价表现都会非常好。不管是在国内还是美国上市,很多创新药企都是依靠一款主打产品撑起了80%左右的市值。”
“我们预计TY-9591的销售峰值不会低于20亿元。”吴豫生透露。事实上,无论是在科创板还是港股18A,目前能有大品种销售的Biotech/Biopharma并不多。在他看来,无论二级市场上如何风云变化,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还是公司基本面。
双管齐下,志做Biopharma
如今,同源康医药在港交所上市,已实现了这家公司当初成立时所设定“五年内完成上市”的第一个目标。
下一步,吴豫生并不打算止步研发,仅让同源康医药成为一家Biotech,而是志在将这家公司打造为一家Biopharma。“为此,我们需要建立研产销一体化的能力,也要出海。”他说道。
百济神州与安进的合作,是吴豫生认为颇具启示意义的经典案例,“当年百济神州跟安进合作前,就是具备研产销能力的Biopharma,所以才能与安进的合作,拿下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商业化权益。”
于同源康医药而言,新的起点是TY-9591上市,吴豫生笃定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一旦TY-9591上市,产生了不错的现金流,同源康医药就可以着手做这件事。”
过去两三年,创新药估值一飞冲天时,已有不少Biotech将建厂扩产能视为做大估值的必须。然而,在那个时间里,同源康医药一反常态,并没有紧跟“热潮”。
“这个事情我们肯定会做,但在哪个节点上来做,却有讲究。”回想当初的选择,吴豫生解释称,“在我们尚未有能力来支撑一个庞大的生产销售团队,肯定不做。”
正是这份克制与务实,让同源康医药得以继续前行。眼下,随着TY-9591的开发进入后期阶段,吴豫生已经带领同源康医药,在浙江省湖州市建立了内部cGMP合规生产厂房,预期于2025年底前开始商业规模生产。
据同源康医药招股书介绍,这一生产厂房的建筑面积为39,000平方米,其车间一设计年产能约为1.5亿片或颗。
与此同时,同源康医药正加速布局商业化。吴豫生透露,一方面,TY-9591和“内部关键产品”TY-2136b等都在积极寻求与海外公司合作。
“我们并不介意是以BD还是NewCo的方式进行,最理想的情况是与MNC合作,或者跟海外一家规模比较大的Biotech合作。”吴豫生说道,在他看来,康方生物与Summit的合作,便是相得益彰,值得称道的一次成功案例。
另一方面,围绕中国市场的商业化,同源康医药在自建销售队伍的同时,则会倾向先跟国内几家头部大药厂合作。
以TY-2136b为例,2020年,同源康医药就将在大中华区开发、生产及商业化TY-2136b的权利授予丽珠医药,该产品是一款用于治疗实体瘤的口服ROS1/NTRK抑制剂,已在多种动物模型中展现出其有潜力解决现有ROS1/NTRK药物的耐药性。
“合作的过程中,同源康医药会负责学术推广,这是我们的强项。另外,通过合作,我们也可以不断历练自己的销售团队,为后续产品实现自主销售铺路。”吴豫生说道。
而在积极寻求合作,实现走出去时,为保持同源康医药后续竞争力,吴豫生深思熟虑后为其规划的发展路径,则是两条腿走路,筹划引进更多创新产品。
“现在市场总体较冷,有很多创新产品其实有很不错的价格。”吴豫生在当下市场里已看到了机遇。
资金是发展的血液,深谙此道的同源康医药,精心规划了本轮IPO所筹集资金的约3%,将灵活用于战略收购、投资、许可或合作。“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些跟同源康医药产品管线匹配且能有协同效益的产品。无论是license in还是合作的模式,我们都在积极对接。”
同源康医药的7年,已见证了中国创新药的第一轮浮沉。周期变化中,与所有Biotech相似,吴豫生坦言做创新的过程并非没有曲折。“五年前我们就在筹划科创板上市,中间也经历了很多波折,直到今天在港股上市。”
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同源康医药坚守的定力和前行的勇气,离不开吴豫生做创新药的初心,理性务实的应对,以及对做一家Biopharma这一目标的坚定。
“回归根本,只有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出优势,才能支撑公司一路发展。而好的产品,起码能支撑公司未来至少七八年的市值。”对于同源康医药上市后的发展前景,吴豫生信心坚定。
推荐阅读
美元投中国创新药玩法变了
NewCo浪潮背后:美元投中国创新药还赚钱
Copyright © 2024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创新药物研发对攻克这一难题至关重要。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有超200家创新药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其中近半数布局了抗肿瘤领域,包括18家中国公司。值得关注的亮点如下:
8起亿元级融资:Q3已披露融资额事件12起,总额超30亿元,其中8起为亿元级融资,潜在最高融资额来自深圳绿叶完成的16亿元战略投资。
小分子与抗体药物仍是主流:7家获融资公司布局了小分子药物研发,包括同源康医药、盛世泰科、安邦生技等。6家公司布局肿瘤抗体药物研发,值得关注的有智康弘义的抗体偶联药物、宝济药业的双特异性抗体等。
抗肿瘤微生物组疗法、细胞疗法研发受到关注:慕恩生物、生葆生物等正在推进抗肿瘤创新活菌生物药研发,前者获得3亿元融资。贝斯生物等正在开发细胞疗法和基因编辑产品,在治疗癌症方面显示出潜力。
深圳绿叶获16亿战略投资
7月23日,深圳绿叶获得最高达16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该投资将加速深圳绿叶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在研发创新上,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合作等实现创新药向潜在“best-in-class”、“first-in-class”品种升级。
绿叶制药以南京绿叶资产为基础成立深圳绿叶,以更好地整合产业资源挖掘资产价值,推动深圳绿叶的业务拓展和战略升级。南京绿叶经多年自主研发与商业化系统布局,在肿瘤治疗领域构筑起显著的技术优势,拥有一系列具有高临床价值、差异化特色的产品组合,主要产品包括:力扑素、天地欣、天地达和Zepzelca。
同源康医药登陆港交所
8月20日,同源康医药在港交所上市,募资约5.06亿港元。该公司致力于开发差异化癌症靶向疗法,以满足亟待满足的医疗需求。根据招股书介绍,同源康医药产品研发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致力于开发提高肺癌疗效的产品;二是探索CDK家族抑制剂在治疗癌症方面的潜力。
同源康医药已建立由11款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包括处于3期关键临床阶段的核心产品TY-9591(第三代EGFR-TKI)、其他6款临床阶段产品,以及4款临床前或早期开发阶段产品。核心产品TY-9591是第三代EGFR-TKI,其能够不可逆地结合某些EGFR突变体,最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该产品是通过对奥西替尼进行改良而开发出来的,目的是提高其安全性,允许更大的给药剂量,从而有可能提高疗效,以及提高血脑屏障的通过率。TY-9591正在中国进行单药治疗肺癌的2期及3期临床试验。
慕恩生物完成3亿元C+轮融资
7月1日消息,慕恩生物宣布已于近日完成了3亿元C+轮融资。新一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该公司更多生物创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落地等。
慕恩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微生物发掘与生物制造的生物技术公司。在生物医药板块,目前已有3项临床在研阶段药物与多个临床前药物管线研发,涵盖肿瘤、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多项治疗领域。
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型活菌生物药MNC-168肠溶胶囊目前正在开展1期临床研究。这是一款肿瘤活菌药物,它可通过提升抗肿瘤功能与肿瘤免疫疗法的响应力,多靶点激活机体中免疫激活型抗原呈递细胞,同时能显著上调IL-1β、TNF-α、IFN-γ等抗肿瘤活性免疫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通过长期作用于肠道粘膜微环境,重新激活免疫系统的抗肿瘤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多种恶性实体瘤的目的。
智康弘义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7月31日,智康弘义完成数亿元的A+轮融资。作为一家创新驱动的生物技术企业,智康弘义专注于疾病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研究,已经在肿瘤、肾病等领域推出了多款创新药物。
该公司在肿瘤领域的核心产品是靶向CDH3的抗体偶联药物BC3195。该产品采用与CDH3蛋白具有较高亲和力并展现出良好内吞活性的抗体,同时采用经临床验证、具有“旁观者效应”的连接子和有效载荷vc-MMAE,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开发成功率和满足未来不同场景临床需求。据新闻稿介绍,BC3195在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优异的肿瘤抑制活性,在多个肿瘤模型中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大于100%。该产品目前正在中美同步进行开展1期剂量优化和剂量扩展研究。
宝济药业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7月19日消息,宝济药业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融资后的资金将用于推动重组蛋白和抗体药物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宝济药业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的创新药研发。该公司的抗肿瘤候选药物KJ015为独立设计、衍生于共同轻链技术的抗HER2双特异性抗体。因对两个表位同时保持较高亲和力,KJ015与抗原能在细胞膜表面结合成簇,从而在抗HER2阳性肿瘤方面展现出优于复方单抗的特点。临床前验证的代表适应症为胃食管腺癌,亦包括胆管癌、胆囊癌、腮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
盛世泰科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首关
9月3日,盛世泰科宣布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首关。所募集资金将用于该公司即将上市的1类创新药产品森格列汀(曾用名:盛格列汀)的商业化生产和销售,以及后续创新产品管线的临床开发。
盛世泰科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优质化与差异化的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与产业化。根据新闻稿介绍,该公司已经搭建了覆盖降糖、抗癌和自身免疫等丰富的创新药管线。在抗肿瘤药物领域,盛世泰科新一代小分子CXCR4拮抗剂CGT-1881正在开发用于造血干细胞动员,FGFR/VEGFR双靶点抑制剂CGT-6321正在开发治疗实体瘤,新一代ALK抑制剂CGT-9475有望解决肺癌治疗中耐药性和脑转移等临床痛点。其中,CGT-1881与CGT-9475两个项目均已获得美国FDA的临床许可。
读者们请星标⭐创鉴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由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辑,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创鉴汇」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
更多数据内容推荐
点击“在看”,分享创鉴汇健康新动态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上海高度重视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2024第三季度,至少43家中国创新药公司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上海公司包揽了其中的1/4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第三季度16家上海创新药公司获融资,已披露融资总额超17亿元。值得关注的亮点包括:
抗体药物吸引大量融资:至少6家获融资公司开发抗体药物,包括麦济生物、洛启生物、宝济药业、天辰生物、礼新医药、英诺迈博,其中4家公司融资金额为亿元级。
细胞疗法新锐为关注热点:至少5家获融资公司正在推进细胞疗法研发,包括复星凯特、贝斯生物、以慈生物、椎元医学、跃赛生物,其中4家是2021年及之后成立的新锐公司。
抗肿瘤持续受到关注:过半获融资公司布局了抗肿瘤药物研发,如同源康医药、宝济药业;罕见病、血液系统疾病也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均有超三成的公司正在推进相关领域的管线开发。
同源康医药: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发公司
8月20日,同源康医药正式在香港上市,IPO的净资金募集额约为5.06亿港元,约70%将用于核心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商业化,约20%将用于其他候选产品研发,约3%将用于潜在战略收购或合作机会。
同源康医药成立于2017年11月,专注于研发用于癌症治疗的小分子靶向疗法,尤其是针对NSCLC和CDK家族。其较快进展的两款药物是第三代EGFR抑制剂奥西替尼的氘代药物TY-9591以及CDK4/6抑制剂帕博西尼的氘代药物TY-302。除核心产品TY-9591外,同源康医药正在研发差异性的治疗组合,其中TY-3200是一款靶向EGFR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拟开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该产品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大睿生物:siRNA药物研发公司
7月19日消息,大睿生物(Ron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A+轮3500万美元融资。该轮融资由LongRiver江远投资领投,参与投资方包括昭德投资、博远资本、中启资本和礼来亚洲基金等。大睿生物致力于研发核酸创新药,用于代谢性疾病和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本轮融资将用于推动创新的siRNA代谢管线项目进入全球开发,并扩展夯实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领域的肝外递送平台。
大睿生物成立于2021年,正在推进基于新一代siRNA平台生成的siRNA管线项目,潜在首个RN0191管线PCSK9 siRNA项目已完成澳大利亚和中国的1期临床研究,正在推进高胆固醇血症的2期临床开发;针对APOC3基因的双链小干扰RNA(siRNA)药物RN0361也于近日在澳大利亚获批1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在甘油三酯升高的成人受试者中皮下给药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效应。
麦济生物:抗体药物研发公司
8月2日,创新抗体药物研发公司麦济生物宣布成功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2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包括天瑞丰年、湘江国投、开源思创、山东财金集团以及江西青创投等。
麦济生物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过敏和自身免疫型慢性炎症疾病的治疗领域。该公司在研药物MG-K10是一款靶向IL-4Rα的单抗药物,其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已进入临床3期,哮喘正启动临床3期研究。该产品具有半衰期延长特性,可实现同靶点药物两倍的给药间隔。
洛启生物:纳米抗体创新药研发公司
7月31日,上海洛启生物宣布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B2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黄埔生物医药基金、九域投资参与,老股东盛迪投资持续加码。此次融资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其基于“吸入式大分子药物研发平台”研发的两款吸入抗体药物的临床2期研究,同时丰富其自免管线。至此洛启生物B轮融资落下帷幕,累计融资近3亿元人民币。此前,洛启生物已完成由盛迪投资领投、国生资本参投的B1轮融资。
洛启生物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吸入式纳米抗体药物研发。该公司的吸入式纳米抗体哮喘治疗药物LQ036已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完成临床1期研究,正在中国开展临床2期研究。另一款在研药物LQ043H已完成中国临床1a研究,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及药物耐受性,即将开展1b/2期临床。
宝济药业:重组蛋白药物和抗体药物研发公司
7月19日消息,宝济药业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由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领投,上海科创集团、宝山国投集团及原股东晟德大药厂等跟投。宝济药业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的创新药研发。
根据宝济药业新闻稿介绍,该公司管线包括:1)皮下输注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已递交中国NMPA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并获受理;2)重组人卵泡刺激素-CTP融合蛋白,一周一针的长效促卵泡刺激素,用于辅助生殖领域,已向中国NMPA递交上市许可申请并获受理;3)重组免疫球蛋白降解酶,第二代IgG降解酶(低免疫原性),可应用于器官移植、因自身抗体导致的“百种”以上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治疗前的预存抗体清扫等领域,即将进入中国临床3期研究。
正序生物:基因编辑疗法研发公司
8月8日,正序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上海国投孚腾资本领投,联新资本、博裕资本、礼来亚洲基金、万物资本、红杉中国等现有股东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加速CS-101临床研究和商业化推进,并支持体内基因治疗管线的临床转化等。
正序生物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开发新型基因编辑疗法,针对遗传疾病、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已布局了多条管线。其中CS-101注射液是针对血红蛋白病开发的创新型基因编辑疗法,该产品针对β-地中海贫血症的1期临床试验正在推进。该产品于今年4月在中国获批临床。
天辰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研发公司
9月24日,天辰生物宣布成功完成近亿元B2轮融资。通过本轮融资,天辰生物将推进核心项目在中国的临床研究,加速产品上市进程,并助力国际布局。
天辰生物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致力于过敏和补体领域大分子创新药开发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今年6月,天辰生物进展较快的新一代抗IgE抗体药物LP-003注射液,启动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此外,LP-005是潜在“first-in-class”C5与C3补体双功能抗体,已启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2期临床试验。根据天辰生物官网,该公司临床前在研管线还包括AAV介导的补体抑制剂LP-008项目,拟开发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
晶核生物: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研发公司
7月26日,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TRT)研发公司晶核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华金投资和华金大道联合领投,泰格医药跟投,高榕创投和骊宸资本持续投资。
晶核生物成立于2021年,将利用融资资金开发全球临床1/2期试验JH02,以及进一步推动68Ga-JH03/177Lu-JH04的中美IND申报和临床开发,同时也将进行多个创新管线的临床前研究和国际合作。晶核生物注重开发下一代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TRT),旨在改善患者生活。晶核生物拥有行业领先的特色技术平台,用于配体筛选、调制偶联因子(J-Linker)和临床转化,加速靶向偶联放射性核素药物开发。
贝斯生物:细胞和基因疗法研发公司
9月13日,贝斯生物(Base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A2轮融资,由戈壁大湾区(Gobi Partners GBA)管理的AEF大湾区创业基金领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强贝斯生物的研发团队、优化产品管线、加速临床试验等。
贝斯生物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基因编辑领域基础创新,以及开发创新的细胞疗法和基因编辑产品,用于治疗癌症和遗传疾病。今年7月,贝斯生物首款产品NK510——一款基于碱基编辑技术的自然杀伤细胞(NK)产品已经向中国NMPA申报IND并获得受理。除了NK510之外,贝斯生物的产品管线还包括多个针对血液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碱基编辑NK细胞产品,以及通用CAR免疫疗法和体内基因编辑产品。
以慈生物:NK细胞药物开发公司
8月8日,以慈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人主要包括知名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以及科创板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融资将用于以慈生物完成研发项目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早期管线的研发与IND申报等。
以慈生物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通用、新型细胞药物研发的研究型公司。该公司已经布局的管线产品覆盖临床需求尚未被满足的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两大领域。其中,靶向通用型靶点PD-L1开发的针对多种转移性实体瘤的NK细胞治疗产品管线已启动开展IIT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启动IND申报。
读者们请星标⭐创鉴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由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辑,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创鉴汇」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
更多数据内容推荐
点击“在看”,分享创鉴汇健康新动态
100 项与 Asandeutertinib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