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项与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Leman Biotech ) 相关的临床试验Safety and Efficacy of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 (Meta10-19)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Active SLE Clinical Research
A Study of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ctiv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 (Meta10-19) in the Treatment of r/r B-NHL Clinical Research
A Study of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lapsed and/or Refractory 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 (Meta10-19) in the Treatment of Relapsed and/or Refractory CD19-positive B Cell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Clinical Research
A Study of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lapsed and/or Refractory CD19-positive B cell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100 项与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Leman Biotech )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Leman Biotech )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Leman Biotech ) 相关的专利(医药)
9
项与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Leman Biotech ) 相关的新闻(医药)近日,由晶泰科技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唐力教授团队联合创立的莱芒生物宣布,其代谢增强型CD19 CAR-T细胞治疗产品(Meta10-19注射液)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中,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完成了首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受试者给药。这是继该产品在血液肿瘤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后,首次拓展至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严重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主要包括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病情反复复发与缓解交替出现,以及患者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多发于15至40岁的女性。当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疾病容易反复发作,进而对受累脏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目前,这种病症仍然难以被有效治愈。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现存SLE患者已经超过了100万例,并且约有60%的患者因疾病进展导致多器官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临床需求高度未满足。
在莱芒生物多条在研管线中,代谢增强型CD19 CAR-T疗法(Meta10-19注射液)进展最快,已在白血病/淋巴瘤治疗领域取得积极的临床进展。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中,该疗法以极低的给药剂量(低至传统CAR-T疗法剂量的1%)实现了肿瘤细胞的完全清除,成功帮助超过20名复发难治性白血病或淋巴瘤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状态并顺利出院。值得一提的是,该疗法的IIT临床研究也已成功纳入儿童患者。首位入组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确诊为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型),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历经4线治疗均未能有效控制病情。该患儿在接受了极低剂量(1%常规剂量)Meta10-19注射液治疗后不久病情即出现显著好转,体内肿瘤细胞得到有效清除,并最终达到完全缓解(CR)状态。
在最新的IIT临床研究中,临床专家将代谢增强型CAR-T细胞的注射剂量进一步降低至常规剂量的千分之一(1‰ ),并成功助力数位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关于莱芒生物 ●
深圳莱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eman Biotech Co., Ltd)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免疫代谢创新药物研发公司,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唐力教授团队联合晶泰科技共同创立。基于免疫代谢重编程(Meta 10)+ 前沿人工智能(AI)的创新技术,公司专注于研发代谢增强型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公司核心技术Meta 10展示出治愈实体肿瘤的巨大潜力,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Nature Biotechnology和Nature Immunology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并申请了多项PCT专利和中国专利。目前公司发展迅速,70%高层次研发人员来自国内外名校并具有丰富的产业化经验,多条研发管线进展顺利。其中代谢增强型CAR-T细胞治疗正在开展IIT临床研究(NCT05715606, NCT05747157, NCT06120166),20余位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并出院。
编者按
2024年12月7日至10日,备受瞩目的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将于美国圣迭戈(San Diego)隆重举行。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为全面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ASH年会历来是汇聚全球精英智慧、引领血液学发展的风向标。此次年会预计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血液学研究的最新突破性进展,共同推动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作为“中国血液之声”的杰出代表之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骨髓移植中心团队数年来持续在ASH年会上大放异彩。本届ASH年会上,该研究团队再现强劲实力,携20项主导的高级别研究荣耀登场。这些成果中,由该研究团队主导的8篇口头报告(详细内容请参见推文:ASH抢先看丨黄河团队8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中国智慧闪耀世界舞台)内容精彩纷呈,赢得了业界广泛赞誉。同时,该团队还带来了12篇承担第一作者的壁报展示,内容深入且富有创新。本期,我们特别为您精选并整理了这12篇壁报研究的精华摘要,邀请您一同见证中国血液学的辉煌时刻!
Poster-1
细胞免疫疗法:早期临床试验和毒性专场
01
摘要号:2074
英文标题:1‰ Regular Dose of Metabolically Armored CD19 CAR-T Cells Induces Robust In Vivo Expansion and Complete Remission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Patients
中文标题:代谢增强型CD19 CAR-T细胞在1‰常规剂量下诱导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体内实现稳健扩增并达成完全缓解
第一作者:胡永仙
通讯作者:黄河
展示信息:12月7日下午 5:30-7:30;大厅 G-H(圣迭戈会议中心)
研究结论
Meta10-19的临床试验成果展现了其初期疗效方面的积极迹象,即便在极低剂量水平(即1‰剂量)下,该疗法仍展现出了显著的体内扩增效能。这一发现对于减少接受治疗患者的血液学毒性具有重大意义,实现了安全性的显著提升。为更深入地探究其疗效与安全性,目前正持续扩大患者队列并延长随访时间,以期获得更为全面详尽的数据评估。
Poster-2
血液学中的新兴工具、技术和人工智能专场
02
摘要号:3599
英文标题:Application of 18F-Fapi PET/MRI in the Assessment of Myelofibrosis: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中文标题:18F-FAPI PET/MRI在骨髓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
第一作者:田丹
通讯作者:孙洁
展示信息:12月8日下午 6:00-8:00;大厅 G-H(圣迭戈会议中心)
研究结论
本研究首次探索了18F-FAPI PET/MRI在骨髓纤维化(MF)评估中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该成像技术有望取代传统骨髓活检,成为一种用于评估骨髓纤维化的密度与分布的非侵入性手段。此外,18F-FAPI PET/MRI在准确评估髓外MF受累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针对如脾脏等通常难以进行活检的部位。为进一步验证这些初步发现,尚需开展更大规模、前瞻性的研究。
Poster-3
多发性骨髓瘤和浆细胞恶液质:基础和转化专场
03
摘要号:3277
英文标题:The c-MAF/SLP76 Axis Modulates Immune Evasion and Drives Malignancy in Multiple Myeloma Via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中文标题:c-MAF/SLP76轴调控免疫逃逸机制并介导表观遗传重编程以驱动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进展
第一作者:荚耘路、戴振峰
通讯作者:蔡真
展示信息:12月8日下午 6:00-8:00;大厅 G-H(圣迭戈会议中心)
研究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c-MAF在表观遗传学领域发挥的非传统作用,该作用与细胞免疫状态的精细调控紧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将免疫治疗与MAPK靶向疗法相结合,为针对t(14;16)易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治疗策略。
Poster-4
多发性骨髓瘤和浆细胞恶液质:基础和转化专场
04
摘要号:4647
英文标题:A Positive Feedback Loop between YTHDC1 and EP300 Drives Tumorigenesis in Multiple Myeloma
中文标题:YTHDC1与EP300的正反馈环路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中的驱动作用
第一作者:侯怡帆
通讯作者:蔡真
展示信息:12月9日下午 6:00-8:00;大厅 G-H(圣迭戈会议中心)
研究结论
本研究报道了m6A识别蛋白YTHDC1在MM中的作用。YTHDC1在MM患者中高表达,关联预后不良。YTHDC1通过m6A修饰稳定EP300 mRNA,EP300通过H3K27ac上调YTHDC1表达,形成YTHDC1-EP300正反馈环路,促进MM发生发展。该环路为MM诊断和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同种异体移植:疾病反应和比较治疗研究专场
05
摘要号:2180
英文标题:Better Outcome Following Younger Haploidentical Donor Versus Older Matched Unrelated Donor Transplant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in First Remission: A Study from the Global Committee and Acute Leukemia Working Party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
中文标题: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首次缓解期接受年轻半相合供体与年长匹配无关供体移植后的更佳预后分析:来自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会全球委员会及急性白血病工作组的一项研究
第一作者:叶逸山
通讯作者:黃河、Norbert Claude Gorin Sr
展示信息:12月7日下午 5:30-7:30;大厅 G-H(圣迭戈会议中心)
研究结论
对于处于首次完全缓解期(CR1)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而言,采用年轻半相合供体进行同种异体移植可能相较于使用年长匹配无关供体展现出优势,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较低的复发率(RI)以及广泛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上。尤其对于Karnofsky评分≥90的患者而言,年轻半相合供体的应用可能更为有利。
Poster-6
同种异体移植:疾病反应和比较治疗研究专场
06
摘要号:3562
英文标题:Similar Transplant Outcomes for Haplo and MUD Allo-Hcts in AML Patients Achieving CR2: A Study Analyzing 4030 Allo-HCT Recipients from the Acute Leukemia Working Party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
中文标题:CR2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单倍体供体与匹配无关供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似移植结局分析:一项来自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会急性白血病工作组的研究
第一作者:叶逸山
通讯作者:黃河、Fabio Ciceri
展示信息:12月8日下午 6:00-8:00;大厅 G-H(圣迭戈会议中心)
研究结论
对于处于CR2阶段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而言,匹配无关供体(MUD)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移植结局相当。尽管如此,匹配同胞供体移植仍然被视为最佳选择,这主要归因于其较低的非复发死亡率。
Poster-7
红细胞和红细胞生成,不包括铁专场
07
摘要号:3843
英文标题:ULK1 Reg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Erythroid Progenitors
中文标题:ULK1调节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第一作者:陈谊金
通讯作者:黄河
展示信息:12月9日下午 6:00-8:00;大厅 G-H(圣迭戈会议中心)
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ULK1可通过调控转录因子AHR的核定位影响红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为理解红系生成增加新思路。
Poster-8
同种异体移植:长期随访,并发症和疾病复发专场
08
摘要号:2171
英文标题:Easix Score Predicts Overall Survival and Non-Relapse Mortality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aploidentical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中文标题:Easix评分预测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老年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非复发死亡
第一作者:刘丽珍
通讯作者:罗依
展示信息:12月7日下午 5:30-7:30;大厅 G-H(圣迭戈会议中心)
研究结论
Easix评分是一个动态的预后评分工具,能够准确预测接受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老年患者的总体生存(OS)和非复发死亡(NRM)。研究发现,移植前Easix评分≥4.25的患者具有更低的OS和更高的NRM,这一阈值可以作为老年患者半相合移植前评估的重要参考,独立于现有的评分系统。
Poster-9
实验移植:基础和转化专场
09
摘要号:3400
英文标题:Combined Single-Cell and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Reveals the Cellular Landscape of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 in Chronic Graft-Versus-HostDisease Mouse Model
中文标题:单细胞测序与空间转录组学联合分析揭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中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的细胞构成与分布特征
第一作者:袁晓琳
通讯作者:罗依
展示信息:12月8日下午 6:00-8:00;大厅 G-H(圣迭戈会议中心)
研究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小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伴cGVHD的综合单细胞图谱。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我们鉴定了多个免疫细胞簇的共同分子特征,这些特征揭示了可能促进免疫细胞可塑性和疾病进展的共通途径。尤为引人注目的是,CD8+CD69+Itgae+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通过CXCL16-CXCR6轴的相互作用,在放大炎症信号传导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针对该通路的治疗性干预显著缓解了cGVHD症状,从而凸显了其作为潜在cGVHD治疗策略的重要价值。
Poster-10
结果研究:浆细胞疾病专场
10
摘要号:5170a
英文标题: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BCMA-Targeted CAR-T Cell Recip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during the Omicron Wave: A Retrospective Study
中文标题:Omicron流行期间BCMA靶向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罹患COVID-19的临床特征与转归:一项回顾性研究
第一作者:郑海琼
通讯作者:黄河
展示信息:12月9日下午 6:00-8:00;大厅 G-H(圣迭戈会议中心)
研究结论
接受过BCMA靶向CAR-T细胞治疗的R/R MM患者更容易感染COVID-19。然而,在Omicron大流行期间,该人群的COVID-19严重程度有所下降。发展为重症COVID-19的危险因素是高龄,保护因素是CAR-T细胞输注后CR。此外,CAR-T细胞治疗后男性和CR与COVID-19持续时间较短显著相关。CAR-T细胞治疗后CR被视为保护因素,而COVID-19诊断时MM的非CR分期是危险因素。因此,预防策略对于老年R/R MM患者至关重要。
Poster-1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排除同种异体移植疗法专场
11
摘要号:4201
英文标题:CD19 CAR-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 Multicenter Study
中文标题:CD19 CAR-T疗法治疗复发或难治性费城染色体阳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一项多中心研究
第一作者:俞菁蕾
通讯作者:魏国庆
展示信息:12月9日下午 6:00-8:00;大厅 G-H(圣迭戈会议中心)
研究结论
CD19 CAR-T细胞疗法在复发/难治性费城染色体阳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Ph+ALL)患者中能够实现高反应率,并可能为患者带来长期的临床获益,同时其安全性处于可控范围。此外,将CAR-T治疗作为桥接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巩固治疗手段,可能预示着患者具有更高的长期生存率。
Poster-1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排除同种异体移植的疗法专场
12
摘要号:2818
英文标题:Sequential CD19 and CD22 CAR-T Therapy in 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中文标题:CD19和CD22 CAR-T序贯治疗复发/难治成人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
第一作者:杨婷婷,董叶恬
通讯作者:胡永仙
展示信息:12月8日下午 6:00-8:00;大厅 G-H(圣迭戈会议中心)
研究结论
CD19和CD22 CAR-T序贯疗法在治疗复发/难治成人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上展现出了持久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有望解决病人抗原丢失复发的问题、改善病人的长期生存。
往期推荐
ASH抢先看丨2022 年欧洲白血病网(ELN)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风险分层验证
ASH抢先看丨黄河教授团队8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中国智慧闪耀世界舞台
2024 ASH重磅丨六项LBA摘要公布,一文了解血液学最前沿
2024 ASH·共鉴中国智慧丨精彩绽放,中国专家壁报展示第三弹
2024 ASH·共鉴中国智慧丨锐意进取,中国专家壁报展示第二弹
2024 ASH·共鉴中国智慧丨硕果盈枝,中国专家壁报展示第一弹
看世界ASH丨张晓辉教授团队携11项研究精彩亮相,口头报告抢先看
2024 ASH大会摘要公布!70+篇中国学者研究入选口头报告,创历史新高!
(来源:《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编辑部)
声 明
凡署名原创的文章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分享、转载。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根据即刻药数数据库,2024年11月中国创新药领域融资热度相较前几个月显著上升。截至11月28日,本月至少有20家致力于创新药研发的中国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其中11家公司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通过梳理这11家融资金额过亿元的新锐公司,我们发现以下特点:
这些公司致力于开发抗体疗法、抗体偶联药物、细胞和基因疗法(CGT)、蛋白降解疗法、放射性药物、“合成致死“机制小分子药物等,针对的疾病领域涵盖了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遗传疾病等。
从融资轮次上看,其中超过一半(6家)公司完成早期融资(B轮以前,不含B轮)。
参与投资的机构不仅包括了元生创投、君联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同时也包括了产业公司或者由制药公司发起设立的基金,比如贝达药业、石药基金、贝达基金等。
本文我们将根据公开信息盘点11家融资金额过亿元的中国创新药公司,看看它们关注的前沿技术和疗法都有哪些?
安领科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4200万美元
11月28日 ,安领科生物(Allink Biotherapeutics)宣布完成42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元生创投、君联资本、建发新兴投资跟投,同时获得老股东高榕创投和幂方健康基金的追加投资。安领科生物成立于2023年,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双特异性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ADC)疗法,为肿瘤和免疫疾病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方案。
根据新闻稿,本轮融资将助力加速安领科生物的全球化布局,包括推进其核心管线ALK201(FGFR2b ADC)和ALK202在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的1期临床研究,并积极拓展肿瘤和免疫领域的研发管线,持续优化其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和ADC技术平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科技公司。
邦耀生物
融资轮次:B+轮
融资金融:2亿元
11月22日,邦耀生物宣布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石药基金领投,贝达基金等机构跟投。根据新闻稿,获得本轮融资后,邦耀生物将全面推进多管线产品的临床转化与上市进程,加速产品管线的全球化研发布局,为全球遗传疾病、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患者带去希望。
邦耀生物聚焦于基因和细胞治疗领域创新药研发。该公司目前4个项目已获批IND,正式进入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包括针对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治疗产品BRL-101;靶向CD19非病毒定点整合PD1-CAR-T细胞产品BRL-201;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非病毒定点整合PD1-CAR-T产品BRL-203;针对B细胞恶性肿瘤疾病的UCAR-T产品BRL-301。此外其还有多个项目进入IND申报阶段。
百明信康
融资轮次:未披露
融资金额:数亿元
11月20日,百明信康宣布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人保资本股权、清松资本、某知名产业投资机构等多家知名机构和产业投资方共同投资。百明信康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研发针对过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新一代特异性免疫疗法。
根据百明信康官网介绍,该公司正在开发基于两大技术平台的各种免疫疗法,利用PCFiT (重组肽载体融合蛋白)技术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和过敏性哮喘;利用 Apitopes (可诱导免疫耐受多肽)技术治疗多发性硬化、格雷夫斯病、葡萄膜炎、血友病VIII因子抑制物,以及心肌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领泰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超亿元
11月18日,领泰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龙磐创投领投,天瑞丰年投资跟投,老股东张科领弋创投继续追加投资。根据新闻稿,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领泰生物首个管线IRAK4降解剂LT-002的1期及后续临床研究,其他自免和肿瘤管线的临床前开发等。
领泰生物创立于2019年,该公司主要以靶向蛋白降解(TPD)药物技术为核心开发小分子创新药,聚焦于自身免疫和肿瘤等疾病领域。该公司的IRAK4降解剂LT-002(一款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PROTAC)已经于今年6月启动了首次人体试验,该产品拟开发的适应症涵盖银屑病、特应性皮炎、自身免疫罕见病,以及弥漫性大B淋巴瘤、AML/MDS等血液肿瘤疾病。除了IRAK4降解剂,领泰生物的后续管线还涵盖JAK-STAT通路,KRAS等难成药靶点,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以及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
通瑞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超1亿美元
11月16日,通瑞生物宣布完成超1亿美元A+轮融资。通瑞生物成立于2021年,由知名投资机构通和毓承孵化,深耕放射性药物领域。根据通瑞生物新闻稿介绍,本轮融资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完善该公司靶向前体发现等核心技术平台,升级创新RDC药物高通量筛选能力,加速多条国际创新研发管线、特别是α核素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药物的临床开发进程,为全球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英派药业:
融资轮次:D++轮
融资金额:2.5亿元
11月15日,英派药业宣布完成2.5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全球知名产业投资机构和知名保险基金共同投资。英派药业致力于研发靶向抗癌创新药,专注于“合成致死”作用机制。该公司以DNA损伤修复通路(DDR)自主研发产品为基础,构建了覆盖全面的DDR产品管线,并且正在逐步拓展到更多的全新的合成致死靶点。
英派药业的研发管线包括PARP抑制剂、Wee1抑制剂、ATR抑制剂、PARP1选择性抑制剂以及多个其他DDR靶点抑制剂。其中PARP抑制剂塞纳帕利在中国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经获得NMPA受理。根据新闻稿,本轮融资将支持英派药业核心产品塞纳帕利(senaparib)的商业化,以及多个化合物的全球临床开发,同时用于加速多个早期项目的研发。
莱芒生物
融资轮次:A轮首关
融资金额:超亿元
11月12日,莱芒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首关。本轮融资由富汇创投领投,君熠投资和晶泰科技等跟投。莱芒生物专注于肿瘤免疫治疗创新药物研发,该公司针对T细胞耗竭这一长期制约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关键问题,开发了创新的IL-10介导的免疫代谢重编程技术(Meta 10)。临床前研究表明,Meta 10代谢重编程技术平台能够有效克服T细胞耗竭并诱导干性样免疫记忆细胞的形成。
莱芒生物进展最快的为代谢增强型CD19 CAR-T疗法(Meta10-19注射液)。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中,该疗法以极低的给药剂量(低至传统CAR-T疗法剂量的1%)实现了肿瘤细胞的完全清除。根据新闻稿,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极低剂量代谢增强型CAR-T细胞药物IND申报、自动化生产工艺研发,以及加速推进代谢增强型实体瘤细胞治疗药物的临床转化。
康霖生物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1.5亿元
11月8日,康霖生物宣布完成1.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浙江省“4+1”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老股东浙江秘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康霖生物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基因治疗创新药的研发和商业化,针对的疾病包括地中海贫血症、艾滋病、血友病和帕金森病等。
康霖生物的核心产品KL003细胞注射液是一款基因修饰自体造血干细胞产品,拟开发用于治疗成人或儿童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症。该产品旨在恢复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生理,从而达到改善贫血并最终摆脱输血依赖,有希望实现“一次给药、终身治愈”的目标。目前这款产品已经完成注册临床试验1期临床全部患者的入组工作,它还于近期获得了美国FDA授予的儿科罕见病资格(RPDD)和孤儿药资格。
中盛溯源
融资轮次:B轮
融资金额:1.5亿元
11月8日,中盛溯源宣布完成1.5亿元B轮融资首关。本轮融资由广州产投领投,联合中源投资、国聚创投、合肥高投和老股东君联资本等机构投资。中盛溯源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iPSC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围绕iPSC核心技术,该公司在抗炎修复、肿瘤免疫和再生医学三大医学方向上布局了多类细胞药物管线。
中盛溯源两款产品已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进入1/2期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包括NCR100注射液,一款iPSC来源间充质样细胞(iMSC)产品,拟开发治疗膝骨关节炎;NCR300注射液,一款iPSC来源自然杀伤细胞(iNK)产品,拟开发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预防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该公司还有多款面向帕金森病和糖尿病等临床需求的iPSC衍生细胞药物也将陆续申报IND进入注册临床试验阶段。
瑞普晨创
融资轮次:A轮
融资金额:超亿元
11月1日,瑞普晨创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风投领投,贝达药业、联想创投、荷塘创投、贝橙创投等跟投。贝达药业也同步宣布与瑞普晨创完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干细胞治疗业务,在人多能干细胞向胰岛细胞诱导分化技术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贝达药业新闻稿表示,这意味着其正式布局干细胞、细胞治疗这一新领域。
瑞普晨创由丁列明博士和邓宏魁教授领衔,致力于拓展细胞疗法在多种重大、疑难疾病领域的应用。该公司基于创新的人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细胞治疗药物已在治疗糖尿病方向规划多条管线,其自主研发的治疗1型糖尿病的多能干细胞产品RGB5088胰岛细胞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IND)也已获得中国NMPA受理。
宁丹新药
融资轮次:C轮
融资金额:数亿元
11月1日,宁丹新药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南京江宁高新区科创投和华兴康平共同完成。宁丹新药是一家聚焦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S)领域新药研发和产业化的创新型公司。本次是宁丹新药在一年之内第二次宣布获得融资。
宁丹新药的在研管线主要用于治疗卒中、颅内肿瘤、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神经病理性疼痛、脑小血管病等多个高发中枢相关疾病。该公司进展最快的项目Y-2是与先声药业合作开发的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这是一款脑卒中改良型创新药物,其在中国的上市申请已经获NMPA受理,首个适应症为用于改善AIS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
除了以上公司,本月还有其他多家创新药新锐公司获得新一轮融资,包括:致力于免疫大分子药物研发的天港医诺、专注于NK细胞疗法研发的恩凯赛药、聚焦放射性核素疗法研发的百明信康、专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研发的博芮健制药、聚焦基因疗法研发的荣泽集团、专注于单抗研发的新号源公司、专注于抗癌靶向药物的锐达医药、多肽疫苗研发公司拜澳泰克、AI蛋白质药物设计开发公司智药元创等。希望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更多前沿技术和创新疗法可以尽快造福患者。
参考资料:
[1]各家公司官网及公开资料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及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100 项与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Leman Biotech )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