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本期看点慢性乙型肝炎(HBV)仍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约3亿人感染HBV,每年因乙肝相关并发症死亡逾80万。我国HBV感染者约8600万,慢性肝炎患者约2,000–3,000万。目前的抗病毒治疗(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虽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真正达到“临床治愈”(停药后HBsAg持续阴性)者不足10%。实现功能性治愈,即在停药后仍保持HBsAg阴转且病毒被免疫系统控制,对扭转乙肝长期肝损伤及预防肝癌具有重要意义。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有限疗程实现血清HBsAg持续阴性并维持病毒学抑制。相较于丙肝已经实现了治愈的可能,乙肝尚待治愈创新疗法的突破。本文聚焦反义寡核苷酸(ASO)疗法、RNA干扰(RNAi)疗法、治疗性疫苗与免疫调节、T细胞疗法的最新进展,探讨乙肝治愈的可能性。本期内容01国内企业创新动态02自体HBV特异性TCR-T细胞疗法SCG10103国际领先疗法快览04总结与展望 【01 国内企业创新动态】2025年7月,舶望制药和正大天晴相继宣布终止其已推进至临床Ⅱ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药物BW-20507、TQA3605片开发。主要理由为“临床试验策略调整”、“基于商业考虑”。正大天晴丨TQA3605TQA3605是正大天晴药业研发的一款衣壳抑制剂,目前处于II期临床。2025年7月25日,正大天晴主动终止了一项评估TQA3605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初治、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临床试验(NCT06990776/CTR20251402),显示原因为企业基于商业考虑决定终止该项试验,与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关。至此,TQA3605还有一项II期试验和一项Ib/IIa期试验仍在进行中:这项II期试验(NCT06644417/CTR20243879)旨在评估TQA3605片联合NAs治疗LLV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还在招募中;Ib/IIa期试验(NCT06150014/CTR20233364)旨在评估TQA3605片单药或联合NAs治疗初治或经治慢乙肝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招募已完成。舶望制药BW‑20507最新进展2025年7月16日,舶望制药主动终止了评估BW-20507单药在慢乙肝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期临床试验(CTR20251532),显示原因为临床策略调整。但2025年6月3日,CDE官网显示,舶望制药在研的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创新产品BW-20507注射液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BW-20507是一种靶向HBV 信使 RNA S 区域的小干扰 RNA(siRNA)分子。该药物在EASL 2025大会Late-Breaker(最新突破专题)公布的I/IIa期临床数据令人振奋:剂量依赖性HBsAg降低:患者皮下注射BW-20507(每4周一次,共3剂)后,200mg和400mg组最大HBsAg平均降幅可达2.9–3.2 log₁₀ IU/mL。HBsAg清除率:基线HBsAg<1000 IU/mL的患者中,有56%(5/9例)在研究期内达到HBsAg清除。HBV DNA抑制:对于未使用核苷类似物(NA)的初治患者,也观察到强劲的HBV DNA抑制。安全耐受良好:所有剂量组均未见严重安全性问题,BW-20507展现出良好耐受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舶望团队指出,这些数据代表了慢乙肝功能性治愈研究的重要进展,仅用三剂BW-20507就有患者出现HBsAg消失,在其他siRNA单药中极为罕见,为乙肝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基于此结果,舶望计划2025年下半年启动BW-20507的IIb期临床研究:单药IIb预计于2025年第二季度启动,联合疗法IIb预计于第三季度启动,旨在进一步评估BW-20507实现功能性治愈的潜力。该进展不仅提升了国内HBV RNAi药物研发信心,也有望加速行业对功能性治愈路径的重视。浩博医药丨AHB-1372025年7月22日,浩博医药正式宣布,CDE已批准其核心候选药物 AHB-137 进入 III 期临床。AHB-137 是一种非偶联型反义寡核苷酸(ASO),靶向乙肝病毒(HBV)mRNA,可快速、深度降低 HBsAg,并诱导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血清转换,被寄望成为慢性乙型肝炎(CHB)“功能性治愈”的基石疗法。即将启动的 III 期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随机、双盲、多中心注册试验,计划招募超过 300 名正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抑制治疗的 HBeAg 阴性慢乙肝患者。受试者将以 2:1 比例随机分配至 AHB-137 300 mg 每周一次皮下注射 24 周或安慰剂组,主要终点为治疗结束时 HBsAg 持续低于 0.05 IU/mL 且 HBV DNA 低于 10 IU/mL;关键次要终点包括 HBsAg 血清学清除率、anti-HBs 阳转率、48 周随访的持久应答及安全性。研究预计 2026 年完成患者入组,2027 年递交上市申请。支撑 III 期启动的 IIb 期数据同样亮眼。2025 年 5 月公布的开放标签、随机、多中心 IIb 研究中,64 例 HBeAg 阴性患者被分配至 16 周或 24 周 300 mg 治疗组:• 24 周组 75%(24/32)达到主要终点,54% 实现 anti-HBs 血清转换;• 16 周组 66%(21/32)达到主要终点,33% 出现抗体;• 超过 80% 的应答者在 12 周内即实现 HBsAg 清除;• ≥3 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 10%,最常见为注射部位反应和轻度 ALT 升高,无严重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或停药。挚盟医药丨ZM-H1505R2025 年 6 月 25 日,药物临床试验与信息公示平台披露,挚盟医药登记了其自主研发的 HBV 核衣壳抑制剂 ZM-H1505R(Canocapavir,科诺卡帕韦)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首个 III 期临床试验,此前该药已获 CDE 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截图来源:药物临床试验与信息公示平台本次 III 期试验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及开放标签扩展试验,旨在评估 ZM-H1505R 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相较于 NAs 单药治疗,在至少接受 12 个月 NAs 单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计划国内入组 1300 人。主要研究终点是双盲期治疗 48 周时,两组达到完全病毒学应答(CVR,即 HBV DNA 定量 ≤10IU/mL)的受试者百分比差异。ZM-H1505R 作为 HBV 核衣壳抑制剂,能有效抑制 HBV 核衣壳形成,其全新化学骨架使其对 I、II 类 HBV 核衣壳抑制剂及核苷类药物耐药的突变病毒仍具良好抗病毒活性。腾盛博药BRII-179治疗性疫苗:BRII-179(VBI-2601)是一种基于病毒样颗粒的HBV疫苗,含有三种HBV包膜蛋白序列。腾盛近日公布的ENSURE II期(NCT05970289)队列4数据显示,该疫苗可用于精准富集有望达成治愈的患者:完成BRII-179疫苗免疫的患者中,先前对疫苗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应答者”在后续标准治疗结束时HBsAg清除率高达55.6%(10/18),而未应答患者仅10.0%(1/10)。这表明BRII-179可作为功能性治愈疗程的“预测工具”,帮助选择更易获益的目标人群。其他队列数据显示,BRII-835(VIR-2218)siRNA联合干扰素治疗组的最终HBsAg清除率也明显优于干扰素单用组。这些结果凸显了疫苗+基因沉默联合策略的优势。歌礼药业ASC22免疫调节单抗:ASC22(恩沃利单抗)为皮下注射PD-L1单抗,可恢复乙肝患者T细胞功能。据Ascletis公布的IIb期扩展队列结果,在基线HBsAg≤100 IU/mL的患者中,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后有42.9%的患者实现了持续HBsAg清除。这一潜力说明ASC22可作为免疫调节治疗组件,帮助一部分低抗原负荷患者获得功能性治愈。【02 自体HBV特异性TCR-T细胞疗法SCG101】SCG Cell Therapy公司开发的SCG101是一款自体T细胞受体(TCR)T细胞疗法,通过精准识别HBsAg表位,选择性靶向并清除HBV感染肝细胞及相关癌变细胞。SCG101 作用机制在2025年欧洲肝脏研究协会大会(EASL)上公布了1期临床(NCT06617000)关键数据,整理如下:抗病毒活性17例晚期HBV相关HCC患者单次输注后,94%在28天内HBsAg下降1.0–4.6 log₁₀,并在长达1年内持续保持≤100 IU/mL;23.5%实现HBsAg丢失。抗肿瘤活性47%患者出现可测量的肿瘤缩小,中位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显示出持久生存获益潜力。安全性与耐受性仅94%出现短暂ALT升高,且14天内恢复;可管理的不良事件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均可逆且可控。临床意义与未来SCG101在多次预处理的重症患者群体中,首次实现了持续HBsAg清除与肿瘤缩小双重疗效,填补了HBV相关HCC免疫治疗领域的空白。随着后续剂量探索与Ⅱ/Ⅲ期研究推进,SCG101有望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全新、潜在功能性治愈方案。02 国际领先疗法快览 Bepirovirsen:首个申报上市的HBV ASO疗法在乙肝治疗领域,葛兰素史克(GSK)与Ionis Pharmaceuticals联合开发的Bepirovirsen备受瞩目。图源: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分子病毒研究所Bepirovirsen(GSK3228836)是一种靶向HBV全基因组mRNA的反义寡核苷酸,通过降解病毒转录本同时激活先天免疫通路,从而双重抑制HBV复制与清除HBsAg。Ⅱ期临床(B-Clear/B-Sure):约30%患者在24周治疗后实现HBsAg丢失,且多数受试者在停药后继续维持低病毒载量。Ⅲ期规划:GSK已启动B-WellⅢ期项目,计划于2026年在美国、中国、欧洲和日本等主要市场提交上市申请,力争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乙肝功能性治愈药物GSK。监管加速:美国FDA已于2024年2月授予Bepirovirsen快速通道(Fast Track)资格,以加速其开发与审评进程。RG6346:RNAi疗法的先驱RG6346是罗氏与Dicerna合作开发的GalXC™平台下RNAi候选药,靶向HBV S基因mRNA,通过靶向降解抑制HBsAg表达与病毒复制。临床进展:自2021年起,RG6346已在多国开展Ⅱ期组合疗法试验,联用核苷(酸)类似物显示出良好耐受性和持久的HBsAg降低效果;中国Ⅱ期研究同步推进,彰显了在亚洲高流行区的开发重视度。作用机制优势:RNAi疗法能特异性沉默HBV mRNA,减少cccDNA转录产物,为功能性治愈提供关键辅助手段。上述案例说明,目前国内外均趋向联合治疗策略,将RNA干扰、免疫激活(疫苗、抗体)和传统抑制药物结合,以提高治愈率。实现理想的功能性治愈路线图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用(例如siRNA降低抗原负荷+疫苗或TCR细胞激活免疫+CI恢复T细胞功能),预期未来更多此类组合疗法将临床验证。04 总结与展望当前HBV功能性治愈研究已形成多路径并进的格局:除了前述RNA干扰和免疫疗法,精准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B细胞抗体疗法等也在同步探索。综合已公布的创新疗法数据,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功能性治愈方案将转向“组合拳”模式。正如WHO数据所示,对全球3亿HBV感染者而言,仅控制病毒已不足以根治流行病,功能性治愈的实现意义重大。通过RNAi降低病毒抗原、疫苗或TCR疗法激活免疫、加上免疫恢复剂,我们有望大幅提高治愈率。专家认为,随着这些新疗法成功推动,HBV“治愈时代”并非遥远梦想,而将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深远影响。细致的患者筛选和精准用药策略也将成为关键,帮助更多患者摆脱长期用药,享受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性治愈。乙肝功能性治愈的突破不仅将改善全球数亿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推动乙肝领域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上获得认可。正如2020年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者荣获诺贝尔奖一样,乙肝领域的重大突破同样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