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项与 MAT2A抑制剂(石药集团) 相关的临床试验A Phase 1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reliminary Anti-tumor Activity of SYH2039 Tablets in Adul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This is a Phase 1, open-label, multicenter, dose escalation and expansion study of the safety, PK, PD and preliminary anti-tumor activity of SYH2039 in adult patients with selected advanced or metastatic advanced solid tumors who are unresponsive to standard of care therapy. SYH2039 is a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 of methionine adenosyltransferase 2 alpha (MAT2A).
评价SYH2039片在晚期恶性肿瘤参与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初步抗肿瘤活性的I期临床试验
主要目的:
评价SYH2039片在晚期恶性肿瘤参与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确定SYH2039片的MTD(如有)、RP2D
次要目的:
评价SYH2039片在晚期恶性肿瘤参与者中的PK特征
评价SYH2039片的初步抗肿瘤活性
评价SYH2039片的PD指标
100 项与 MAT2A抑制剂(石药集团)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MAT2A抑制剂(石药集团)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MAT2A抑制剂(石药集团) 相关的专利(医药)
53
项与 MAT2A抑制剂(石药集团) 相关的新闻(医药)刚刚过去的2024年,小分子药物再次站到了聚光灯下。
12月,诺华以29亿美元收购小分子药物PTC518,聚焦亨廷顿病;百济神州以18亿美元揽获石药集团的SYH2039,探索实体瘤治疗潜力。这些大额交易,连同年内340起交易合作、730亿美元的潜在交易总额,再次证明小分子药物的战略地位。
2024年,小分子药物迎来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重新定义了疾病治疗的可能性。本文将带您回顾2024年小分子药物领域的几大“高光时刻”,看看它们是如何在医药行业舞台上大放异彩的。
1
小分子药物,一直是行业宠儿
在FDA新药批准中,小分子药物表现依旧亮眼。截止12月23日,美国FDA已经批准57款新药,其中30款为小分子药物,占比超过50%。这一比例在过去近十年中平均为63%,最高达到75%,足以证明小分子药物在新药研发中的基础地位。
2024年,小分子药物的机制创新层出不穷。FDA批准的30款小分子药物中,37%为“first-in-class”疗法,为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获批的KarXT突破了传统精神分裂症治疗方式,靶向胆碱能受体,成为数十年来首款新机制抗精神病药物,突破了标准疗法阻断多巴胺受体的机制。Ohtuvayre是20多年来首个新机制COPD吸入疗法,作为PDE3/4抑制剂,兼具支气管扩张与抗炎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症状缓解。
由于复杂的病理机制和患者的高异质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疗法长期缺少进展。2024年FDA还批准了的NASH首款疗法resmetiro,精准靶向甲状腺激素受体(THR)-β实现该领域的治疗突破,显著改善肝脏脂肪堆积、炎症和纤维化,标志着小分子药物在复杂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不仅在攻克常见病的治疗瓶颈方面创造佳绩,小分子药物也为罕见病带来了“首创”疗法。Voydeya是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新疗法,首次通过靶向补体系统中的因子D,从源头降低血管外溶血风险;与传统因子C5疗法相比,可大幅减少输血需求。针对罕见的神经退行性溶酶体贮积病——C型尼曼匹克病,arimoclomol通过独特的细胞热休克反应共诱导机制,精准靶向病因,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填补了该领域的临床空白。
2
小分子药物研发如何借力突围?
现代疾病复杂性和治疗需求的多样性,小分子药物的突破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越来越依赖医药公司、生物技术企业和研发平台的合作。这种“合力”模式整合了机制探索、技术平台和商业资源,将研发从孤立推进转变为快速迭代的生态体系。
大型药企是小分子药物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这些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资金支持,能够快速捕捉并推进新兴技术。2024年小分子药物交易和并购合同总金额的前十大案例中,几乎全部有大型药企的身影。诺华出手频繁,完成了四笔交易,总花费超过90亿美元,金额最高的两笔交易分别发生在年初和年末——2月以29亿美元收购德国的MorphySy公司,12月又以29亿美元的交易获得针对亨廷顿病的PTC518药物,展示了其对小分子药物创新靶点的高度关注。
此外,吉利德以43亿美元收购CymaBay,获得其后期产品seladelpar,该药物已于2024年8月获得FDA加速批准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也是一款“first-in-class”重磅药物。7月,礼来以32亿美元收购了Morphic,坚定不移地进军靶向α4β7小分子药物。
药企不仅通过交易并购扩展其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布局,探索复杂适应症的新解决方案;同时也积极利用外部研发平台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速新药面市。
全球一体化的新药研发服务平台,越来越成为众多药企建立深度合作的首选对象。专业研发平台公司是小分子药物创新的中坚力量之一。这些公司通过优化研发流程,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推动创新药物的快速发展。例如,药明康德等平台公司不仅提供了从分子设计到生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还通过全球化布局推动行业协作。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研发成本,还大幅提高了研发效率,使得更多具有潜力的创新药物能够快速推进到临床阶段。
除了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采用自动化设备优化流程,正在成为提升药物研发效率和成功率的重要趋势。例如,在生物分析领域,多家公司已开始采用自动化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系统,以实现超高精度的药物代谢与毒性研究。一些领先的研发平台,如药明康德,已通过飞克级(10⁻¹⁸)精度的技术,能够识别药物在体内的分解方式、毒副作用及潜在安全风险,这为药物设计的优化和研发成功率的提高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DMPK)方面,行业已广泛应用先进的自动化洗笼机、自动化采血仪、自动化液体工作站及智能IT工具等设备。以药明康德为例,通过将全球顶尖仪器与自动化系统整合,实现了行业领先的研究周转速度。传统的药物早期筛选往往需要数周,而药明康德将其缩短至5-7天。与此同时,用于IND申报的单次实验仅需2周,极大加快了研发进度。
图片来源:药明康德
据公开资料,2024年上半年美国FDA批准的14款小分子中,有3款由药明康德化学业务平台支持;下半年预计药明康德所服务的小分子中还将有3-5款获得美国FDA批准。由行业知名网站“猎药人”从上万个分子中评选出的2023年度10大明星小分子中,7款由药明康德化学业务平台赋能。这些成果源于药明康德在小分子药物研发领域多年的深耕实践和逐步建立的成熟业务能力。
这得益于药明康德成熟的CRDMO模式。其“R”端(Research)业务使得公司能够不断跟随全球范围内具有创新机制的药物,早期介入药物发现阶段,及早抓住创新机遇,并从上游到下游快速形成全链条能力。“R”端处在新药研发早期,普遍投入大,但成功率低,相较于后期投入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但药明康德的CRDMO模式以其海量分子覆盖足以网罗“确定性”并探索“创新性”。
根据药明康德三季报,其化学业务平台当前服务R端客户1,512家,在过去十二个月里为客户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5万个新化合物,同比增长7%。通过“R”端持续引流、D和M端的一体化推进,目前全球大约每6个临床期在研小分子,就有1个由药明康德化学业务平台提供服务。2023年全球销售额前十的小分子,4款由药明康德化学业务平台服务生产。
3
新技术如何让小分子药物“逆袭”?
小分子药物一直被认为是传统药物研发的“老大哥”,稳重而可靠,但相比大分子药物的迅猛发展,它们在创新上显得有些滞后。
近两年随着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小分子药物迎来了“逆袭”的机会。从蛋白降解疗法到人工智能的加持,这些创新为小分子药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让它们在解决难治疾病、开辟新靶点等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
蛋白降解疗法提供了跨越传统药物研发限制的新路径,特别是在小分子药物的创新中。与传统小分子药物通过抑制蛋白活性来发挥作用不同,蛋白降解疗法利用细胞内天然的蛋白质降解机制,将致病蛋白标记并引导其被降解。这种机制为“不可成药”靶点提供了新可能,特别是那些缺乏可结合口袋的蛋白或多功能复合蛋白。
目前,分子胶和PROTAC(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是这一领域的两大核心技术。已有3款分子胶药物成功上市;ARV-471的乳腺癌3期临床研究备受瞩目,有望成为PROTAC领域的首款获批疗法,位居行业前沿。
药明康德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始于分子胶技术出现的元年,目前已经全面覆盖10多个双功能分子类型,技术竞争力处于行业前沿,支持了全球超过150家企业的研发需求,约占全球市场66%的份额。
图片来源:药明康德
此外,药明康德还通过DEL技术平台(DNA-encoded library)进一步推动蛋白降解疗法的发展。DEL通过将化合物与特定DNA标签相连接,结合高通量筛选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快速识别具有潜力的候选分子,大幅提高药物发现的效率和精确性。
耶鲁大学Craig M.Crews教授团队利用药明康德DELight分子库,发现了E3连接酶衔接体蛋白MAGE-A3的苗头化合物,并成功开发了针对MAGE-A3的PROTAC分子。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8月刊登在《美国化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再度证明了DEL技术在PROTAC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Carig M.Crews教授作为PROTAC领域的先驱,创立了明星公司Arvinas和Halda Therapeutics。这两家公司的多款蛋白降解药物研发背后,都有药明康德提供的关键技术支持。
DAC(Degrader-antibody conjugate,抗体偶联降解剂)则为蛋白降解疗法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2020年,这一技术首次被学术界报道,目前虽仍处于早期临床阶段,但进展迅速。药明康德赋助力基因泰克,设计出了一款BRD4降解剂GNE-987。韩国Orum公司CEO曾表示,与药明康德的合作使得它们的先导化合物优化周期缩短,大大加快了药物发现工作。2022年,Orum开发的抗体-GSPT1降解剂成为首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DAC候选药物,用于治疗HER2阳性实体瘤。
人工智能(AI)正成为推动小分子药物研发突破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通过AI辅助分子设计和机制预测,研究人员能够更高效地筛选出最佳化合物,加速新药的发现进程。
2024年,AI在药物研发领域持续升温。公开信息显示,年内已发生167起相关融资事件,总金额达62亿美元,同比激增76%。其中,初创公司Xaira Therapeutics在4月完成了超10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成为本年度获得最大单笔融资的新兴企业之一,显示出资本市场对AI制药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医药巨头也在加速布局AI。礼来和诺华分别与英国公司Isomorphic达成总额高达3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目标是利用AI技术开发针对未公开靶点的小分子药物。
AI制药的管线成果同样令人瞩目。目前全球已有64家AI驱动的药企进入临床阶段,覆盖128个候选药物,其中有些已进入3期临床试验。业内预测,首款AI辅助研发的小分子药物或将在未来两年内上市,这将成为医药行业的新里程碑,进一步验证AI在药物研发中的巨大潜力。
2024年,小分子药物再次证明了它们在医药领域的重要地位。小分子药物不再只是传统治疗的延续,而是在精准医学、基因疗法等新兴领域中开辟了新的天地。未来的几年,或许将会是小分子药物焕发新生、迎接更多突破的高光时刻。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网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maxuelian@yaozh.com。
责任编辑 | 华海清
合作、投稿、转载开白 | 马老师 18323856316(同微信)
阅读原文,是受欢迎的文章哦
2020年,是中国创新药出海史上的关键一年。
在此之前,国产创新药以license out形式出海的项目数量均不超过10款,然而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猛增至39款。
正因如此,2020年被定义为中国创新药的“出海元年”。这一爆发趋势,不知不觉延续至2024年,无论在数量还是金额方面都呈现出持续火热的态势。
过去一年,国产创新药对外BD在全球BD中的项目数量占比超14%,总金额占比达30%,中国已成全球创新药重要玩家。
而眼下,当我们探讨创新药出海问题时,关注的焦点已不再局限于“金额”这一维度,而是有了更多深入的思考。
通过对2024年中国创新药十大出海事件的剖析,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观察维度。
1
恒瑞医药60亿美元出海,开创中国药企Newco先河
说到出海,NewCo无疑是热门话题。
所谓NewCo模式,指的是由资本组局成立NewCo,药企将管线剥离给NewCo,获得授权费用及股权。
从定位来看,NewCo介于借船出海和自主出海之间的新模式。国内这一模式的尝鲜者是恒瑞医药。
今年5月16日,恒瑞医药将GLP-1产品组合有偿许可给美国Hercules公司。恒瑞医药能够收取1.1亿美元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款,以及后续还包括里程碑款以及销售分成,交易总额超60亿美元。除了首付款、里程碑等,恒瑞医药还将获得Hercules 19.9%的股份。
这样的模式,相较于BD好处显而易见:不仅能拿到实打实的首付款资金,还能通过股权锁定后期收益,不被中间商赚差价。
同时,相比于直接授权给MNC,重视程度取决于MNC的管线布局,NewCo会集中资源推进管线,加速研发进度。
正因此,在恒瑞之后,国内NewCo模式迎来了爆发。
2
舶望制药超40亿美元出海,中国创新药的新鲜血液永不止步
曾几何时,我们谈论创新药license out时,悲观起伏更多是围绕biotech第一梯队的项目,重磅交易也大多是由那些上市公司创造。
而在眼下这场轰轰烈烈的license out大潮中,新一代biotech正在接力。
2024年1月7日,舶望制药向诺华授权了两款临床阶段管线:
一项正在I/IIa期临床的心血管项目的海外权利,和一项正在I期临床的心血管项目的全球权利。此外,诺华还获得了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最多额外2个靶点化合物的选择权。
基于合作,舶望制药将从诺华获得1.85亿美元的首付款,潜在的期权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商业销售的分级版税,交易总金额高达41.65亿美元。
这笔交易总额,已经闯进中国药企出海交易的TOP行列,但更值得关注的点是,年轻的公司与年轻的团队。
舶望制药则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CEO舒东旭,则是一位80后,出生于生于1984年。
或许,这也预示了一点,技术和格局变化催生了biotech新军,而活下去、跑出来的biotech也将不断重塑着行业生态。
3
普方生物18亿美金卖身,诠释另一种价值创造
中国创新药出海,不只有BD和NweCo,还包括卖身。
上半年,丹麦药企Genmab,就以18亿美元的高价并购普方生物。Genmab对普方生物的期望在于,通过双方在产品管线和技术方面的互补,实现协同效应,增强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普方生物的核心管线为靶向FRα的ADC药物Rina-S,正处于二期临床阶段,是目前的ADC热门。
再加上其核心技术平台能够开发亲水性连接子,通过引入亲水性分子片段增强药物的亲水特性。这一创新可以显著提高亲脂性有效载荷(如exatecan、MMAE)与抗体的兼容性,改善ADC的理化特性,增加成药性,并通过优化药代动力学(PK)特性带来更好的体内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拓展潜在的治疗窗口。
因此,普方生物抓住了机会,成为第一家卖身的ADC药企,也创下了国内生物技术公司被并购的新纪录。
从行业生态来说,缔造卖身新纪录的普方生物,首发管线仅仅处于二期临床阶段,也诠释了biotech的另一种退出路径。毕竟,不管从估值还是股东的回报方面,这笔交易都非常可观。
从海外来看,卖身是biotech的常规退出方式之一。或许,未来我们还将见证国内biotech,打破普方生物创造的卖身记录。
4
同润生物TCE出海,创造首付款纪录背后
创新药出海,首付款是常被关注的数字。毕竟,这代表了引进方对于资产的认可程度。2024年,首付款纪录创造者是同润生物。
8月9日,默沙东与同润生物宣布达成一项最终协议,默沙东通过子公司收购同润生物临床阶段的新型CD3xCD19双抗CN201。
这起交易的首付款为7亿美金,仅次于当初BMS与百利天恒关于双抗ADC的合作。
这也并不意外,TCE在自免市场的潜力,被越来越多的药企看见。
B细胞驱动的免疫异常是多种自免疾病的核心发病机制,包括神经免疫(多发性硬化MS、重症肌无力gMG)、风湿免疫(SLE、干燥综合征等)和肾病(狼疮肾炎)等多种疾病。
TCE的机制,理论上也能够通过深度清除B细胞,来为这些患者带来获益。并且,一些初步的探索,也是证明了潜力。也正因此,2024年的TCE自免管线尤其热闹,而同润生物成功踩中了风口。
但这笔交易的关注点,除了首付款,更重要的是领域本身。从ADC到TCE,全球热门资产的方向总是在不断变化,但中国创新药企总能位居中心,充分诠释了中国创新药的丰富程度,也有理由让我们对未来抱有更高的期待。
5
亚盛医药一石三鸟,把对手变为队友
出海不只是为了获得交易额本身,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将药物的商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点,亚盛医药在2024年给了我们一个不错的参考。
6月14日,亚盛医药宣布与武田制药签署了一项独家选择权协议,双方就第三代BCR-ABL TKI药物耐立克达成了独家许可协议。
一旦该选择权被行使,武田制药将获得耐立克在全球(中国地区除外)的开发及商业化权利许可。为此,武田制药需要支付:
1亿美元的选择权付款,以及在行使选择权时最高可达12亿美元的额外费用和潜在的里程碑付款,还有基于年度销售额的双位数比例特许权使用费。
总计13亿美元的金额,创下了国产小分子药物对外BD的新纪录。但更大的看点在于,在巧妙的策略运作下,BD能够实现一石三鸟的效果。
它不仅提升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彻底解决了关于现金流的问题;又带来了大药厂的背书,为公司未来创造更大价值打下了更扎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武田制药在第三代BCR-ABL TKI领域是亚盛医药的直接竞争对手。此次合作推进,相当于为耐立克减少了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同时,武田制药可能是世界上最能发挥耐立克价值的企业之一。
出海犹如下棋,落字本身不是看点,下一步看三步才是本事。
6
礼新双抗32.88亿美元出海,国产创新药反向输出内卷潮
国产创新药反向输出内卷潮。
11月14日,默沙东宣布,以5.88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27亿美元的里程碑款,买下来自中国的PD-1/VEGF双抗LM-299。
这笔交易是2024年总额最高的单个分子交易之一,因此足以进入中国创新药十大出海行列。更重要的是,这给了我们一个观察行业变迁的窗口。
就在默沙东官宣重磅交易的前一天,BioNTech宣布,基于PD-L1/VEGF双抗PM8002的潜力,8亿美元收购普米斯生物。
更早之前的8月份,宜明昂科与Instil Bio就PD-L1/VEGF双抗IMM2510,及CTLA-4抗体IMM27M达成协议,交易总额超20.5亿美元。
当交易越发火热,入场的MNC越多,资产价格可能也会水涨船高。
典型如默沙东引进礼新医药的LM-299,处于临床1期的管线,首付款便高达5.88亿美元,甚至高于当年Summit引进AK112的首付款(5亿美元)。
这也侧面反应了一点,在康方生物的推动下,PD-1/VEGF双抗彻底被引爆了,甚至成为内卷赛道的海外样本。2024年以来,多家海外biotech也是官宣全力押注PD-1/VEGF双抗,甚至以改进AK112为目标。
真是风水轮流转:以前都是我们抄国外的,现在是国外抄我们的。
7
海和药物谷美替尼片在日本获批,出海探索新尝试
出海是技术,更是艺术,对出海的目的地选择,可能也需要药企做更多考虑和尝试。
过去一年,在百济神州替雷利珠的带领下,国产创新药涌向欧洲,包括复宏汉霖、齐鲁制药、基石药业、亿帆医药控股子公司亿一生物、科兴制药、君实生物等国内药企,都有产品在欧盟获批上市。
但中国创新药的诗和远方,注定不只有欧美。
2024年6月24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靶向c-MET激酶抑制剂谷美替尼片在日本上市,用于治疗具有METex14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该批准最大的看点在于,谷美替尼是中国科学家和中国生物医药公司自主研发,第一个以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为主体在日本申报获批上市的创新药,是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的又一重要成果。
毕竟,从全球格局来看,日本可以说是第三大创新药市场,仅次于美国、欧洲之后。当然,中国创新药如何在这个市场收获更大的商业价值还有待探索,谷美替尼也是如此。但不管怎么说,谷美替尼都打响了中国创新药出海日本的第一枪。
8
百济神州20亿美元引进SYH2039,中国创新药出海不只是靠海外药企
对于中国创新药来说,最具价值的方式仍是自主出海。但这绝非易事,核心原因在于,在全球建立自主研发和临床团队不仅需要时间的沉淀,更离不开天量的资金投入。
也正因此,国内药企主要借助海外企业的方式出海。而随着中国药企的实力壮大,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2024年12月13日,石药集团与百济神州就新型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MAT2A)抑制剂SYH2039签订了全球独家授权协议。
根据协议,石药集团将收取总计1.5亿美元的预付款,并有权收取最高1.35亿美元的潜在开发里程碑付款及最高15.5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此外还将根据该产品的年度销售净额计算分层销售提成。
总额接近20亿美元,这是最大的国内药企合作,因为也足以进入出海TOP行列。与此同时,引进方是本土诞生的百济神州,更是诠释了中国创新药出海,不再只是靠海外药企。
9
信达生物子公司平台化,自主出海新方式?
2024年,在自主出海层面,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新探索。
例如,信达生物希望将其子公司Fortvita,打造成出海平台,从而进行自主出海的新尝试。Fortvita与母公司独立运营,团队相互独立。
理论上,这一模式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一方面,避免拖累母公司。在这种模式下,母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对子公司给予支持,同时还能通过子公司实现外部融资,不消耗国内业务资源。
另一方面,实现了风险的分散。如果通过子公司对外融资的方式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母公司出海风险的转移。即便出海不利,也不会消耗母公司的资源。
与此同时,母公司还能获益最大化。
获益从两个层面得到体现,其一,子公司股权的价值。随着子公司融资的推进,估值必然会有所增加。换句话说,这些资产的价值会从过去的“不被看见”,到如今的“预期出现”;
其二,不管如何稀释,母公司仍会占据出海平台的绝对控股权,持股比例会远远高于NewCo,因此如果管线最终在海外上市,该模式产生的效益会大于NewCo,更不用说是BD。
当然,上述情况只是理想状态,要想打好这张牌并不容易。
因为这一模式下,出海平台不管是管线还是海外团队,都处于“有待验证”状态,如何让更多资本愿意相信你,和你站在一起启动这个项目,是一个问题。如果最终未能收获金主的信任,那么上述畅想,也只会是畅想而已。
某种程度上,这一模式极其考验企业和管理层的个人魅力。接下来,信达生物能否成功将该模式顺利推进并有所结果,仍是一个需要观察的话题。
10
国产PD-1集体加速,加速欧洲淘金历程
在十大出海案例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国产PD-1。
在屡受FDA打击后,越来越多PD-1转战欧洲并获批上市。2024年以来,包括复宏汉霖、齐鲁基石药业、君实生物等国内药企,都有产品在欧盟获批上市。
这些先驱们,也带来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一方面,像特瑞普利单抗这样申报的鼻咽癌小适应症,可以通过中国的临床数据申报上市;另一方面,包括肺癌等大适应症,在临床对照组为非标准疗法的情况下,也有获批的可能性。
斯鲁利单抗申报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支持性研究是Astrum-005,其对照组是化疗,最终,斯鲁利单抗在总生存率上击败了单独化疗(中位数15.4对10.9个月,HR=0.63,p<0.001)。
不过,欧洲目前一线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是Imfinzi加化疗或Tecentriq加化疗。目前,CHMP给出积极意见,斯鲁利单抗获批在即,意味着EMA并没有要求斯鲁利重新开展头对头临床试验。
这也表明欧盟监管机构的态度,比美国FDA更开放。这也为药企带来新的淘金机会。无论如何,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创新药市场,国内企业不能错过这一机会。
同写意媒体矩阵,欢迎关注↓↓↓
“合成致死”当然不是一个新话题。2014年,阿斯利康的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获批,成为全球首个利用合成致死机制开发的肿瘤药物。十年间,全球有多款PARP抑制剂问市,而已经有了PARP抑制剂(帕米帕拉)的百济神州,还在挖掘“合成致死”赛道上的新秀,并且瞄准了PRMT5/MTAP的潜力。
一周前,百济神州宣布与石药就一款新型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MAT2A)抑制剂(SYH2039)达成合作。根据协议,百济神州获得该产品在全球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的独家授权,并向石药支付1.5亿美元的预付款。
MAT2A也属于“合成致死”靶点。由于百济神州的管线中已有一款PRMT5抑制剂BGB-58067,此次合作,让大家开始期待MAT2A抑制剂与PRMT5抑制剂联用的前景。
先来看百济的自研管线BGB-58067。这是一款在研的第二代MTA合成致死性PRMT5抑制剂,能选择性杀死MTAP缺失的肿瘤细胞。MTAP缺失在所有肿瘤类型中发生率为15%,几乎6~7个肿瘤病人中有一个MTAP缺失突变。而第一代PRMT5抑制剂具有骨髓性毒性,FDA和临床医生对这类药物限制使用。
据百济神州方面介绍,BGB-58067避免对正常血液细胞的损害,避免第一代抑制剂出现的靶内血液学毒性。并且,该产品具有良好的中枢系统渗透性和较理想的半衰期。由于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十分常见,大多数药物无法透过血脑屏障,因此治疗效果有限。百济神州的PRMT5抑制剂穿透血脑屏障的特性对发生脑转移的患者有可能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百济神州在今年的Q3财报中提到,将计划在2024年内推进该产品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那么,MAT2A与PRMT5两个靶点联用的协同效应在哪里?研发客就这个问题采访了百济神州。公司在回复中解释道:“MTAP是甲硫氨酸补救途径中的关键酶,其缺失会导致MTA的累积以及PRMT5的抑制,上调对PRMT5和MAT2A的敏感。MAT2A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细胞内的SAM水平,调节MTA/SAM比例,与MTA-协同PRMT5抑制剂形成协同增效作用,达到更强的肿瘤抑制活性。”
百济神州在采访回复中表示,基于内部对MAT2A和PRMT5两者协同关系的临床前评估及机制了解,公司认为MAT2A抑制剂联合PRMT5抑制剂具有达到更持续的药效和更广泛的药物响应的巨大潜力。MTAP的缺失存在于15%的各类癌症患者人群中,存在重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希望通过MAT2A小分子抑制剂与PRMT5小分子抑制剂联合,给这部分患者带来同类最佳的治疗手段。
对于为什么选择石药的MAT2A抑制剂,百济神州表示,基于临床前研究,石药的MAT2A抑制剂SYH2039在多种MTAP缺失型肿瘤模型中展示了良好的体内外活性,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药物动力学(PK)特性和安全性。SYH2039已经在中国进入1期临床研究,初步数据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PK特征和药效生物标记物的调控。通过此次合作,百济神州将拥有该通路的两款临床阶段药物的全球权益,可充分挖掘联用潜力,高效推动MTAP缺失型肿瘤的治疗方案。
提到MAT2A抑制剂,不得不提Agios这家公司。它的AG-270是第一个进入临床的MAT2A小分子别构抑制剂,但1期临床数据不理想。Agios在2020年将肿瘤学产品组合卖给了法国制药公司施维雅,AG-270也顺理成章地交到施维雅手里。
另一家公司IDEAYA 则在今年7月表示,公司旗下的一款在研MAT2A抑制剂,在MTAP缺失的尿路上皮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进行的2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的临床数据。并且,正在探索与安进的PRMT5抑制剂联合治疗。
国内不少公司也正在布局MAT2A抑制剂。其中,英矽智能的ISM3412是一款由人工智能辅助发现的高选择性口服MAT2A抑制剂,今年4月获FDA批准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并在今年5月获CDE批准在中国开展临床。
总第2284期
访问研发客网站,深度报道和每日新闻抢鲜看
www.PharmaDJ.com
100 项与 MAT2A抑制剂(石药集团)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