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项与 靶向Survivin DC细胞(启辰生) 相关的临床试验Phase I Clinical Study of Targeted Survivin DC Cell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Primary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Primary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targeted Survivin DC cell injection for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primary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Secondary Objectives: Utiliz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and overall survival (OS) to preliminarily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argeted Survivin DC cell injection for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primary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in China. Evaluate the immunological effects of targeted Survivin DC cell injection. Explore the impact of targeted Survivin DC cell injection on human DC cell activity and in vivo processes.
Patients will undergo a combined treatment of radiotherapy and temozolomide (TMZ) for a duration of 6 weeks, with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After completing this phase, there will be a 4-week interval (28 days) before entering multiple cycles of adjuvant TMZ chemotherapy. Each cycle will last 28 days, involving dail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emozolomide at a dose of 150-200mg/m2 for 5 consecutive days, followed by a 23-day drug-free period. This entire cycle will be repeated every 28 days. Nine days after completing the standard 6-week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targeted Survivin DC cell injections will be administered. The injections will be given on days 0, 14, and 28. The administration will involve both intradermal (ID) and intravenous (IV) routes. Four hours before the administration, the injection sites will be pre-treated with lidocaine cream. The injection procedures will be conducted sequentially, starting with ID injection. After completing the ID injection, a 30-minute observation will be conducted. If no adverse reactions are observed, IV infusion will be initiated. Both IV infusion and ID injection will be performed on the same side. Intradermal Injection: Draw 1ml of cell suspension with a 1ml syringe, and the remaining cell product will be stored at 2-8℃. Administer the drug immediately after preparation. Intravenous Infusion: Before administration, infuse 20ml of normal saline through IV.Extract 25ml of normal saline, dilute the remaining cell product (5ml), and administer it through IV infusion. Control the room temperature during infusion and complete it within 30 minutes. After administration, inject 50ml of normal saline into the cell bag to ensure all cell products are returned to the patient's body.
Phase I clinical Study of Targeted Survivin DC Cell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Primary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100 项与 靶向Survivin DC细胞(启辰生)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靶向Survivin DC细胞(启辰生)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靶向Survivin DC细胞(启辰生) 相关的专利(医药)
3
项与 靶向Survivin DC细胞(启辰生) 相关的新闻(医药)2025新年伊始,国内首款治疗原发性脑胶质母细胞瘤的mRNA-DC肿瘤疫苗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正式启动I期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工作,标志着我国在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脑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之一,因其高度恶性、快速侵袭性和治疗困难,被称为“新癌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可在任何时间复发且复发率几乎100%,目前尚无针对标准治疗后复发胶质瘤的标准化疗方案。该产品作为当前最为先进的一种免疫细胞疗法,通过基因修饰技术赋予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特异性识别癌细胞并进行有效杀伤,具有精准度高、副作用小、个体化治疗等技术优势,将为临床治疗脑胶质瘤等难治型癌症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次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名为“靶向Survivin DC细胞注射液”,由北京启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潜心8年研发,是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进入临床的首款mRNA-DC肿瘤治疗性疫苗产品。此前的探索性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产品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020年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的题为“Tumor-associated antigen-based personalized dendritic cell vaccine in solid tumor patients论文显示,针对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总生存期比标准治疗组提升8个月,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的总生存期比标准治疗组提升10个月。
2023年发表在《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的题为“Combination immunotherapy of glioblastoma with dendritic cell cancer vaccines, anti-PD-1 and poly I:C”的论文显示,一例患者经治疗后获得了超过5年的生存期,结果令人鼓舞。该产品作为一种先进的创新型mRNA核酸药物,不仅有望填补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尚无mRNA治疗性疫苗的空白,而且有助于构建起基于DC细胞治疗的临床策略和产业化格局,引领细胞基因治疗(CGT)产业的发展。
据悉,启辰生生物拥有一项国际领先的专利技术:TriVac,通过对肿瘤抗原的mRNA序列进行功能修饰,有效提高了肿瘤抗原在免疫效应细胞(杀伤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等)的递呈和表达,突破了传统上肿瘤相关抗原(TAA)的成药性壁垒。目前国际上进入注册临床试验阶段的肿瘤疫苗中,仅有启辰生生物和国际巨头BioNTech拥有对肿瘤相关抗原(TAA)进行mRNA序列修饰和成药的在研产品。该项技术荣获科技部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秀奖,可作为一项硬核技术新质生产力,大大拓展我国应用肿瘤相关抗原(TAA)在癌症治疗领域的临床和产业发展,为此启辰生生物已经建立了一套专有的《中国人群肿瘤抗原表达谱》,目前已有100+肿瘤抗原入库,为进一步开展多抗原和多癌种的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于启辰生生物
启辰生生物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细胞免疫治疗和mRNA核酸药物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始终秉持“将癌症变成慢性可控性疾病”的使命,注重“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立足创新、引领未来”的发展理念,努力促进mRNA等核酸药物的创新研发、生产转化和临床应用,为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启辰生拥有“一体”(核酸技术)“两翼”(纳米递送和细胞递送)三大技术平台,围绕免疫理论构建起灵活的通用型平台技术,以及多技术系统集成的mRNA全流程生产体系,形成强平台技术支撑的核心竞争力。以TriVac和C2两项专利为核心,围绕mRNA相关技术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形成自有的一体化研发生产体系和超强的CMC转化能力,打通产业关键技术环节,支撑肿瘤治疗性疫苗和传染病预防性疫苗两条管线多个产品的研发。
关于靶向Survivin的mRNA-DC肿瘤疫苗
2023年1月10日,启辰生生物研发的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的mRNA-DC疫苗:“靶向Survivin DC细胞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临床试验批准(批准号:2023LP00065),成为全球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靶向Survivin的mRNA-DC肿瘤治疗性疫苗产品。靶向Survivin DC细胞注射液是将抗原mRNA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回输给患者,诱导抗原特异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为原发性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清除肿瘤残余细胞,防止复发,延长生存期,实现长期抗肿瘤效果提供全新的治疗手段。公开发表的数据表明,该产品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对于脑胶质瘤患者,对照组(n=28)OS为11个月,治疗组(n=5)OS为19个月;对于肺小细胞癌脑转移患者,对照组(n=13)OS为7个月,治疗组(n=5)OS为17个月。报道一例患者总生存期已超过60个月(5年),治疗耐受良好,无剂量限制性毒性,所有患者均无确定相关性的不良反应。
内容来源:启辰生生物公司官方、细胞基因疗法公众号
识别微信二维码,可添加药时空小编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数据,本周又有多款1类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通过“默示许可”。这些产品包括靶向PNPLA3的ASO疗法、HIF-2α抑制剂、靶向SIRPα及PD-L1的双抗、PD-1/CTLA-4双抗、mRNA-DC肿瘤治疗性疫苗等。本文将挑选其中部分1类新药作介绍,供读者参阅(排名不分先后)。阿斯利康:MEDI5752、AZD2693作用机制:PD-1/CTLA-4双抗、靶向PNPLA3的ASO疗法适应症:胃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两款1类新药在中国获批临床。其中,MEDI5752是一款同时靶向PD-1和CTLA-4的双特异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它旨在优先与PD-1阳性的激活T细胞上表达的CTLA-4结合,从而在控制毒性的情况下增加T细胞增殖。在海外,MEDI5752正在开展针对多种实体瘤的1/2期临床试验。本次该药在中国获批临床,针对适应症为胃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ZD2693是一款反义寡核苷酸(ASO)疗法,由Ionis Pharmaceuticals与阿斯利康合作开发,旨在抑制Patatin样磷脂酶域蛋白3(PNPLA3)的产生。PNPLA3催化甘油三酯的水解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转移,导致肝脏脂滴中磷脂的重塑。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PNPLA3的变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显著相关。这一变体导致甘油三酯的潴留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富集的脂滴的形成,可能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细胞癌的风险。而临床前实验显示,靶向PNPLA3的ASO疗法在小鼠模型中可降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AZD2693正在海外开展针对NASH的1期临床试验。本次该药在中国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PNPLA3 148M风险等位基因纯合子的伴肝纤维化非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贝达药业:BPI-452080片作用机制:HIF-2α抑制剂适应症:晚期实体瘤BPI-452080片是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新分子实体化合物,属于高效、特异性小分子HIF-2α抑制剂。据贝达药业资深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王家炳博士早先在新闻稿中介绍,作为诺贝尔奖靶点,HIF-2α介导机体的慢性缺氧反应,低氧或VHL功能失活会导致HIF-2α无法被正常降解。累积的HIF-2α进入细胞核,与HIF-1β形成异二聚体转录因子复合物,诱导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等肿瘤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而靶向HIF-2α可以有效地针对氧感知通路异常和缺氧机制相关的实体瘤。临床前研究显示,BPI-452080能够特异性阻断HIF-2α与HIF-1β异二聚化,从而抑制下游基因的转录表达,具有较好的体外活性和体内药效,以及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本次该产品获批临床,拟用于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启愈生物:注射用Q-1801作用机制:靶向SIRPα及PD-L1双抗适应症:晚期实体瘤根据启愈生物新闻稿,Q-1801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同时靶向SIRPα及PD-L1的双特异性抗体。早先该药已经在美国获批临床,本次在中国获批临床,针对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Q-1801一方面通过SIRPα抗体阻断SIRPα和CD47结合,消除其抑制效应,且不产生血液毒性;另一方面通过PD-L1抗体阻断PD-L1抑制信号,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效应。因此,Q-1801同时激活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可通过增强树突状细胞(DC)抗原递呈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吞噬和产生炎症的特性,以及使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s)分化为效应状态来改善T细胞活性,进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对于表达PD-L1的肿瘤,Q-1801可以靶向激活上述通路,定向杀伤肿瘤。亚盛医药:APG-5918片作用机制:EED抑制剂适应症:贫血APG-5918片是亚盛医药研发的一款具有口服活性、新型强效、高选择性胚胎外胚层发育蛋白(EED)抑制剂,正在中国和美国同步开展治疗晚期实体肿瘤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本次该药获批临床的适应症为贫血。据亚盛医药早先新闻稿介绍,本次获批的是一项1期临床试验,将纳入β-地中海贫血、肾性贫血及其他相关贫血的受试者。据悉,APG-5918通过调节肿瘤组织表观遗传学及肿瘤微环境,在血液肿瘤、实体瘤和非肿瘤适应症上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该药可与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27me3)竞争结合EED蛋白,抑制多梳抑制性复合体2(PRC2)的甲基转移酶活性,解除对血红蛋白基因的转录抑制,从而对贫血疾病产生疗效。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APG-5918可剂量依赖性地上调γ-珠蛋白编码基因(HBG)以及β-珠蛋白编码基因(HBB)的mRNA水平,并上调胎儿血红蛋白(HbF)和总血红蛋白(Hb)的表达水平。启辰生生物:靶向Survivin DC细胞注射液作用机制:mRNA-DC肿瘤治疗性疫苗适应症:原发性脑胶质母细胞瘤启辰生生物1类新药靶向Survivin DC细胞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拟用于原发性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术后治疗。根据启辰生生物新闻稿,该产品为一款mRNA-DC肿瘤治疗性疫苗,拟开发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GBM)。在人体内,Survivin蛋白与细胞生存相关,它在正常成人组织中极少能够检测到,但却在超过95%的胶质母细胞瘤及肝癌等多种肿瘤中有表达。靶向Survivin DC细胞注射液是将抗原mRNA负载到患者自体树突状细胞(DC)中,分别通过皮内注射和静脉回输的方式给予患者,诱导抗原特异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此外,启辰生生物应用了一项全新的TriVac技术对肿瘤抗原进行功能修饰,能够有效提高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和Ⅱ类抗原的呈递,使诱导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大幅度增强。据悉,在前期的临床探索性研究中,应用该mRNA-DC疫苗联合疗法治疗的IV级GB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已经超过5年。祐森健恒:UA021胶囊作用机制:TYK2变构体抑制剂适应症:银屑病根据祐森健恒早先新闻稿,UA021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TYK2 变构体抑制剂,用于治疗银屑病、炎症性肠病(IBD)等自身免疫性疾病。TYK2是Janus激酶家族(JAK)的成员,参与多种细胞因子IL-23、IL-12、I型IFN的信号传导,并介导下游的STAT磷酸化,这一通路机制已被证实是银屑病和其他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致病机制。UA021通过分子变构机制作用于TYK2激酶的JH2区域,且对JAK家族的其他成员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将有望降低不良反应。该药本次获批临床的适应症为:银屑病。特宝生物:AK0706片作用机制:小分子化合物适应症:用于HBsAg持续阳性的HBV感染的治疗公开资料显示,AK0706是爱科百发研发的乙型肝炎(HBV)治疗新药,为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能够降低乙肝表面抗原的表达水平。特宝生物已经与爱科百发达成合作,在中国开发和商业化该药。双方将探索AK0706在临床中单药和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希望有效地降低和清除乙肝表面抗原,实现临床“治愈”乙肝的目标。新华制药:OAB-14干混悬剂作用机制:靶向Aβ清除适应症: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根据新华制药公告,OAB-14是该公司与沈阳药科大学联合研发的小分子化药1类创新药,拟用于治疗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它是一款靶向Aβ清除的多靶点小分子抗阿尔茨海默病候选药物。已经完成的药效学研究表明,该产品能显著减少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非临床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OAB-14能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空间记忆和非空间记忆);安全性药理、毒理学研究未发现与受试物相关的组织病理学异常改变,说明OAB-14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除了上述药物,还有一些1类新药在中国获批临床,或开展新适应症临床研究,限于篇幅,此处不再一一介绍。希望这些创新疗法在临床研究中进展顺利,早日取得突破,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参考资料:[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Retrieved Jan 13,2023, 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2]各公司官网及公开资料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 本文共:15条资讯,阅读时长约:3分钟 」今日头条阿斯利康哮喘复方获FDA批准上市。阿斯利康与Avillion联合开发的加压定量吸入疗法Airsupra(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18岁以上成人,以避免患者支气管收缩并降低其哮喘恶化风险。在Ⅲ期临床MANDALA中,与沙丁胺醇抢救相比,沙丁胺醇/布地奈德(180/160mcg)使疾病严重恶化的风险显著降低27%(p<0.001),使平均年化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暴露总量减少33%(p=0.002)。国内药讯1.武田EGFR-TKI新药在华获批。武田EGFR-TKI靶向药物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mobocertinib)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且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在Ⅰ/Ⅱ期临床中,mobocertinib达到28%的确认客观缓解率,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7.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3个月。2.辉诺抗流感病毒新药获批临床。辉诺医药流感病毒聚合酶抑制剂1类化药HN0190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与预防。HN0190通过阻止病毒聚合酶功能及病毒mRNA转录,抑制流感病毒复制。临床前研究显示,HN0190对甲型、乙型野生型流感病毒和现有抗流感病毒药物耐药株均有良好的抑制活性,且安全性良好。3.启辰生mRNA-DC疫苗获批肿瘤临床。启辰生生物研发的1类生物制品靶向Survivin DC细胞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这是一款mRNA-DC疫苗,将抗原mRNA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分别通过皮内注射和静脉回输的方式给予患者,诱导抗原特异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为原发性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清除肿瘤残余细胞,防止复发,延长生存期,实现长期抗肿瘤效果提供全新的治疗手段。4.泰诺麦博NGF单抗国内报IND。泰诺麦博1类生物制品TNM009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CDE受理,拟开发用于骨关节炎疼痛的治疗。TNM009是一款特异性靶向NGF的单抗药物,通过中和体内的NGF以阻断NGF/TrkA信号通路,缓解疼痛。在临床前研究中,TNM009在多个动物模型中均显示出积极的疼痛缓解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5.以岭CLDN18.2单抗国内报IND。以岭药业自主研发的1类生物制品BIO-008的临床试验申请获CDE受理,拟用于晚期实体瘤的治疗。BIO-008是一款靶向Claudin18.2的单抗药物,通过抗体和补体依赖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杀伤Claudin18.2阳性肿瘤细胞。目前,全球Claudin18.2靶向药临床进度最快的是安斯泰来的zolbetuximab(IMAB362),处于Ⅲ期临床阶段。6.康泰新冠疫苗销量同比大幅下滑。康泰生物1月10日公告,预计2022年亏损7600万元-1.5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2.6亿元。报告期内由于国内外新冠疫苗接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新冠疫苗销量较去年大幅下滑,公司对2022年度存在减值迹象的新冠疫苗相关库存商品、原辅料、自制半成品、生产设备及新冠灭活疫苗开发支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7.85亿元,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3亿元。国际药讯1.FIC银屑病新药向EMA报产。Can-Fite公司潜在“first-in-class”A3AR激动剂piclidenoson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上市申请,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piclidenoson旨在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和23的表达以及诱导致病性皮肤细胞角化细胞的凋亡达到治疗效果。在Ⅲ期临床COMFORT中,piclidenoson较安慰剂使患者在16周时达到PASI75应答的患者比例更高(9.7%vs2.6%,P<0.04)。康哲药业拥有piclidenoson的中国权益。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AD激越获优先审评。Otsuka公司与灵北联合开发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brexpiprazole的补充新药申请获FDA纳入优先审评,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相关激越症状,PDUFA日期为2023年5月10日。在Ⅲ期临床中,与安慰剂组相比,brexpiprazole治疗组12周后评估激越症状的CMAI评分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26);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CGI-S评分也具有显著改善(p=0.0055)。3.辉瑞20价肺炎球菌疫苗获优先审评资格。辉瑞20价肺炎球菌疫苗(20vPnC)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获FDA授以优先审评资格,用于预防6周到17周的婴儿及儿童感染侵袭性肺炎球菌病及相关的中耳炎。PDUFA日期为2023年4月。在Ⅲ期临床中,与活性对照(Prevenar 13)相比,3剂20vPnC接种后一个月,受试者的IgG的平均几何浓度(GMC)在19个血清型中达到非劣效性标准。所有20个血清型表现出强有力的功能性抗体反应。4.艾伯维5.4亿美元布局“不可成药”靶点新药。艾伯维与Anima Biotech将利用后者专有的mRNA平台,针对艾伯维指定靶点,合作开发至多3个mRNA调节物候选药物。Anima专有mRNA创新平台能够协助发现靶向mRNA生物学的小分子药物以及其相关机制。目前,Anima已拥有包含靶向1型胶原蛋白治疗纤维化、靶向c-Myc与突变Kras治疗癌症、靶向Tau蛋白等mRNA生物调节物。根据协议,Anima将获得4200万美元的预付款,最多5.4亿美元的研发、商业化里程碑潜在付款。5.Moderna公司2022年新冠疫苗销售达184亿美元。Moderna公司宣布2022年公司疫苗销售额为184亿美元。2021年,Moderna新冠mRNA疫苗mRNA1273的销售额为176.75亿美元。Moderna公司首席执行官Stéphane Bancel还在今年摩根大通医疗保健大会上透露,已通过确认的预购协议和2022年延期合同,确定2023年至少有50亿美元的Covid-19疫苗销售。Bancel表示,公司正在考虑在美国将疫苗的价格定在每剂110美元至130美元。医药热点1.黄华波任国家医保局副局长。人社部1月10日发布国务院人员任免公告,任命黄华波为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公开资料显示,黄华波,男,汉族,1970年1月生,湖北孝感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曾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2018年5月起任国家医保局监管组牵头人,2018年11月任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司长。此次履新前,黄华波担任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2.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发布。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规划》指出,要在全国布局20支左右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疫情医疗救治需要;各市(州)、县(市、区)要以市(州)、县(市、区)医疗机构为依托,在各县级行政区建设一支基层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3.XBB.1.5变异株或造成感染率增加。针对近期在欧美受到关注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亚谱系XBB.1.5,世卫组织11日发布首份风险评估。从2022年10月22日至今,世卫共收到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的5288份XBB.1.5病毒基因测序,其中有82.2%来自美国。评估显示,根据XBB.1.5的遗传特征以及对其早期传播增长速度的估计,这种亚谱系可能会造成感染率的增加。世卫还表示,对XBB.1.5致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仍在进行中,当前还未发现该亚谱系带有已知的可能改变致病严重程度的突变。评审动态 1. CDE新药受理情况(01月12日) 2. FDA新药获批情况(北美01月10日)股市资讯上个交易日 A 股医药板块 -0.15%涨幅前三 跌幅前三迪哲医药 +9.98% 兴齐眼药-10.84%首药控股 +8.99% 华海药业 -7.00%博瑞医药 +6.89% 翰宇药业 -6.30%【科伦药业】创新药物SKB264(TROP2-ADC)联合奥希替尼(EGFR-TKI)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获批Ⅱ期临床试验。【健友股份】产品奈拉滨注射液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接受至少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后无反应或复发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T细胞母细胞淋巴瘤,已投入研发费用约531.64万元。【人福医药】(1)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申报生产获得受理,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累计投入约4,700万元。(2)盐酸纳布啡注射液新适应症申报生产获得受理,新增“作为镇痛药用于复合麻醉时的麻醉诱导”,累计投入约2,700万元,2021年销售额为5.88亿元。(3)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适用于辅助戒烟)获得美国FDA批准。【新华制药】产品OAB-14干混悬剂获批Ⅰ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 The End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医药研发及股市资讯。
100 项与 靶向Survivin DC细胞(启辰生)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