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州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并吸引了许多初创 Biotech 入驻。根据 Insight 数据库「新药投融资」模块,2025 年以来(截至 9 月 18 日),已经有 15 家杭州药企获得融资(统计范围不包含 IPO 之后的融资),数量排名仅次于上海、苏州,位列全国第三。
从成立时间来看,15 家企业中,一半以上是在 2020 年及之后成立。从技术赛道来看,这些企业的研发方向包括小分子、单独、双抗、ADC、RDC、分子胶、细胞疗法、siRNA、ASO 等等。
启元生物
融资轮次:B 轮
9 月 2 日,启元生物宣布完成近 2 亿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富浙临卓基金领投,弘晖基金、杭州产投集团以及两位专业投资人跟投。
启元生物成立于 2020 年,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为沈旺博士,他在抗肿瘤、免疫系统调节、代谢病、抗病毒等领域拥有近 20 年的研发和管理经验;公司 CEO 为丁师哲先生,他是贝加资本联合创始人,曾担任贝达药业战略合作总监。
启元生物专注于自身免疫疾病创新药开发,尤其聚焦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等疾病。目前该公司产品管线包括 4 款在研药物。其中,3 款已进入临床阶段,共开展 10 余项临床研究。该公司的核心产品 QY201 是一款小分子抑制剂,可同时抑制 JAK1 和 TYK2 激酶,已进入治疗特应性皮炎的 Ⅲ 期临床阶段。
爱科瑞思
融资轮次:A+轮
8 月 22 日,爱科瑞思宣布获得获数千万元 A+轮融资。本轮由绍兴睿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
爱科瑞思成立于 2021 年,专注生物偶联技术及药物研发,主要聚焦肿瘤和其它临床未满足疾病的精准治疗。该公司自主开发了 ADC 和 AXC 两大类技术平台,能够快速实现从抗体到 ADC 候选药物的转化。
目前,爱科瑞思已经建立 10 条在研产品管线。其中,ADC2122 是一款靶向 HER2 的 ADC,拟开发治疗 HER2+乳腺癌,目前已完成 I 期临床。ACR246 是一款靶向 5T4 的 ADC(5T4 是一种在多种实体瘤和癌症起始细胞中高表达的癌胚胎抗原),正在 Ib/IIa 期阶段。此外,爱科瑞思还有多款临床前阶段的 ADC 管线,靶点覆盖 Nectin-4、Trop2、cMet/EGFR 等等。
科凝生物
融资轮次:A 轮
8 月 18 日,科凝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 A 轮融资首次交割,本轮融资由倚锋资本领投。科凝生物成立于 2016 年,公司创始人兼 CEO 为余渝博士。科凝生物专注于以创新聚合物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目前已开发多款候选药物。
P001X 是依托科凝生物的聚合物设计平台开发的一款潜在 FIC 产品,其以独特的合成聚合物模拟天然润滑素蛋白的结构及其在关节中的界面润滑作用,可通过全新的作用机制改善骨关节炎进程,预计将于 2026 年在海外进入临床试验。
P002 是科凝生物开发的一款干眼症管线。该药基于润滑素模拟策略,通过独特的聚合物设计,实现眼表长效润滑和组织保护,预计将于 2026 年在海外开展首次人体临床试验。
砺博生物
融资轮次:Pre-A 轮
8 月 11 日,砺博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 Pre-A 轮融资,本轮由天士力资本和磐霖资本共同领投,元生创投、浙江省「4+1」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诚信创投跟投。2022 年 11 月,该公司曾获得了来自创新工场和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的天使轮投资。
砺博生物成立于 2022 年 9 月,专注于研发靶向 RNA 小分子创新药物,目前正在推进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管线开发。
砺博生物的创始团队成员包括:创始人、CEO 詹剑博士,长期从事 RNA 三级结构的发现、探测和预测工作,是 CODA、Mobi-Seq 等「干湿闭环」的 RNA 稳定三级结构发现方法的核心发明人;科学创始人周耀旗教授,在结构计算领域拥有近 30 年的经验;创始人方超博士,拥有超过 8 年的靶向 RNA 小分子产业化开发经验。
阿泰克生物
融资轮次:A 轮
8 月 1 日,阿泰克生物宣布完成 A 轮融资,本轮由上实资本旗下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基金、复容投资旗下复旦大学生物医药转化基金共同投资。此前,该公司还曾获得红杉中国、树兰医疗集团旗下树兰俊杰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阿泰克成立于 2019 年,经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而成立,公司创始人为丁滪,首席科学家为鲁伯埙。阿泰克专注于新一代蛋白降解新药研发,公司核心技术来源于复旦大学的蛋白自噬降解技术(ATTEC)。目前,阿泰克已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等领域开发多个在研管线。该公司的首发管线 ATCN1001 是一款分子胶药物,拟开发治疗帕金森病。
迪拓生物
融资轮次:Pre-A 轮
7 月 18 日,迪拓生物宣布完成 Pre-A 轮融资,本轮融资金额和投资方尚未披露。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完成两轮融资,累计金额为 1.15 亿。
迪拓生物成立于 2023 年 5 月,专注于分子胶降解剂的发现和开发。该公司自主开发了独特的分子胶降解高通量筛选平台,依托跨学科技术团队与先进硬件设施,推动分子胶药物从「偶然发现」到「理性研发」。
据迪拓生物介绍,该公司公司创始人姜海博士发明了一种分子胶高通量筛选平台,这种平台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可以将原本难以直接观测的 「蛋白降解」 这一微观事件,转化为直观可辨的 「细胞存活/死亡」 表型,从而有效突破小分子蛋白降解剂筛选过程中的技术瓶颈。这一研究成果已于今年 9 月 10 日在国际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
景嘉航
融资轮次:天使轮
6 月 13 日,景嘉航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本轮由杭实资管领投,正景资本和滨江伍零伍零跟投。景嘉航成立于 2024 年 5 月,聚焦新型的靶向放射性药物的研发,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为高丽梅博士,联合创始人为来建良博士。
景嘉航拥有创新小分子配体发现平台、AI 驱动的多肽发现和优化平台、放射性标记和质量研究平台、非临床评价技术平台以及快速临床转化平台,能够完成从配体发现到临床试验的高效转化。
目前,景嘉航拥有 8 条在研产品管线,其中 JJH002 管线进度最快,已经处于 IIT 阶段和 IND 申请准备阶段。景嘉航布局α核素和β核素的核药研发,与西安迈斯拓扑签署 225Ac 供应协议以获得 225Ac 的优先、稳定供应,并与中核秦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在研发核药用核素的供应方面得到更好的保障。
浩博医药
融资轮次:B+轮
5 月 29 日,浩博医药宣布完成 5000 万美元 B+轮融资,本轮由全球知名产业投资机构领投,启明创投、鼎晖 VGC、元生资本、元生创投、汉康资本、夏尔巴投资等投资机构跟投。至此,浩博医药在最近一年中已累计获得三轮融资,总金额达 1.6 亿美元。
浩博医药成立于 2019 年 8 月,专注于研发潜在 FIC 合 BIC 靶向递送小核酸药物,用于治疗乙肝等疾病。该公司联合创始人、CEO 及董事长是程国锋博士,联合创始人、CSO 及董事会成员为杨成勇博士,俩人都曾在吉利德工作过,并在抗病毒药物研究和开发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
浩博医药有两个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Med-Oligo™ ASO、Med-Oligo™,并基于这两个平台开发了多条研发管线。浩博医药的首发管线 AHB-137 是一款非偶联型的反义寡核苷酸(ASO),正在开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Ⅲ 期临床。
派格生物
融资轮次:IPO
5 月 27 日,派格生物正式登陆港交所。本次 IPO 发行价为每股 15.60 港元,发行市值 60.21 亿港元,募资 3 亿港元。募集所得款项
派格生物成立于 2008 年,主要专注开发慢性病创新疗法,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为徐敏博士。在上市前,该公司已经完成了 10 轮融资,累计募资超 14 亿元人民币,投资人包括元生创投、Mingly、泰格、盈科资本、天士力等。此次 IPO,派格生物引入了杭州拱墅全资子公司益泽康瑞作为基石投资者。
派格生物开发了多个候选药物,主要针对 2 型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常见慢病及代谢疾病。其中,核心产品 PB-119 是一款长效 GLP-1 受体激动剂,每周仅需给药一次。该药已于 2023 年 9 月在国内申报上市,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并正在开展针对肥胖的Ⅰ/Ⅱ期研究。PB-718 是一款新型长效 GLP-1/GCG 双受体激动剂,主要被开发用于治疗肥胖症及 MASH。
邦顺制药
融资轮次:C+轮
5 月 26 日消息,邦顺制药完成 C+轮融资,本次融资由余杭金融控股和汇鼎投资联合投资。邦顺制药成立于 2020 年 5 月,由吕裕斌博士和殷建明博士联合创办,专注于开发治疗肿瘤、自身免疫和炎症等疾病的创新药。
目前,邦顺制药有三款核心管线处于临床阶段。其首发管线邦瑞替尼是一款 JAK2 抑制剂,该药已于 2024 年 8 月在国内申报上市,用于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患者。此外,该公司开发的邦赛替尼已进入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 Ⅲ 期临床,
君合盟生物
融资轮次:战略投资
5 月 20 日,君合盟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本轮由石药国方基金独家投资。君合盟成立于 2020 年 11 月,专注于重组蛋白创新药物及合成生物学领域创新产品开发。
君合盟生物的研发管线布局围绕严肃医疗、消费医疗、代谢等拥有广阔市场的前沿蛋白药物领域。其中,核心产品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已完成针对生长激素缺乏症的 III 期临床;重组 A 型肉毒毒素正在开展针对成人中重度眉间纹适应症 III 期临床试验,并已完成针对成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适应症的Ⅰ/Ⅱ期临床试验。
星赛瑞真
融资轮次:天使+轮
3 月 17 日。星赛瑞真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由复健资本新药创新基金和创瑞投资共同参与投资。此前,其还获得了来自复健资本与创瑞投资的天使轮投资。
星赛瑞真成立于 2022 年,由复健资本新药创新基金孵化,聚焦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转化领域。目前,该公司构建的技术平台已覆盖 iPSC 及其衍生产品的全部上下游研发流程,其现货型细胞移植再生医学平台已在眼科与代谢领域建立管线。其中, CRG-101 是一款 iPSC 衍生的角膜内皮细胞产品进,CRG-002 是一款 iPSC 衍生的胰岛细胞管线,目前都在临床前阶段。
畅溪制药
融资轮次:IPO 前-战略投资
3 月 4 日,畅溪制药宣布完成由浙江省「4+1」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启航投资共同投资的新一轮融资。
畅溪制药成立于 2015 年,专注于创新型吸入粉雾剂的研发,拥有粉碎混合和喷雾干燥两大吸入粉雾剂开发平台。基于自研+合作开发的模式和仿创结合的研发策略,该公司已有多个管线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CXG87 是一款改良型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正在开展针对哮喘适应症的 Ⅲ 期临床试验。
英百瑞
融资轮次:A++轮
1 月 21 日,英百瑞宣布已完成近亿元 A+轮融资。本轮由华睿投资领投,泰珑投资、孙子科技、华医资本、滨江 5050 基金跟投。
英百瑞成立于 2016 年,公司创始人为苗振伟博士,主要聚焦免疫治疗创新药的开发,适应症领域涵盖肿瘤,以及免疫类疾病、慢性病和 CNS 等非肿瘤类疾病。本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通用型自然杀伤细胞疗法管线的注册临床进展等。
基于自有抗体偶联 NK 细胞平台技术,英百瑞现已开发了多个通用现货型细胞治疗产品,其中包括:
IBR854 细胞注射液,拟开发用于治疗晚期实体肿瘤,正在开展针对肾细胞癌的 II 期临床试验;
IBR733 细胞注射液,正在开展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 I 期临床试验;
IBR822 ,正在开展针对晚期实体瘤的 I/Ⅱ 期临床;
IBR900,现货通用型 NK 细胞产品,正在开展治疗复发/难治 CD20 阳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I 期临床。
高光制药
融资轮次:Pre-C 轮
1 月 3 日,高光制药宣布完成由华金资本、康君资本、英飞尼迪资本共同认购的 1.5 亿元 Pre-C 轮融资。
高光制药成立于 2017 年,专注于炎症与神经炎症领域,公司董事长兼 CEO 为梁从新博士。该公司的首发项目是 TYK2/JAK1 双抑制剂 TLL-018,正在开展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 Ⅲ 期临床。
高光制药的其它产品管线还包括:
TLL-041/BHV-8000:一款脑穿透性、高选择性 TYK2/JAK1 双靶点抑制剂,拟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大中华区外权益已授权予 Biohaven;该药目前正在开展针对早期帕金森病的全球多中心 II/III 期注册研究。
HL-300:一款高活性 TYK2/JAK1/JAK2 抑制外用制剂(皮肤局部作用型),专注皮肤病治疗领域,正在 I 期临床阶段。
HL-400:一款基于分子胶技术的高活性、高选择性、脑穿透性 NLRP3 抑制剂,目前正在美国开展 I 期临床研究。
HL-500:一款高活性、高选择性、脑穿透性 LRRK2 抑制剂,拟开发治疗帕金森病,目前在临床前阶段。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编辑:馨药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