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生物技术公司Tubulis近日完成3.61亿美元融资,致力于开发靶向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抗体偶联药物(ADC)TUB-040,该候选药物目前正处于早期试验阶段。除TUB-040外,公司还布局了靶向泛癌靶点5T4的TUB-030,该药物针对实体瘤的一期临床试验已启动。
5T4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而TUB-030则是德国生物技术公司Tubulis基于该靶点开发的一款抗体偶联药物(ADC)。下面这个表格能帮你快速了解它们的核心信息:
特性
5T4靶点
TUB-030药物基本介绍
一种肿瘤相关抗原
一款靶向5T4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生物学功能
在胚胎发育中重要,在成人多种上皮性实体瘤中高表达,与肿瘤迁移、扩散相关,可能通过影响Wnt信号通路、上皮间质转化(EMT)等机制发挥作用
由靶向5T4的人源化抗体、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Exatecan作为有效载荷、可裂解连接子组成,采用专有技术实现均一的药物抗体偶联比(DAR 8)研发状态
全球尚无靶向药物获批上市
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计划在2024年进入1/2a期临床试验应用与潜力
作为ADC、双特异性抗体、细胞疗法等多种药物类型的靶点,在卵巢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实体瘤中具有治疗潜力
旨在克服其他ADC的毒性问题,为表达5T4的实体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深入了解5T4靶点与相关药物
5T4靶点特性:5T4,也被称为滋养层糖蛋白,在成人正常组织中表达受限,但在多种上皮性实体瘤,如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胃癌等中却频繁高表达。这种表达模式使其成为抗癌药物开发的理想靶点。研究还发现,5T4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相关。
TUB-030的独特设计:TUB-030的核心在于其专有的技术平台。它通过特定的Ethynylphosphonamidate偶联化学方法,构建了具有均一药物抗体偶联比(DAR为8) 的ADC。这种设计旨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并可能有助于降低传统ADC因异质性和连接子不稳定带来的毒性风险。其所用的有效载荷Exatecan是一种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5T4靶向治疗领域全景
全球范围内,针对5T4靶点的药物研发涵盖了多种类型:
双特异性抗体:例如,非同生物的FTL008.16(靶向5T4和4-1BB)已于2024年2月获美国FDA批准临床试验;Aptevo和Alligator公司开发的ALG.APV-527(同样靶向5T4和4-1BB)也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抗体偶联药物(ADC):除了TUB-030,还有例如爱科瑞思的ADC2154(已于2024年1月获中国NMPA批准临床)等。
细胞疗法:例如英百瑞生物的IBR854(靶向5T4的CAR-raNK细胞产品)已在中国进入1期临床试验。
融合蛋白:例如NeoTX公司开发的NAP(Naptumomab Estafenatox),正在开展与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的1期临床试验。总结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全面了解5T4靶点和TUB-030。5T4作为一个在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且与肿瘤进展相关的靶点,吸引了全球多家药企布局不同类型的药物。TUB-030是其中采用专有技术平台设计的ADC,旨在优化疗效和安全性,其后续临床进展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