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项与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茵冠生物) 相关的临床试验A Phase IIa Randomized, 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
This is a Phase IIa clinical trial with a three-arm design that utilizes randomization, double-blinding, and placebo control.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single and multiple intravenous infusions of hUC-MSCs inj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IS. The secondary objective is to assess the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single and multiple intravenous infusions of hUC-MSCs inj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IS. The exploratory objective is to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UC-MSCs inj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IS.
/ Not yet recruiting临床1/2期IIT Clinical Study on the Safety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rapy f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observe the safety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f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consisting with two phases.
/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1期 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注射液经静脉途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的安全耐受性及初步疗效的Ⅰ/Ⅱa期临床试验
评价hUC-MSCs注射液经静脉途径治疗AIS患者的安全耐受性及初步疗效,探索AIS患者在hUC-MSCs注射液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药效动力学差异
100 项与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茵冠生物)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茵冠生物)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茵冠生物) 相关的专利(医药)
4
项与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茵冠生物) 相关的新闻(医药)干细胞凭借其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在再生医学、疾病治疗等领域展现一定治疗潜力,为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已有138余种来源于脐带、骨髓、脂肪、胎盘、牙髓的间充质干细胞产品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此外,全国100多家医疗机构已开展738余项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成功备案。此前,药时空已经对国内6款处于Ⅲ期临床的干细胞疗法进行了盘点,今天接着盘点一下国内12款处于Ⅱ期临床的干细胞疗法,以下为具体信息,若有错漏,欢迎留言指正。1、药品名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研发企业:九芝堂美科适应症: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缺血性脑卒中九芝堂美科(北京)细胞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注册资金2亿元,是一家专注于干细胞药品和再生医学产品生产、研发和销售的生物科技公司。九芝堂美科已在中国药谷——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建成符合中国、美国和欧盟GMP标准的大规模干细胞药物研发生产基地,办公生产面积约4800m²,生产平台设有4个独立B+A级洁净区,可生产符合中、美药品申报要求的临床级干细胞药物。2020年2月,九芝堂美科干细胞新药临床试验获得批准,适应症为缺血性脑卒中。这是CDE批准的第一个使用进口干细胞进行的临床试验;第一个使用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大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第一个使用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的临床试验。2021年1月12日,该项临床试验(ASSIST)正式启动,正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2023年6月,九芝堂美科第二款干细胞新药临床试验获得批准,适应症为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aPAP)。2023年11月1日,该项临床试验正式启动,九芝堂美科正在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开展hBMMSC治疗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aPAP)的Ⅱa期临床试验。2025年3月,九芝堂美科第三款干细胞新药临床试验获得批准,适应症为孤独症谱系障碍。这是全国首个使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孤独症的临床试验。2、药品名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研发企业:贝来生物适应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类风湿关节炎(RA)、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北京贝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致力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干细胞新药研发与临床转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利用hUC-MSC技术解决多种难治性疾病的未满足医疗需求。主要的研发方向针对自身免疫、呼吸、神经、消化等多个系统难治性疾病(人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以及恶性肿瘤等领域(经过修改编辑的人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Engineered hUC-MSC)进行产品管线布局。据贝来生物董事长刘拥军此前在2024年的一次访谈中表示,公司有多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项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项目,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获批的国家药监局应急特批审评的涉密项目,顺利完成I期临床达到预期试验目的之后,继续通过特别审批通道获批开展II期临床试验,目前处于全国多中心的II期阶段。类风湿关节炎(RA)项目,是其在医科院系统的天津血研所做教授期间的国家自然科学项目的延续,在这个项目上持续研究了16年,拥有数百例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基础,以及详细的机制研究成果,在中国和美国都获得IND批准,目前刚刚完成了IIa期。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项目,是其在以上两个项目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罕见病项目,已获得1类新药IND批件,目前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全国多中心开展中,年底即将进入II期临床。不过,查询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相关的Ⅱ期临床信息只有两项,分别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性导入小样本单中心临床试验”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 I/IIa 期临床试验”。3、药品名称:注射用间充质干细胞(脐带)研发企业:昂赛细胞适应症: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外伤性脊髓损伤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是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法人单位、是汉联药业控股子公司。公司2004年成立至今,在干细胞科研领域积累了雄厚的技术优势,建设了国际上第一个间充质干细胞库,申报了国内最早的间充质干细胞企业标准,申报了我国第一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药物。公司的注射用间充质干细胞(脐带)目前在进行多个临床试验,其中临床Ⅱ期相关的试验有4项,涉及的适应症包括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外伤性脊髓损伤。其中,最新启动的为今年3月一项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Ⅱb/Ⅲ期临床研究项目”。4、药品名称: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研发企业:三有利和泽生物适应症:慢性牙周炎北京三有利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位于北京丰台总部基地海鹰路,是一家主要从事人工重组蛋白、再生医学等生物医药技术开发、新药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公司。拥有500m2 GMP认证的临床应用细胞制备车间和先进的干细胞储存库。公司是由吴祖泽院士团队牵头建设的对外开放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公司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确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签订了新药研发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了新药研发平台,包括生物技术药物技术平台、化学药物技术平台、天然药物技术平台。公司与首都医科大学共同申报的药物“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是国内首个应用于慢性牙周炎等疾病治疗的干细胞药物,并于2023年5月24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公示了Ⅱ期临床试验登记信息,该试验目标入组人数为204人,目前已入组49人,处于患者招募中。5、药品名称:VUM02注射液研发企业:光谷中源药业适应症:失代偿期肝硬化、激素治疗失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临床分型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武汉光谷中源药业有限公司是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注研发细胞治疗药物,重点推进干细胞药物转化上市,近年在干细胞药物申报方面取得新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VUM02注射液(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目前已有8个适应症获批IND,分别临床拟用于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特发性肺纤维化、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及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型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激素治疗失败的II度至IV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系统性硬化症、活动期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VUM03注射液1个适应症获批IND,临床拟用于治疗非活动性/轻度活动性克罗恩病复杂性肛瘘。6、药品名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研发企业:中观生物适应症:膝骨关节炎贵州中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与美国专家团队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是贵阳市观山湖区重点引进的生物技术研发企业。中观生物的生命科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干细胞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研究、干细胞技术支持服务、免疫细胞和相关衍生产品的研究,是针对不同临床适应症的各类细胞治疗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研发为主要存在基础和发展目标的现代高科技医药生物技术公司。公司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于2022年6月17日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2024年11月14日进入临床2期,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Ⅱ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目前该试验已完成患者招募。7、药品名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研发企业:奥克生物适应症: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青岛奥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细胞技术研究、保存、产业化生产和生物制药为一体的高科技生物技术公司,是我国最早参与细胞产业化进程的专业机构,始终专注间充质干细胞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制备技术及生物制药的研发。2020年7月,历经十年自主研发,奥克生物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目前,公司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用于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该试验目标入组102人,已入组3人,处于患者招募中。8、药品名称:CG-BM1异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研发企业:赛隽生物适应症: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缺血性脑卒中广州赛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由达安基因联合中山大学国家级实验室共同创建,是目前华南地区干细胞药物临床批件最多、临床推进最快的企业。2025年7月3日,赛隽生物自主研发的CG-BM1异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Ⅱ期启动会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顺利召开。2024年8月,该产品用于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已启动Ⅱ期临床试验。此外,适应症”感染引起的中重度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产品,目前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启动Ⅱ期临床试验。9、药品名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研发企业:赛莱拉干细胞适应症:膝骨关节炎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新三板首家干细胞挂牌企业,股票代码831049,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1.69亿元,总部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是一家专注于干细胞全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医疗机构、营运商及终端用户提供干细胞储存、细胞制备、科研服务,以及综合细胞库、细胞实验室的整体输出及技术支持等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解决方案供应商。2025年5月19日,赛莱拉干细胞宣布公司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启动膝骨关节炎Ⅱ期临床试验。据公告显示,赛莱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为治疗膝骨关节炎新药,主要适用于Kellgren-Lawrence分级为II或III级膝骨关节炎患者。2024年已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完成1期临床试验全部的受试者入组及给药。本次的Ⅱ期临床计划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组长单位,联合共计8家以上临床试验机构开展120例受试者入组及给药。目前,该试验处于招募状态,已入组1人。10、药品名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研发企业:汉密顿生物适应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武汉汉密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公司位于湖北武汉光谷生物城,致力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新药的研发,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新三板上市公司,是湖北本土干细胞领域龙头企业。公司由武栋成博士领衔的核心团队拥有干细胞制备核心发明专利;两个干细胞新药临床研究项目在国家卫健委完成备案并启动临床研究;2020年9月建成目前在全国名列前茅的GMP标准干细胞制剂制备、质量检测、储存中心,是华中区域规模最大的细胞治疗研发平台和干细胞药物中试平台。汉密顿生物(广州)为汉密顿生物(武汉)的子公司。2025年6月19日,汉密顿生物“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在武汉市第四医院正式启动。目前,该临床试验处于进行中但尚未招募,目标入组人数100。11、药品名称:宫血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SC01009注射液)研发企业:生创科技适应症: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生创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5年,由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著名的海归团队创建,以细胞科技研发为起点,构建了从上游的细胞储存、中游的药物研发创制,到下游细胞技术研究与临床转化的产业链生态,围绕“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以“1院1库2基地3中心”打造全球独创的宫血干细胞新药研发和技术转化平台,拥有国内唯一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宫血干细胞注射液生产线。2022年,公司启动“细胞方舟”计划,专注于细胞药物研制、细胞技术临床研究与转化、细胞资源库建设。2025年7月,生创科技“一项评价宫血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SC01009)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II 期临床研究”正式登记并将启动,目标入组人数66人,目前尚未开始招募。12、药品名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研发企业:茵冠生物适应症:急性缺血性卒中深圳市茵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聚焦于干细胞创新药物及联合疗法,集研究、开发、转化及应用的高科技企业,获得东方富海GP-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子基金、汉商集团(600774.SH)、美瑞健康国际(02327.HK)战略投资。公司提供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全产业链产业化服务,以干细胞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癌症的细胞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细胞储存、健康管理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为主要业务,致力于将茵冠生物打造成集技术与服务为一体的国内顶尖、国际一流医疗健康服务集团。2025年7月21日,“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注射液(研发代号:WG103)经静脉途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有效性和安全耐受性的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Ⅱ期临床试验”项目启动会在组长单位北京天坛医院正式举行,目前入组60人,目前该试验尚未开始招募。WG10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是深圳市茵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神经系统疾病研制的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来源于新生儿脐带组织,I期临床试验(盲态)阶段性分析结果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显示:WG103单次静脉给药治疗中、重度AIS患者(NIHSS评分8-20、非溶栓取栓、发病72小时内)后,前哨病例NIHSS评分改善≥4分比例为100%,NIHSS评分较基线平均降低6.5分。受试者的功能独立率(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参考资料:[1] 临床试验新里程碑 | 汉密顿生物“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I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汉密顿生物. 2025-06-19.[2] 广州药业膝关节炎干细胞疗法启动2期临床. 药讯随说. 2025-05-20.[3] 茵冠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卒中II期临床试验启动会在北京天坛医院举行. 细胞治疗前沿. 2025-07-23.[4] 赛隽临床最新进展:MS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试验Ⅱ期启动!. 赛隽生物. 2025-07-04.[5] 专访贝来生物董事长刘拥军:首款MSC药物有望2025上市,细胞治疗终将迎来万元时代. 医麦客. 2024-09-10.[6] 5分钟认识一家公司——贝来生物. 医享客. 2023-06-25.[7] 园区动态 | 武汉光谷中源药业荣获“2025年度亚太区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之星——年度最具潜力创新疗法企业奖”. 光谷生物城. 2025-05-09.[8] 医药生物行业干细胞疗法:政策扶持,研发提速,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华创证券.2025-05-28.[9] 各公司官网.识别微信二维码,可添加药时空小编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2025年7月21日,“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注射液(研发代号:WG103)经静脉途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有效性和安全耐受性的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Ⅱ期临床试验”项目启动会在组长单位北京天坛医院正式举行。WG10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是深圳市茵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神经系统疾病研制的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来源于新生儿脐带组织, I期临床试验(盲态)阶段性分析结果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显示:WG103单次静脉给药治疗中、重度AIS患者(NIHSS评分8~20、非溶栓取栓、发病72小时内)后,前哨病例NIHSS评分改善≥4分比例为100%,NIHSS评分较基线平均降低6.5分。受试者的功能独立率(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北京天坛医院作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临床神经科学引领者,其对于入院开展临床试验用干细胞药物的遴选标准以严谨著称。茵冠生物WG10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凭借高于行业标准的质量体系与技术指标,成功通过北京天坛医院的专业审核。茵冠生物已建立覆盖干细胞药物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体系,涵盖工艺开发、质控标准建立、生物学效能研究、药学评价及非临床非临床药效和安全性验证,并配套成熟的药物研发与规模化生产平台,以及GMP质量体系,多批次细胞产品已通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权威质量复核。此次启动标志着WG103用于AIS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入关键阶段,启动会后北京天坛医院项目组将立即启动患者筛选入组工作。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在脑卒中领域迎来突破性进展。从神经再生机制解析到临床研究落地,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不断突破传统治疗边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学者在缺血性卒中的干细胞药物研发中表现尤为亮眼,凭借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为全球卒中防治贡献了重要力量。2025年7月6日上午,在中国脑血管病领域权威学术会议——中国卒中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天坛脑血管病会议2025(CSA&TISC 2025,简称天坛会)特设的“卒中干细胞临床研究创新论坛”上,北京天坛医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WG103项目组长单位核心研究者李姝雅代表临床研究团队,进行专题报告《WG103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注册临床试验:阶段性成果与展望》,首次披露了深圳市茵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研发代号:WG103)”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最新临床试验进展及Ⅰ期阶段性结果(盲态)。 WG103干细胞注射液是由茵冠生物自主研发的神经修复类干细胞药物。作为深圳本土首个进入注册临床试验的干细胞药物,其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Ⅱ期研究正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全国10家三甲医院快速推进,由中国脑血管病领域权威专家王拥军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PI),其进展备受产业界和医学界瞩目。01破解卒中治疗困局,干细胞疗法开辟新赛道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是中国致死致残的头号病因,现存患者基数庞大且年新增病例持续攀升。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已突破2800万,年新增病例超330万。然而,传统溶栓、取栓等治疗手段应对脑卒中时存在显著局限性。目前,仅有2.4%的脑卒中患者能够受益于溶栓和取栓治疗,主要由于传统治疗手段的时间窗非常狭窄,且现有的神经保护剂作用机制单一,难以全面应对脑卒中复杂病理过程。产业界亟需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新型疗法,以突破现有治疗瓶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干细胞疗法,特别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强大免疫调节和组织再生修复能力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卒中防治带来了全新希望。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抑制炎症风暴、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脑组织灌注、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支持神经元存活,可实现对卒中后复杂病理进程的整体调控。更重要的是,这种多靶点修复机制具有平台延展性,相同的技术路径可应用至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WG103干细胞注射液正是茵冠生物瞄准这一巨大临床需求自主研发的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它来源于新生儿脐带组织,临床前药效结果显示其核心机制在于通过免疫调节受损脑组织的炎症微环境、促进血管再生和神经保护等多重作用靶点,实现对损伤脑组织的综合修复和保护作用,有望覆盖脑卒中全疾病周期。在动物试验中,脑部梗死范围抑制率达50%(P<0.0001),运动协调功能损伤显著改善(P<0.05),并能长时间维持,神经功能损伤和记忆功能障碍较模型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凭借在神经系统修复领域的卓越潜力,WG103不仅在当前的脑卒中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未来还有望将适应症拓展至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为这些领域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02Ⅰ期临床数据显示:安全耐受性良好,有效性初显积极信号在本次大会的专题报告中,李姝雅主任详细介绍了WG103项目的整体研究设计、临床试验进度以及尤为重要的第180天阶段性临床研究成果(盲态)。 WG103 Ⅰ期临床试验采用了“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递增”的研究设计,共纳入24例中、重度AIS受试者(发病72小时内、8分≤NIHSS评分≤20分,非溶栓取栓),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8例(包含2例前哨),旨在评价静脉注射WG103注射液治疗AIS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并初步观察静脉注射WG103注射液治疗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截至2025年4月,Ⅰ期24例受试者已全部完成第180天访视。基线资料显示,男性占比79%;年龄均数61岁,75%为首次卒中,NIHSS评分平均11分。安全性结果提示WG103治疗AIS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DLT观察期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未发生与试验用药品相关的不良事件和DLT事件。访视期间未发生≥3级的不良反应以及严重不良反应,未发生导致死亡、永久停药的不良反应。6例前哨均未发生与试验药物相关的AE或SAE,安全性指标评估符合预期。WG103单次静脉给药治疗中、重度AIS患者(NIHSS评分8~20、非溶栓取栓、发病72小时内)有效性结果显示:前哨病例治疗后NIHSS评分改善≥4分比例为100%,NIHSS评分较基线平均降低6.5分。受试者的功能独立率(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李姝雅主任表示,阶段性分析结果为WG103后续临床试验的快速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后续工作将继续随访观察AIS患者经WG103治疗后的长期获益,同时扩大样本量继续探索不同给药频次和给药剂量治疗A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03Ⅱ期临床启动招募,多中心加速疗效验证基于WG103在Ⅰ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的积极结果。目前,WG103 Ⅱ期临床正快速推进,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担任组长单位,王拥军院长担任主PI(主要研究者),联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等8~10家具有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资质的三甲医院共同开展“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注射液经静脉途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有效性和安全耐受性的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Ⅱ期临床试验”。该研究计划招募60例发病时间≤72小时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一步评估静脉注射hUC-MSCs治疗AIS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时探索AIS患者hUC-MSCs注射液药代/药效动力学差异。04构建产业化闭环,加速干细胞临床转化WG103的快速推进,是茵冠生物系统性研发和产业化能力的综合体现。当前,中国干细胞产业正经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关键时期,这一进程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完整产业化闭环生态。作为这一进程的实践者,茵冠生物在技术层面建立了winSC™干细胞平台、winEx™外泌体平台和“winGep™基因工程+”三大核心平台。同时依托10个符合cGMP标准的生产研发基地,以及覆盖全国60余家顶级三甲医院的临床协作网络,创新性地构建了“创新药IND申报+备案疗法IIT研究”的双轨协同产业化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加速了包括核心管线WG103在内的药物研发进程,还通过广泛的科研合作和积极参与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积累宝贵的早期临床数据(真实世界证据)和策略优化依据,由此形成“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良性闭环,有效推动干细胞技术向临床应用转化。例如,作为细胞制剂供应方,茵冠生物参与了王福生院士团队负责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项目。基于该闭环生态,茵冠生物的管线梯度进展已现成效。目前,公司拥有10余条处于不同阶段的药物产品管线,除首款产品WG103外,第二款干细胞药物WG107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已进入临床阶段,4款干细胞药物获得IND受理,同时协同医院成功开展了4项获批并启动招募的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备案项目。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新兴领域:外泌体平台的首款外泌体偶联小核酸药物已完成PCC筛选;基因工程+平台正通过与美国麻省理工的技术合作,积极探索跨平台技术融合路径。WG103的阶段性进展,将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依据。WG103在脑血管疾病领域的应用探索还在不断深化,其多靶点修复机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潜在应用,更描绘了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Ⅱ期临床的深入推进以及茵冠生物等创新企业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加速技术转化,中国干细胞产业正迎来从“跟跑”到“并跑”乃至局部“领跑”的关键发展期,有望为全球生命健康产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WG103 Ⅱ期临床招募通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目前正在开展一项“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注射液经静脉途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有效性和安全耐受性的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Ⅱ期临床试验”。本研究已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计划招募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注射液是深圳市茵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细胞治疗产品,属于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hUC-MSC可通过调节受损脑组织的微环境、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和神经生成、修复神经血管等,发挥减少梗死面积和减轻血脑屏障破坏的作用,支持其开发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治疗。基于hUC-MSCs的动物和前期临床研究以及既往同类间充质干细胞产品临床研究中显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hUC-MSCs所具有的免疫调节、减轻炎症反应及促进血管和神经生成能力可能使AIS患者获益。■ 如果您符合下列条件,可能入选本研究:(1)18岁≤年龄≤75岁,性别不限;(2)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AIS);(3)发作时间≤72 小时;(4)前循环脑梗死;(5)首次卒中或本次卒中发病前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1分;(6)筛选时8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20分,且NIHSS评分1a项(意识水平项)≤1分。■ 研究医生会对您进行详细检查,如果您符合本研究的要求并自愿参加,您将获得:(1)研究药物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注射液治疗或安慰剂治疗;(2)研究方案规定的常规治疗和各项检查;■ 如果您想了解本研究更详细的情况,请咨询以下专业人士: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组长单位)联系人:李胜楠 联系电话:18530305713②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联系人:郑锴樑 联系电话:15759697810③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联系人:路佳兴 联系电话:18700895281④临沂市人民医院 联系人:杨杰 联系电话:18866916484⑤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脑科医院) 联系人:王浩 联系电话:18842556401⑥高州市人民医院 联系人:麦海凤 联系方式:18026166857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近期推荐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信息和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100 项与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茵冠生物)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