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作为全球主要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其治疗方案在过去数十年间进展相对缓慢。然而,进入2025年,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浪潮之中。从改变给药途径以抢占黄金急救时间的口服/舌下剂型,到旨在神经修复与再生的细胞疗法,再到基于多组学技术发现的全新分子靶点,整个脑卒中药物研发领域呈现出多点开花、加速突破的态势。
临床开发加速:2025年关键药物监管与临床里程碑
临床开发加速:2025年关键药物监管与临床里程碑
2025年,脑卒中创新药领域最激动人心的进展集中在后期临床开发和监管审批环节。特别是口服剂型和细胞疗法的突破,预示着治疗模式的重大变革。
2025年脑卒中临床试验进展概览
1.1 口服/舌下剂型成新宠,抢占院前急救与长期治疗市场
传统的静脉注射给药方式限制了脑卒中药物在院前环境的使用,而2025年,便捷的口服及舌下剂型成为研发热点,其目标直指缩短"门-针时间"(Door-to-Needle Time),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窗口。
澳宗生物TTYP01(依达拉奉片)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2025年6月12日,上海澳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依达拉奉片(TTYP01)凭借其在中国完成的II/III期临床研究中展现的显著疗效,获得了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BTD),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这是全球首款也是迄今唯一的依达拉奉口服片剂,其意义不仅在于剂型创新,更在于为AIS患者提供了静脉注射外的全新选择。更早之前,2025年3月,TTYP01针对美国AIS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FDA批准,并豁免了II期研究,可直接进入关键的III期临床,这无疑将大幅加速其在美国的上市进程。
先声药业先必新®舌下片有望在华获批
先声药业的"先必新"系列在脑卒中治疗领域持续深耕。其核心产品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是近五年来全球唯一获批的脑卒中治疗创新药。在此基础上,其开发的先必新®舌下片(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在2024年8月29日获得了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是全球脑卒中治疗领域首个获此殊荣的创新药。
尽管BTD认定发生在2024年,但其影响持续发酵至2025年。根据行业数据库预测,先必新®舌下片在中国的NDA(新药上市申请)审评进展顺利,极有希望在2025年第一季度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舌下给药途径具有吸收迅速、可绕过肝脏首过效应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无法立即进行静脉输液的救护车或社区急救场景,有望将AIS的治疗关口再次前移。
1.2 细胞疗法曙光初现,神经修复迎来突破
如果说小分子药物主要聚焦于急性期的神经保护,那么细胞疗法则为脑卒中后遗症期的神经修复与功能重建带来了希望。2025年,中国企业在这一前沿领域取得了关键性进展。
天士力干细胞新药获批临床,开启神经修复新篇章
2025年3月13日,天士力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同种异体脂肪间充质基质细胞注射液"(项目代码NR-20201)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申请,正式获得NMPA批准。该药物此前已获得美国FDA的临床试验批准。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免疫调节和旁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的能力,被认为是修复受损神经组织、改善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潜力疗法。天士力此款新药在国内获批临床,标志着我国在利用干细胞治疗脑卒中这一世界级难题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细胞治疗管线持续推进,展现广阔前景
除了天士力,其他研究机构和企业也在2025年持续推进其细胞治疗项目。例如,霍德生物利用iPSC(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衍生的hNPC01注射液,在2024年底获得FDA新药临床默许后,其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研究在2025年备受关注。
同时,WG103等神经修复类干细胞药物的II期临床试验也在稳步推进中。这些进展共同构成了2025年脑卒中细胞治疗领域的繁荣景象,预示着从"神经保护"到"神经修复"的治疗范式转变正加速到来。
前沿靶点探索:从学术会议到基础研究的新机遇
创新药的源头在于对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理解和对全新药物靶点的发现。2025年,全球各大顶尖学术会议和专业期刊为我们揭示了脑卒中研究的多个前沿方向。
2025年脑卒中靶点研究前沿方向
2.1 2025年顶会洞察:ISC会议揭示新方向
作为全球脑血管病领域最重要的年度盛会,2025年2月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5)发布了多项重磅研究,为新药研发指明了方向。
SERCA2激动剂:神经保护新策略
会议内容不仅涵盖了替奈普酶(Tenecteplase)等溶栓药物的最新临床数据,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多个创新靶点和药物的早期研究成果。其中一项研究尤为值得关注——"用于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强效口服可生物利用SERCA2激动剂的发现"。
SERCA2(肌浆网/内质网Ca2+-ATP酶2)是维持细胞内钙离子稳态的关键蛋白,其功能失调与缺血后的神经元死亡密切相关。开发高选择性的SERCA2激动剂,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神经保护策略,跳出了传统的抗氧化和抗炎思路,为研发人员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2.2 《中国卒中杂志》2025年刊发的关键靶点研究
作为国内脑血管病领域的权威期刊,《中国卒中杂志》在2025年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基础研究,系统揭示了脑卒中发病的关键分子机制和潜在干预靶点,为早期研发提供了丰富的"弹药库"。
炎症、细胞焦亡与铁死亡
NLRP3炎症小体被证实是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炎症和细胞焦亡的核心驱动力,其特异性抑制剂MCC950展现出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同时,靶向铁死亡(Ferroptosis)这一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也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治疗策略。
非编码RNA与表观遗传调控
多篇论文聚焦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微小RNA(miRNA)在脑卒中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特定的lncRNA和miRNA(如miR-423-5p)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通过调控神经元凋亡等过程影响疾病进展。
多组学技术挖掘新靶点
借助转录组孟德尔随机化、GSVA算法与ceRNA网络整合分析等前沿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人员从海量数据中"淘金",成功预测和筛选出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例如,一项研究通过此方法,发现了CDK2和DBT两个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密切相关的潜在靶标分子。这些基于大数据的发现为后续的药物筛选和功能验证提供了明确方向。
综合分析与未来展望
综合2025年的各项进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脑卒中药物研发的未来图景:
1. 治疗窗口前移与便利化
以澳宗生物TTYP01和先声药业先必新®舌下片为代表的口服/舌下剂型,是急性期治疗领域最重要的趋势。它们的成功将颠覆现有的静脉给药模式,使超早期治疗成为可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革命性意义。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赛道确定性高,市场潜力巨大。口服剂型的便捷性使其在院前急救场景中具有独特优势,有望显著缩短治疗延迟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2. 从"保护"到"修复"的范式转移
天士力等企业在细胞治疗领域的临床突破,标志着脑卒中治疗正在从急性期"减少损伤"向恢复期"功能重建"延伸。尽管细胞疗法研发周期长、成本高、监管挑战大,但其解决中风后遗症这一巨大未满足需求的潜力,使其成为最具想象空间的长期投资方向。
这种治疗范式的转变将为患者带来更全面的康复方案,不仅关注急性期的神经保护,更注重长期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
3. 靶点发现进入"精耕细作"时代
告别了"一靶多用"的粗放模式,新一代脑卒中药物研发更加注重对病理机制的精准打击。无论是针对NLRP3炎症小体、细胞焦亡、铁死亡等特定细胞死亡通路,还是调控SERCA2、非编码RNA等精细分子靶点,都体现了研发思路的深化。
对于研发人员来说,紧跟这些前沿靶点,结合多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是发现下一代突破性疗法的关键。精准靶点策略将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副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2025年脑卒中研发关键趋势发展趋势代表药物/技术临床意义市场潜力口服/舌下剂型TTYP01、先必新®舌下片缩短治疗窗口期高确定性细胞疗法脂肪间充质干细胞、iPSC衍生细胞神经修复与功能重建高增长潜力精准靶点SERCA2激动剂、NLRP3抑制剂针对性神经保护中长期价值多组学技术转录组分析、ceRNA网络新靶点发现基础研究驱动
结论
2025年是脑卒中创新药研发的"大年"。监管机构对创新(尤其是能解决临床痛点的剂型创新)的开放态度,以及基础研究领域的持续突破,共同为这一沉寂已久的领域注入了强劲动力。
对于身处其中的研发人员、决策者和投资者而言,精准把握这些趋势,既是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脑卒中治疗领域正经历从传统治疗向精准医疗的转型,多学科交叉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关键行动建议关注口服/舌下剂型的临床转化机会加大细胞疗法研发投入,布局长期管线深化多组学与AI技术在靶点发现中的应用加强国际合作,共享前沿研究成果建立产学研医一体化创新生态
免责声明:本报告结论基于公开数据和临床前研究,实际疗效需以后续临床试验结果为准。涉及企业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
参考文献
1. 携全球首个皮下注射PD-L1抗体申报上市,先声药业再迎里程碑时刻. 先声药业等.[2020-11-16]
2. WG103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注册临床试验:阶段性成果与展望. 李姝雅.[2025-07-07]
3. 先必新舌下片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024-09-08]
4. 先必新®舌下片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先声药业.[2024-06-01]
5. 12月7款创新药有望获FDA批准 多款疗法迎关键审批节点[2025-01-03]
6. 脑卒中治疗取得重大进展[2025-02-13]
7. 用干细胞治骨关节炎!粤港澳干细胞新药研发战略合作联盟在穗成立. 记者王道斌 通讯员赵辉.[2019-05-20]
8. 国产新药获 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澳宗生物.[2024-12-26]
9. 我国自主研发的脑卒中新药先必新舌下片获批上市[2025-02-11]
10. 全球创新突破!霍德生物hNPC01注射液获FDA新药临床默许,成为全球首个iPSC衍生hNP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后遗症产品. 范靖.[2018-01-01]
11. siRNA 药物研究进展[2022-04-11]
12. 昆药集团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2025-01-01]
13. 湘雅医院让癫痫手术变得如此微创. 杨治权.[2024-03-29]
14. 先声药业:创新药密集兑现,未来持续增长可期. 太平洋证券.[2025-02-12]
15. 艾迪药业联合南大药业脑卒中领域新药AD108注射液IND获批[2025-03-14]
16. FDA召回23.3万瓶抗抑郁药 含致癌风险杂质[2024-12-14]
17. STROKE2025[2025-03-06]
18. 我国脑卒中领域创新药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南方财经.[2023-09-03]
19. 奥凯乐®(瑞普替尼)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再鼎医药.[2024-05-13]
2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新希望!天士力新药临床试验获批,效果如何?[2025-03-14]
21. https://www.t-isc.com/doc/2025-06-20.pdf中国卒中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2025]22. 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模型| 大鼠脑损伤模型|体内动物模型构建 脑卒中模型研究[2022-08-01]
23. 本文盘点了2025年5月发布于国际知名科研期刊中的潜力靶点. Nyame K等.[2025-06-06]
24. 【述评】脑卒中多组学研究及其潜在意义[2024-03-27]
25. 追随治疗理念的变迁,探寻脑卒中治疗手段的新趋势. 王拥军等.[2022-01-01]
2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靶点治疗研究进展. 黄丽丽等.[2023-05-16]
27. J. Pickett, C. Bird et al. “A roadmap to advance dementia research in prevention, diagnosis, intervention, and care by 202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018).[2018-02-22]
28. 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Global Stroke Fact Sheet 2025. Valery L Feigin et al.
29. 柳叶刀子刊重磅报告:卒中死亡人数将增50%至2025年全球每年近千万人死于卒中.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等.[2023-11-02]
30. 本文盘点了2025年6月发布于国际知名科研期刊中的潜力靶点. Witt KC等.[2025-07-09]
31. 刘雨婷,李育平,黄羽佳,等.我国脑卒中预测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军事护理,2022,39(03):48-52.[doi:10.3969/j.issn.1008-9993.2022.03.012] [2022-03-15]
……………………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为你推送最实用的资讯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喜欢就点个 赞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