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易慕峰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靶向EpCAM
的自体CAR-T细胞注射液产品IMC00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受理,拟开发用于治疗EpCAM表达阳性的晚期消化系统肿瘤
,包括但不限于晚期胃癌(GC)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GEJ)
。胃癌(GC)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根据2020年中国数据,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
中均位居第三。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
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2]。食管胃结合部腺癌(GEJ)与胃癌之间具有相似的潜在发病机制和基因组改变,通常将其作为一种癌种类型进行讨论。 EpCAM是一种与癌症密切相关的膜表面糖蛋白,在肿瘤发展和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EpCAM在正常组织中表达在免疫细胞不易接触到的细胞基底侧面,而在肿瘤恶性转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转变为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
根据易慕峰新闻稿介绍,IMC001正是靶向EpCAM的自体CAR-T产品。基于EpCAM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间表达量和表达模式的差异,IMC001能够区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具有可探索的剂量窗口,且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极具潜力的抗肿瘤活性。
为评估IMC001在靶向EpCAM表达阳性的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的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易慕峰已开展两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在针对晚期胃癌的临床试验中,中、低剂量组6名晚期胃癌
患者中有2名患者被评定为部分缓解(PR),其中1例PR患者在IMC001单药单次输注后28周成功转化具备手术指征,进行了胃癌根治手术,同时中剂量组三例患者的存活时间均已超过10个月,安全性良好。2023年8月,IMC001获得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资格。 公开资料显示,易慕峰致力于突破实体瘤
治疗,以及给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的免疫细胞治疗药物开发。该公司从实体瘤治疗痛点和临床获益出发,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化实体瘤为血液瘤
”的临床策略。IMC001正是围绕这个策略率先开发的CAR-T产品。 易慕峰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孙敏敏博士在此前接受药明康德内容团队采访时曾表示:“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实体可见的肿瘤并不可怕,患者最终死亡的原因是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如果病人能够控制住复发和转移,那么实现带瘤长期生存并不是难事。所以,治疗实体瘤的黄金有效性指标是总生存期(OS),即长期的生存率。借鉴细胞疗法在血液瘤中的治疗经验,我们提出‘化实体瘤为血液瘤’的联合治疗方案,即利用手术、介入、消融等手段清除实体肿瘤,使用CAR-T产品等细胞治疗清除CTC
(循环肿瘤细胞)和微小病灶,两者结合实现‘1+1>2’的临床效果。” [1]易慕峰EpCAM CAR-T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申请获CDE受理. Retrieved Nov 20,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DqgW6akc3YXJ4DGpH4eE3g
[2]《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2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