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1999-01-01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聚乙二醇新型集成干扰素突变体注射液多次给药的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研究
评价聚乙二醇新型集成干扰素突变体注射液多次给药在健康成年受试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特征,为后续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聚乙二醇新型集成干扰素突变体注射液在中国健康人中单次给药的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研究
评价聚乙二醇新型集成干扰素突变体注射液单次给药在健康成年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特征,为后续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3期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
评价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IFNα1b)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00 项与 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近10年医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两年跻身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十强、一批重大成果转化平台相继落户、初步形成“4+2”特色产业体系……这里是江苏泰州,这里是中国医药城,一座生态完备、活力迸涌的创新之城。
8月2日,“沪泰同行·链动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泰州举办。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CBIITA)受邀参会,与上海证券报组织的来自上市公司、优强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的超60位企业家、投资人及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走进泰州,就泰州医药产业新动能、新机遇建言献策。上证报记者 王墨璞嘉 摄
当前,上海与泰州正形成生物医药产创融合的“双向奔赴”。双方定位互补,将泰州所能和上海所需紧密结合,打造“上海研发+泰州制造”的科创协同。
探 医药城创新动能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沪泰路’正在越走越亲、越走越近、越走越宽!”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在“沪泰同行·链动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每一次沪泰两地的交流互动,每一次沪泰两地的思想碰撞,都让大家对深化合作、携手未来倍增信心。
“泰州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介绍,这里不仅拥有全国首家国家级医药高新区,还承担着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更获得了江苏省委、省政府重磅政策支持。
“我们相信,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引领下,依托上海强大的创新策源功能和泰州坚实的产业化基础,‘沪泰同行’必将‘链’动出更加辉煌的未来。我们期待,通过交流合作,能够共同发现新机遇、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抢抓合成生物学、细胞与基因治疗、AI制药、高端医疗器械等未来增长点,共拓产业发展‘新蓝海’。我们承诺,泰州,这座充满活力、机遇无限的城市,将以最大诚意、最优环境、最好服务,与大家一道,在这片生物医药热土上,共同创新业、展宏图、赢未来。”姜冬冬说。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深厚的产业基础,催生出亮眼的发展成果。“近10年来,中国医药城医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泰州医药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蒋鹏透露,在政策支持下,中国医药城已有8家本土孵育企业上市、1家企业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上市、1家企业冲刺北交所IPO、18家企业进入上市培育期。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在“金融+产业”方面,泰州已形成“孵化+天使”“创投+保险”“债权+股权”“上市+重组”等金融支持服务模式,构建起“资本雨林”生态,为企业提供“精准滴灌”式资本支持。
企业的创新成长,得益于泰州“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优质生态。当前,泰州正在按照“12345”的总体工作布局,全力打造“到泰州,泰周到”城市品牌。在此背景下,泰州医药高新区建成了国内首个药品监督服务综合体,设立新药申报、医药政策、审评核查、药械检验4个服务中心,一体化提供医药产业政策解读、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目前,中国医药城正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转化首选地。
借助特色产业及先发优势,泰州积极谋划医药产业发展新格局。蒋鹏表示,泰州正在发力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致力打造全国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的产业高地。未来,中国医药城医药产业将形成“投产一批,在研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泰州已积累了深厚的医药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形成了项目、企业、资本和人才的集聚效应。
对于泰州生物医药产业的下一步创新升级,叶国标认为,还需加强“资本+智本”两大新动能,优化“资本+科创+产业”新生态,进一步汇聚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打通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上海证券报既是以权威、专业、价值为宗旨的全媒体财经机构,又是以开放、分享、共赢为目标的资本市场服务性平台,既要服务地方政府“双招双引”和高质量发展,又要成为资本市场各主体的参谋助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其捕捉商机、获取资源、占据要津、健康发展。
聚 产业链制造活力
泰州不断擦亮中国医药城的“名片”,已集聚国内外医药大健康企业1300多家,包括阿斯利康、雀巢、勃林格殷格翰、阿拉宾度等14家知名跨国企业。此次“沪泰同行·链动未来”调研团汇集了众多来自医药全产业链的企业代表,他们期待以产业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与泰州相关企业强强联合形成“链动”。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CBIITA)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晓南介绍,CBIITA是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旗下“产学研合作十大好平台”,汇聚了药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盟(3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60家上市公司。联合体针对25个细分领域设有专业委员会,其中细胞治疗、基因药物等专委会与泰州未来产业的建设方向高度匹配。
“希望以联合体为纽带,为泰州在创新转化、企业出海、智库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泰州连接上海及全球资源,实现共创、共建、共赢。”郑晓南说。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泰州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日益完善的医药产业链,孵化了众多优质企业,是上海医药寻找并购标的的重点区域。”上海医药投资发展部副总经理顾杰曾多次到访泰州,上海医药通过产融结合,不断搭建医药领域各方面的产业基础,被称为“医药行业的百货商店”。通过此次泰州之行,他希望找到合适的并购机会,优化公司产业布局,实现公司更高效地发展。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从成都到泰州,苑东生物副总经理朱家裕不远千里前来寻找创新机遇。
朱家裕表示,苑东生物正在通过“产业+资本”模式为创新型医药企业提供成果转化服务,未来,希望通过并购、联合开发等外延式发展方式,为泰州创新药产业发展赋能,同时,为自身寻找新的增长点。
不少企业依托自身已有的发展基础,积极探索与泰州的合作机会。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上海大山合菌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传福表示,作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深耕食药用菌领域40年来,公司已构建起齐全的食用菌全产业链,包括原料食材、快销健康品及保健品医药中间体全品类产品体系,产品远销全球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公司向合成生物菌菇蛋白领域积极拓展,持续拓宽产业边界。
作为深耕行业的实业家,毛传福见证了泰州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历程。他坦言,大山合正在探索“上海研发营销+江苏生产”的“前店后厂”模式,未来,希望与泰州深化互动,围绕泰州产业导向等核心议题开展交流,寻求合作契机。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此次首访泰州,普蕊斯副总经理赖小龙对当地生物医药产业的深厚基础和优良服务能力印象深刻。“泰州拥有全国排名靠前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前景广阔。”赖小龙表示,公司已与部分江苏优质企业展开项目合作,希望未来加强与泰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交流与联动。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新开源副总经理邢小亮表示,此次调研生物医药产业资源丰富的泰州,所得经验对于新开源(松江)全球研发转化生产基地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他诚邀泰州方面及企业家朋友到公司考察指导,共同探寻业务合作机会。目前,新开源(松江)全球研发转化生产基地聚焦初创型生物医药企业,在CAR-T药物及实体瘤等前沿领域布局,已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上海生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BIITA副理事长林健感受到,泰州医药城在技术支撑、行政审批、人才引进等方面,为医药企业提供了丰富多元、相对完善的平台服务。林健希望,未来,携手更多医药企业、金融机构等,持续在泰州医药城落地更多创新成果。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和元生物副总经理王富杰表示,公司以“赋能细胞基因治疗 共守生命健康”为使命,既为患者研发基因治疗药物,也通过再生医学为健康人群增强免疫力、助力健康长寿。“此次到泰州,希望加强与泰州方面的交流,了解泰州在药物申报领域的新思路和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王富杰称。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上海霖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郭龙位表示,霖晏医疗专注通过人工智能、扩展现实(AR,MR,VR等)等技术推动外科手术数字标准化。公司核心产品Holonavi S作为我国首个应用AR技术的脊柱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已成功入选上海市医疗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案例,目前,正在全国50家头部医院开展试用。
郭龙位提到,泰州当前在未来产业领域的发力方向,与霖晏医疗的发展路径高度契合。他诚挚欢迎泰州方面组织考察团到访霖晏医疗,深入交流合作可能。“公司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期待在各方支持下,稳步向‘AI+XR手术领域全球引领者’的目标迈进。”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郑州凯雪冷链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涛表示,此次到泰州考察学习,感受到泰州的显著变化,既保留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又建成现代化医疗产业园区,“到泰州、泰周到”的服务理念让人宾至如归。
“凯雪冷链是专注冷链设备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医用冷库等,已服务于多地的疾控中心。此次到访泰州,希望为当地医药生物企业解决药品冷链储存运输等痛点问题。”张涛称。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圣晖集成副总经理廖美惠第二次到访泰州,通过参访当地企业,她深切感受到泰州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营造了优良环境。
廖美惠表示,圣晖集成作为专注无尘室、无菌室及实验室EPC总承包企业,能够为医药企业提供优质的研发及生产制造环境。她希望未来能与泰州企业加深合作,也期待圣晖集成能扎根泰州,与当地政府及企业携手共进、共同发展。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希望未来大橡木集团能够扎根泰州,为泰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服务。”江苏大橡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副总经理郑文英表示,公司是专注实验室、动物房、生物安全环境及超洁净环境的服务商,服务过多家地方疾控中心、医院、科研机构,以及阿斯利康、罗氏、石药集团等企业。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纽沃得复合建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长铭表示,公司是一家集新型气凝胶涂层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合作客户包括齐鲁、复星等知名医药企业。此次是公司首次到访泰州,主要目的是学习交流,同时,也期待未来能与泰州在相关领域建立更多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踊跃“链动”泰州,更乐于赋能泰州。不少医药企业代表也积极为泰州进一步打响中国医药城的“硬招牌”集思广益。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刘晗表示,恒瑞医药在江苏和上海有多处研发及生产布局。
“希望泰州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生物医药政策的‘试验田’。”刘晗表示,一是希望泰州在关注研发政策的同时,重视创新药生产上市后的应用与推广,助力创新药在泰州、江苏乃至全国更好落地,形成“销售反哺研发”的良性循环;二是期待政府搭建平台,在国际化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助力,支持企业通过BD交易、国际多中心临床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帮助企业更好地将创新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阳光诺和副总经理黄超贤表示,阳光诺德是一家聚焦药物研发全产业链的企业。公司旗下有一支专注宠物药研发的团队,成员均为95后,充满活力,希望未来能将这一领域的人才引入泰州。
黄超贤认为,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期待与泰州通过各类沙龙等形式加强互动交流,为新药研发领域的年轻人搭建思想碰撞的平台,激发创新火花。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上海研发+泰州制造”的模式,让三元基因副总经理张宾期待北京与泰州的产业互动机会。张宾表示,泰州是北京生物医药企业南下长三角地区进行产能布局的优选之地。“期待泰州抓住北京企业南下进行产能建设的产业外溢机遇,探索京泰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李斌期待,泰州从战略高度推出“基因+”行动,大力推动基因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推动“健康泰州”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建设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双高”先行区。作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前沿机构,华大愿意发挥拥有自主可控工具、研学产一体化、软硬实力兼具等优势提供服务和支撑。
引 金融“活水”浇灌沃土
泰州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离不开企业扎根,更离不开金融机构资金“活水”的滋养。与会券商、基金、银行、创投等机构负责人均看好泰州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希望以金融支持、专业服务、股权投资等不同方式,厚植医药产业沃土,夯实泰州医药城根基。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泰州是一个投资‘福地’。”上海君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湖北商会党委书记陈谋亮说,10年前,他在上市公司任职时就曾在泰州投资了2家医药相关企业,每年有几千万元的回报。目前,君合投资主要投资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同时,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形成了“龙头企业+社会产业资本+政府引导资金+投后管理”的模式,这一模式已在湖北有实践案例,陈谋亮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够复制落地在泰州。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优势资本管理合伙人、优势禄展(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BIITA交易与并购专委会执行主委孙健向泰州市抛出合作“橄榄枝”:一是由泰州与金融机构携手成立伞形基金,构建覆盖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投资生态;二是联合打造上海—泰州生物医药国际创新中心,以“上海研发+泰州制造”模式,推动更多国际化合作项目落地;三是依托泰州产业集聚优势,打造面向上海的康养基地,整合相关企业资源形成片区化开发格局。此外,优势资本还可为泰州上市公司提供定增、并购等服务,助力企业加速上市。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上海国和现代服务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程放同样看好“上海研发+泰州制造”的产业合作模式。在此基础上,程放认为,还可以从市值管理、并购重组、产学研合作、生态建设等四方面深化沪泰“链”动。
具体来看,一是强化泰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联动券商等专业机构,依托上海资本圈资源,提升泰州公司的资本市场认可度;二是助力泰州企业并购重组与产业链整合,为泰州企业提供资本与产业双轮驱动支持,推动企业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巨头迈进;三是发挥上海产学研资源优势,搭建科创合作平台,推动沪泰两地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四是参与产业生态建设,联合泰州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及龙头企业,设立生物医药专项基金,支持产业链延伸,提升泰州生物医药产业链能级。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做投资最重要的是找到好项目,去年我们推荐了2家企业落户泰州,并拿到天使投资。兴鑫洋创业基金专注科技领域的投资,期待未来在泰州能够落地更多的投资合作项目。”兴鑫洋创业基金创始合伙人李金华表示。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在河南国土赛领城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博恒看来,泰州已打造成为服务型政府、资源型政府、集约型政府,尤其是为投资机构培育了良好的医药产业投资热土,为投资机构提供了全链条、全周期的产业投资机遇。在当前并购热潮下,河南国土赛领城发基金希望助力泰州医药产业并购高质量发展。
“耐心资本”培育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壮大,券商等中介机构则聚焦上市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我们可在与地方政府合作中发挥三种功能:一是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囊支持;二是围绕地方产业定位特色进行产业招引;三是聚焦企业上市并购发债等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配套服务。”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春说。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华福证券副总裁蒋松荣表示,未来,希望从企业投融资服务、IPO上市辅导、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等方面,为泰州医药产业及企业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支持。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金融“活水”如何精准赋能泰州医药城?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党委委员徐晓益提供的方案,让与会的泰州政府及企业相关方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温暖和力量。比如,协助产业基金GP募资,每月组织机构LP见面会,为GP募资提供高效对接渠道;借助银行合作的一批有并购需求的上市公司,帮助泰州的生物医药企业拓展并购退出渠道。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这是我近一个月第二次到访泰州。泰州舒适的环境、高效的企业对接效率给我留下了极好印象。”上海码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耀表示,他对泰州政府“到泰州、泰周到”的服务精神深有感触。
张耀介绍,此次来泰州与江苏新开投资集团推进相关落地合作,与泰州医药高新区的华银金融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公司决定在泰州设立一家规模超千人的金融科技公司,也为泰州贡献更多的税收及就业机遇。依托码果科技的经验,在泰州中国医药城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的科技金融应用服务,助力当地医药产业发展。目前,相关准备工作已启动。未来,公司将脚踏实地做好金融科技服务,也希望能获得当地更多资源和政策支持,实现企业在泰州的茁壮成长。
上证报记者 范文韵 摄
农银汇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武表示,公司业务涵盖资产管理与公募基金业务,正将公募REITs业务作为创新工程重点拓展。公募REITs具有盘活存量资产、产生价值、拉动新增投资等优势。我们将结合泰州实际情况,可针对当地生物医药产业园,探讨以产业园租金收入为底层资产发行公募REITs的可行性。
图文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END
<
· 往期回顾
>
△ 聚势赋能 引领未来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2025年首期理事会在苏州圆满举行(上)
△ 聚势赋能 引领未来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2025年首期理事会在苏州圆满举行(下)
△ 金融活水 破局医药投融资难题:CBIITA中国生物医药科技金融与投融资论坛成功举办!
△ CBLA精品创新药资产交易论坛第2期成功举办!
△解资源整合与价值再造规律,推动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 | 未来行-CBIITA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交易与并购论坛圆满落幕!
▲点击图片了解 《聚焦“国之大者”CBIITA 联合体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十大好平台”》
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
媒体合作
投稿转载/资料领取/加入社群 请添加药小咖
与/智/者/同/行 为/创/新/赋/能
「 本文共:10条资讯,阅读时长约:5分钟 」创新药研发与临床进展1.KRAS抑制剂陷红海竞争,劲方医药冲刺港股。核心产品GFH925(KRAS G12C抑制剂)面临安进、Mirati及益方生物等同靶点药物围剿,公司近三年累计亏损超15亿元,流动负债达19.8亿元。2.泽璟制药三抗ZG006拟纳入突破性治疗。用于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II期临床数据显示:10mg组ORR达62.5%,30mg组ORR为58.3%24。该药靶向CD3及双DLL3表位,是实体瘤TCE疗法的重要突破。3.丽珠集团IL-17A单抗头对头击败诺华“可善挺”。III期临床显示,治疗银屑病12周PASI100应答率LZM012组达49.5%,显著优于司库奇尤单抗的40.2%,成为首个在头对头试验中优效的国产自免药物。重大交易与合作1.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对外授权交易总额达608亿美元(超2024年全年),首付款同比激增136%,涉及中国的交易贡献全球近50%金额。2.翰森制药GLP-1双抗授权再生元。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S-20094完成II期临床,正推进中国III期试验,交易凸显MNC对双靶点注射剂的持续布局。3.减肥药领域BD火热。2025年上半年减肥药交易额达2024年全年的1.5倍,口服、增肌(如来凯医药LAE102、歌礼制药ASC47)成差异化方向。技术突破与AI应用1.AI制药效率革命。英矽智能Rentosertib(TNIK靶点抑制剂)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前候选仅用18个月、耗资260万美元,耗时仅为行业平均的1/3,成本降至1/10。2.脑机接口治疗脑部疾病获突破。上海脑虎科技柔性BCI植入癫痫患者大脑,通过XessOS系统实现脑控游戏操作;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完成10例患者植入。企业动态与资本市场1.CXO行业复苏信号显现。昭衍新药、药明康德等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业绩扭转趋势进入兑现期;License-out首付款总额首超一级市场融资,带动Biotech研发投入回暖。2.港股创新药IPO回暖。映恩生物、维立志博上市首日涨幅超50%,但未盈利药企(如劲方医药)仍面临现金流压力与审核趋严挑战。股市资讯7月25日A股医药公司涨幅TOP 3振东制药(300158)+14.2%主要影响因素:创新药管线进展积极,3日内累计涨幅超40%,市场预期其核心品种临床数据即将披露。三元基因(837344)+14.0%主要影响因素:干扰素新药临床数据超预期,推动市场对创新药出海潜力乐观。康泰医学(300869)+20.0%主要影响因素:呼吸机海外订单激增,叠加医疗器械集采政策优化利好。7月25日A股医药公司跌幅TOP 3万孚生物(300482)-4.5%主要影响因素:行业政策延续影响,集采中标价低于预期,市场担忧利润空间压缩。大博医疗(002901)-3.8%主要影响因素:二季度器械出口增速放缓,财报预告显示业绩承压。乐普医疗(300003)-3.2%主要影响因素: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高值耗材集采范围扩大传闻引发抛售。7月25日港股医药公司涨幅TOP 3维立志博-B(新股)+120%主要影响因素:首日上市,聚焦肿瘤免疫新药研发,因市场热度推动估值溢价,触发暴涨。药明生物(02269)+7.0%主要影响因素:ADC/CDMO订单放量,叠加行业复苏预期及集采政策优化时代天使(06699)+6.5%主要影响因素:隐形矫治器海外销售增长超50%,国际化布局获市场认可。7月25日港股医药公司跌幅TOP 3开拓药业-B(09939)-9.1%主要影响因素:乳腺癌III期临床失败后续影响延续,研发进展受挫。康希诺生物-B(06185)-5.3%主要影响因素:新冠疫苗存货减值担忧发酵,半年报预亏拖累情绪。三生制药(01530)-4.7%主要影响因素:核心产品未纳入地方医保增补,销售预期下调。评审动态7月25日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7月新药上市申请NDA(申请类型为新药或进口,不包括仿制&已有国家标准)END
「 本文共:11条资讯,阅读时长约:5分钟 」药研资讯1.中国生物制药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赛妥)获批上市。中国生物制药附属公司正大天晴研发生产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商品名:赛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转移性乳腺癌及转移性胃癌的治疗。2.今年上半年创新药和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同比大幅增长。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43个,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分别增长59%和87%,显示出改革政策红利正在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3.华东医药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获得美国FDA批准: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申报的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新药简略申请(ANDA)已获美国FDA批准。4.中国制药市场预计在2033年达到5730亿美元。 受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监管改革、数字医疗普及以及生物制剂、肿瘤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等创新驱动增长的影响,中国制药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3065亿美元增长到2033年的5730亿美元。5.Dizal Pharma肺癌药物Sunvozertinib获美国FDA批准并纳入NCCN指南。 江苏迪哲医药(Dizal Pharma)研发的肺癌药物Sunvozertinib获得美国FDA批准,并被纳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治疗指南,成为首个获美国批准用于EGFR exon20in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国原创创新药。6.中国创新药企的多元化产品类别及早期资产受全球关注。中国License-out交易的范围已从传统小分子药物扩展到单克隆抗体、细胞和基因疗法、寡核苷酸和疫苗等,并且早期项目正获得全球关注。7.中国干细胞药品正式开启商业化临床应用。 我国首款获批上市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药品标志着我国干细胞药品正式开启商业化临床应用。8.中国生物技术在改变全球药物管线。彭博社分析显示,去年中国进入开发阶段的新药数量(包括癌症和减肥药物)激增至1250多种,远超欧盟,接近美国的1440种。9.恒瑞医药等国内药企多款管线取得重要进展。自研管线取得多项进展,包括四价流感疫苗获批上市;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三价)、四价流感疫苗(儿童型)申报上市获受理;15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ACYW135群流脑结合疫苗完成III期临床试验。10.国家医保局公布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名单。旨在推动智能监管“两库”在定点医药机构自建事前提醒系统中落地应用,并提升全省智能监管子系统应用成效,从源头上减少医保基金违法违规行为发生。11.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启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联合开展,旨在推动技术集成度高、研发难度大的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如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等。股市资讯7月25日A股医药公司涨幅TOP 3振东制药(300158)+14.2%主要影响因素:创新药管线进展积极,3日内累计涨幅超40%,市场预期其核心品种临床数据即将披露。三元基因(837344)+14.0%主要影响因素:干扰素新药临床数据超预期,推动市场对创新药出海潜力乐观。康泰医学(300869)+20.0%主要影响因素:呼吸机海外订单激增,叠加医疗器械集采政策优化利好。7月25日A股医药公司跌幅TOP 3万孚生物(300482)-4.5%主要影响因素:行业政策延续影响,集采中标价低于预期,市场担忧利润空间压缩。大博医疗(002901)-3.8%主要影响因素:二季度器械出口增速放缓,财报预告显示业绩承压。乐普医疗(300003)-3.2%主要影响因素: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高值耗材集采范围扩大传闻引发抛售。7月25日港股医药公司涨幅TOP 3维立志博-B(新股)+120%主要影响因素:首日上市,聚焦肿瘤免疫新药研发,因市场热度推动估值溢价,触发暴涨。药明生物(02269)+7.0%主要影响因素:ADC/CDMO订单放量,叠加行业复苏预期及集采政策优化时代天使(06699)+6.5%主要影响因素:隐形矫治器海外销售增长超50%,国际化布局获市场认可。7月25日港股医药公司跌幅TOP 3开拓药业-B(09939)-9.1%主要影响因素:乳腺癌III期临床失败后续影响延续,研发进展受挫。康希诺生物-B(06185)-5.3%主要影响因素:新冠疫苗存货减值担忧发酵,半年报预亏拖累情绪。三生制药(01530)-4.7%主要影响因素:核心产品未纳入地方医保增补,销售预期下调。评审动态7月25日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7月新药上市申请NDA(申请类型为新药或进口,不包括仿制&已有国家标准)END
100 项与 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