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一项评估IVIEW-1201治疗急性腺病毒性结膜炎疗效的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Ⅱ期临床试验
为了确定IVIEW-1201治疗腺病毒结膜炎是否较安慰剂更有效。
100 项与 艾威药业(珠海横琴)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艾威药业(珠海横琴)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艾威药业(iView Therapeutics)近日宣布正式启动IVW-1001-CS-202临床试验,并召开了启动会议。IVW-1001是一种通过眼睑湿巾递送的全新TRPM8激动剂,拟开发用于治疗干眼症。
艾威药业的医学监察员、资深眼科医生Kenneth Sall博士分享了对试验科学严谨性及终点策略的看法。他强调了减少测试中变异性的重要性,尤其是与评估IVW-1001疗效核心相关的Schirmer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ar Test)。该测试本身易受患者特征、环境条件及操作技巧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异,因此,确保规范执行与严格监管对于获得可靠且可重复的结果至关重要。
Sall博士指出:“我们现在需要确定测量峰值疗效的最佳时间……是在3分钟、5分钟还是10分钟效果最好?目前,研究药物的峰值疗效时间尚未确定,深入理解达到峰值疗效所需的时间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他进一步强调,尽量减少终点评估的变异性,是获得稳健且可解释研究结果的关键。
此外,他还强调,应将客观指标(如泪液分泌量、角膜染色情况)与患者主观反馈(如SANDE评分和ODS评分)结合起来。“我们的目标是开发一款既能改善疾病状况,又能让患者感觉更好的产品。”他说。
在安全性方面,Sall博士介绍了一套全面的监测计划,重点关注不良事件与眼部检查,并强调了研究中心与申办方团队保持畅通沟通的重要性:“答案就是保持开放的沟通。研究中心应当感到与我们联系是完全自在的。”
随着IVW-1001-CS-202进入临床实施与受试者招募阶段,Sall博士与Stewart女士都强调了合作、稳定性与高响应度的重要性。凭借坚实的运营框架、经验丰富的研究中心合作伙伴,以及对科学严谨性的共同承诺,团队有望产出高质量数据,推动这一有潜力的新疗法造福干眼症患者。
IVIEW Therapeutics公司是一家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眼科创新药物研发公司。艾威药业(珠海横琴)有限公司是IVIEW Therapeutics中国全资子公司。公司致力于开发临床差异化产品,填补未满足临床需求的空白。公司专注于创新科学,新颖的作用机制和差异化的药物递送技术平台,开发能够提供具有潜在商业差异化优势的产品管线。公司创新的小分子和基因治疗产品管线组合涵盖感染性结膜炎、干眼症、近视眼、老花眼、青光眼等疾病领域。
参考资料:[1]艾威药业IVW-1001-CS-202临床试验正式启动,强大临床领导力与战略监管保驾护航.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q8Ai7UqpeFaFzQ1wUwJykw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眼科疾病全球患者基数庞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病理机制复杂且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推动资本持续投入突破性疗法开发。2025上半年,至少11家中国眼科创新药公司获融资,已披露融资金额超8亿元。基因编辑、腺病毒(AAV)载体递送、干细胞分化平台等创新技术成为布局重点,瞄准角膜内皮病变、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等传统疗法难以攻克的适应症。这一趋势凸显眼科领域正从传统药物向精准化、长效化治疗范式加速演进。基因疗法成为布局重点方向:4家公司聚焦基因疗法领域,包括因诺惟康、金唯科生物、健达九州和锦篮基因等。其中3家明确采用AAV载体技术,该技术因精准靶向视网膜细胞、单次给药长效起效的特点,成为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优秀方案。眼部递送技术持续创新,长效缓释方案受关注:5家公司将药物递送技术作为竞争力之一。如瑞瞳生物开发可降解长效缓释平台iSus,有望实现药物单次数天至数月的缓释递送;艾威药业搭建眼部给药平台拟解决难溶药物递送等难题;因诺惟康同步攻关组织靶向性载体技术等。此类创新直击传统滴眼液频繁给药的痛点。眼底血管病成多技术路径竞逐焦点:4家公司关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致盲性眼底血管病变,布局不同技术方案。如欧科健生物开发双特异性抗体阻断VEGF/补体通路,金唯科生物推进AAV基因疗法治疗新生血管型AMD,睿健医药则探索干细胞替代疗法等。欧科健生物:眼科大分子药物研发公司1月11日,欧科健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LongRiver江远投资领投,南山战新投、君实创投、博远资本和清松资本跟投,天使轮股东元生创投持续追投。欧科健成立于2022年8月,专注于眼底常见疾病的大分子创新药物研发,其核心产品OCUL101为一款双靶点三效创新抗体,独特性地针对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和地图样萎缩(GA)三种适应症,该产品已经相继在美国和中国获批临床。此外,欧科健还针对多种眼底常见疾病进行了完整布局,后续还有多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多抗管线,预计将在2025年底陆续递交中美IND申报。因诺惟康:基因疗法和递送技术研发公司6月12日,因诺惟康(InnoVec Biotherapeutics)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天创资本领投,新投资人及老股东跟投。所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产品管线的临床验证和推进以及基因递送平台的创新。因诺惟康是一家以载体创新为驱动的临床阶段基因治疗公司,致力于开发适用于人体的基因治疗递送工具,使基因治疗能够广泛应用到罕见疾病和常见疾病当中。基于眼内玻璃体给药载体,因诺惟康开发了一系列眼科罕见病及常见病管线,目前这些产品处于临床1期或IIT阶段。金唯科生物:AAV基因疗法研发公司1月7日消息,金唯科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阶段性融资。本轮融资由东湖投资和川创投共同投资。本轮融资将加速推进AAV基因治疗管线的临床转化与商业化进程。金唯科生物成立于2017年,建立了以AAV衣壳改造、基因表达盒设计、大基因递送、基因编辑为核心的技术平台,产品管线布局在眼科疾病、神经肌肉疾病、遗传代谢疾病等领域。近日,该公司1类新药JWK002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XLRS)。这是一款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产品,通过对靶向血清型筛选和基因表达元件等进行系统设计,可高效在视网膜细胞中恢复RS1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患者的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瑞瞳生物:眼科药物研发公司1月18日消息,瑞瞳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勤智资本、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键凯科技和道彤投资共同投资完成。资金将用于推进公司核心管线的临床试验,加速iSus缓释平台的技术开发及管线拓展。瑞瞳生物成立于2021年,以眼部可降解长效缓释技术为核心,致力于解决滴眼剂型频繁给药的痛点。旗下核心平台技术iSus可实现在眼表及眼底单次数天至数月的药物缓释递送,从而显著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预后效果。据新闻稿介绍,该公司首款产品针对中重度干眼症,单次给药可持续数月,减少患者每日多次给药负担。艾威药业:眼科药物研发公司1月17日消息,艾威药业(IVIEW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重庆长生胜合投资基金领投,杭州玖润投资、杭州易路医疗跟投,原有投资者Proxima Ventures Fund I、比邻星创投继续加持投资。本轮融资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公司研发管线项目的临床试验及注册。艾威药业致力于眼科创新药物开发,通过自主研发的眼部给药平台技术,拟解决长效给药、难溶药物递送、以及眼球后药物递送等眼部递送难题;依托平台技术开发了丰富的研发管线,涵盖干眼症、急性结膜炎、近视眼、青光眼、老花眼、眼部疾病术后治疗等重大眼科治疗领域的一类和二类创新药。4月,该公司宣布美国FDA已授予其研发的IVIEW-1201(1.0%聚维酮碘眼用凝胶无菌溶液)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艾威药业新闻稿表示,这一认定标志着公司在解决罕见眼科疾病未满足医疗需求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的可能。读者们请星标⭐创鉴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创鉴汇」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更多数据内容推荐点击“在看”,分享创鉴汇健康新动态
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创新药领域融资持续活跃,共有17家生物医药企业完成融资,覆盖抗肿瘤、眼科、罕见病等多元化治疗领域。尽管部分企业未披露具体金额,但已公开的融资金额总和估计超8.6亿元。展现了资本市场对广东创新药研发的高度关注。作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区域之一,广东依托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的产业集群优势,持续吸引资本涌入。三大趋势引领创新药融资热潮:AI药物研发技术全面渗透:多家广东药企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药物研发环节。例如,安达生物利用AI技术加速肿瘤新抗原疫苗开发;默达生物拓展AI代谢酶靶点发现平台的开发;新樾生物加速DEL+AI技术平台的深度开发;主流源生物则借助AI推动多肽创新药的筛选与优化等。抗肿瘤药物持续领跑,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6家获融资企业聚焦抗肿瘤领域,但研发方向呈现高度差异化:塔吉瑞生物深耕小分子靶向抗癌药;鲲石生物探索巨噬细胞疗法(CAR-M);安炎达医药则专注于免疫炎症疾病药物。从靶点选择到技术路径,广东药企正通过细分赛道的精准布局应对抗肿瘤领域的未竟需求。眼科药物研发异军突起:本季度眼科领域融资表现亮眼,瑞瞳生物、艾威药业、欧科健生物等企业分别针对眼部可降解长效缓释技术、创新化学药、大分子创新药物等方向发力。塔吉瑞生物: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研发公司1月22日,塔吉瑞生物宣布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5000万美元,本轮融资将用于多个创新药物的国际临床研究的推进。塔吉瑞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新一代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根据塔吉瑞官网管线资料,该公司已经搭建了包括6款产品的在研管线,进展较快的产品为第三代ALK抑制剂TGRX-326,拟开发治疗肺癌,目前已经进入中国3期临床研究阶段。2024年9月,先声药业通过一项逾2000万美元首付款的合作获得了TGRX-326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权益。塔吉瑞生物其他在研产品还包括Bcr-Abl变构抑制剂TGRX-678,该产品此前已经被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拟用于治疗加速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AP)。欧科健生物:眼科大分子药物研发公司1月11日,欧科健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LongRiver江远投资领投,南山战新投、君实创投、博远资本和清松资本跟投,天使轮股东元生创投持续追投。欧科健成立于2022年8月,专注于眼底常见疾病的大分子创新药物研发,其核心产品OCUL101为一款双靶点三效创新抗体,独特性地针对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和地图样萎缩(GA)三种适应症,该产品已经相继在美国和中国获批临床。此外,欧科健还针对多种眼底常见疾病进行了完整布局,后续还有多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多抗管线,预计将在2025年底陆续递交中美IND申报。福沃药业:肿瘤小分子新药研发公司3月19日消息,福沃药业宣布获得新融资,武汉高科集团旗下武汉光谷科创产业投资基金领投1亿元。福沃药业专注于新一代抗肿瘤小分子创新药的研发。该公司已经构建起包括10余个1类创新药在内的产品矩阵。两款核心产品FWD1509(口服EGFR/HER2小分子抑制剂)和FWD1802(第三代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分别靶向治疗肺癌和乳腺癌,两款产品均已经进入中国和美国的临床阶段。鲲石生物:巨噬细胞疗法研发公司3月10日,鲲石生物成功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 A+轮融资,由青岛瀛海安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独投。鲲石生物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巨噬细胞药物治疗肿瘤和慢性病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积极推进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的研发及其产业化。根据鲲石生物新闻稿介绍,该公司目前与全球多家机构进行多中心合作推进9条CAR-M细胞药物管线,包括HER2靶点实体瘤管线、C-MET靶点胰腺癌管线等。其先导管线RR-M01注射液针对实体瘤研发,计划于2025年申报IND。安达生物:肿瘤新抗原疫苗研发公司3月24日,安达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力鼎资本、浦耀信晔领投,临创司南、博通创投、德丰杰龙脉等机构跟投。本轮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核心管线——个性化肿瘤治疗性新抗原多肽疫苗PCNAT-01(胰腺癌个性化新抗原疫苗)的临床研究,同时加速其他在研项目的临床前开发。安达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疫苗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通过“深度学习+多组学融合”技术创建了“AD-INN”技术分析平台,整合单细胞测序、类器官芯片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从新抗原发现到疫苗效价验证的全流程智能化研发闭环。在实体瘤治疗领域,该公司的核心产品PCNAT-01于2022年3月获得FDA孤儿药资格,于2024年和2025年分别在美国和中国获批IND。默达生物:AI赋能小分子靶向药研发公司2月14日,默达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1轮融资。此次融资将用于加速默达生物在研的两款管线药物向临床试验推进,并进一步拓展其AI代谢酶靶点发现平台的开发,在更多不同适应症上实现创新靶点突破和管线资产转化。目前,默达生物进展较快的两个管线药物为自体免疫小分子靶向创新药和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小分子抑制剂。在晶泰科技的AI+机器人研发平台赋能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小分子抑制剂已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ODD)和儿科罕见病药物资格(RPDD)认证,有望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完成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和早期临床试验。本轮融资后,默达生物将继续推进与晶泰科技的研发合作,加速现有潜在“first-in-class”管线药物进入临床研究,并进一步投入其多组学分析AI平台的开发。读者们请星标⭐创鉴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创鉴汇」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更多数据内容推荐点击“在看”,分享创鉴汇健康新动态
100 项与 艾威药业(珠海横琴)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艾威药业(珠海横琴)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