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2020-03-17 |
|
|
在研机构- |
|
在研适应症- |
|
最高研发阶段无进展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苯环喹溴铵吸入气雾剂单次给药人体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临床试验
观察单次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苯环喹溴铵吸入气雾剂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点,为制定Ⅱ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3期 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治疗感冒引起的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症状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验证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在180μg/次(90μg/喷,每次每侧鼻孔各1喷),每天4次的剂量下治疗感冒引起的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4期 Study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ncycloquidium Bromide Nasal Spray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Mometasone Furoate Aqueous Nasal Spray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severe 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
450 subjects with moderate-severe 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 will be enrolled in the trial an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for different treatments. Group A:Subjects with Bencycloquidium Bromide Nasal Spray, Group B:Subjects with Mometasone Furoate Aqueous Nasal Spray, Group C:Subjects with Bencycloquidium Bromide Nasal Spray in combination with Mometasone Furoate Aqueous Nasal Spray.The main purpose of the trial i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Bencycloquidium Bromide Nasal Spray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Mometasone Furoate Aqueous Nasal Spray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severe 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 and rhinorrhea.
100 项与 银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银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中药贴膏龙头羚锐制药股价连跌两天。12月5日、12月6日,羚锐制药股价下跌3.77%、2.03%。最新收盘数据显示,该公司股价为22.25元,总市值为126.2亿元。
12月4日晚间,中药贴膏剂龙头羚锐制药发布公告,披露一项股权收购意向协议的签订。
公告指出,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收购银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根据公司当前对标的公司业务、财务及团队等情况的初步评估,其综合估值暂定为不超过7.82亿元。
除了拟收购,羚锐制药还有其他举措。在互动平台上,羚锐制药回复称:公司针对核心品种做了全面的专利布局,后续公司将继续推进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持续做好专利权申请工作,不断巩固公司的研发创新优势,夯实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础。
羚锐制药是国内知名中药贴膏品牌企业,拥有橡胶膏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等十余种剂型百余种产品,涉及骨科、脑病科、呼吸科、麻醉科、皮肤科等领域。
由于股东人数常年超过3万,在膏药界排名第一,羚锐制药一度被称为“A股最受欢迎的狗皮膏药公司”。
虽然主力产品是不起眼的“狗皮膏药”,但是羚锐制药的盈利不容小觑。
2023年报显示,羚锐制药的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和重要单品培元通脑胶囊的发明专利权将于2026年11月到期。数据显示,通络祛痛膏2023年贡献的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羚锐制药当年总营收33.11亿元。
虽然这个业绩数据,已经足以让羚锐制药过上滋润的小日子,但是看上去公司似乎并没有躺平的意思,而是选择了跨界并购,突破舒适圈。
羚锐制药的“财力”够吗?2024年前三季度,羚锐制药的货币资金余额约为7.724亿元。如果羚锐制药以7.82亿元完成这笔交易,将耗尽账面资金,可谓是一次押宝。
该公司此前在11月30日公告称,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22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种类包括安全性高、流动性好、风险较低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或存款类产品。
此次羚锐制药的收购标的银谷制药,是一家化药制药企业,成立于2007年,曾经自主完成我国首个高选择性抗胆碱能受体拮抗剂1类新药研发上市,此外还拥有国内首仿药品鲑降钙素注射液(商品名:固泰宁)、鲑降钙素鼻喷雾剂(商品名:金尔力);另有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商品名:力希畅)等多个产品。
就在短短3个月之前,银谷制药这家公司刚刚终止和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
2023年10月中旬,创业板上市公司赛托生物与相关方签署了《股权转让意向性协议》,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银谷制药60%股权,交易对价为4.58亿元。
根据上述数据,银谷制药整体估值定为约7.64亿元,这个价格,已经比银谷制药2021年融资估值8.2亿元要低了。
但是在10个月之后的2024年8月,该笔交易宣布终止,赛托生物并未公布其中的具体原因。
此次和羚锐制药达成并购初步意向,距离和赛托生物的并购交易终止不过3个月左右,可见银谷制药通过并购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的决心很强。
但是这笔交易,似乎并不被市场所看好。
投资者的担心在于,作为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企业的银谷制药,和以“狗皮膏药”为主要产品的羚锐制药,二者并无显著的协同效应。
同时,目前银谷制药的营收数据也相对薄弱。
2022年,银谷制药净利出现亏损,当期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1.77亿元,净利润约为-133.96万元。
2023年,银谷制药净利实现扭亏,当年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2.15亿元,对应实现的净利润约为1395.7万元。
对此,羚锐制药表示,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整体战略规划,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形成业务合力、资源互补的协同效应,有利于拓展业务领域,为公司提供更多商业机会和增长潜力。
当前,羚锐制药本次收购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后续交易进展需上市公司进一步披露。羚锐制药后市业绩及股价表现如何,我们将继续关注。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公众号发布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删除。
联系我们
I-RNA
小核酸 2025
展位火热预定中!
扫码立即咨询
电话:13816031174
(同微信)
赞助形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演讲席位、会场展位、会刊彩页、晚宴赞助、会议用品宣传等。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咨询更多!
12月7日,由美国参众两院合并后的2025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DAA)正式提交,备受关注的《生物安全法案》,未能搭上NDAA的末班车。此前,推动者一直希望通过NDAA这一快捷通道加速法案落地。如今随着正式版本出炉,这一法案落地已无望,药明系暂时安全了。
政策方面,国家医保局启动全国医保个账跨省共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人也能用。目前已有江苏、河北等9个省份的31个地区(统筹区),能够进行个人账户的跨省共济。
企业方面,微芯生物宣布一项临床失败,8847万元研发投入打水漂。12月6日,微芯生物公告表示,西奥罗尼单药治疗三线及以上小细胞肺癌 III 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主要终点中位总生存期上,总体人群中西奥罗尼组与安慰剂组相比不具显著差异,该III期临床试验研发投入为8847万元。
更多详细资讯,健识局整理如下:
重磅政策一览
1、医保个人账户全国跨省共济启动
12月2日,国家医保局启动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和报销医疗费用。目前已有江苏、河北等9个省份的31个地区(统筹区),能够进行个人账户的跨省共济。
此次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的启动,意味着共济打破了省域的限制,从“省内共济”变为“跨省共济”,能够让大量的资金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的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12月5日,国家财政部起草发布了《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针对“国产产品界定范畴”问题给出官方标准。
政府采购的本国产品身份标准需同时满足:在中国境内生产并实现从原材料、组件到产品的属性改变,不包括贴牌、简单包装等;在中国境内生产的组件成本占比达到规定比例;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产品,还需确定产品的关键组件在中国境内生产、关键工序在中国境内完成等要求。
3、国家卫健委已出台50条措施促进医药科技创新
12月6日,国家卫健委就“医药领域科技创新”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司长刘登峰在会上介绍,成立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围绕构建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凝练攻关任务、遴选攻关团队、健全项目管理、优化资源布局等10个方面,出台了50条促进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
4、山东发布第四批医用耗材集采
12月3日,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山东省第四批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山东第四批耗材集采品种具体包括:造影导管、造影导丝、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抓捕器、血管鞘、颅骨锁等12种产品。医疗机构首年约定采购量为首年采购需求量的80%,采购周期为2年。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应申报但未申报的企业,或者未如实申报最低价的企业,一经核实,取消企业同采购品种所有产品中选资格。
5、29省耗材挂网规则生变
12月5日,四川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医药产品挂网全国联审通办试运行工作的通知》。按照“一次提交、一省核验、全国通享”的原则,各相关医药企业可在国家医疗保障局统一门户网站提交医药产品挂网申请,我省结合本省政策要求核验产品价格等信息,并按规定办理挂网事项,核验信息在全国各省通用共享。
医药卫生大事件
1、天津新建一所外商独资医院
《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刚发布不久,天津迎来了一家大型外资医院。12月4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拟设置天津鹏瑞利医院的公示》,该医院投资总额10亿元,为外商独资的营利性三级综合医院,有500个床位。据了解,该医院正是天津鹏瑞利国际健康商旅城计划打造的综合平台医院。
2、智飞生物与GSK扩大疫苗合作
12月5日,智飞生物公告,与GSK签署了《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补充协议》,将带状疱疹疫苗原定的3年合作期延长至2034年。在此期间,智飞生物拥有该疫苗在中国大陆的独家进口、分销和联合推广权。
此外,智飞生物还与GSK达成独家合作,探讨在中国RSV疫苗未来商业化的潜在合作机会,初步合作期限为10年,前提是该疫苗获得中国药监局的批准。
3、中药贴膏剂龙头7.82亿收购创新药企
12月4日,羚锐制药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收购银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根据初步评估,银谷制药综合估值暂定为不超过人民币7.82亿元。
银谷制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以化药研发为核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集创新药物研究、原料合成、制剂生产和药品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制药企业。
4、赛诺菲10亿欧元在华新建生产基地
12月2日,赛诺菲中国宣布,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合作备忘录,将投资约10亿欧元设立全新生产制造基地。
赛诺菲将通过投资新建第二家北京生产基地,提升胰岛素本地端到端生产制造能力,重点服务本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药需求。这将是赛诺菲在华第四个生产供应基地,并创造了公司在华最大单笔投资记录。
5、礼来30亿美元扩建GLP-1工厂
12月5日,礼来公司宣布,将投资30亿美元,对其今年4月收购的位于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县的制造工厂进行扩建。此次投资将扩大公司全球注射用产品制造网络,以满足糖尿病、肥胖症及未来其他治疗领域管线不断增长的需求。礼来表示,该工厂现有100多名员工,扩建后预计将新增750个高技能岗位。礼来计划明年开始扩建工程。
6、一药企6位高管密集辞职
近日,贵州威门药业股份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总经理、常务副总等6位高管近期递交辞呈。
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2月12日,坐落于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是一家集科研、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保健品、保健食品、直接口服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一周药械盘点
1、信迪利单抗+呋喹替尼联合疗法上市
12月3日,国家药监局网站显示,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胶囊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批准,用于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既往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后疾病进展且不适合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的晚期pMMR或non MSI-H子宫内膜癌患者。此前,该适应症已被纳入优先审评。
呋喹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强效的口服VEGFR 1/2/3抑制剂,在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盛世泰科DPP-4抑制剂获批上市
12月3日,盛世泰科的1类新药磷酸森格列汀片获批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这是盛世泰科自主研发的新一代DPP-4抑制剂。
目前已问世的DPP-4抑制剂有几十种,被统称为“格列汀类药物”。到2030年,列汀类药物在中国将突破300亿的市场规模,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3、全球首款HER2/HER3双抗上市
2024年12月4日,Merus宣布,FDA批准全球首款HER2/HER3双抗Zenocutuzumab上市,用于治疗NRG1+ 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此次批准是基于eNRGy临床数据,30例NRG1+胰腺癌患者ORR为40%,DoR从3.7到16.6个月。64例NRG1+NSCLC,ORR为33%,mDoR为7.4个月。
4、阿斯利康PD-L1获FDA批准新适应症
12月4日,美国FDA批准了阿斯利康的PD-L1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用于治疗在接受同步含铂化疗和放疗后疾病未进展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成人患者。
这是40年来LS-SCLC治疗迎来的突破。度伐利尤单抗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LS-SCLC中显示出生存获益的免疫疗法,有望改变患者的治疗结果。
撰稿丨方涛之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王苗嫦
插图|视觉中国
《柳叶刀》首次发布中药双盲试验: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
《生物安全法案》再度考虑松绑,药明系又迎来机会第十批集采前,官方给药企“打预防针”
近日,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羚锐制药)发布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收购银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谷制药)100%股权。
羚锐制药称,根据公司当前对标的公司业务、财务及团队等情况的初步评估,其综合估值暂定为不超过人民币78,21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主营甾体药物原料药的赛托生物也曾意向通过现金收购银谷制药60%股权,但今年8月突然终止了本次收购。
赛托生物对于银谷制药60%股权给出的估值为45,180万元。此次收购“易主”后,银谷制药的总估值小幅增加。
银谷制药股权结构
图片来源:公告
银谷制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化学药品(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
2020年,其自主研制的1类创新药苯环喹溴铵鼻用喷雾剂(商品名:必立汀)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当时,银谷制药称,该药物历经十年自主研制,是我国首次合成的一种新型国际领先的、高选择性的M1/M3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可介导支气管收缩和黏液分泌,因可选择性拮抗M1和M3受体而不影响M2受体,毒副作用低,使用安全,适用人群广泛,是一种理想的抗胆碱能受体药物,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除此之外,银谷制药还拥有国内首仿药品鲑降钙素注射液(商品名:固泰宁)、鲑降钙素鼻喷雾剂(商品名:金尔力),以及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商品名:力希畅)。
生产和销售方面,银谷制药拥有包括2条小容量注射剂、2条喷雾剂生产线的生产车间、一个原料药生产基地,以及一个五百余人的处方药营销团队。
2023年,银谷制药实现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21.16%,并且扭亏为盈,净利润1,396万元。
羚锐制药收购银谷制药的原因,和之前的赛托生物一样:作为细分领域龙头,拓展创新药业务,发掘更多商业机会和增长潜力。
羚锐制药是中成药贴膏剂领域的龙头,尤其是在作为OTC的骨科外用制剂上,拥有通络祛痛膏、活血消痛酊等多个独家品种及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两只老虎”系列产品,同时也在布局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重要慢性病领域的中成药、贴剂等。
羚锐制药财务情况
图片来源:羚锐制药2023年年报
近三年,羚锐制药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不断提高,营收突破30亿元大关,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30%,突破5亿元。
但是,增长危机已经初步显现:一方面,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已经连续两年下降。另一方面,据2023年年报,羚锐制药的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重要单品培元通脑胶囊的专利都将于2026年11月到期。这或许也是羚锐制药急切拓展业务的原因。
不过,资本市场似乎并不看好羚锐制药的此次收购计划。在12月4日发出公告后,12月5日、12月6日,羚锐制药股价分别下跌3.77%、2.03%,周五收盘时股价为22.25元,总市值约126亿元。
推荐阅读
美元投中国创新药玩法变了
NewCo浪潮背后:美元投中国创新药还赚钱
Copyright © 2024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100 项与 银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银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