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药物发现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重组全人源抗CD39单克隆抗体JS019在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免疫原性、PK/PD特征及有效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Ⅰ/Ⅱ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研究:评价重组全人源抗CD39单克隆抗体JS019单次、多次静脉输注给药在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PK/PD特征及免疫原性,为II期临床试验提供线索和证据。
II期临床研究:探索重组全人源抗CD39单克隆抗体JS019用于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受试者的安全性、最佳剂量及疗效趋势,为Ⅲ期临床研究提供线索和证据。
A Phase 1 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Fully Human Anti-CD39 Monoclonal Antibody JS019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or Lymphomas
This is a phase 1 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of JS019 as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t solid tumors/lymphomas.
The study includes JS019 monotherapy dose escalation, dose expansion and indication expansion stages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reliminary anti-tumor efficacy of JS019 as monotherapy.
A Phase 1 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Fully Human Anti-CD39 Monoclonal Antibody JS019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This is a phase 1 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of JS019 as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t solid tumors The study includes JS019 monotherapy dose escalation, dose expansion stages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reliminary anti-tumor efficacy of JS019 as monotherapy.
100 项与 北京恩瑞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北京恩瑞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氨基观察-创新药组原创出品
作者 | 黄凯
吉利德继续布局ADC。
12月3日,吉利德科学宣布,与Tubulis签署一项独家选择权和许可协议,旨在共同发现并开发针对实体瘤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ADC)。
葛兰素史克淘金中国分子。
12月4日,映恩生物宣布,与葛兰素史克就ADC药物DB-1324达成独家授权协议。根据协议,GSK将获得DB-1324的全球(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独家授权,以推进该药物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
IPO老兵再度尝试上市。
12月2日,据港交所官网,拨康视云递交了IPO申请。这是拨康视云时隔半年后第三次递表港交所。
在过去的一天里,国内外医药市场还有哪些热点值得关注?让氨基君带你一探究竟。
/ 01 /
市场速递
1)映恩生物DB-1324出海
12月4日,映恩生物宣布,与葛兰素史克就ADC药物DB-1324达成独家授权协议。根据协议,GSK将获得DB-1324的全球(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独家授权,以推进该药物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
/ 02 /
资本信息
1)羚锐制药拟收购银谷制药100%股权
12月4日,羚锐制药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收购银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根据初步评估,银谷制药综合估值暂定为不超过人民币7.82亿元。
2)银诺医药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12月3日,据港交所官网,银诺医药递交了IPO申请。银诺医药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研发治疗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创新疗法。该公司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依苏帕格鲁肽α有望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
3)拨康视云第三次递表港交所
12月2日,据港交所官网,拨康视云递交了IPO申请。这是拨康视云时隔半年后第三次递表港交所。
/ 03 /
医药动态
1)仁景生物RG002注射液获临床许可
12月4日,据CDE官网,仁景生物RG002注射液获临床许可,拟用于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16和/或HPV18相关的2级或3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
2)高田生物HF50获临床许可
12月4日,据CDE官网,高田生物HF50获临床许可,拟用于治疗HER-2阳性或HER-2低表达的晚期实体瘤。
3)安进AMG 193获临床许可
12月4日,据CDE官网,安进AMG 193获临床许可,拟用于治疗纯合子型MTAP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
4)恩瑞尼生物JS019注射液获临床许可
12月4日,据CDE官网,恩瑞尼生物JS019注射液获临床许可,拟用于治疗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5)阿斯利康AZD2936获临床许可
12月4日,据CDE官网,阿斯利康AZD2936获临床许可,拟用于一线治疗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6)海思科HSK46575片获临床许可
12月4日,据CDE官网,海思科HSK46575片获临床许可,拟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
7)信达生物IBI3009获临床许可
12月4日,据CDE官网,信达生物IBI3009获临床许可,拟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及其他神经内分泌癌。
8)科伦博泰注射用SKB500获临床许可
12月4日,据CDE官网,科伦博泰注射用SKB500获临床许可,拟开展治疗晚期实体瘤的研究。
9)应世生物IN10018片获临床许可
12月4日,据CDE官网,应世生物IN10018片获临床许可,拟联合JMKX001899用于治疗KRAS G12C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10)科州药物HL-085胶囊拟获突破性疗法认定
12月4日,据CDE官网,科州药物HL-085胶囊拟获突破性疗法认定,适应症为:联合维莫非尼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BRAF V600E 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成人患者
11)恒瑞医药注射用SHR-A2102拟获突破性疗法认定
12月4日,据CDE官网,恒瑞医药注射用SHR-A2102拟获突破性疗法认定,适应症为:单药治疗既往含铂化疗和PD-(L)1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
12)云顶新耀BTK抑制剂1b/2a期临床结果积极
12月4日,云顶新耀宣布,BTK抑制剂 EVER001在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的1b/2a期临床试验阶段性数据取得了积极结果。
13)百克生物冻干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未获批准
12月4日,据NMPA官网,百克生物冻干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收到药品通知件,意味着未获批准。
/ 04 /
器械跟踪
1)宏桐实业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获注册批件
12月4日,据NMPA官网,宏桐实业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获注册批件。
2)科英激光Nd:YAG皮秒激光治疗机获注册批件
12月4日,据NMPA官网,科英激光Nd:YAG皮秒激光治疗机获注册批件。
3)欣吉特生物牛心包人工心脏瓣膜获注册批件
12月4日,据NMPA官网,欣吉特生物牛心包人工心脏瓣膜获注册批件。
/ 05 /
数字医疗日报
1)推想医疗肺结节CT图像辅助检测软件获注册批件
12月4日,据NMPA官网,推想医疗肺结节CT图像辅助检测软件获注册批件。
/ 06 /
海外药闻
1)吉利德继续布局ADC
12月3日,吉利德科学宣布,与Tubulis签署一项独家选择权和许可协议,旨在共同发现并开发针对实体瘤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ADC)。
PS: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氨基君微信号交流。
12月28日,CDE官网显示,君实生物CD39单抗JS019获批临床。这款新药项目由君实与北京恩瑞尼共同投资的苏州科博瑞君申报。
JS019注射液是一款重组全人源抗CD39单克隆抗体。CD39为负责在肿瘤微环境中将免疫刺激性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TP)转化为免疫抑制腺苷(ADO)的初始步骤的酶,在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表明,CD39在各种人类肿瘤中均呈现高表达现象,包括淋巴瘤、肉瘤、肺癌、胰腺癌、卵巢癌、肾细胞癌、甲状腺癌和睾丸癌等。
与直接靶向CD39酶活性的产品不同,JS019在工艺设计中增强了其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可以直接靶向CD39高表达的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从而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JS019以该种高度选择性的方式靶向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的CD39,可在实现高药效的同时,降低潜在的系统性副作用。
2020年9月,君实生物与北京恩瑞尼订立合作协议,共同成立苏州科博瑞君负责CD39药物的研发、临床应用及商业化,双方各拥有苏州科博瑞君50%的权益,CD39项目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利益将按双方于苏州科博瑞君的股权比例分派。
除君实外,国内科望生物也在开发CD39单抗,ES002已经在今年9月份获FDA批准临床,国内尚未申报。科望还有一款CD39/TGFβ双抗ES014。加科思同样有一款临床前项目JAB-BX200。
Business-Follow us本周交易综述
生物医药:本周生物医药共发生8起私募融资,1起并购,2起IPO。私募融资方面,针对退行性疾病、肿瘤的1类小分子药物的润佳医药完成4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产品管线布局广泛覆盖肿瘤、自身免疫、抗生素及代谢性疾病的信诺维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Pre-IPO轮融资,抗体药物无血清培养基和一次性产品生产公司多宁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AI筛药公司星药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并购方面,福森药业以1.53亿元人民币收购人生药业34%的股份;IPO方面,白马药业在深交所创业板申请上市,瑞博生物在上交所科创板申请上市。创新医疗器械:本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发生11起私募融资,2起并购,3起IPO,市场十分火热。科睿驰医疗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迈迪顶峰完成10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惠泰医疗IPO新股申购结果确定。IVD与精准医疗:本周IVD与精准医疗领域发生11起私募融资,1起IPO,市场热度依旧。岚煜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阅微基因完成C轮融资,百奥智汇完成A+轮融资;合富医疗在上交所主板提交申请并获受理。医疗服务:本周医疗服务领域发生2起并购,3起IPO。其中,民营神经专科头部企业三博脑科在创业板申请上市。智慧医疗:本周智慧医疗领域发生4起私募融资。其中,AI+医疗类企业数坤科技及Manteia分别获得5.9亿元及1亿元人民币融资。
本周重点新闻回顾
医保谈判尘埃落定,国产PD-1悉数入围新闻摘要:12月28日,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公布了2020年版医保目录,将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医保目录调整所谈判的药品数量最多、汇集治疗领域最广,且“树立了原目录内药品也需不断提升经济性的鲜明导向”。最受关注的PD-1单抗方面,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均谈判成功,而四家进口产品全军覆没。投资人观点:此次谈判涉及162个品种,最终有119个品种谈判成功,皆创下历史新高,且今年的平均降幅59%较去年的73%下降明显,在谈判趋于稳定化的大背景下,仍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本次医保局主动对目录内的年支出医保资金10亿元以上的14种药品开展了谈判且均获得了成功,价格平均降幅43%,再次拓展了降价途径,预计未来将继续对目录内未参与过谈判的品种价格重新调整;备受瞩目的国产PD-1产品悉数谈判成功,价格降至3万/年至4万/年区间,与此前媒体报道基本吻合。在医保谈判和集采双管齐下的背景下,此前几年一直甚嚣尘上的“医保穿底”已经渐渐不再被人提及,截至目前,国家层面的医保政策在为医保基金大幅“减负”的基础上,也基本做到了兼顾国内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预计未来医保政策将逐渐向常态化、稳定化发展。
私募融资
润佳医药B轮融资:4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领投)君实生物,(跟投)瑞华控股、潇湘致宜旗下基金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苏州。公司是一家以小分子药物研发为主的医药企业,重点研发针对退行性疾病、肿瘤的I类小分子药物。已建立一条超过12种候选药物的产品管线,涵盖骨退行性疾病、神经性退性疾病、恶性肿瘤、耐药性病原菌感染等多个疾病领域。其中,有多款候选药已处于临床前申报和临床开发阶段,包括用于骨关节炎治疗的候选药物、治疗痴呆的候选药物和多个抗肿瘤药项目。投资人观点:2019年2月,君实生物和润佳医药曾达成合作,君实花费3亿元人民币获得了润佳医药旗下两款小分子抗肿瘤药物50%的权益:一款药物为泛CDK抑制(靶向CDK-1、CDK-2、CDK-4、CDK-6、CDK-9等);另一款为特异性PI3Kα抑制剂。此次君实生物又作为领投方投资了润佳医药,表明对其在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的研发产品与管线布局的看好。此外,君实与多禧、微境生物、英派、天实医药、臻知医学、博科生物、科博瑞君、君境生物等,百济与丹序生物,康希诺与澳斯康等也通过License-in和/或股权投资的方式建立合作。浩悦认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上市药企通过License-in合作和/或直接股权投资模式与国内优质Biotech公司实现共赢,建议关注与上市公司管线有协同效应的优质Biotech公司。
私募融资
信诺维Pre-IPO轮:数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领投)海松资本,(跟投)中华开发资本、久友资本、峰毅远达资本、农银国际、德观资本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苏州。公司为小分子创新药研发商,拥有12个在研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抗感染、代谢等治疗领域。目前已有四个产品进入国内外临床阶段,另有多款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已进入临床的产品管线中,XNW4107是一种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的杀伤能力,并且对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同时起效。XNW3009是新一代降尿酸药物。XNW1011是全球第二个共价可逆机制的BTK抑制剂。XNW7201是Wnt通路小分子抑制剂,有望在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展现显著疗效,并且能够提升免疫应答,适合与肿瘤免疫抑制剂联用。投资人观点:信诺维的管线布局充分考虑了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及较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兼顾了研发成功率和产品的商业价值,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尤其是抗感染领域目前还存在一系列临床痛点,如感染类疾病致病因素复杂、单一疗法有效性受限、抗生素使用不当容易产生耐药性等,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抗感染领域的创新领导者Cellics公司创始人张良方教授开创了独具突破性的细胞膜纳米海绵技术,通过把人体自身的细胞膜包裹在纳米材料的表面,作为仿生纳米颗粒像海绵一般有效吸附并清除人体内的多种毒素,炎症因子和病毒,能用于治疗许多细菌和病毒感染以及炎性疾病,安全性好,无需考虑感染源的复杂病理或突变,不会产生耐药性,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私募融资
星药科技A轮:数千万美元投资机构:(领投)红点中国、五源资本,(跟投)源码资本、BAI资本、高榕资本、DCM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深圳。公司是一家以AI技术赋能新药研发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药学、化学、生物学等技术相结合,搭建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帮助科学家探索更广阔的可成药空间,降低药品研发成本、缩短新药研发周期。投资人观点:AI筛药通过建立从药物靶点发现、候选化合物的生成筛选、到化合物结构优化、成药性及毒性预测、专利分析等一系列临床前药物发现优化的模型赋能药物研发,提高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新药研发成本。据Evaluate研究,AI在化合物合成和筛选方面比传统手段可节约40%~50%的时间,每年为药企节约260亿美元的化合物筛选成本。全球头部跨国企业早已通过合作或者战略投资入局AI筛药领域,与此同时,AI筛药初创企业融资和合作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AI筛药融资有20起左右。AI+药物研发代表性的初创企业有Exscientia、BenevolentAI、Atomwise、Relay Therapeutics、晶泰科技、Numerate和IBM Waston和Lam Therapeutics等。从疾病领域上看,肿瘤和神经系统是目前AI筛药的重点领域和潜力领域,同时罕见病诊断难和研发也是很多药企布局的领域。星药科技短短四个月内完成了三轮融资,主要用于完成针对疑难疾病类型的创新基因靶点的药物生成和筛选评价模型开发。从AI筛药的应用场景来看,靶点筛选占据了AI筛药的半壁江山,通过文献分析等筛选出比已批准药物更多的靶点,但是靶点的确证却是一道难题,如何建立确证模型,又用什么标准来确证,如何在AI人才与传统研发人才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及研发资金能否到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毫无疑问,AI筛药已然是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趋势,为药物研发带来新的生机。
私募融资
凌科药业A+轮:2,000万美元投资机构:君联资本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杭州。公司是一家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商,专注于研发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小分子药物及建设新药筛选平台,主要从事新药早期研究、药物销售、专利授权及转让等业务,产品涉及小分子抗癌药等。
私募融资
博安生物股权融资:交易金额未披露投资机构:元生创投、蓝海资本、烟台财金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烟台。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专业从事治疗用抗体开发,专注于肿瘤科、自身免疫、疼痛和内分泌疾病。该公司的抗体发现活动围绕四大平台展开,即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噬菌体展示技术、双特异T-cell Engager技术平台、抗体偶联(ADC)技术平台、纳米抗体平台。公司拥有从抗体生成及先导优化物、细胞系建立及工艺开发、技术转移、中试生产及商业化生产的全整合型产业链。除了在中国,该公司也在美国及欧盟市场从事生物产品开发。投资人观点:博安生物已经构建了10多个拥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抗体以及8个生物类似药的产品组成的产品组合。其中,1个创新抗体项目正在开展国内I期研究,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LY01008)已在国内申请上市,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LY06006和LY01011)在国内进入III期、欧美进入I期,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LY09004)国内进入III期临床。浩悦资本认为,博安生物研发、生产、质控体系和团队完善,且在抗体领域中,在转基因小鼠噬菌体展示技术、双特异T-cell Engager技术、抗体偶联药物(ADC)、纳米抗体均有全面布局,此次以48.5亿元的估值融资,加上其管线阶段,符合第五套上市标准,预计未来可以先拆分后上市。
私募融资
丁香园股权融资:5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领投)挚信资本,(跟投)腾讯、高瓴创投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杭州。丁香园是一个医疗服务平台,旗下拥有丁香通、丁香客、用药助手、丁香医生等产品,为用户提供健康科普、在线问诊、药品查询、就医推荐等医疗服务,同时为医生搭建临床经验交流和病例分享社区,提供相关视频课程。投资人观点:丁香园的核心价值是庞大的App端医生和患者用户数量,且已探索出一条以药企付费为主导的变现之路。叠加医保控费、创新药审批加速、分级诊疗、DRG、更加严格的合规监管以及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如何以更加高效、省钱、合规、便捷的模式覆盖尽可能多的目标医生成为了药企当前营销的核心诉求。同时 帮助已进入医保的成熟产品在C端打开新的推广方向也是越来越多药企选择与丁香园这类线上营销机构合作的原因。对于纯C端业务,众多企业都做出了尝试,如问诊、知识付费等,但这一模式的变现场景和市场前景仍有待验证。
兼并收购
Rad Source卖方机构:威高集团买方机构:威高股份(01066.HK)交易金额:12.3亿元人民币估值:12.3亿元人民币股权占比:100%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1997年,位于美国乔治亚州。公司专注于创造非伽玛射线替代品,制造X射线辐照仪专利产品,用于世界各地的主要制药实验室、医疗机构及知名大学。公司此前率先开发了首款经美国FDA批准用于预防TA-GVHD的血液X射线辐照医疗设备,并自此一直保持着其在血液辐射技术及仪器行业的领先地位和绝对标准。该设备可使供体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失活,从而降低TA-GVHD风险。
兼并收购
震元堂卖方机构:绍兴震元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买方机构:绍兴震元(000705.SZ)交易金额:760万元人民币估值:2,568万元人民币股权占比:29.6%公司简介:绍兴市同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绍兴是一家融入现代医学和护理学、心理学、中医学、营养学,集母婴照护、产后康复、营养膳食、心理疏导、婴儿SPA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性母婴护理机构。
IPO
瑞博生物交易所/股票代码:上交所科创板/申请募集金额:16亿元人民币保荐机构:国泰君安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苏州。公司专注于小核酸创新技术和小核酸药物研究开发,对标国际小核酸技术的创新前沿,建立了包括小核酸序列设计及高通量筛选、小核酸药物递送技术、小核酸稳定化修饰技术、小核酸药物生物分析、小核酸药学研发、小核酸单体研发等在内的自主可控、全技术链整合的小核酸药物研发平台,支持小核酸药物从早期研发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成为公司不断推出小核酸药物新品种的利器。自主研发的高效长效GalNAc肝靶向递送技术达到国际水平。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打造了丰富的小核酸药物研发品种管线。投资人观点:DNA-mRNA-蛋白中心法则,支配着人类生命活动中各项机能的运转,过去在蛋白质水平的研发药物是人类疾病治疗的主力军,现如今DNA及mRNA水平的药物开发也层出不穷。小核酸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内的mRNA,可通过基因沉默抑制靶蛋白的表达,从而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为小核酸药物从转录后水平进行治疗,具备针对“不可靶向”、“不可成药”疾病开发出治疗药物的巨大潜力。但小核酸药物比小分子药物的研发难度也更高,从序列设计、活性筛选、核酸化学修饰或载体递送方面都存在较高的研发壁垒。公司深耕小核酸药物开发,已开发出多个临床药物管线。其中SR061用于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处于II/III 期临床研究阶段,SR062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处于II期临床研究阶段,SR063用于治疗AR-V7阳性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处于IIa期临床研究阶段,SR016用于治疗慢性乙肝,处于 IND申请阶段。浩悦资本认为:小核酸药物有望形成继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之后的现代新药第三次浪潮,全球仅有十余款小核酸药物上市,国内目前则尚无该类产品获批。瑞博作为中国小核酸药物第一股,预示着小核酸药物的时代已经来临,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小核酸药物在中国上市,造福广大患者。
IPO
惠泰医疗交易所/股票代码:上交所科创板/688617.SH募集金额:12.4亿元人民币发行时市值:49.64亿元人民币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深圳。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形成了以完整冠脉通路和电生理医疗器械为主导,外周血管和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业务布局。在电生理医疗器械领域,是中国第一家获得电生理电极导管、可控射频消融电极导管、漂浮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市场准入并进入临床应用的国产厂家,同时于2011年成为中国首家获得电生理电极导管和可控射频消融电极导管两类产品欧盟CE认证的国产厂家。在血管介入器械领域,是国内首家获得微导管(冠脉应用)、外周可调阀导管鞘(导管鞘组)、导引延伸导管和薄壁鞘(血管鞘组)市场准入的国产厂家,公司的导引延伸导管和薄壁鞘(血管鞘组)是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国产产品。投资人观点:随着房颤消融手术持续增长,近几年电生理市场容量突飞猛进,高技术壁垒依旧维持寡头垄断,国产厂家进口替代广阔。惠泰医疗科创板成功上市打通了电生理企业上市的通道,考虑到市场仍需培育,国产渗透率低,带量采购风险小,心内科介入将进一步像电生理等创新方向倾斜。建议关注相关电生理企业。
IPO
怡和嘉业交易所/股票代码:深交所创业板/申请募集金额:7.38亿元人民币保荐机构:中金公司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北京。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呼吸健康领域医疗设备与耗材产品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家用无创呼吸机、通气面罩、睡眠监测仪、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并提供呼吸健康慢病管理服务。公司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于一体,专注于为以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为主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以及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主的呼吸功能不全(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患者提供全周期(从诊断、治疗到慢病管理)、多场景(从医疗机构到家庭)的治疗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本周市场信息汇总
私募融资
兼并收购
IPO
E药经理人:我们致力于成为医药行业意见领袖平台,我们记录和观察医药重大商业事件,展现这个行业的复杂和冲突,提供最前线的思想火花。
浩悦资本:浩悦资本创立于2013年,致力于成为嫁接中国医疗事业与资本的桥梁。浩悦资本的研究领域和交易范围覆盖生物医药、创新医疗器械、IVD与精准医疗、医疗服务和智慧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浩悦资本的团队由深耕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多年的资深投资银行家组成,长期密切追踪医疗健康投资市场动态和投资趋势,每周发布医疗行业周报和整理医疗大事件,从资本角度解读新政策和新前沿。
本文所载的信息全部来源于公开资料,但E药经理人与浩悦资本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文所载的信息、材料或分析只提供给收件人作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收件人不应单纯依靠此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E药经理人与浩悦资本及其雇员对因使用本文及其内容而引致的损失不负任何责任。

100 项与 北京恩瑞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北京恩瑞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