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1800-01-20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1800-01-20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1800-01-20 |
Engineered TILs/CAR-TILs With PD1 Knockout and Anti-PD1/CTLA4-scFv Secreting or CARs Against Various Antigens to Treat Advanced Solid Tumors
Tumor infiltration lymphocytes (TILs) have been harvested from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and constructed to knockout PD1 gene and express scFvs against both PD1 and CTALA4 and CARs against various antigens, followed by transfusion into the patients. The safety, tolerance, and preliminary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ILs will be evaluated.
100 项与 GPC3 x PD-1 x HPK1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GPC3 x PD-1 x HPK1 相关的转化医学
0 项与 GPC3 x PD-1 x HPK1 相关的专利(医药)
可持续的创新药产出离不开充沛资金的支持。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尽管很多药企都面临着资金紧张的问题,但仍有不少企业逆势而上。他们有的通过BD授权产品/技术回笼现金反哺内部创新,凭借相对稳定的销售现金流仍维持着较高比重的研发投入,推进着与国际接轨的创新管线。借着国内各家药企财报的披露,医药魔方在此整理了2023年研发投入最高10家企业的一些数据,以供参考。2023年国内药企研发投入TOP10注:美元单位统一换算成人民币单位(按2023年平均汇率换算,即1美元=7.0467元人民币)公司:百济神州研发费用:17.79亿美元(125.33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72.34%五年来,百济神州的研发投入一直遥遥领先领先其他药企,2022年首次超过百亿人民币(110.34亿元)后,2023年再度增长至125.33亿元。百济神州研发费用连年增涨,主要在于其对候选药物研究以及临床开发的不吝投入。2023年,CDK4抑制剂BGB-43395片、BCL-2抑制剂BGB-21447片、HPK1抑制剂BGB-26808片、DGKζ抑制剂BGB-30813片等5款新分子实体首次进入了临床研究;新一代BCL-2抑制剂Sonrotoclax片启动了4项注册性试验,包括一线治疗CLL的全球III期试验;BTK CDAC药物BGB-16673也开展了治疗R/R CLL、MCL的全球扩展队列研究......来源:百济神州财报除了已经进入临床开发的产品,百济神州还在同步扩大候选药物规模,2024年预计推动至少10款新分子实体进入首次临床试验。不难看出,百济神州目前对于血液肿瘤、实体瘤进行了非常全面的管线布局,不论是丰富多样的靶点/机制覆盖,还是多元化的技术手段运用,都更加注重产品的迭代开发逻辑和深层进阶。当然,长年的投入也开始转化为商业回报。2023年其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得益于CLL、SLL、WM、FL、MZL等适应症,特别是一线CLL、SLL新适应症在欧美、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多个国家上市,全球销售额较上年同期(38.29亿元)增长了138.7%,达到91.38亿元(约13亿美元),成为国内首个年销售额超过十亿美元的创新药;PD-1产品替雷利珠单抗在数十款竞品的攻势下,也实现了增长(+33.1%),贡献了38.06亿元收入。公司:恒瑞医药研发投入:61.50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27%恒瑞医药2023年总营收228.2亿元,同比增长7.26%,其中创新药收入106.37亿(+22.1%),占到总收入46.6%。自2021年,恒瑞医药对研发的投入都保持在60亿元以上,2023年达到61.5亿元,其中费用化49.54亿。高额的研发投入使得恒瑞保持了较快的创新更新速度,并且助力其逐步建立了成熟的化药(含多肽、PROTAC)、单/双抗体药、ADC药物、小核酸、核药等技术平台,同时也布局了PDC、AOC、DAC、mRNA等新分子模式平台,以及结构生物学、AI药物研发等平台,全面聚焦前沿创新,同时其产品管线规模也日益壮大。此外,恒瑞国际化脚步也不断加快,尤其在产品权益许可海外方面,恒瑞2023年多次主动出击并且收获颇丰。一年拿下5笔deals,交易总金额超40亿美金,这是恒瑞在2023年给出的BD成绩,从侧面展现了其创新实力。公司:复星医药研发费用:51.72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17.11%2023年,复星医药总营收约414亿元,其中制药业务收入302.22亿元,占比高达73%,是其名副其实的核心业务,这主要源于汉斯状(11.2亿元,+230.2%)、汉曲优(27.5亿元,+58.2%)、苏可欣(9.2亿元,+19.7%)等产品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作为主营业务,复星医药将超过87%的研发费用(51.72亿元)投入其中。而制药业务中又有超85%-90%的资金涌入了创新药业务领域,这里面有近50%的资金被投入到抗肿瘤产品的研发中。来源:复星医药财报目前,复星医药聚焦在肿瘤、自身免疫、中枢神经、慢病(肝病/代谢/肾病)等核心治疗领域,重点强化了小分子、抗体/ADC、RNA和细胞疗法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同时积极布局肿瘤疫苗、AI药物研发等前沿技术,以开发出更多Best-in-Class(BIC)和First-in-Class(FIC)产品。公司:石药集团研发费用:48.30亿元研发费用占成药营收比例:18.80%2023年,石药集团营收314.5亿元(+1.7%),除了成药业务增长了4.6%至256.37亿元,原料产品、功能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都在下滑,分别收入36.41亿元(-9.7%)、21.72亿元(-8.9%)。成药业务成绩的取得与石药集团对创新研发一如既往的高投入息息相关。作为正在创新转型的大型药企,石药集团对创新药物的研发投入几乎稳居TOP5,2023年研发费用再次提升21%达到48.3亿元,位列TOP4。超过60个重点在研药物已进入临床或申报阶段,其中7个已递交上市申请,18个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继2023年首次进入全球管线规模TOP25,2024年石药集团再次入围该榜单,预计未来五年将有近50个创新药及新型制剂药物申报上市,以及超60个仿制药上市。具体管线来看,石药集团主要聚焦六大治疗领域(抗肿瘤、精神神经、心血管、免疫与呼吸、消化与代谢和抗感染),借助纳米、mRNA、siRNA、单抗、双抗、ADC、CAR-T、PROTAC、LYTAC、AI等技术逐步搭建了丰富的产品管线,靶点涵盖PD-1、DPP-4、IgE、COX-2、FcRn、HER2、EGFR、GLP-1、IL-4R、IL-12/23、RANKL、PCSK9等。公司:中国生物制药研发费用:47.04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18%2023年,中国生物制药总营收262亿,其中创新产品收入占比38%,达到98.9亿;研发总开支为47亿,其中创新药及生物药的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常年位居国内药企TOP5。中国生物制药主要聚焦肿瘤、肝病、呼吸系统、外科/镇痛四大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开发,尤其关注抗肿瘤新药的研发,2023年该领域的投资金额占比高达71%,截至2023年底,其在研产品有超过41%为肿瘤药物(60/145)。来源:中国生物制药JPM2024目前,肿瘤领域除了包括安罗替尼、艾贝格司亭α、派安普利单抗等在内产品已上市,PD-L1药物贝莫苏拜单抗、KRAS G12C抑制剂D-1553、ALK/c-Met抑制剂TQ-B3139、ROS1/ALK/c-Met抑制剂TQ-B3101等均处于上市审评阶段。公司:传奇生物研发费用:3.82亿美元(26.93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134.05%近几年,传奇生物的研发开支在国内药企中排名十分靠前,2023年以3.82亿美元(接近27亿人民币,+13.9%)排在第6位,丝毫不亚于国内一部分Bigpharma。据财报,传奇生物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BCMA CAR-T疗法Carvykti持续的研发活动,以及用于实体瘤的CAR-T新疗法临床开发,此外还包括在比利时建立生产基地投入的成本。传奇生物的Carvykti于2022年先后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四线治疗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上市以后Carvykti放量迅速,在2023这一首个完整商业化年份创收5亿美元。就在今年4月,Carvykti凭借III期CARTITUDE-4研究积极结果,获得FDA批准将适应症扩展至MM患者二线治疗。毫无疑问,前线治疗的获批后,Carvykti覆盖人群将大幅度增加,也有望实现更出色的商业化成绩。来源:传奇生物财报除了Carvykti,传奇生物目前还把研发目光放在了实体瘤CAR-T疗法,靶点涵盖GPC3、GCC、DLL3、CLDN18.2等,以及异体CAR-NK和CAR-NKγδT细胞疗法,靶点包括CD20、CD19、BCMA等。值得关注的是,继与强生牵手共同开发Carvykti之后,2023年11月,传奇生物又与另一制药巨头诺华就靶向DLL3的LB2102达成了合作,交易总金额高达11.1亿美元。公司:信达生物研发费用:22.28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35.90%信达生物CEO俞德超博士将2023年视为信达生物新十年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因为过去一年里,信达生物经营效率显著提升,财务表现明显改善,而在销售、市场推广、行政开支、生产效率等成本管控以及商业化产品收入快速增长推动下,2023年亏损大幅收窄,全年总营收上涨36.2%至62.06亿元,其中产品收入57.28亿元(+38.4%)。2023年,信达生物的研发开支相较上年(28.71亿元)有所减少(22.28亿元),这主要源于其在研发战略上,坚持了科学高效的布局理念,同时也合理配置了多元化产品组合的研发资源和相关投资。总体而言,无论是新产品/新适应症的上市/NDA递交、各阶段临床管线的推进等产品进展,还是对外战略合作方面,信达生物在2023年都有了不错的成果。来源:信达生物财报在诺和诺德以及礼来两大巨头的引领下,2023年GLP-1赛道风起云涌,包括信达生物、恒瑞以及华东医药等国内药企都在加速推动产品进度。在这其中,信达生物GLP-1R/GCGR双靶激动剂玛仕度肽的开发速度一马当先,从II期研究数据读出,到5项大型III期研究的密集启动,目前已经申报上市,信达生物正全力调配资源,向减肥领域发起进攻。当然,信达生物在肿瘤、CVM、自身免疫及眼科等综合产品领域成长速度也不容小觑,用于ROS1突变肺癌二线治疗的ROS1抑制剂IBI344、KRAS G12C突变肺癌二线治疗的KRAS G12C抑制剂IBI351、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疗法IL-23p19单抗IBI112、甲状腺眼病药物IGF-1R抗体IBI311等产品都渐进收获期。公司:和黄医药研发费用:3.02亿美元(21.28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36.04%2023年,是和黄医药取得里程碑式进展的一年,其核心产品呋喹替尼海外权益于1月授权给武田后,11月正式获得FDA批准上市。财报显示,在美上市不到两个月,呋喹替尼就实现了1510万美元的销售额,其于中国市场的收入为1.075亿美元(+15%)。由于呋喹替尼达成了BD交易,2023年和黄医药不仅收到了武田4亿美元的首付款,其中2.8亿美元确认为2023年收入,还获得了FDA批准触达的3200万美元里程金,这两笔进账都大大拉升了和黄医药全年总营收,也助力其首次跨越了盈利线,拿下了1.01亿美元净利润。和黄医药2023年的研发投入较2022年(3.87亿美元)减少了22%至3.02亿美元(21.28亿元),这主要是由于几项大型注册试验已经陆续完成,而且中国以外的发展以对外合作为主,合作伙伴承担主要开发费用。公司:翰森制药研发费用:20.97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20.80%翰森制药近五年来对创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也呈上升趋势,从2019年的11.2亿元到2023年的21亿元(+23.8%),增长了近一倍。当然,其创新药物的销售表现也十分亮眼,尤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逐年提高,2023年创新药与合作产品的收入(68.65亿元,+37.1%)占总营收(101.04亿元,+7.7%)的比重由2022年的53.4%已经上升至67.9%。概括来看,翰森制药的创新药主要围绕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代谢以及自身免疫五大类布局,7款创新产品已经商业化,另有50多个临床项目同步开发中,里面涵盖了30余款创新药,其中有8款为2023年新增产品。翰森制药的技术平台也十分丰富,单抗、双抗、融合蛋白、纳米制剂、siRNA、ADC、PROTAC等都有涉猎。2023年,翰森制药的创新产品还实现了BD交易,自研产品B7-H3 ADC、B7-H4 ADC海外权益都转让给了制药巨头GSK。公司:君实生物研发费用:19.37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128.88%于君实生物而言,2023年同样沉甸甸,10月27日,旗下PD-1药物特瑞普利单抗获得FDA批准上市,联合吉西他滨/顺铂一线治疗鼻咽癌或者单药用作鼻咽癌含铂治疗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这是国产首个获批进入美国市场的PD-1药物,在中国创新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目前,君实生物商业化产品有3款,2023年共计收入15.03亿元,特瑞普利单抗贡献了最主要营收(9.19亿元)。特瑞普利单抗作为最早上市的PD-1四小龙成员,虽然销售额落后于同类产品,但回温信号明显,继2022年45%的涨幅后,2023年又同比增加了25%,君实生物正加大海外上市申报工作。此外,君实生物也在加强后期阶段管线的建设,BTLA单抗tifcemalimab启动了2项III期临床研究;抗PCSK9单抗昂戈瑞西单抗的上市申请正在接受审评;IL-17A单抗JS005治疗银屑病的III期研究已经启动。Copyright © 2024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精彩预告线下沙龙↑ 长按扫码,报名活动 ↑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创新药研发领域的主要方向。根据IQVIA 2023全球研发趋势报告,在全球在研疗法中,抗肿瘤疗法占比在2022年已达到38%,在过去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10.5%。在中国,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抗肿瘤新药开始进入临床阶段。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临床试验默示许可”专栏,2023年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试验的1类新药中,有300多款为抗肿瘤1类新药,占比超过50%。本文中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在研的抗肿瘤1类新药都有哪些?它们都有望解决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哪些难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获取2023年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PDF文件) 实体瘤疗法占比超50% 从获批临床的适应症来看,2023年首次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拟开发的适应症涵盖了多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中,针对“实体瘤”适应症开发的新药占比超50%。其适应症涵盖了HER2表达的实体瘤、CD73表达实体瘤、MAPK信号通路异常的晚期实体肿瘤、CLDN18.2阳性实体瘤、KRAS突变实体瘤、HPV18+实体瘤、GPC3阳性实体瘤、FAP阳性实体瘤、NTRK或ROS1基因融合的实体瘤、表达B7-H6的实体瘤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新药拟开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胃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等实体瘤适应症。此外,还有几十款新药针对适应症为各种类型的血液系统肿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恶性肿瘤、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小分子新药占比近40%,多种分子类型百花齐放从药物类型来看,2023年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涵盖了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细胞疗法、核酸药物、放射性药物、活菌药物、溶瘤病毒药物等多种分子类型。 2023年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分子类型分布 小分子药物的许多优势使得其在治疗上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且仍然是当下新药开发的主要类型。我们统计的300多款抗肿瘤1类新药中包含了120余款小分子新药,占比接近40%。这些新药涵盖了许多靶点,如EZH2、SHP2、FGFR、BCL-2、PI3Kδ、CDK7、CDK9、CDK4、PD-1/PD-L1、BTK、TLR8、KRAS、HIF-2α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公司有2款及以上的小分子抗肿瘤1类新药获批临床,包括:贝达药业的转录增强因子TEAD小分子抑制剂、HIF-2α抑制剂、CD73核苷酶抑制剂;百济神州的新一代BCL-2抑制剂、HPK1抑制剂;和誉医药的FGFR抑制剂、新一代EGFR Exon20ins抑制剂、CD73抑制剂;恒瑞医药的调控多种癌基因表达的小分子新药、AR抑制剂、CDK4抑制剂;加科思的GUE抑制剂、PARP7抑制剂;辉瑞(Pfizer)的SHP2抑制剂、EZH2抑制剂、KAT6A表观遗传修饰剂;石药集团的ATM抑制剂、SOS1抑制剂;同源康医药的CDK7抑制剂、小分子EGFR/HER2抑制剂、CDK2/4/6抑制剂;泽璟制药的TLR8激动剂、泛KRAS突变抑制剂等等。在小分子药物中,蛋白降解疗法因可以靶向以前被认为“不可成药”的靶点,而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药开发类型。2023年,十多款蛋白降解疗法也在中国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包括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分子胶药物等。这些药物来自海思科、贝达药业、福沃药业、珃诺生物、国匡医药、分迪药业、标新生物、格博生物、齐鲁制药、海创药业等等,拟开发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实体瘤和血液肿瘤。数据来源:CDE、各公司新闻稿。本表为不完全统计,如有遗漏,欢迎补充除了小分子药物,2023年首次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中还有超80款抗体疗法,包括单抗、双抗、三抗等。其中,单抗类产品的靶点涵盖了CD38、CD73、CD70、CD47、TNFR2、NKG2A、OX40、Claudin18.2、LIF、PVRIG、B7H7、Siglec-15、TIM-3等等;双抗类产品的靶点涵盖PD-1/CTLA-4、PD-L1/CD40、PD-1/CD73、SIRPα/PD-L1、CD3/ROR1、MUC16/CD3、LAG-3/TIGIT、CEA/CD3、EpCAM/CD3、STEAP1/CD3、HER2/CD47、GPRC5D/CD3等等。此外,来自赛诺菲(Sanofi)、贝达药业、惠和生物、拓创生物、道尔生物、天广实、泽璟制药等公司的约10款三特异性抗体产品获批临床,包括了HER2/CD3/CD28三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靶向CD123/NKp46/CD16的三抗、CD3/GPRC5D/BCMA三抗等等。在抗体偶联药物(ADC)方面,2023年有约40款ADC产品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这些产品的靶点涵盖了Claudin18.2、FRα、Nectin-4、HER2、HER3、CDH3、Trop-2、CD33、CD70、EGFR-cMET、FAP、PD-L1、AXL、DLL3等。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公司在中国有2款及以上的ADC产品获批临床,包括:复宏汉霖靶向EGFR的ADC、靶向PD-L1的ADC;普方生物靶向FRα的ADC、靶向CD70的ADC;映恩生物靶向HER3的ADC以及另一款基于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的ADC;阿斯利康(AstraZeneca)靶向EGFR-cMET的ADC、靶向FRα的ADC等等。细胞疗法方面,2023年有约40款细胞治疗药物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其中包含了CAR-T细胞疗法、CAR-NK细胞疗法、TCR-T细胞疗法、TIL疗法、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KT)疗法、DC疫苗产品等等。其中,CAR-T疗法的数量占比最多,有近20款。这些产品来自亘喜生物、凯地医疗、康佰裕生物、合源生物、森朗生物、信达生物、恒润达生、原启生物、精准生物、科棋药业等,靶点涵盖了BCMA和CD19双靶点、CD22和CD19双靶点、NKG2DL、MSLN、GPRC5D、CD70、CD7、GPC3等。数据来源:CDE、各公司新闻稿。本表为不完全统计,如有遗漏,欢迎补充放射性药物可以利用同一配体分别开发针对特定靶点的诊断和治疗产品,具有独特的“诊疗一体化”优势,因此近年来备受行业看好。2023年也有接近10款放射性1类新药在中国获批临床,分别来自Telix公司、远大医药、恒瑞医药、晶核生物、蓝纳成生物等,其靶点涵盖SSTR、PSMA、FAP,正在被开发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肿瘤、PSMA阳性前列腺癌、FAP阳性晚期实体瘤等等。 除了上述产品,2023年首次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中还包含了许多其他分子类型,例如mRNA药物、DNA核酸药物、活菌药物、溶瘤病毒/重组腺病毒药物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介绍。希望这些新药后续临床研究顺利进行,早日造福患者!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您将获得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整理的《2023年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的抗肿瘤1类新药》完整PDF文件。参考资料:[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2]各公司官方网站及新闻稿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近年来,中国肿瘤5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从2003-2005年的30.9%提升到2012-2015年的40.5%。生存率的提高归因于肿瘤筛查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推广、精准肿瘤学的实施、新药研发的不断创新,以及人民福祉、收入水平提高和医疗保健的普及等多个方面。2023年12月12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团队,受邀在国际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杂志以“The landscape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ancer care in China”(《中国肿瘤研究与诊治现状》)为题,探讨中国肿瘤诊治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解决中国面临的肿瘤诊治和研发的挑战和问题,将有助于制定抗击肿瘤新策略,进而减轻全球的肿瘤负担。研究概述了肿瘤筛查策略、多学科综合治疗、精准肿瘤医学、新药研发等多个方面。1.肿瘤筛查及预防中国肿瘤预防重点包括:控制危险因素、预防慢性感染、扩大疫苗接种、实施控烟措施以及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从2012年至今,国家陆续启动了肿瘤筛查项目,大大提高了肿瘤早诊率。此外,中国研究者在高危地区,对食管癌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了精准筛查的实施。基于国内外多项研究,形成了中国肿瘤筛查指南包括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和鼻咽癌。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等通过肿瘤防治宣传周和各媒体平台,提高了公众肿瘤防治意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2.多学科团队的发展近年来,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MDT)的概念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MDT专委员会成立,旨在推动全国各级医院MDT的实施。此后,MDT取得了多项进展,包括MDT三步走等战略实施。接受MDT治疗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仍需不断完善和扩展MDT,提高MDT的效率,以服务更多的患者群体。图1 MDT发展历程3.肿瘤筛查及预防精准治疗已成为多种肿瘤(图2)诊断和治疗的重要部分,特别是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和泌尿系统肿瘤,依据靶点检测,进行诊疗方案的制定。此外,政府设立研究基金支持医生和科学家进行肿瘤基础研究、转化研究等。鼓励跨学科合作,研究罕见肿瘤类型,有力推动了精准治疗的发展。图2 实体瘤精准治疗靶点(CSCO指南推荐)除了在晚期肿瘤广泛应用精准医学外,这一概念也逐渐推广至围手术期。随着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集成影像组学、病理组学和分子特征的多模态模型,将辅助治疗决策,实现精准肿瘤学。尽管精准肿瘤学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推广仍面临挑战,包括地区差异、需要加强医生教育和培训,需要提升科研成果临床转化等。4.肿瘤新药研发进展自2015年以来,中国针对新药评审、临床研究设计与执行、临床研究数据监管、受试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发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指南规范,拉开了中国新药研发迅速发展的序幕。自2015年,临床研究的数量逐年增长,尤其是早期临床研究(图3)。在全球的早期临床研究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研究者的身影,中国在全球的抗肿瘤新药研发中逐渐获得世界认可。此外,中国的新药研发在跟随全球大趋势的同时,就中国特有的高发瘤种、常见瘤种的特殊亚型,关注度显著提高。现有的新药研发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靶点偶联药物为主,细胞治疗紧随其后,中药、化疗、疫苗等药物持续发展。治疗靶点方面,PD-1/PD-L1、VEGFR、EGFR、HER2占主要地位。以PD-1/PD-L1为例,在关注中国特有的鼻咽癌、食管癌的同时,也逐渐将该类药物的治疗从后线向一线治疗、辅助、新辅助治疗推进。关于PD-1/PD-L1的联合治疗策略方面,逐渐成为今后研发的重点。在国内多种PD-1/PD-L1上市,提高了药物可及性,部分药物通过医保谈判,减轻了患者和医保负担。图3 2015-2022年中国实体瘤新药(单抗、双抗、ADC、TKI、疫苗等)研发进展中国新药研发逐渐从me too,me better药物研发,向first-in-class药物研发转变,注重创新性靶点的研发,如:HPK1、BTLA、IRE1等。此外,中国建立自主研发的双抗、靶点偶联药物合成平台,使得大量双抗、双抗ADC、双配体ADC等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但双抗匹配靶点如何选择,大部分新药尚缺乏临床前协同作用分析,对后续进入临床研究后的安全性管理、疗效的析因分析等问题提出挑战。实体瘤的细胞治疗是新药研发的重要部分,近年来研究数量稳步提高,走在全球前列。其中CAR-T研发走在最前,NK-T、TCR-T、TIL细胞治疗紧随其后。研究靶点以Claudin18.2、MSLN、Mucin-1、GPC3为主。Claudin18.2-CART治疗在晚期胃癌的1期临床研究中看到初步疗效,后续II-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但是,关于肿瘤异质性、实体瘤肿瘤抑制微环境等对疗效的影响、安全性管理、高昂的治疗费用等问题亟待解决。图4 2015-2022年中国实体瘤细胞治疗研发进展根据临床研究需求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以1-2期为主,其中细胞治疗占据IIT研究的大部分。国家近年来加强对IIT的监管以保证研究质量,目前IIT研究尚缺乏足够基金、人力支持,仍需进一步改善。结论尽管庞大的患者群体给肿瘤诊治带来了持久的挑战,但推广肿瘤的预防和筛查,推广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精准治疗模式,以及新药研发的迅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后,倡导全面、个体化的患者诊疗,开创创新的治疗方法,实现精准医学和新药研发突破,并且通过卫生从业者、研究者、决策者等多方面协作强化,将能够不断完善治疗策略,最终延长患者生存。中国肿瘤诊治和研发领域的发展,将在全球范围内增强抗击肿瘤的作用。通讯作者沈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I期临床试验病区主任北京学者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会主任委员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生物制品微信群!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