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学界逐渐发现带状疱疹疫苗在预防痴呆症方面具有潜在的效用。然而,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许多国家已停止使用的活病毒疫苗上。而对于新型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是否同样有效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近日,国际权威杂志《Nature Medicine》发表了一篇题为“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与较低的痴呆症风险相关”的研究报告。该研究由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共同进行,他们对超过20万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接种新型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后,在六年内痴呆症的诊断率至少降低了17%。这意味着每个人能够在无痴呆症状态下,享有额外的164天以上的健康生活,甚至更长。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潜伏在人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对老年人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自2006年带状疱疹疫苗面世以来,多项研究已观察到接种疫苗群体中痴呆症风险的下降趋势,尽管这些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
在英国和美国,Zostavax(早期版本疫苗)已被更高效的Shingrix所取代。Shingrix是通过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提供给老年人和其他特定人群。研究团队利用美国TriNetX电子健康记录网络,对比了接种Shingrix和Zostavax的人群在六年内的痴呆症发病风险。每个组别均包括超过10万名参与者。此外,还将Shingrix接种者与接种其他类型疫苗(如流感、破伤风、白喉和百日咳)的人群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相较于Zostavax接种者,接种Shingrix的个体罹患痴呆症的风险降低了17%。与接种其他疫苗的人群相比,风险降低幅度在23%至27%之间。这一效应在男女两性中普遍存在,但女性表现尤为显著。具体而言,接种Shingrix的个体未患痴呆症的预期寿命,比接种其他疫苗的个体延长了5至9个月。
尽管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增加了结论的可靠性,研究者Maxime Taquet博士强调,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以确认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预防或延缓痴呆症发作方面的具体作用机制。如果后续研究得以证实,这一发现将对老年人群、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公共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疫苗实现对痴呆症预防作用的具体机制仍需探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能增加痴呆症风险,疫苗通过抑制病毒,间接降低患病概率。另一种可能性是,疫苗成分中的某些化合物对大脑健康可能有独立的正面影响。
研究者们表示,这一发现令人振奋,特别是在全球痴呆症患者数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任何能够降低痴呆症风险的措施都将受到广泛欢迎。未来,科学家们将致力于深入解析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痴呆症预防中的作用机理,并设计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期验证其潜在的附加益处,为全球公共卫生策略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