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杜普利尤单抗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III期研究达到主要和关键次要目标

2024-09-20
2024年9月11日,赛诺菲再生元宣布,度普利尤单抗(Dupixent)在一项针对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的关键研究中取得了主要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与安慰剂组相比,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组患者的疾病持续缓解率高出五倍。

度普利尤单抗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大疱性类天疱疮研究中实现疾病缓解和症状显著改善的生物制剂。若获批准,将成为美国和欧盟首个针对BP的靶向药物。

该研究称为ADEPT,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随机2/3期研究,评估了Dupixent在106名中度至重度BP成人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治疗期为52周。患者每两周接受一次Dupixent或安慰剂,并进行OCS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在控制疾病活动两周后开始OCS减量,在16周内逐步完成。之后,患者仅接受Dupixent或安慰剂至少20周,除非需要抢救治疗。

主要终点是在36周时实现持续疾病缓解的患者比例。结果显示,20%的Dupixent患者在36周时实现了完全临床缓解,而安慰剂组仅为4%。OCS减量后的疾病无复发率为59%对比16%,无需抢救治疗的比例为42%对比12%,在16周时实现完全缓解并停止OCS的比例为38%对比27%。

次要终点方面,疾病严重程度降低≥90%的患者比例为41%对比10%,临床意义上的瘙痒减少为40%对比11%。OCS使用次数减少和使用救援药物时间的减少分别为p=0.0220和p=0.0016。与基线相比疾病严重程度的降低为77%对比51%,瘙痒的减少为52%对比27%,停止使用OCS后的完全缓解天数为40对比13。

老年患者中,Dupixent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6%,与安慰剂组相同。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外周水肿、关节痛、背痛等。Dupixent组未出现导致死亡的不良事件,安慰剂组有两例。

Dupixent是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抑制IL-4和IL-13通路信号传导,这些细胞因子在免疫功能、妊娠、哺乳和大脑功能等多方面发挥作用。Dupixent已获批用于哮喘、特应性皮炎、慢性鼻窦炎等多种2型慢性炎症治疗。2024年7月,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其用于COPD成人患者的辅助维持治疗。该药物在大疱性类天疱疮和其他疾病中的应用仍在研究中。

截至2023年,Dupixent的销量达116亿美元,赛诺菲预计其2024年销售额将达到130亿欧元。

大疱性皮肤病是一类罕见但严重的疾病,主要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皮肤细胞引起。BP是其中一种,特点是剧烈瘙痒和水泡,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BP的发病率随地理区域和人群而异,尤其在老龄化和神经系统疾病增多的地区更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更多非典型病例得到了有效诊治。

目前,针对大疱性皮肤病的商业化治疗品种较少,研究多集中在单抗类药物。罗氏的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已获FDA批准治疗中重度天疱疮,是目前常见的生物制剂之一。在国内,利妥昔单抗已用于各种血液瘤治疗,但不包括大疱性皮肤病。

Dupixent的成功或将为BP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并推动相关研究和药物开发的进展。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