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其成因涉及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获取足够的食物曾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食物获取变得非常容易,外卖及快餐的普及也让肥胖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期,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H2B1通过下丘脑室旁核至背侧中缝核神经环路对抗能量失衡、肥胖及
代谢性疾病”的研究报告。研究揭示了肥胖相关基因对大脑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为理解肥胖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团队指出,SH2B1基因在调控饮食摄入方面起关键作用。该基因的变异不仅与肥胖,还与
2型糖尿病和
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障碍紧密相关。SH2B1基因细致地调控着人体的食欲和能量消耗。肥胖的出现是由于过量饮食与能量消耗不足这两大过程失衡所致。
科学家们发现,SH2B1基因在大脑中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下丘脑室旁核(PVH),这一区域主要负责调控血压和体液平衡。进一步研究显示,表达SH2B1的神经元构成了一条与脑干背侧中缝核(DRN)相互作用的神经环路。DRN区域与能量平衡、体重控制及情绪驱动的行为密切相关。通过刺激这条特定的神经环路,可以有效抑制小鼠的饥饿感;而抑制PVH中SH2B1表达的神经元则会导致肥胖。
此外,研究还揭示了SH2B1通过增强
BDNF/
TrkB信号传导来帮助维持体重的机制。
BDNF/TrkB信号在发育期促进大脑成长,成年后则维护大脑健康。这一信号如果出现故障,会导致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研究者Rui认为,与体重增加相关的
炎症可能间接干扰这一信号通路,削弱停止进食的生理信号。由于SH2B1在从昆虫到人类的多种生物中高度保守,它在细胞信号增强、瘦素与胰岛素分泌促进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对食欲及新陈代谢的调控至关重要。
目前,尚未发现增强SH2B蛋白活性的副作用,这与某些流行药物如
索马鲁肽和
替西帕肽激活
GLP-1受体的方式有所不同。如果能够找到方法增强SH2B的活性,可能为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此前未被认知的PVH-SH2B1→DRN神经环路,其中SH2B1通过强化BDNF/TrkB信号传导,为对抗肥胖构筑了一道防线,为肥胖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靶点。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