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院和台北医学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国际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发表。研究深入探讨了脑内出血后Sphk1/S1P通路在血脑屏障破坏中的关键作用,并评估了抑制该通路在治疗中的潜在效果。
脑内出血是一种极具威胁性的脑血管疾病,虽只占全部卒中类型的10%至15%,但30天的死亡率高达50%。尽管医学界在脑出血的急性处理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患者的长期预后仍然不甚理想。因此,急需更深入的研究来检测脑出血后持续脑损伤的机制,以便开发更有效的治疗途径。
研究发现,Sphk1/S1P通路在脑出血后患者的血脑屏障损伤中表现异常活跃,研究团队通过利用人类患者标本、小鼠模型和细胞实验,系统评估了该通路对血脑屏障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Sphk1/S1P在脑内血肿周围组织中显著上调,并且与血脑屏障的渗漏程度正相关。通过使用Sphk1抑制剂PF543和SiRNA进行干预,研究者们证明通过保留紧密连接蛋白和抑制内皮跨细胞转运可以维护血脑屏障的完整性。此外,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显示,Sphk1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NLRP3介导的脑内皮细胞焦亡。
实验采用PF543抑制剂,通过连续三天给患有ICH的小鼠进行注射,显著降低了其Sphk1/S1P通路的活性。研究显示,抑制这一通路后小鼠的血肿体积、脑水肿及血脑屏障渗漏均显著减小,同时生存率得以提升。
在体外实验中,研究揭示了Sphk1对ERK1/2通路及其下游NLRP3表达的影响。PF543和siRNA敲除Sphk1显著降低了ERK1/2的磷酸化状态,这一过程与细胞增殖增加和NLRP3表达下降相关。通过进一步探讨ERK1/2信号通路,发现其在细胞焦亡中的重要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该研究表明Sphk1/S1P通路在脑内出血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干预该通路或可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有望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这一研究为今后的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值得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