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发布消息,金赛药业自主研发的一类创新药——伏欣奇拜单抗(商品名:金蓓欣)已正式获得上市批准。这一药物旨在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或秋水仙碱的禁忌、不耐受或效果不佳,以及不适合反复使用类固醇激素的成年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伏欣奇拜单抗以其“长期控制、快速强效和安全”三大优势,承诺为大量痛风患者提供有效的保障。
痛风被称为“疼痛之王”,《2021年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显示,我国约有1.77亿高尿酸血症患者和1466万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其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传统疗法虽然常用,但近半数患者的疼痛仍无法得到有效缓解,约60%患者在一年内会反复发作。尤其在3到6个月的降尿酸治疗中,12%到61%的患者可能会面临痛风复发,这种复发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再而导致尿酸控制不佳,甚至造成关节损伤以及心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累及。
研究显示,痛风复发后60天内的心梗或中风风险增加89%,而在30天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提高131%。此外,痛风患者患有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增加了4.61倍,并且反复发作可能使这种风险增长到10倍。合并慢性肾脏病的痛风患者更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风险上升57%。这种高炎症水平在急性期和间歇期都会对心肾造成负担,由此持久炎症显著增加健康隐患,因此,药物治疗在于长期控制炎症。
然而,传统药物具有诸多不足,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和心血管疾病,秋水仙碱的用量也需谨慎,因其可能引发消化道或肝肾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会影响生活质量。
伏欣奇拜单抗通过精准阻断IL-1β来治疗痛风。临床数据显示,伏欣奇拜单抗单次用药后,镇痛效果在6到72小时内与类固醇相当,6个月内首次复发的风险降低了87%,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这一批准基于伏欣奇拜单抗Ⅲ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该试验涉及313名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主要研究终点结果表明,伏欣奇拜单抗的疗效不低于复方倍他米松,复发风险显著降低。
伏欣奇拜单抗的获批被认为是中国痛风治疗史上的重要进展。这一药物通过精准打击炎症反应“核心引擎”IL-1β,改善痛风症状并降低复发风险,因而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备受期待。
作为国内首个IL-1β单抗,伏欣奇拜单抗的成功填补了国内长期抗炎治疗的空白。不仅限于痛风,IL1β单抗在心血管、骨关节、呼吸等多个领域也显示出潜力。关于痛风性关节炎,伏欣奇拜单抗正积极扩展其适应症,包括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未来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创新治疗选择。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