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的冉建民教授及其团队在1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T1D-CKD)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Diabetes Technology & Therapeutics》。冉教授团队针对传统治疗仍存在持续蛋白尿的T1D-CKD患者,特别应用了一种新型药物非奈利酮。使用这一药物后,团队在实验中观察到患者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显著下降,幅度达到64%至78%,同时血钾和血压水平保持稳定。这一成果为T1D-CKD患者的疾病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冉教授指出,40%的1型糖尿病患者会发展至慢性肾脏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而目前在该领域的标准治疗主要依赖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如ACEI和ARB等。这些药物在控制蛋白尿方面虽有一定成效,但患者仍可能面临疾病的持续进展。冉教授研究了3例接受非奈利酮治疗的患者病例,以观察药物效果。其中,患者在使用非奈利酮后,UACR指标大幅下降,并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非奈利酮作为一种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盐皮质激素受体的过度活化,减少炎症和纤维化的发生。此前的FIDELIO-DKD和FIGARO-DKD研究证实其在2型糖尿病相关CKD中有效,但在T1D-CKD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通过此次研究,冉教授团队的观察为明确非奈利酮在T1D-CKD患者中使用的效果提供了珍贵的数据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和eGFR虽然出现短暂下降,但整体表现稳定,安全性较好。研究团队建议,在为接受RASi和其他降压药的患者添加非奈利酮时,应注意剂量调节,避免低血压发生。这一研究为开发更为有效的T1D-CKD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将推动未来在此领域的大规模临床研究。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