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Insight 数据库统计,本周(9 月 14 日—9 月 20 日)全球共有 86 款创新药(含改良新)研发进度推进到了新阶段,其中 1 款获批上市,2 款申报上市,28 款启动临床,10 款申报临床。
下文,Insight 将分别摘取本周国内外部分重点项目进展做介绍。
境外创新药进展
境外部分,本周共有 27 款药物研发阶段推进,包括 1 款获批上市,2 款首次启动 III 期临床试验,9 款首次启动临床。
获批上市
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本周共有 18 条新药/新适应症(不含类似药)在三大海外主要国家/地区(美国、EMA、日本)获批,其中 12 条来自日本、2 条来自美国、4 条来自欧盟:
本周在欧盟和美国获批的新药/新适应症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
1、默沙东:皮下注射 PD-1 在美国获批上市
当地时间 9 月 19 日,默沙东宣布 Keytruda QLEX™ (皮下注射 Keytruda)获得美国 FDA 批准上市,用于 Keytruda 静脉版先前获批的所有实体瘤适应症。今年 6 月, K 药皮下注射剂型已在中国申报上市,预测有望于明年在国内获批。
截图来源:默沙东官网
皮下帕博利珠单抗(MK-3475A)由帕博利珠单抗与 Berahyaluronidase alfa(ALT-B4)组成,Berahyaluronidase alfa 是韩国 Alteogen 公司开发和生产的一种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变体。该药具有灵活的治疗给药方式,每 3 周或 6 周注射一次,每次一分钟,比 30 分钟的皮下帕博利珠单抗静脉输注所需时间显著减少,并且还可以选择注射部位。
2024 年 11 月,默沙东宣布皮下帕博利珠单抗在关键性 Ⅲ 期研究 MK-3475A-D77 中取得成功,该研究旨在比较皮下注射帕博利珠单抗+化疗与静脉注射 Keytruda+化疗,用于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无论 PD-L1 TPS 表达情况如何)一线治疗的效果。在这项研究中,皮下帕博利珠单抗每六周注射一次,中位注射时间为 2 分钟,每次 4.8 毫升。
2025 年欧洲肺癌大会 (ELCC) 上,默沙东公布了 MK-3475A-D77 研究的最新数据。数据显示:
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在转移性 NSCLC 成年患者一线治疗中,皮下注射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的药代动力学 (PK) 不劣于静脉注射 Keytruda +化疗。
在次要终点方面,两组的疗效也一致。皮下和静脉组的 ORR 分别为 45.4% vs 42.1%、中位 DOR 分别为 9.1 个月 vs 8.0 个月,中位 PFS 分别为 8.1 个月 vs 7.8 个月,两组的中位 OS 均未达到。
两组也表现出一致的安全性,其中≥3 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皮下和静脉组分别为 47%、47.6%。
此外,与 3475A-D77 研究同时进行的前瞻性观察性时间和动作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与静脉注射 Keytruda 相比,皮下注射帕博利珠单抗使患者在椅旁的停留时间分别减少了 49.7%(59.0 分钟 vs 117.2 分钟),在治疗室的停留时间减少了 47.4%(周平均:66.7 分钟 vs 126.9 分钟),并使医护人员在治疗准备、给药过程和患者监护上的总活动时间减少了 45.7%(周平均:14.0 分钟 vs 25.8 分钟)。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已有 4 款皮下注射 PD-1/L1 获批上市,分别为:思路迪/康宁杰瑞/先声的恩沃利单抗(PD-L1)、罗氏的阿替利珠单抗(PD-L1)、BMS 的纳武利尤单抗(PD-1)、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PD-1)。
2、诺和诺德:口服司美格鲁肽在欧洲获批新适应症
当地时间 9 月 15 日,诺和诺德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已批准对 Rybelsus®(口服司美格鲁肽)药品标签进行更新,以体现 SOUL 试验中观察到的心血管益处。
SOUL 是一项 3b 期试验,旨在评估 Rybelsus® 对 2 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或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结局的影响。
截图来源:GlobeNewswire
Rybelsus® 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获批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的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 - 1)受体激动剂,于 2019 年上市。它有强大的临床和真实世界证据支持,与多种对照药物相比,能更显著地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并且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已确立了良好的安全性。
SOUL 是一项多中心、国际性、随机、双盲、平行组、安慰剂对照的 3 期心血管结局试验,共招募了 9650 名参与者。该试验旨在评估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司美格鲁肽与加用安慰剂相比,对患有 2 型糖尿病且已确诊患有心血管疾病和/或慢性肾脏病(CKD)的患者心血管结局的影响。其主要终点是首次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一个复合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时间。
SOUL 试验表明,在患有 2 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和/或慢性肾脏病(CKD)的人群中,与安慰剂相比,口服司美格鲁肽治疗可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显著降低 14%,这使得 Rybelsus®(口服司美格鲁肽)成为首个且唯一被证实具有心血管获益的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GLP - 1 RA)。
在美国,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将对 Rybelsus® 用于心血管适应症的标签扩展做出决定。诺和诺德还在美国提交了一项申请,申请批准每日一次、25mg 口服剂型的司美格鲁肽(即口服版 Wegovy®)用于患有肥胖症或超重且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成年人。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做出决定,如果获批,Wegovy® 将成为首个获批用于慢性体重管理的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 - 1(GLP - 1)受体激动剂。
启动临床
1、礼来:下一代小分子药物启动首个 III 期临床
9 月 15 日,ClinicalTrials.gov 官网显示,礼来登记了一项的 LY4064809(STX-478)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用于治疗携带基因改变 (PIK3CA) 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 III 期临床。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该药启动的首个 III 期。
截图来源:ClinicalTrials.gov 官网
这是一项 III 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评估 LY4064809 联合 CDK4/6 抑制剂和内分泌疗法治疗携带 PIK3CA 突变的 HR+、HER2- 晚期乳腺癌成人患者,且患者之前未接受过晚期乳腺癌治疗。该研究拟入组 920 人,主要终点包括 ORR 和 PFS。
LY4064809 代表了下一代 PI3Kα 抑制剂,选择性靶点癌细胞而非健康细胞中的 PI3Kα,从而克服了目前靶向 PI3Kα 通路药物的关键局限性,有望实现更深层次的通路抑制、更优的疾病控制和更高的耐受性。
2025 年 1 月,礼来与 Scorpion Therapeutics 共同宣布,双方已针对 Scopion 的 PI3Kα 抑制剂项目 STX-478 达成合作。在协议条款中,礼来将收购 Scorpion,该公司股东将获得最高 25 亿美元现金,包括预付款以及基于具体监管和销售里程碑的后续付款。
Scorpion 将分离设立一家新公司来开发其非 PI3Kα 管线。这家新公司将由 Scorpion 的现有股东持有,礼来拥有少量股份。新公司维持原有管理团队,将聚焦于非 PI3Kα 管线药物的开发。
临床试验结果
1、强生:全球首创口服多肽 III 期临床数据公布
当地时间 9 月 17 日,强生公布了全球首创口服靶向 IL-23R 多肽 icotrokinra 头对头 deucravacitinib(氘可来昔替尼,商品名:Sotyktu)的两项 III 期 ICONIC-ADVANCE 1 和 2 研究数据。
结果显示,Icotrokinra 优于氘可来昔替尼,进一步证明了新型靶向口服多肽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前景。
来源:强生官网
ICONIC-ADVANCE 1 和 2 为随机对照 III 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 icotrokinra 与氘可来昔替尼和安慰剂相比,在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共同主要终点是受试者达到 PASI 90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改善 90%)和 IGA 评分为 0/1(皮肤症状消除或几乎消除),且至少改善 2 级。
在这两项研究中, Icotrokinra 与安慰剂相比,在第 16 周达到了两个共同主要终点,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 ,并且在时间点显示出优于 deucravacitinib 的疗效和安全性。
与安慰剂(第 16 周)和 氘可来昔替尼(第 16 周和第 24 周)相比,Icotrokinra 显示出更优异的皮肤清除率。
Icotrokinra 的不良事件 (AE) 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截至第 24 周,Icotrokinra 的 AE 发生率在数值上低于氘可来昔替尼。
强生公司还启动了 III 期 ICONIC-ASCEND 研究,这是首个头对头乌司奴单抗的 III 期临床试验。
长期数据方面,ICONIC-LEAD 研究中,Icotrokinra 在第 52 周时表现出对成人和青少年患者持续的皮肤清除率和良好的安全性。
第 52 周时,达到 PASI 90 的成年患者在第 24 周重新随机分配到 icotrokinra 组,其 PASI 90 维持率优于重新随机分配到安慰剂组的患者(84% vs 21%;p<0.001)。
在第 52 周,86% 接受 icotrokinra 治疗 52 周的青少年达到了 PASI 90 ,而 77% 在第 16 周从安慰剂转为 icotrokinra 的青少年达到了 PASI 90。
Icotrokinra 是强生斥资近 10 亿美元从 Protagonist 引进的全球首创口服 IL-23R 拮抗剂,今年 7 月在美国申报上市,9月在欧洲申报上市。强生预测 icotrokinra 销售峰值可能达到 75 亿美元。
2、阿斯利康:皮下注射首创生物制剂 III 期成功
9 月 17 日,阿斯利康宣布,其皮下注射首创生物制剂 Saphnelo (Anifrolumab,阿尼鲁单抗皮下注射剂)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患者 III 期 TULIP-SC 试验的预定中期分析达到主要终点。
截图来源:阿斯利康官网
TULIP-SC 是一项 3 期、多中心、跨国、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评估在接受标准护理 (SOC) 治疗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自身抗体阳性 SLE 患者中,皮下注射 Saphnelo 与安慰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Saphnelo 皮下注射 (SC) 疗法显著降低了疾病活动度,且具有临床意义。中期分析中观察到的安全性与 Saphnelo静脉 (IV) 输注的已知临床特征一致。具体的研究数据将于 2025 年 10 月 24 日至 29 日在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 Convergence 2025 年会上公布。
Saphnelo 是一种首创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可与 I 型干扰素 (IFN) 受体亚基 1 结合,从而阻断 I 型干扰素的活性。I 型干扰素,例如 IFN-α、IFN-β 和 IFN-κ,是参与调节与 SLE 相关的炎症通路的细胞因子。
3、阿斯利康:「本瑞利珠单抗」COPD III 期临床未达主要终点
9 月 17 日,阿斯利康宣布,Fasenra (本瑞利珠单抗)的 RESOLUTE III 期试验尽管显示出数值改善,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患者的主要终点方面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截图来源:阿斯利康官网
RESOLUTE 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III 期试验,旨在评估本瑞利珠单抗 100 mg 对有频繁 COPD 发作史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BEC) 升高 ≥ 300 个细胞/µL 的中度至极重度 COPD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瑞利珠单抗在试验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概况与该药物的已知概况一致。阿斯利康将分析 RESOLUTE 的完整数据集,以进一步了解结果,并将在未来与科学界分享。
本瑞利珠单抗是一款精准靶向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抗 IL-5R 创新生物制剂,此前已经获批嗜酸性粒细胞哮喘、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适应症。
4、赛诺菲:全球首创纳米双抗 IIa 期成功
当地时间 9 月 17 日,赛诺菲宣布 Brivekimig 在治疗化脓性汗腺炎(HS)IIa 期研究中取得积极成果。该研究结果将在 2025 年欧洲皮肤病和性病学会 (EADV) 年会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分享。
截图来源:企业官网
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概念验证性研究,旨在评估 Brivekimig 对中重度 HS 成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主要分析人群为未接受过生物制剂治疗的 HS 患者,按 2:1 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 Brivekimig 150 mg 或安慰剂皮下注射,每两周一次。主要疗效终点是未接受过生物制剂治疗的参与者在第 16 周达到 HiSCR50(定义为总脓肿和炎性结节数量减少 ≥50%,且脓肿或引流瘘数量相对于基线没有增加)的百分比。
16 周时观察到以下情况:
Brivekimig 组(n=48)的中位反应率为 67%,而安慰剂组为 37%(n=23)。
与安慰剂相比,Brivekimig在 HiSCR75 和 HiSCR90 的更严格的次要疗效终点方面也表现出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
接受 Brivekimig 治疗的患者中有 54% 达到了 HiSCR75,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 22%(p=0.0171)。
接受 Brivekimig 治疗的患者中 31% 达到了 HiSCR90,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只有 9% 达到了 HiSCR90(p=0.0576)。
与基线相比,Brivekimig 组的引流瘘数量平均变化百分比为 -56.0%,而安慰剂组为 +10.9%(p=0.005)。
在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发生在 >10% 的参与者中,并且使用 Brivekimig 的发生率高于使用安慰剂的发生率)是鼻咽炎和头痛。
Brivekimig 是一种双靶点纳米抗体分子,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和 OX40 配体(关键的免疫调节因子)。赛诺菲正在研究该药物在一系列免疫介导疾病和炎症性疾病中的潜在应用。
医药交易
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本周(9 月 14 日 - 9 月 20 日)共发生 32 起交易事件。
1、35 亿美元!罗氏收购一款全球首创 MASH 新药
9 月 18 日,罗氏宣布,已与 89bio 达成最终收购协议,囊获一款 FGF21 类似物 pegozafermin。该交易预计在 2025 年第四季度完成,总价值可达 35 亿美元。89bio 现有员工将加入罗氏集团,成为罗氏制药部门的一部分。
来源:罗氏官网
Pegozafermi 是一款全球首创 FGF21 类似物,目前正处于 III 期临床阶段,用于治疗中度和重度纤维化患者(F2 和 F3 期)以及肝硬化患者(F4 期)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
根据协议条款,罗氏将以每股 14.50 美元的价格收购 89bio 所有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外加最高每股 6 美元的不可交易的有价值权,交易总价值最高可达 35 亿美元。
CVR 将使 89bio 在特定时间段内实现某些商业里程碑时,获得以下款项:
首次在 F4 MASH 肝硬化患者中商业销售 pegozafermin 时(截至 2030 年 3 月 31 日),每股现金 2.00 美元。
当 pegozafermin 在任何年份(截至 2033 年 12 月 31 日)全球年度净销售额达到至少 30 亿美元时,每股现金 1.50 美元。
当 pegozafermin 在任何年份(截至 2035 年 12 月 31 日)的全球年度净销售额达到至少 40 亿美元时,每股现金 2.50 美元。
2、超 14 亿元!长春金赛引进 3 款产品权益
9 月 18 日,长春金赛发布公告,与丹麦 ALK-AbellóA/S 公司达成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产品合作,将在中国联合开发并商业化 ALK 的屋尘螨(HDM)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产品,并获得ALK 自主开发的 3 款产品在中国大陆范围内的独家代理权益。
根据协议条款,金赛药业将向 ALK 支付首付款 3270 万欧元,注册里程碑付款 4000 万欧元,销售里程碑付款 1.05 亿欧元,总额高达 1.777 亿欧元(14.2 亿元,按今年平均汇率计算)。
来源:长春金赛公告
本次合作产品为 ALK 自主开发的 3 款产品,包括 2 款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产品和 1 款用于螨变应原检测的皮肤点刺试剂盒:
屋尘螨变应原制剂(安脱达):一款在中国已上市销售的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屋尘螨变应原制剂;
尘螨变应原舌下片(ACARIZAX®):为全球首款被批准用于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舌下免疫治疗片剂,已获得欧洲、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上市批准。目前已在中国大湾区和海南博鳌乐城医疗先行区应用,并同步正在中国开展 III 期桥接注册研究;
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剂盒(安刺):一款在中国已上市的用于螨变应原检测的皮肤点刺试剂盒。
3、海正药业引进一款 FIC 小分子
9 月 17 日,海正药业宣布,与艾欣达伟签署产品独家许可及战略合作协议。
截图来源:企业官微
根据协议,海正药业获得艾欣达伟自主研发的首款广谱靶向小分子抗癌新药 HSE-001(AST-3424)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研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权益。AST-3424 是一种具有潜在全球首创(First-in-Class)特性的小分子偶联药物。
同时,根据此前海正药业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海正药业需向艾欣达伟支付首付款,并根据开发里程碑事件实际达成情况向艾欣达伟支付开发里程碑款,总费用累计不超过 2.4 亿元人民币。
在产品于合作区域内首次获批上市(含附条件批准上市)后一定期限内,海正药业按照年度净销售额的约定比例每年支付销售权益金;根据每个公历年度内净销售额达成情况,支付里程碑奖励金。
同时,海正药业将与艾欣达伟开发的 AKR1C3 酶活化平台开展战略合作。海正药业的行权期自协议生效起两年内;艾欣达伟收到海正药业书面通知后,应负责利用其 AKR1C3 酶活化平台完成海正药业指定药物的开发,并推进其至获得中国大陆临床试验批件。
在合作期限内,由双方共同或任一方基于协议目的研究、开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所取得知识产权的全球权益,应归海正药业独家所有或独占性的许可给海正药业。
作为回报,海正药业支付艾欣达伟 500 万元人民币预付款,如海正药业行权,则该预付款可抵扣药物开发的款项,如海正药业在协议生效后 2 年内未行权,则艾欣达伟需将该预付款原额退还。海正药业行权后,单个研发药物需向艾欣达伟支付的首付款和开发费用总金额不超过协议约定的金额。
4、10 亿美元!迈威生物双靶点 siRNA 创新药 NewCo 出海
9 月 17 日,迈威生物与 Aditum Bio Fund 3, L.P. 宣布成立 Kalexo Bio, Inc.,并就心血管领域双靶点 siRNA 创新药 2MW7141 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Aditum Bio 将为 Kalexo Bio 提供资金,Kalexo Bio 将与迈威生物共同推进 2MW7141 的开发。
截图来源:企业官微
根据许可协议和股权购买协议,迈威生物许可 Kalexo 就 2MW7141 项目相关在全球范围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以及其他方式开发许可产品的权利。
作为回报,迈威生物将从 Kalexo 获得最高可达 10 亿美元的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低个位数的特许权使用费,其中包括一次性、不可返还的首付款及近端付款 1,200 万美元现金,作为对价的一部分,迈威生物将在符合约定条件下另外获得 Kalexo 总计双位数的 A 轮优先股。
2MW7141 是迈威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双靶点小核酸药物,主要针对血脂异常人群的血脂调控以及高危心血管事件的预防。
2MW7141 协同调控效应明确,其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对靶基因强效且持久的抑制效果,并且脱靶风险较低。作为有望成为首款采用非 LNP 递送系统的双靶点siRNA药物,2MW7141 未来可为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风险患者提供更为高效和便捷的治疗选择。
国内创新药进展
本周国内共有 71 款创新药(含改良新)研发进度推进到了新阶段,其中 4 款申报上市,6 款首次启动 III 期临床,18 款首次启动 I 期临床,12 款首次获批临床。
获批上市
1、信达生物:「玛仕度肽」又一重磅适应症获批,治疗糖尿病
9 月 19 日,NMPA 官网显示,信达生物胰高血糖素(GCG)/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IBI362)又一项适应症获批上市,治疗 2 型糖尿病(受理号:CXHS2400070/1/2)。
截图来源:NMPA 官网
玛仕度肽是信达生物与礼来制药共同开发的一款 GLP-1R/GCGR 双重激动剂。2025 年 6 月 27 日,玛仕度肽首次在国内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的 GCG/GLP-1 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首批适应症为:用于在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基础上对成人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包括肥胖(初始 BMI ≥ 28 kg/m2)或超重(BMI≥24 kg/m2)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的合并症的患者(例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本次糖尿病适应症的获批是基于两项关键 III 期临床研究 DREAMS-1 和 DREAMS-2 的积极结果。
DREAMS-1(NCT05628311/CTR20222875)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III 期临床研究,在单纯饮食运动控制不佳的中国 2 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玛仕度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了 320 例受试者,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第 24 周时 HbA1c 较基线的变化。
2025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会议最新公布的结果显示,第 24 周时,玛仕度肽组在 HbA1c 水平较基线的平均变化方面显著优于安慰剂组(LSM 治疗差异:玛仕度肽 4 mg 组为 −1.43%;玛仕度肽 6 mg 组为 −2.02%)。
在达到 HbA1c 水平 <7.0%、体重降幅 ≥5%的患者比例,以及同时达到 HbA1c 水平 <7.0% 且体重降幅 ≥5% 的患者比例,以及第 24 周体重较基线的平均百分比变化等各个指标上,玛仕度肽均显著优于安慰剂。
DREAMS-2(NCT05606913/CTR20222740)是一项为期 28 周的随机、开放 III 期临床研究,在既往接受二甲双胍联合或不联合 SGLT-2 抑制剂或磺酰脲类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国成人 T2DM 患者中,评估玛仕度肽相对于度拉糖肽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 731 例 T2DM 患者,主要终点为第 28 周时玛仕度肽 4mg 和 6mg 组与度拉糖肽 1.5mg 组相比 HbA1c 相对于基线的变化。
2024 年第 60 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公布的结果显示,基于疗效估计目标,第 28 周时,玛仕度肽 4mg 组和 6mg 组 HbA1c 较基线平均降幅分别为 1.69% 和 1.73%,均优效于度拉糖肽 1.5mg 组(1.38%)(P 值均<0.01);空腹血糖(FPG)水平较基线平均分别降低 2.03mmol/L 和 2.19mmol/L,均优效于度拉糖肽 1.5mg 组(1.71mmol/L)(P 值均<0.05)。
在糖尿病适应症上,信达还启动了第 3 项关键 III 期临床研究 DREAMS-3(NCT06184568/CTR20234187),头对头挑战司美格鲁肽,在早期 T2DM 合并肥胖的受试者进行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
作为信达慢病领域的扛把子,玛仕度肽目前已经展开了丰富的临床研发布局。除肥胖症和糖尿病之外,还布局了中至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OSA)、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均已启动 III 期临床。
2、海思科:1 类瘙痒新药国内获批新适应症
9 月 15 日,NMPA 官网显示,海思科 1 类新药「安瑞克芬」(研发代号:HSK21542)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成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中度至重度瘙痒(受理号:CXHS2400097)。2024 年,该药曾被 CDE 纳入优先审评,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瘙痒。
截图来源:NMPA 官网
HSK21542是海思科自主研发的强效外周 kappa 阿片受体(κ Opioid Receptor,KOR)选择性激动剂,不激动 μ 受体、不通过血脑屏障。2025 年 5 月 15 日,HSK21542 首次获 NMPA 批准上市,适用于治疗腹部手术后的轻、中度疼痛。
在 2024 年 ASN 大会上,海思科公布了一项 HSK21542 治疗合并慢性肾病相关瘙痒症 (CKD-aP) 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 III 期临床试验 (NCT05135390) 的积极结果。
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III 期临床试验,接受血液透析且患有中度至重度瘙痒的 545 名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分别接受静脉注射 HSK21542(剂量为每公斤体重 0.3 μg)或安慰剂,每周三次,持续 12 周。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双盲治疗期 12 周时,每日最严重瘙痒强度数字评分NRS(WI-NRS)的周平均值较基线改善 ≥ 4分的受试者比例。
研究结果显示,HSK21542 组在第 12 周时 WI-NRS 评分下降至少 4 分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37.2% vs. 15.0%,P<0.001)。HSK21542 组 WI-NRS 评分下降至少 3 分的患者估算比例为 51.0%,而安慰剂组为 24.2%(P<0.001)。从基线到第 12 周,HSK21542 还显著改善了瘙痒相关生活质量(以 5-D 瘙痒量表和 Skindex-10 量表测量)。
HSK21542 总体上安全且全程耐受性良好。HSK21542 组的头晕和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
3、复星医药:CDK4/6 抑制剂获批一线治疗新适应症
9 月 15 日,NMPA 官网显示,复星医药子公司开发的创新型小分子 CDK4/6 抑制剂「枸橼酸伏维西利胶囊」(商品名:复妥宁®)获批一项新适应症,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作为绝经前、绝经后、围绝经期 HR 阳性、HER2 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初始内分泌治疗。
这是继 2025 年 5 月首次获批之后,伏维西利商业化历程上的又一里程碑。一线适应症的获批,有助于该药在红海中增强自身竞争力,争取更大市场空间。
截图来源:NMPA 官网
枸橼酸伏维西利胶囊(研发代号:FCN-437c)是一种口服、强效、高选择性、全新结构的创新小分子药物。该药能穿透血脑屏障,可为脑转移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机会。
伏维西利目前开展有 2 项 III 期临床试验,均登记公示于 2021 年 11 月,分别针对二线及以上患者(登记号:NCT05438810/CTR20213307)和一线患者(登记号:NCT05439499/CTR20213286)。
基于前者,伏维西利在 2023 年 11 月申报上市,并在 2025 年 5 月实现首个监管批准。而后者则是本次获批一线适应症的注册临床试验,目前暂未公布结果。
此前首批适应症的临床结果显示,复妥宁能够显著延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超过 1 倍(14.0 个月 vs 5.6 个月,P<0.0001,HR 0.484),显著提升生存获益。
在用药安全性上该药也具有更好表现,主要不良反应可控可管理;同时,出现重度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肝损伤及静脉栓塞的现象十分少见,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服用不受食物影响,更适合患者作为长期用药的选择。
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国内 CDK4/6 抑制剂早已战成红海,截至目前,乳腺癌赛道上的 CDK4/6 抑制剂已有 9 款获批上市。
4、默沙东:来特莫韦片(Ⅱ)在华获批上市
9 月 15 日,默沙东宣布其新型非核苷类巨细胞病毒(CMV)抑制剂来特莫韦(商品名:普瑞明)的全新剂型——来特莫韦片(Ⅱ)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巨细胞病毒(CMV)血清学阳性的成人和 6 个月及以上且体重 ≥6kg 的儿童受者 [R+] 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巨细胞病毒病。
来源:默沙东官微
来特莫韦是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可用于接受 HSCT 成人和儿童患者的 CMV 预防方案。对于 HSCT 成人和 12 岁及以上且体重 ≥30kg 的儿童受者,来特莫韦有固定的使用剂量;而对于 12 岁以下或 12 岁及以上且体重 <30kg 的 HSCT 儿童受者,来特莫韦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体重及环孢素合用情况,在 40mg~240mg 之间调整。
来特莫韦片(Ⅱ)包含 20mg/袋和 120mg/袋两种规格,满足了来特莫韦适应症内覆盖的各年龄和体重患者的剂量需求,且可与软食混合后口服给药,也可通过鼻胃管或胃管给药,有效解决了低龄儿童吞咽困难的问题。
此前,来特莫韦已在中国获批来特莫韦片与来特莫韦注射液两种剂型。该产品去年全球销售额为 7.85 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该产品销售额为 4.36 亿美元,全年有望超过 10 亿美元。
申报上市
1、恒瑞医药:首款 ADC 新适应症报上市
9 月 17 日,CDE 官网显示,恒瑞医药瑞康曲妥珠单抗的一项新适应症报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 HER2 药物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HER2 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此前该适应症已被 CDE 拟纳入优先审评,正在公示中。
截图来源:CDE 官网
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是一种新型的靶向 HER2 的 ADC,由抗 HER2 抗体曲妥珠单抗、可裂解的连接子和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载荷组成,药物抗体比为 6。
今年 5 月,瑞康曲妥珠单抗首次在国内获批上市,单药适用于治疗存在 HER2(ERBB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成为首款获批用于治疗 HER2 突变 NSCLC 的国产 HER2 ADC,同时也是恒瑞首款商业化的 ADC 产品。
在 2025 年 ASCO 大会上,恒瑞以快速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了瑞康曲妥珠单抗在 HER2 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数据显示,瑞康曲妥珠单抗单药组的颅内缓解率为 84.4%,联合贝伐珠单抗组的颅内缓解率为 72.7%;两组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此前,瑞康曲妥珠单抗已有 9 项适应症被 CDE 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2、拜耳:1 类新药国内首次申报上市
9 月 16 日,CDE 官网显示,拜耳 1 类新药 Gadoquatrane 注射液在国内申报上市。根据该药的临床研究进度,Insight 数据库推测本次申报适应症为用于核磁共振成像。
截图来源:CDE 官网
Gadoquatrane 是拜耳开发的一种处于临床阶段的细胞外大环造影剂,用于增强 MRI 的对比度。这种低剂量钆基造影剂具有独特的四聚体结构,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弛豫率。
今年 6 月和 7 月,拜耳已先后在日本、美国、欧盟递交了 Gadoquatrane 的上市申请,用于成人和儿科患者(包括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CNS)及其他身体部位的增强磁共振成像。拜耳新闻稿指出,一旦获批,Gadoquatrane 将成为美国和欧盟市场上剂量最低的大环钆造影剂 (GBCA)。
Gadoquatrane 的上市申请是基于关键 Ⅲ 期临床研究 QUANTI。该研究中 Gadoquatrane 的剂量为 0.04 mmol Gd/kg,与 0.1 mmol Gd/kg 体重的大环造影剂相比,钆(Gd)剂量降低了 60%。
QUANTI 研究包括两项大型跨国、随机、前瞻性、双盲、交叉 III 期临床试验——QUANTI CNS(中枢神经系统)和 QUANTI OBR(其它身体区域),以及一项 QUANTI 儿科研究。共有来自 15 个国家(包含中国内地)的 808 名患者参与了该项目。
QUANTI 研究结果表明,Gadoquatrane 达到了评估可视化参数和病变检测研究的主要和次要疗效终点。QUANTI 儿科研究的结果表明,Gadoquatrane 在儿童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与成人相似。
在 QUANTI 研究中,成人以及出生至 18 岁以下儿童患者观察到的安全性概况与先前关于 Gadoquatrane 和其它大环内酯类抗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数据基本一致。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3、信立泰:PCSK9 抑制剂首次申报上市
9 月 19 日,信立泰宣布其自主研发的 1 类生物药「泰卡西单抗注射液」(项目代码:SAL003)申报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截图来源:信立泰
泰卡西单抗注射液(重组全人源抗 PCSK9 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为信立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 PCSK9 单克隆抗体,拟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治疗。该药给药方式为每 4 周一次皮下注射,一次一针。
PCSK9 抑制剂作为新型降脂药物,通过阻断 PCSK9 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结合,减少 LDLR 降解,显著提升 LDL-C 清除率。
该产品若能获批上市,将有望大幅提升患者用药便利性和治疗依从性,为血脂异常患者的长期管理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并进一步丰富公司在代谢疾病领域的创新产品布局。
拟突破性治疗
1、乐普生物:EGFR ADC 联合疗法拟纳入突破性疗法
9 月 19 日,CDE 官网显示,乐普生物的 MRG003 的拟被纳入突破性治疗,适应症为 MRG003 联合普特利单抗(PD-1单抗)用于治疗既往至少经过铂类和 PD-1/L1 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
截图来源:CDE 官网
维贝柯妥塔单抗(MRG003)是一种靶向 EGFR 的 ADC,也是全球研发进度最快的 EGFR ADC。针对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该药曾获得 CDE 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优先审评,以及 FDA 授予的孤儿药资格、快速通道资格、突破性疗法认定。
2024 年 9 月,乐普首次递交了维贝柯妥塔单抗用于鼻咽癌的上市申请。但因为要补充提交相关资料,乐普主动撤回了首次申请。今年 3 月,乐普重新提交了维贝柯妥塔单抗的上市申请,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单药用于既往经至少二线系统化疗和 PD-1/PD-L1 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
本次拟纳入突破性治疗的是一项新适应症:维贝柯妥塔单抗联合普特利单抗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普特利单抗 是一款 PD-1 抑制剂,已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晚期实体瘤、黑色素瘤。
2024 年 12 月公布的 Ⅱ 期临床数据显示,维贝柯妥塔单抗+普特利单抗联合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ORR 为 66.7%,DCR 为 93.3%;PFS 和 DoR 尚未成熟,6 个月 PFS 率为 76.2%,6 个月 DoR 率为 83.3%。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TRAE) 包括瘙痒、皮疹、贫血 和脱发。
2、恒瑞医药:又一款 1 类新药拟纳入突破性疗法
9 月 17 日,CDE 官网显示,恒瑞申报的 1 类新药注射用 SHR-1501 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适应症为联合卡介苗(BCG)用于 BCG 无应答的原位癌(CIS)。
截图来源:CDE 官网
SHR-1501 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白细胞介素-15(IL-15)融合蛋白,可以刺激体内 T 细胞、B 细胞和 NK 细胞增殖,发挥调动机体免疫系统清除体内异物的作用。
在 2025 年 ASCO 大会上,恒瑞首次公布了 SHR-1501 的临床数据。数据来源于一项 SHR-1501 单药或与 BCG 联合用于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 I/II 期临床研究。
截至 2024 年 9 月 7 日,该研究共入组 84 名受试者,其中 Ia 期入组 8 名受试者(SHR-1501,200、400 和 600μg ),Ib 期入组 6 名受试者(SHR-1501+BCG), II 期入组 70 名受试者(SHR-1501+BCG)。
II 期共有 3 个队列,队列 A 为 BCG 初治 NMIBC 患者(n=29)、队列 B 为对 BCG 治疗无应答的原位癌患者(n=17),队列 C 则为 BCG 无应答的非原位高级别 Ta/T1 期 NMIBC 患者(n=24)。
在 Ia/Ib 期研究中,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且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因此 II 期使用了 600μg SHR-1501 + 120mg BCG 治疗方案。
疗效方面,队列 B 在疗效可评估的患者中,3 个月或 6 个月的 CR 率为 90.9%(10/11)。在队列 A 和 C 中,12 个月的 DFS 数据尚未成熟。队列 A 的 9 个月 DFS 率为 94.4%,队列 C 的 9 个月 DFS 率为 53.9%。
安全性方面,SHR-1501 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 50%(4/8),联合治疗组为 69.7%(53/76)。单药组和联合组 3 级 TRAE 发生率分别为 12.5% 和9.2%。未报告 4 级或 5 级 TRAE,未发生严重 TRAE。
总体而言,SHR-1501 单独使用或与 BCG 联合使用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对未接受 BCG 治疗和对 BCG 无反应的高危 NMIBC 患者表现出良好的疗效,支持进一步研究。
3、恒瑞医药:siRNA 乙肝疗法拟纳入突破性疗法
9 月 15 日,CDE 官网显示,恒瑞医药的 HRS-5635 注射液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来源:CDE 官网
HRS-5635 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肝靶向乙肝病毒的 siRNA 药物,全球尚无同类产品获批上市。
目前 HRS-5635 用于慢性乙肝的临床研究已推进至 II 期(登记号:NCT06425341、CTR20241805)。该研究计划入组 303 名受试者,目前已经入组 278 名受试者。
除了 HRS-5635 外,恒瑞还布局了高脂血症 siRNA 疗法 HRS-7249、肥胖 siRNA 疗法 HRS-5817 和 高血压 siRNA 疗法 HRS-9563。
4、星曜坤泽:siRNA 乙肝疗法拟纳入突破性疗法
9 月 15 日,CDE 官网显示,星曜坤泽的 HT-101 注射液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与 HT-10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中和抗体)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来源:CDE 官网
HT-101 是一款 GalNAc 偶联的 siRNA 创新药物,通过高特异性肝脏靶向,沉默乙肝病毒的 mRNA,阻断多个病毒蛋白合成,达到抗 HBV 作用。其临床优势显著。目前正在开展用于乙肝的 II 期临床。
Ib 期临床结果显示,所有剂量组患者在两次给药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持续下降,高剂量组部分患者实现 HBsAg 清除。II 期初步数据进一步表明,HT-101 无论在起效时间,还是 S 抗原清除率,均优于国内外同类竞品。
今年 7 月初,该产品单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启动临床
1、正大天晴:首个国产 CD3/CD20 双抗启动 III 期临床试验
9 月 17 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显示,正大天晴 1 类新药 TQB2825 注射液登记了一项治疗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的 III 期临床试验。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该药启动的首个 III 临床。
截图来源: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
这是一项随机、开放、多中心 III 期临床试验,旨在既往接受过 ≥2 线系统治疗的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受试者中评估 TQB2825 注射液对比免疫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拟入组 228 人,主要研究终点是由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 ORR、OS、DOR 等。
TQB2825 是一种全球创新的 CD3/CD20 双特异性抗体,采用独特的 2:1 分子结构设计,通过高 CD20 亲和力与适度 CD3 亲和力的平衡,既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效率,又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降低对 T 细胞的过度激活风险。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共有 22 款 CD3/CD20 双抗新药在研,4 款已经获批上市,分别是奥德罗奈昔单抗、艾可瑞妥单抗、格菲妥单抗和莫妥珠单抗。除此之外,TQB2825 是进展最快的,也是首个进入 III 期的国产 CD3/CD20 双抗新药。
内容来源:药企官方发布新闻/资料、Insight 数据库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 Plus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点击卡片进入 Insight 小程序
国内审评进度、全球新药开发…
随时随地查!
多样化功能、可溯源数据……
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等你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