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安4月25日,恒瑞医药四款ADC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CDE批准,其中三款进入Ⅲ期临床阶段,一款进入Ⅱ期临床阶段,为其ADC管线布局带来进一步深化。图1 恒瑞ADC临床获批这四款药物分别是SHR-A2102(Nectin-4 ADC)、SHR-A2009(HER3 ADC)、SHR-A1904(CLDN 18.2 ADC)和SHR-1826(c-Met),联合贝伐珠单抗±阿得贝利单抗(PD-L1)±SHR-8068(CTLA-4单抗)用于治疗实体瘤,其中SHR-A2102还加入化疗,形成五联疗法。根据恒瑞2025年一季度报显示研发费用达15.33亿元,多年来累计研发投入已达460亿元。在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的驱动下,在研管线快速推进,创新研发成果加速转化,也促进了业绩增长势头。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8.63亿元,同比增长29.35%,交出了亮眼成绩。作为中国创新药企的领军者,恒瑞近年来在ADC领域持续发力,构建了覆盖靶点探索、技术平台创新、临床开发及国际化合作的完整生态体系。其ADC管线数量、技术深度及临床进展均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并逐步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01 技术平台:差异化设计与自主创新恒瑞对于ADC药物的探索,最早可追溯至2011年开发首代罗氏HER-2 ADC药物T-DM1的类似药SHR-A1201,整体呈现提早布局、快速调整的特点,两年内推进至临床,后期已移出其在研管线列表;而对于如c-Met等其他靶点的研究,也同样如此。相较于中途入局的国内其他头部药企,恒瑞在这一领域已算得上是深耕多年,并借助持续灵活调整,逐步明确了多个核心靶点,早早打下布局基础。其在ADC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源于自主研发的恒瑞迅捷模块化ADC创新平台(HRMAP)。该平台以第一三共ADC技术平台为基础,针对毒素Dxd进行改造优化,技术平台确定性高,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定点偶联技术,同时包含多种连接子、多种靶向抗体和多种机制的毒素,显著提高了ADC药物的血浆稳定性、均一性和抗肿瘤活性。图2 恒瑞医药HRMAP平台凭借HRMAP平台,恒瑞已衍生出12个获批临床的新型、差异化ADC分子,涵盖HER2、TROP2、Claudin18.2、CD79b、Her-3、Nectin-4等多个靶点,成为国内在ADC药物热门靶点上布局深入、进展靠前的领跑企业。 02 管线布局:梯度储备与适应症全覆盖恒瑞的ADC管线以“靶点差异化”和“适应症广泛性”为特色,形成了从早期临床到上市申报的梯度储备。图3 恒瑞医药肿瘤在研管线一览根据其官网当前显示的在研管线列表,该司共计有9款ADC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其中1款进入上市申报阶段、4款Ⅲ期临床、3款Ⅱ期以及1款1期。研发策略上整体呈现“成熟靶点差异化,新兴靶点抢先机”的特点,搭建全面的ADC产品体系。针对成熟靶点,在HER2、TROP-2等拥挤赛道,恒瑞选择从适应症和联用方案切入。例如,SHR-A1811(HER2 ADC)不仅瞄准HER2阳性乳腺癌,更将适应症拓展至传统HER2靶向药难以覆盖的“低表达”人群(占乳腺癌患者50%以上)。2024年公布的Ⅱ期数据显示,其针对HER2高表达乳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6.3%,同时对HER2低表达患者的ORR达60.4%,疗效获益持久。目前,该药物已在多个疾病领域开展联合方案的探索,包括联合肿瘤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小分子TKI、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的Ⅲ期试验已全面铺开,并与其自主研发的PD-L1抑制剂阿得贝利单抗联用探索“去化疗”方案。作为恒瑞进展最快的管线,SHR-A1811已先后8次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包括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HER2低表达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HER2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HER2阳性结直肠癌以及HER2阳性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针对处于潜在成熟阶段的新兴靶点,恒瑞则主打抢先进场,以快破局。尚处于1期的SHR-4849(DLL3 ADC)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细胞肺癌(SCLC)领域长期缺乏有效疗法,而DLL3在多达80%的SCLC患者中高表达。恒瑞的SHR-4849对DLL3中、高表达的不同肿瘤细胞系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基于明显的旁观者效应,可通过杀伤DLL3高表达细胞释放毒素来杀伤DLL3低表达细胞。2024年,其海外权益以超10亿美元的总额授权给美国IDEAYA,成为中国ADC出海的重要里程碑,也让这一靶点再度备受关注,目前全球范围内暂无DLL3 ADC产品获批上市。可以看出,恒瑞正在稳步构建纵向深化、横向全面的ADC产品体系。基于各阶段全线储备,同时依托多靶点并举和适应症拓展,既能避免在红海市场硬碰硬,又能在蓝海领域建立先发优势。 03 全球视野:从License-out到生态构建自ADC药物开发进入新阶段,双抗ADC和双/多毒素的开发成为早期研发的新方向,联合治疗的开发则成为后期开发的主线路。本次多项联合治疗临床的获批,加速推进了恒瑞在ADC+IO+抗血管生成联合疗法的重点布局。而纵观全局,恒瑞对自家产品的期待又远非“先手布局”、“产品出海”这般简单。不同于传统的一次性授权,恒瑞在DLL3 ADC交易中保留大中华区权益,同时与IDEAYA共享后续临床开发收益。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License-out模式,为其后续管线的海外授权提供了十分出色的范本。而更早之前其与Hercules的“Newco”交易,则更是凭借60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创下国内记录,直接助燃这一新出海模式,同时作为对外许可交易对价的一部分,也让恒瑞获得了Hercules 19.9%的股权。自2018年以来,恒瑞与全球范围内先后开展了13笔对外许可交易,涉及16个分子实体,潜在总交易额约为140亿美元,首付款总额约为6亿美元,另获若干合作伙伴的股权。目前,该司有氟唑帕利、海曲泊帕、SHR0302等超20项国际临床试验在海外开展,并有3款创新药获FDA孤儿药认定。具体到ADC药物上,则有4款ADC产品—SHR-A2009、SHR-A1912、SHR-A1921、SHR-A2102先后获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当前正在加快推进其临床试验及上市注册进度。针对未来出海策略,恒瑞医药总裁、首席运营官冯佶在2024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的国际化策略还是内生发展与对外合作并重,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可以看出,其最终目标在于通过技术授权、联合开发、海外自主研发的三步走策略,构建全球化的ADC生态。 写在最后 恒瑞医药在ADC领域的崛起,见证了其从技术模仿到经验沉淀再到自主创新的突破与飞跃。从技术平台设计创新,收获保留更多有效性和更强稳定性的产品,到HER2 ADC挑战多项适应症,以持续拓宽的覆盖面实现产品的多领域布局深入,再到DLL3 ADC授权案彰显中国智造的价值认可,其每一步突破,都在推进构建多元化创新管线矩阵,以内生式发展能力赋能全球。未来几年,随着其核心产品上市进程和临床试验的不断推进,我们或将看到其在ADC领域的关键破局和重大进展,见证助力开启中国医药创新从“追赶”走向“引领”的时代。引用:恒瑞医药官网文章和其他公开资料共建Biomedical创新生态圈!如何加入BiG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