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要得到授权。近日,CDE官网显示,益方生物的1类新药D-2570片新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受理号:CXHL2500705)。据摩熵医药数据库显示,该药物目前已有多个适应症处于不同临床研发阶段,包括斑片状银屑病(III期临床)、溃疡性结肠炎(II期临床)及免疫系统紊乱(I期临床)等。D-2570片研发状态查询图片来源:摩熵医药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D-2570是益方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靶向TYK2的新型口服选择性抑制剂,通过选择性结合TYK2假激酶域JH2部位,抑制TYK2激酶的活性,进而阻断TYK2依赖性的IFN-γ、IL-23和IL-12细胞因子信号传导介导的STAT蛋白的磷酸化,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参与免疫调节。7月初,益方生物启动了D-2570国内首个三期临床研究,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三期,探索D-2570用于中重度成人银屑病疗效和安全性。其主要终点为第16周时PASI90(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改善至少90%)的受试者百分比,次要终点包括第16周时PGA0/1(医生总体评估为皮损完全清除或基本清除)的受试者百分比、各访视周PASI和PGA相关指标、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血清IL-17A的变化。主要研究者为北大人民张建中和周城教授,预计入组390例受试者,全国共51家中心参与。D-2570III期临床试验信息(CTR20252503)图片来源:摩熵医药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值得一提的是,D-2570是国内第四款进入Ⅲ期临床的TYK2抑制剂,其研发进展紧随翰森制药的HS-10374和诺诚健华的ICP-488与ICP-332之后。银屑病治疗药物演进:从传统疗法到靶向治疗突破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由遗传、免疫及环境因素共同诱发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影响全球2-3%的人口,我国患者超700万(2020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银屑病病程长、易复发、合并症多(如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过往的研究证实,TH17/IL-17通路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主要作用,而炎症介质如IL-17、IL-23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成为治疗的关键靶点。传统疗法,如糖皮质激素、光疗,长期主导银屑病治疗,但随着对发病机制理解的深入,生物制剂和口服靶向药取得突破,正重塑治疗格局。生物制剂迭代:TNF抑制剂(2004年首批获批):包括依那西普(etanercept)、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戈利木单抗(golimumab)等,通过阻断TNF-α减轻炎症。IL-12/IL-23抑制剂(2009年获批):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靶向IL-12/IL-23共有受体,调节Th1/Th17/Th22细胞通路。IL-17抑制剂(2015年后上市):司库奇尤单抗(secukinumab)、依奇珠单抗(ixekizumab)、布罗利尤单抗(brodalumab)相继问世,直接阻断IL-17A/F信号,疗效显著。IL-23抑制剂:瑞莎珠单抗(risankizumab)、替拉珠单抗(tildrakizumab)、古塞奇尤单抗(guselkumab)成为新一代选择,选择性抑制IL-23,减少对免疫系统的广泛影响。口服靶向药短缺:目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口服疗法较少。仅有两款口服药物——阿普米司特(PDE4抑制剂,2021年国内获批)和氘可来昔替尼(TYK2变构抑制剂,2023年国内获批)成功上市。银屑病口服疗法的匮乏凸显了对新型、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口服药物的需求。TYK2抑制剂竞争格局:从海外垄断到中国突围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统计,目前全球共23款临床在研TYK2抑制剂,其中12款为变构抑制剂。百时美施贵宝的氘可来昔替尼目前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TYK2变构抑制剂。此外,还有6款TYK2抑制剂处于III期临床阶段,包括武田的zasocitinib、Alumis制药/海思科的ESK-001、翰森制药的HS-10374、诺诚健华的ICP-488和Soficitinib(ICP-332)以及益方生物的D-2570。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TYK2抑制剂数据来源:摩熵医药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中国药企在TYK2抑制剂研发中表现亮眼,全球近一半的TYK2抑制剂来自中国。部分国产TYK2抑制剂已披露临床数据,海思科的ESK-001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时,高剂量下疗效与氘可来昔替尼相当;翰森制药的HS-10374和诺诚健华的ICP-488,II期研究数据虽未展现出超越氘可来昔替尼的潜力,但也为后续研发积累经验。益方生物的D-2570则脱颖而出,其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II期数据出色,首次助力中国药企在TYK2抑制剂赛道超越海外药企。中国药企:自免领域的突围之路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第三大慢性病,治疗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1206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752亿美元,孕育了阿达木单抗(艾伯维)、度普利尤单抗(赛诺菲/再生元)等“百亿美元分子”。与海外巨头相比,中国自免研发起步较晚,但正快速追赶。靶点布局策略:(1)快速覆盖成熟靶点:JAK、CD19、IL-17、TNF-α、PDE4等,适应症扩展至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慢阻肺(COPD);(2)突破前沿靶点:TYK2、IL-4Rα、TSLP、IL-12p40等领域,多款国产新药研发进度跻身全球前5(如康诺亚CM310靶向IL-4Rα、恒瑞SHR-1819靶向TSLP)。研发实力提升:中国药企通过差异化设计(如变构抑制剂)和快速临床推进,在TYK2等靶点上实现国际并跑。随着ESK-001、D-2570等项目的海外授权及临床突破,国内外自免研发差距正显著缩小。结语益方生物D-2570的III期推进与新适应症拓展,既是中国TYK2抑制剂突围的缩影,更是自免领域“中国智造”的进阶注脚。全球23款在研TYK2抑制剂中近半来自中国,从D-2570的II期数据领先,到ESK-001的海外授权,中国药企正以差异化创新叩击千亿美元自免市场的大门。对于700万银屑病患者而言,这场突围不仅是疗法迭代的希望,更是“中国新药改写全球格局”的生动实践。END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近期热门资源获取中国临床试验趋势与国际多中心临床展望-2025052024年医药企业综合实力排行榜-202505中国带状疱疹疫苗行业分析报告-202505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分析报告-202504数据透视:中药创新药、经典验方、改良型新药、同名同方的申报、获批、销售情况-2025032024年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202503中国AI医疗健康企业创新发展百强榜单-202502解码护肤抗衰:消费偏好洞察与市场格局分析-2025022024年FDA批准上市的新药分析报告-202501小分子化药白皮书(上)-2025012024年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全景洞察报告-2025012024年医保谈判及市场分析报告-202501近期更多摩熵咨询热门报告,识别下方二维码领取联系我们,体验摩熵医药更多专业服务会议合作园区服务数据库咨询定制服务媒体合作点击上方图片,即可开启摩熵化学数据查询点击阅读原文,申请摩熵医药企业版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