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Insight 数据库统计,本周(10 月 12 日—10 月 18 日)全球共有 86 款创新药(含改良新)研发进度推进到了新阶段,其中 1 款获批上市,5 款申报上市,2 款首次启动 III 期临床,19 款启动临床,26 款申报临床。
下文,Insight 将分别摘取本周国内外部分重点项目进展做介绍。
境外创新药进展
境外部分,本周共有 23 款药物研发阶段推进,包括 1 款首次启动 III 期临床,9 款首次启动临床,8 款首次获批临床。
获批上市
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本周共有 4 条新药/新适应症(不含类似药)在三大海外主要国家/地区(美国、EMA、日本)获批。
1、阿斯利康/安进:「特泽利尤单抗」新适应症在美国获批上市
当地时间 10 月 17 日,阿斯利康与安进联合宣布,美国 FDA 已批准 Tezspire(特泽利尤单抗皮下注射)的补充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成人和 12 岁以上儿童患者中控制不佳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附加维持治疗。
截图来源:阿斯利康官网
特泽利尤单抗是一款靶向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单克隆抗体。此前,特泽利尤单抗已于 2021 年 12 月首次在美国获批,用于 12 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重度哮喘患者的附加维持治疗,是全球首款获批的 TSLP 靶向药。
此次特泽利尤单抗的 CRSwNP 适应症获批主要基于 III 期 WAYPOINT 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这是一项采用双盲、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设计的平行组研究,旨在全面评估特泽利尤单抗治疗成人重度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与安全性。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特泽利尤单抗治疗组或安慰剂组,接受皮下注射治疗。对于完成 52 周治疗期的受试者,研究还额外设置了 12-24 周的治疗后随访阶段。
III 期 WAYPOINT 结果显示:
在治疗第 52 周时,与安慰剂组相比,特泽利尤单抗治疗组鼻息肉评分(NPS)降低 2.065 分 (95% CI: -2.389, -1.742; p<0.0001),且这一改善最早在治疗第 4 周即开始显现;
患者自评的鼻塞评分(NCS)降低 1.208 分 (95% CI: -1.201, -0.855; p<0.0001) ,且在接受治疗第 2 周就观察到了 NCS 的改善,并持续至第 52 周。
在所有关键次要终点上,特泽利尤单抗治疗组均实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与安慰剂组相比,特泽利尤单抗可使患者后续需接受鼻息肉手术的比例降低 98%(p<0.0001),需接受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比例降低 88%(p<0.0001)。
安全性方面,特泽利尤单抗在 CRSwNP 患者群体中总体耐受性良好,其安全性特征与已获批的重度哮喘适应症保持一致。在 WAYPOINT 试验中,治疗组最常报告的不良事件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鼻咽炎及上呼吸道感染。
2、诺和诺德:口服司美格鲁肽在美国获批新适应症
当地时间 10 月 17 日,诺和诺德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 Rybelsus®(口服司美格鲁肽)用于降低伴有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 2 型糖尿病成人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风险,如心血管死亡、心脏病发作或中风,无论患者既往是否有心血管事件(一级和二级预防)。
截图来源:PR Newswire
Rybelsus® 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获批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的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 - 1)受体激动剂,于 2019 年上市。
SOUL 是一项多中心、国际性、随机、双盲、平行组、安慰剂对照的 3b 期心血管结局试验,共招募了 9650 名参与者。该试验旨在评估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司美格鲁肽与加用安慰剂相比,对患有 2 型糖尿病且已确诊患有心血管疾病和/或慢性肾脏病(CKD)的患者心血管结局的影响。其主要终点是首次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一个复合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时间。
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组 4825 名参与者中有 579 人(12.0%)发生 MACE 事件,而安慰剂组 4825 名参与者中有 668 人(13.8%)发生了 MACE 事件(HR 0.86;95%CI 0.77-0.96;p=0.006)。
SOUL 试验表明,在患有 2 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和/或慢性肾脏病(CKD)的人群中,与安慰剂相比,口服司美格鲁肽治疗可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显著降低 14%,这使得 Rybelsus®(口服司美格鲁肽)成为首个且唯一被证实具有心血管获益的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GLP - 1 RA)。
3、艾伯维:美国 FDA 批准更新「乌帕替尼」治疗炎症性肠病的适应症说明
10 月 16 日,艾伯维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其补充新药申请(sNDA),更新RINVOQ® (upadacitinib) 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和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CD)成年患者的适应症说明。
截图来源:企业微信公众号
此前,RINVOQ 适用于对一种或多种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应答不佳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性 UC 或 CD 成年患者。更新后的适应症说明还允许临床上不建议使用 TNF 抑制剂且至少接受过一种获批的系统治疗的中重度 UC 或 CD 成人患者使用 RINVOQ。
临床试验结果(ESMO)
当地时间 10 月 13 日(周一),2025 年 ESMO 年会常规摘要正文重磅发布;10 月 17 日至 21 日(周五至次周二),2025 年 ESMO 大会在德国柏林盛大召开。
在本期周报中,Insight 将摘取部分精彩摘要进行分享,更多详细报道,欢迎关注 Insight 公众号的每日推送,或登录 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浏览分析。
1、PD-(L)1/VEGF:三生制药、基石药业、华奥泰、康方生物…
本届大会上,三生制药公布了 PD1/VEGF 双抗 SSGJ-707 联合化疗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患者一线治疗的 II 期临床试验 (NCT06493760) 的初步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5 月 20 日,三生制药已将该药的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独家授予辉瑞,总金额高达 60.5 亿美元,其中首付款就有 12.5 亿美元,创中国创新药出海新记录。
截图来源:ESMO 官网
在该 Ⅱ 期研究中,未经治疗的左半(包括直肠肿瘤) RAS/RAF 突变患者和右半(无论 RAS/RAF 突变状态如何)pMMR/MSS 型 mCRC 患者按 1:1:1:1 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
A1 组:SSGJ-707 10 mg/kg Q3W+XELOX 治疗
A2 组:SSGJ-707 10 mg/kg Q2W+mFOLFOX6 治疗
B1 组:SSGJ-707 5 mg/kg Q3W+XELOX 治疗
B2 组:SSGJ-707 5 mg/kg Q2W+mFOLFOX6 治疗(B2 组)
截至 2025 年 2 月 18 日,68 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了 SSGJ-707 联合化疗治疗。安全性数据显示,68 例患者中,61 例(89.7%)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19 例(27.9%)出现≥3 级 TRAE。67 名患者至少接受过 1 次基线后肿瘤评估。疗效数据显示,总体 ORR 和 DCR 分别为 68.66% 和 98.51%。其中:
A1 组 ORR 和 DCR 分别为 58.82%、94.12%;
A2 组 ORR 和 DCR 分别为62.5%、100%;
B1 组ORR 和 DCR 分别为88.24%、100% ;
B2 组 ORR 和 DCR 分别为 64.71%、100%。
基石药业将在本届大会上首次披露 CS2009 在约 70 例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 I 期剂量递增临床研究初步数据。根据 Insight 数据库,CS2009 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 PD-1/VEGF/CTLA-4 三抗。
这是一项针对晚期实体瘤的首次人体、多中心、Ⅰa/Ⅰb 期临床。其中,Ⅰa 期研究探索了 CS2009 的 6 个递增剂量水平 ,并进行了剂量限制性毒性 (DLT) 评估。同时,将额外的患者补充到选定的安全剂量水平组,以进一步评估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条件的患者必须为晚期疾病进展、不耐受、拒绝治疗或无可用的标准治疗方案。主要目标包括安全性、耐受性和最大耐受剂量 (MTD)/暂定的 RP2D。
目前该研究的 Ib 期临床研究结果已经在大会官网公布。截至 2025 年 5 月 8 日,9 名患者(88.9% 为白人)接受了 CS2009 治疗,其中软组织肉瘤 3 例,卵巢癌 3 例,膀胱黏液腺癌、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和宫颈癌各 1 例,治疗范围涵盖 1-3 个剂量。所有患者均接受过 ≥1 线抗癌治疗(中位数为 2 [1-5]),77.8% 对既往治疗无反应。
数据显示,未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也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所有 CS2009 相关不良事件均为 1 级。
华海药业子公司华奥泰生物展示了 PD-L1/VEGF 双抗 HB0025 联合化疗一线治疗 NSCLC 的 II 期研究的初步结果。
该研究评估了 HB0025 联合化疗治疗晚期 NSCLC 的疗效和安全性,纳入了未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患者,且未携带 EGFR 或 ALK 基因变异。患者被分为两组,研究的主要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 (ORR)。
队列 1(鳞状 NSCLC)中患者接受 20mg/kg HB0025 联合卡铂/紫杉醇方案;
队列 2(非鳞状 NSCLC)中患者接受 20mg/kg HB0025 联合卡铂/培美曲塞方案。
截至 2025 年 4 月 25 日,共入组 113 例患者(队列 1=58 例,队列 2=55 例)。中位年龄 65.0 岁。中位随访时间为 4.47 个月。其中 87 例患者至少进行过一次基线后肿瘤评估,无进展生存期(PFS)尚未确定。
疗效方面,队列 1 的 ORR 为 83.3%(40/48),其中 PD-L1 TPS < 1%、TPS 1∼49% 和 TPS ≥50% 患者的 ORR 分别为 87.5%(7/8)、72.7%(8/11)和 100.0%(15/15);疾病控制率(DCR)为 95.8%(46/48)。
队列 2 的 ORR 为 56.4%(22/39),DCR 为 94.9%(37/39)。
安全性方面,39.8%(45/113)的患者发生了≥3 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最常见的 ≥3 级 TRAE 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和白细胞计数下降。
康方生物重磅新药依沃西(PD-1/VEGF 双抗)联合化疗对比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的注册性 III 期临床研究(AK112-306/HARMONi-6)研究成果则入选 ESMO 大会作为 LBA 发表,并将在 ESMO 年会最受瞩目的主席论坛(Presidential Symposium)上,由主要研究者、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作口头报告。该研究同样已被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主刊接收,将在 ESMO 2025 期间同期发表。
2、首次公布临床结果的新药管线:第一三共、百济神州、科伦、诺华…
本届大会上,第一三共通过小型口头报告展示了 DS-3939 首个人体 I/II 期试验的初步结果。
截图来源:ESMO 官网
DS-3939 是第一三共基于 DXd ADC 技术平台研发的一种靶向 TA-MUC1 的 ADC,其结构由人源化抗 TA-MUC1 抗体、酶切可切割的四肽连接体和具有高药抗比(DAR)的 DNA 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DXd)组成。
这项研究包括全球剂量递增(第 1 部分)和扩展(第 2 部分)部分,针对既往经治、对标准疗法耐药的晚期实体瘤患者。患者每 3 周接受一次 DS-3939 静脉注射。主要目的是评估安全性/耐受性和 ORR。数据截至 2025 年 2 月 28 日,共纳入 47 例患者,其中 5 例胆道癌、5 例乳腺癌、16 例 NSCLC、8 例卵巢癌、8 例胰腺癌和 5 例尿路上皮癌。
疗效方面,在接受 2-6 剂量 DS-3939 治疗且进行过 ≥1 次基线后肿瘤评估的 38 名患者中,有 31 名观察到肿瘤缩小(81.6%),其中根据 RECIST 1.1,10 名患者(NSCLC、OC 和 BC)确认有部分缓解,23 名病情稳定,5 名病情进展。
最常见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为恶心、呕吐、便秘、贫血和疲劳。
诺华通过迷你口头报告公布了 HRO761 首次人体 I/Ib 期研究中单药剂量递增的中期结果。
截图来源:ESMO 官网
HRO761 是一种首创的、高效、选择性的 WRN 抑制剂,此前有研究认为 WRN 抑制剂或可为 MSI 高的癌症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本次公布的是一项开放性、多中心、I/Ib 期剂量探索和扩展研究,旨在研究 HRO761 治疗 MSI-H/dMMR 晚期实体瘤患者的疗效。
截至 2025 年 2 月 12 日,共入组 47 名患者(在接受既往标准治疗,包括需要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后,病情进展或不耐受),既往治疗线线数中位数为 4,其中包括 27 名结直肠癌 (CRC) 患者。
结果显示,35 例接受基线后(BL)扫描的患者,总缓解率为 8.6%(19 例 CRC 患者为 10.5%),疾病控制率为 68.6%(CRC 患者为 84.2%),中位 PFS 为 5.6 个月。每日 200 毫克剂量 (10 例患者),9 个月 PFS 率为 68.6% (95% CI 30.5, 88.7)。
在可检测到 BL 循环肿瘤 DNA(ctDNA) 的患者中,1/1 例患者 ctDNA 在约 1 个月内清除,部分缓解,5/8 例患者病情稳定,0/5 例患者病情进展;6 例 ctDNA 清除的患者(其中 5 例仍在治疗中)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9.3 个月。
百济神州公布了 BGB-26808 ± 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的首次人体 I 期研究结果。
截图来源:ESMO 官网
BGB-26808 是一种强效、选择性的第二代 HPK1 抑制剂,预计可增强抗 PD-1 抑制剂(如替雷利珠单抗)的抗肿瘤活性。本届 ESMO 大会上,百济神州公布了 BGB-26808 单独治疗(A 组)或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B 组)的 Ia 期临床试验的剂量递增结果。
截至 2025 年 2 月 28 日,共有 97 名患者入组(A 组 55 名;B 组 42 名),这些患者患有晚期、转移性且不可切除的实体瘤,既往接受过标准全身治疗,或无法获得、不耐受或不适合接受治疗,且未接受过 HPK1 靶向治疗(允许接受既往检查点抑制剂治疗)。A 组和 B 组既往治疗的中位数线为 3.0。
A 组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 (TR) 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 (TEAE) 为腹泻(30.9%;17/55)和血小板计数减少(21.8%;12/55),B 组中最常见的为腹泻和疲劳(16.7%;7/42)。
疗效方面,A 组中无应答者;在 B 组中,未确认的客观缓解率 (ORR) 为 11.9%(1 例 CR 和 4 例 PR),其中 1 例 CR 和 3 例 PR 经后续肿瘤评估确认。中位 T ½为 11 小时,中位 T max 为 2-4 小时。暴露量随评估剂量增加而增加。pSLP76 在 A 和 B 组中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趋势。
科伦博泰 CLDN-18.2 ADC 在本届大会上临床数据首秀。
SKB315 是一款新型 CLDN-18.2 ADC,采用专有的 Kthiol(嘧啶-硫醇)连接子,以贝洛替康衍生的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为有效载荷。此次披露的是其用于治疗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GC/GEJC)在内的晚期实体瘤的 I 期临床数据(登记号:NCT05367635)。
截至 2025 年 2 月 10 日,共入组 73 例受试者,其中 17 例接受剂量为 0.3-3.6mg/kg 每三周一次的用药方案,56 例接受剂量为 3.6-6.0 mg/kg 每两周一次的用药方案。
结果显示,疗效方面,在接受 ≥2.4 mg/kg 剂量治疗的可评估的 CLDN18.2 阳性(H 评分 ≥80)GC/GEJC 患者中,ORR 和 DCR 分别为 37.5%(12/32) 和 84.4%(27/32),中位 DoR 为 7.9 个月。中位 PFS 为 8.2 个月,中位 OS 为 12.4 个月。在接受 5.4 mg/kg 剂量治疗的患者亚组中,ORR 和 DCR 分别为 41.7%(5/12)和 91.7%(11/12)。
安全性方面,95.9% 的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其中 ≥3级 TRAE 发生率为 39.7%。
博安生物、信立泰、新码生物等也分别在本次大会上首次公布新 ADC 管线的首个临床结果,篇幅所限,读者们可点击跳转至专题报道阅读详情(>>首次公布临床数据的国产 ADC | ESMO 2025)。
其他临床试验结果
1、诺华:「伊普可泮」Ⅲ 期最终分析结果达主要终点
当地时间 10 月 16 日,诺华公布了伊普可泮 (Iptacopan) III 期研究 APPLAUSE-IgAN 的最终分析结果。数据显示,研究达到主要终点,伊普可泮可以显著减缓 IgA 肾病 (IgAN) 患者肾功能衰退。
截图来源:诺华官网
APPLAUSE-IgAN (NCT04578834) 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III 期研究,旨在评估每日两次口服伊普可泮对成年原发性 IgAN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的中期分析主要终点为 9 个月时通过 UPCR 测量的蛋白尿减少量,最终分析主要终点为 24 个月内年化总肾小球滤过率 (eGFR) 斜率。
2024 年 8 月,基于中期分析结果,FDA 已加速批准伊普可泮上市,用于降低有疾病快速进展风险的 IgA 肾病成人患者的蛋白尿水平,这也是诺华肾脏领域研发管线的首次获批。
本次是诺华首次公布 APPLAUSE-IgAN 的最终分析结果。数据显示:在两年内,与安慰剂相比,伊普可泮在估算 eGFR 斜率方面表现出统计学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此外,伊普可泮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与先前报告的数据一致。最终分析的完整数据将在未来的医学会议上公布。
诺华在新闻稿中指出,最终分析结果显示 eGFR 下降速度减缓,这进一步证明了伊普可泮作为一种靶向疗法可以长期维持肾功能,为 IgAN 患者带来了希望。诺华计划利用这些数据支持伊普可泮在 2026 年提交的常规获批申请。
伊普可泮于 2023 年 12 月首次获批,目前已获批多项适应症,包括:在美国和欧盟获批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NH) 成人患者;在美国和中国获批用于降低有疾病快速进展风险的 IgA 肾病成人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在美国、欧盟、中国、日本获批用于治疗 C3 肾小球病成人患者。2024 年,伊普可泮销售额为 1.29 亿美元。
除了伊普可泮,诺华还将继续推进其多款其它的 IgAN 产品组合,其中包括阿曲生坦和泽戈奇拜单抗。
2、辉瑞:小分子 HER2 抑制剂 III 期成功,一线治疗乳腺癌
当地时间 10 月 14 日,辉瑞宣布,图卡替尼(tucatinib,Tukysa)一线联合治疗 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MBC)的 III 期 HER2CLIMB-05 研究取得了积极结果。
来源:辉瑞官网
HER2CLIMB-05 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关键 III 期研究,旨在评估图卡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维持治疗 HER2+ MBC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共纳入 654 名受试者,随机分配接受图卡替尼+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n=326)、安慰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n=328)治疗。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关键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图卡替尼组的 PFS 取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安全性方面与每种药物单独治疗的大体一致。具体数据将在未来的医学会议上公布。
图卡替尼是一种口服的 HER2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此前已获批 2 项适应症:与曲妥珠单抗和卡培他滨联合用于治疗 HER2 阳性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包括脑转移患者),这些患者接受过一种或多种抗 HER2 治疗;与曲妥珠单抗联用治疗接受化疗后疾病出现进展的、RAS 野生型、HER2 阳性无法切除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根据财报,图卡替尼 2024 年全年销售额为 4.8 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为 2.34 亿美元。
启动临床试验
1、默沙东:启动「芦康沙妥珠单抗」第 15 项国际 III 期临床
当地时间 10 月 14 日,默沙东在 ClinicalTrials 官网登记了一项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宫颈癌一线维持治疗的 III 期临床研究(MK-2870-036)。这是芦康沙妥珠单抗启动的第 15 项国际 III 期临床。
来源: ClinicalTrials 官网
MK-2870-036 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 III 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作为 PD-L1 CPS 大于或等于 1 的持续性、复发性或新诊断的转移性宫颈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由两部分组成,计划纳入 1023 名受试者。Part 1 中,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将被分配接受芦康沙妥珠单抗 + 帕博利珠单抗 + 贝伐珠单抗治疗。Part 2 中,所有受试者均接受标准诱导治疗。符合条件且疾病未发生进展的受试者将开始维持治疗,并随机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或芦康沙妥珠单抗 +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所有参加第二部分维持治疗的受试者也可根据研究者的判断接受贝伐单抗治疗。
Part 1 主要终点是经历一次或多次不良事件 (AE) 的受试者人数、因不良事件终止研究治疗的受试者人数。Part 2 的主要终点是 BICR 根据 RECIST 1.1 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
研究预计在 2025 年 11 月 18 日开始,在 2031 年 10 月 29 日完成。
芦康沙妥珠单抗是科伦博泰研发的一款靶向 TROP2 的 ADC 药物,由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Sacituzumab、可酶促裂解的 Linker 和新型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 T030 偶联而成,药物抗体比(DAR)平均高达 7.4。
2022 年 5 月,科伦博泰与默沙东签署合作协议,授予后者在大中华区以外的所有地区开发、使用、制造及商业化芦康沙妥珠单抗的独家权利,交易总金额近 14 亿美元。
医药交易
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本周(10 月 12 日 - 10 月 18 日)共发生 38 起交易事件。
1、翰森制药:重磅 ADC 新药 HS-20110 授权罗氏
10 月 17 日,翰森制药宣布,已与罗氏就 HS-20110 签署许可协议。翰森制药授予罗氏在全球范围内(不含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推进 HS-20110 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权益。
截图来源:企业官微
根据协议,翰森制药将获得 8,000 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根据该产品开发、注册审批和商业化进展收取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产品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HS-20110 是一款新型潜在 First-in-Class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由 CDH17 单克隆抗体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TOPOi)载荷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该疗法在实体瘤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潜力,目前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 I 期临床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翰森第一次与 MNC 合作,此前已分别与再生元、默沙东、GSK 达成了授权许可协议。
2、奥赛康:眼科新药 ASKG712 授权出海
10 月 17 日,奥赛康控股子公司 AskGenePharma, Inc. 与 Visara, Inc. 就 1 类创新药 ASKG712 达成授权许可协议,许可区域为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韩国及印度,Visara 将获得 ASKG712 项目在许可区域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
截图来源:企业公告
在协议生效后的 30 个工作日内,Visara 将向 AskGene Pharma 支付 700 万美元的一次性、不可退还、不可抵扣的首付款。AskGene Pharma 有权收取与研发、注册及商业化相关的里程碑付款,最高不超过 8,900 万美元。此外,AskGene Pharma 有权根据产品在许可区域内的年度净销售额收取一定比例的特许权使用费。
同时,公告中指出,自 I-Mab 完成对 Visara 的增资之日起,本协议生效。协议生效后,除非根据协议中约定的条款提前终止,否则将持续有效。
ASKG712 是 AskGene Pharma 自主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1 类创新药,可同时靶向 VEGF 与 ANG-2。在阻断 VEGF/VEGFR 信号通路,控制新生血管形成的同时,可有效抑制 ANG-2 信号以改善血管稳定性和减轻视网膜炎症。临床用于治疗眼底黄斑疾病,目前处于中国 IIa 期临床研究阶段。
3、维立志博:自免长效双特异性融合蛋白授权出海
10 月 16 日,维立志博与 Dianthus Therapeutics 宣布达成独家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将共同推进新型抗 BDCA2/TACI 双特异性融合蛋白 LBL-047(大中华区外由Dianthus Therapeutics 开发为 DNTH212)。
截图来源:企业官微
根据协议条款,维立志博将授予 Dianthus 在大中华区以外独家研发、生产及商业化 LBL-047 的权益,获得最高 3800 万美元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其中包括 2000 万美元首付款、2025 年第四季度支付的 500 万美元,以及最高 1300 万美元的潜在近期里程碑付款。
该交易总金额(含临床开发、监管及商业化里程碑)最高可达 10 亿美元。此外,维立志博还有权获得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费率从中个位数至低双位数不等。
LBL-047 是维立志博的临床前管线,作为一款同类首创、长效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其设计通过选择性清除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以降低I型干扰素(IFN-I)生成,同时抑制 BAFF/APRIL 信号通路来阻断B细胞活化、存活及抗体产生。
通过靶向自身免疫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两个关键驱动因素,这一差异化策略有望覆盖多种自身免疫适应症,最大化其临床价值与商业潜力。目前,LBL-047 已获美国新药临床试验(IND)许可及中国 IND 受理。
4、普瑞金生物:下一代原位编辑疗法授权吉利德
10 月 16 日,普瑞金与吉利德子公司 KITE PHARMA,INC. 达成合作,并签署了授权与合作协议,合作的区域为全球。本次全球合作旨在支持并加速下一代原位编辑疗法的研究与开发,致力于优化从早期发现到临床开发的全流程路径,以更高效的方式为患者带来具有潜在改变生命意义的创新疗法。
截图来源:企业公告
根据协议,普瑞金有权并已获得总计 1.20 亿美元的首付款,此外,在触发特定里程碑后,普瑞金还有权获得总计最高可达 15.20 亿美元的各项里程碑现金付款,以及基于未来产品净销售额的销售分成。
目前,两家公司尚未披露各自的目标适应症。
值得注意的是,体内 CAR-T 已成为 MNC 竞相入局的赛道之一。今年 6 月,艾伯维以 21 亿美元收购了 Capstan,将可用于自免疾病的体内 CAR-T 与靶向脂质纳米颗粒(tLNP)平台收入囊中;10 月 10 日,BMS 宣布将以 15 亿美元现金收购 Orbital,收购的核心资产就是自体 CAR-T 细胞疗法 OTX-201。
国内创新药进展
本周国内共有 78 款创新药(含改良新)研发进度推进到了新阶段,其中 2 款获批上市,8 款申报上市,11 款首次启动 I 期临床,9 款首次获批临床。
获批上市
1、科伦博泰:HER2 ADC 获批上市
10 月 17 日,NMPA 官网显示,科伦博泰 HER2 ADC「博度曲妥珠单抗」(商品名:舒泰莱)获批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抗 HER2 治疗的 HER2 阳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
截图来源:NMPA 官网
博度曲妥珠单抗(研发代号:A166)是一种创新 HER2 ADC,其通过稳定酶可裂解连接子将新型 MMAF 衍生物(高细胞毒性微管蛋白抑制剂 Duo-5)与 HER2 单克隆抗体偶联,DAR 为 2。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博度曲妥珠单抗于 2023 年 5 月提交首个上市申请,既往经二线及以上抗 HER2 治疗失败的 HER2 阳性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目前仍在上市审评中;而本次获批的适应症的该药第二项上市申请,于 2025 年 1 月获 CDE 受理。
除了乳腺癌以外,博度曲妥珠单抗还在拓展新的适应症,包括胃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
此次获批是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III 期 KL166-III-06 临床研究(NCT06968585/CTR20231740)。在预设的期中分析中,与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相比,博度曲妥珠单抗单药在主要研究终点盲态独立中心评估(BICR)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
虽然数据数据尚未公布结果,但早期数据已经初步展现了博度曲妥珠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针对晚期 HER2+ BC (3L+) 的 1 期剂量扩展研究(CTR20181301)显示,4.8 mg/kg 组患者 ORR 为 73.9%,DCR 为 82.6%,mPFS 为 12.3 个月,mDOR 为 11.0 个月。
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 TRAE 主要与眼部和周围神经相关(可逆),心脏、血液、胃肠及肺毒性并非常见,在大部分情况下均属轻微。
2、默克:「西妥昔单抗」国内获批新适应症
10 月 13 日,默克宣布爱必妥(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获得中国 NMPA 批准,与 BRAFTOVI® (Encorafenib) 联合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全身治疗的 BRAFV600E 突变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成人患者。
截图来源:默克官微
爱必妥此次新适应症的获批是基于一项随机、多中心、全球 III 期临床试验 BEACON CRC 以及在中国的桥接研究 NAUTICAL 的结果:
BEACON CRC 研究表明,与当前标准治疗相比,爱必妥®与 BRAFTOVI®联合用药可显著延长 BRAFV600E 突变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并可降低 40% 的死亡风险。
NAUTICAL 研究显示,中国受试者接受爱必妥®与 BRAFTOVI®联合治疗相比于对照组治疗,死亡风险降低了 45%。
至此,爱必妥已在中国获批 5 项适应症,其中前 4 项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切实惠及结直肠癌及头颈肿瘤患者。
申报上市
1、三生制药:首款眼科产品申报上市
10 月 15 日,三生制药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重组抗 VEGF 人源化单抗(通用名:贝伐珠单抗眼内注射溶液,研发代号:601A)用于 BRVO 所致黄斑水肿病变适应症,已向国家药监局递交该产品首个上市申请并获受理。
这也是三生制药首个报上市的眼科改良新药。
来源:三生制药官微
目前,601A 在 BRVO 中开展的 III 期临床研究已顺利完成,达到主要终点。结果显示,601A 治疗 BRVO 所致黄斑水肿病变患者 24 周后,受试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基线的改善非劣于雷珠单抗。
在其他次要疗效终点上,治疗 12、24、52 周后,目标眼 BCVA 较基线增加≥5 个字母、≥10 个字母和≥15 个字母的受试者比例,601A 与雷珠单抗相当,证实了 601A 治疗对视力改善的明确和持续作用。另外,在体现黄斑水肿改善的中央视网膜厚度(CRT)较基线变化等疗效指标上,601A 在第 12、24、52 周的数值上也均与雷珠单抗相当,验证了 601A 改善黄斑水肿的疗效。
安全性方面,601A 治疗后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整体获益风险正向。
2、石药集团:GLP-1 新药「依达格鲁肽 α」申报上市,用于减重
10 月 13 日,石药集团宣布,附属公司石药集团百克(山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依达格鲁肽 α 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已获 NMPA 受理。
该药按照治疗用生物制品 1 类新药申报,其适应症为:在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的基础上,用于超重或肥胖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
来源:石药集团官微
依达格鲁肽 α 为一款重组人源胰高血糖素样肽-1 (hGLP-1) Fc 融合蛋白注射液。患者每周需使用一次。该产品可以选择性结合并激活 GLP-1 受体,通过抑制食欲、减少食物摄入等机制达到降低体重的效果,还可以实现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地降低血糖,并改善心血管及代谢等指标。
本次新药上市申请主要基于一项关键 Ⅲ 期临床试验,其入组患者为肥胖或伴有至少一项体重相关合并症的超重成人患者。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该产品可显著降低体重,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腰围、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为患者带来心血管及代谢综合获益。同时,该产品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与已上市同类药物相比,该产品的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因不良事件暂停治疗或终止治疗的发生率均更低,并且剂量递增方案更快速、更简便,仅需 4 周即可达到目标维持剂量。
目前,该产品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两项 Ⅲ 期临床试验正在积极推进中,以期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3、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新适应症报上市,针对 lgA 肾病
10 月 14 日,CDE 官网显示,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受理。根据此前优先审评信息,此次申报适应症应为:用于治疗具有进展风险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 A(IgA)肾病成人患者,显著降低蛋白尿水平。
来源:CDE 官网
泰它西普是目前唯一可同时抑制 B 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药物,而这两种细胞因子在 IgA 肾病患者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是疾病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通过抑制这两种因子,泰它西普可减少B细胞增殖、降低浆细胞数量及异常免疫球蛋白生成,从源头阻断免疫复合物沉积,减轻肾脏免疫炎症反应。
此前 8 月 27 日,荣昌生物宣布泰它西普治疗 lgA 肾病的国内 III 期研究达成 A 阶段的主要终点。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泰它西普组患者在治疗 39 周时 24 小时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降低了 55%(P<0.0001),且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Insight 数据库显示,泰它西普已在国内获批三项适应症,包括重症肌无力、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班狼疮。今年 9 月,该产品干燥综合征适应症上市申请也已获 CDE 受理。
4、艾伯维:1 类新药国内报上市
10 月 13 日,CDE 官网显示,艾伯维注射用 E 型肉毒毒素(TrenibotE)上市申请获受理,注册分类为 1 类。根据公开资料和临床试验进展,Insight 数据库推测适应症为中度至重度眉间纹。
截图来源:CDE 官网
TrenibotE 是同类首创 E 型肉毒神经毒素,2025 年 4 月,艾伯维向 FDA 提交了该产品的首个上市申请,此申请得到来自 2100 多名接受 TrenibotE 治疗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的支持,其中包括两项评估 TrenibotE 治疗中度至重度眉间纹的关键性 III 期临床研究(M21-500 和 M21-508)以及一项 III 期开放标签安全性研究(M21-509)。
以上 III 期研究的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均已达到,给药后 8 小时即可快速起效(最早评估时间),且疗效持续时间为 2-3 周。此外,无论是作为单次治疗还是最多连续三次治疗,TrenibotE 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与安慰剂相似。
在国内,艾伯维曾针对该产品启动一项治疗中度至重度皱眉纹的 III 期、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尚未披露。
目前,在全球获批用于医疗美容适应症的肉毒神经毒素产品均为 A 型。如获批准,TrenibotE 将成为首个可供患者使用的 E 型肉毒神经毒素,让患者在接受保妥适(全球首个 A 型肉毒毒素)治疗之前,有机会尝试临床起效更快、作用持续时间更短的神经毒素治疗。
启动临床
1、中国生物制药:1 类新药国内启动「头对头」III 期临床
10 月 14 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中国生物制药旗下南京正大天晴 1 类新药 NTQ5082 胶囊登记了一项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HN)的 III 期临床。
截图来源: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
本次启动的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 III 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 NTQ5082 胶囊相较于依库珠单抗注射液(全球首个 C5 补体抑制剂)治疗 PNH 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在无红细胞(RBC)输注的情况下,第 18 至 24 周期间 4 次测量的血红蛋白(HB)水平至少有 3 次≥120 g/L 的受试者比例。
NTQ5082 胶囊是以 CFB 为作用靶点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靶点抑制活性和高度的靶点选择性,有望满足由补体系统介导的溶血疾病患者的临床需求。同时,临床前研究表明 NTQ5082 对于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有潜在治疗作用,有望为这些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全球仅有一款 CFB 抑制剂获批上市,为诺华的伊普可泮,是口服给药,已获批用于 PNH、IgA 肾病等多项适应症,而且伊普可泮已经在头对头 III 期临床研究(APPLY-PNH )中打败了依库珠单抗和瑞利珠单抗。
除此之外,有 5 款已进入 III 期临床,分别来自恒瑞、Ionis Pharmaceuticals/罗氏、朗来科技、海思科和南京正大天晴。其中 Ionis Pharmaceuticals/罗氏的是一款靶向 CFB 的反义核苷酸(ASO)药物。
内容来源:药企官方发布新闻/资料、Insight 数据库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 Plus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点击卡片进入 Insight 小程序
国内审评进度、全球新药开发…
随时随地查!
多样化功能、可溯源数据……
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等你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