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项与 德谷胰岛素生物类似药 (惠升生物) 相关的临床试验德谷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组、阳性对照的III期研究
主要目的:证实吉林惠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的疗效非劣于诺和诺德生产的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诺和达®)。
次要目的:评价吉林惠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的安全性。
评价德谷胰岛素注射液与诺和达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PK/PD及安全性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交叉临床研究
评估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单剂量皮下注射吉林津升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德谷胰岛素注射液与诺和达®/TRESIBA®相比的药代动力学 (PK) 特征。
100 项与 德谷胰岛素生物类似药 (惠升生物)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德谷胰岛素生物类似药 (惠升生物)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德谷胰岛素生物类似药 (惠升生物) 相关的专利(医药)
5
项与 德谷胰岛素生物类似药 (惠升生物) 相关的新闻(医药)10年后,当人们翻开厚重的中国创新药史册,回溯行业从点点星火到燎原之势的光辉岁月,2015年的药审改革必然是这段历史中不容忽视的里程碑之一。自此之后,创新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快速完成了创新产品“从零到一”的蜕变。
然而,站在2024年,作为下一个十年的开端,中国创新药行业再次重溯,生态语境在政策、资本的倒逼下回归真创新,脱离临床价值与社会环境的“伪创新”泡沫破碎,每一家制药企业都走到了十字路口。过去十年上千家药企“血与泪”的经验告诉产业:临床价值与商业价值缺一不可。
脱颖而出者寥寥无几,但以“医美+创新药”双轮驱动业绩增长的四环医药,它用一段十年打造60余款医美产品、10余款紧密而有序的新药上市节奏、两大制药细分领域龙头子公司,以及国内为数不多同时布局覆盖全国的医美和医药营销网络的企业故事,给行业呈现出一家传统本土大药企转型、发展、进击“真创新”的模范路径,既跑出了“中国速度”,又不乏中国式脚踏实地的务实特征。
近期,在2024’第十六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以下简称“2024启思会”)即将召开之际,2024“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重磅发布,四环医药再次成功登榜,并以创新实力居于行业头部。
四环医药旗下医美平台渼颜空间目前是国内第一梯队的医美公司,拥有完整的研产销一体化平台,拥有了覆盖全国的医美销售网络,布局了超过60款的医美产品管线,覆盖爱美人士全生命周期需求。
四环医药旗下创新药研发公司轩竹生物经过十几年的积淀和发展,建立了完整且独特的一体化新药研发体系,成为具备大分子和小分子两大研发平台的创新药研发公司。公司在肿瘤、消化、NASH三大适应症板块,构建了风险均衡且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管线,同时涵盖了小分子化药、融合蛋白、双抗ADC等多种类型的产品,目前有20余款创新药处于临床及临床前不同研发阶段。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轩竹生物已经成长成为具有多款可商业化产品的国内领先biotech公司。未来,轩竹生物将持续开发出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一类新药产品,并加快公司整体的国际化发展,公司计划未来将以人工智能为平台,进一步扩大公司在海外的产业布局,未来将与全球顶级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基因和细胞治疗技术,致力于发展成为一家具有数个重磅全球首创新药,同时具备全球化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的一流创新药企业。
四环医药旗下专注于糖尿病及并发症生物制药平台公司惠升生物,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实现了全产品覆盖的生物医药领导者。公司拥有超过30款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对二代、三代胰岛素、以及新型胰岛素等产品实现了全覆盖。公司的多款重磅新产品于今年成功获批上市,其中包括1类创新药SGLT2抑制剂加格列净,以及国产首家的新一代的胰岛素产品德谷胰岛素及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等,研发进展在行业领先。
成立至今20余年,伴随中国制药行业从仿制走向创新,从野蛮生长走向价值创造,四环医药为何能屡屡踩准节奏,将企业发展步伐与行业大势同频?
01
前瞻战略“先手棋”,奠定创新底蕴
事实上,在2015年国内药品审评审批加速,创新研发浪潮初掀之前,鲜有人能预想到此后的中国制药行业能以如此迅猛之势迈向创新时代。因此,彼时的制药企业要么向高利润的产品布局,要么向行业之外探索新增长点,仅有少数企业把握“缺医少药”的社会需求,以价值创造为终点,在行业内部寻求突破。
2001年成立,并迅速完成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皆具的四环医药便是少数派中的敢于破局者。
四环医药迈出的第一步就是看到了销售网络与资本对于企业发展的助力。
在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与行业中诸多企业探索多元化经营不同的是,四环医药在壮大成为集团化制药企业之后,确定了专注于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专业化经营策略,并建立起“四环学术推广+分销商终端开发”独特营销模式,以及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同时,为与公司强大市场拓展能力和渗透力相匹配,四环医药还在2010年登陆港交所,借助资本力量,壮大心脑血管产品线,并在此后多年间保持业绩的复合增长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这一阶段铺垫而来的基础,也构成了四环医药勇于通过并购方式布局“医美+创新药”双轮业务的底气。
在四环医药在心血管领域开疆拓土的10余年时间中,恰恰也是著名电影《我不是药神》所述事件的发生阶段,前方是“缺医少药”的社会现实,叠加进口药高昂的开发成本和中国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医疗费用之间的深壑鸿沟,后方却是尚未成熟的新药研发政策与资本环境,巨大矛盾下,鲜少有本土制药企业愿意躬身入局。
然而,新药研发却在此时成为了四环医药所迈出的第二步:2003年自建海南心脑血管研究院;2008年瞄准当时以创新药研发业务为主的山东轩竹医药(后为轩竹生物);2012年完成收购轩竹生物,聚焦肿瘤、消化及NASH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2014年成立惠升生物,入局生物创新药;2021年,旗下轩竹生物收购康明百奥,引入国际首创双特异抗体技术平台。
2016年到2023年,四环医药的累积投入了近46亿元研发费用,研发费用占总营收比例也从个位数增长到了约40%。
四环医药对于创新药“外延式并购+高投入自研”的并轨策略,也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决策。这也体现出四环医药对于产业大势的把握是精准且有前瞻性的。因为自研固然能保障企业研发实力与时俱进,并购却可以帮助制药企业弯道超车,对转型创新中的药企来说,可以借力实现加速蜕变。
值得一提的是,四环医药还在2022年宣布,拟出售部分或者全部由于受到医药行业等变化影响而未达公司业绩预期或不符合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仿制药及其他非核心大健康业务及资产。这一举措被业内认为是为了更好地专注于创新药板块。
除了创新药研发,四环医药还预判了另一风口的到来——消费医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医美行业的市场规模突飞猛进。有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为521亿元,2019年就增长到来1521亿元,复合增长率接近200%。
四环医药的医美业务布局也从代理模式开启:在2014年,四环医药前瞻性地获得了韩国肉毒毒素乐提葆的中国独家代理权,并协助该产品在中国的临床和注册。随着乐提葆在2020年成功获批上市,该产品成为首个在中国上市的韩国肉毒素品牌,后续伴随更多进口优质医美产品的引入,四环医药旗下的医美平台渼颜空间逐渐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研产销一体化医美平台。
02
业务组合“关键棋”,筑牢发展根基
屡屡踩准行业发展节奏的前瞻布局,十余年对于创新战略的专注,构成了四环医药如今研发实力的领先,以及在商业化成果上展现出的坚韧。
首先无论是对于医美业务,还是制药业务来说,业绩是最直接且关键的答案。
在医美业务方面,四环医药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3.23亿元,同比增长66.4%;在制药业务方面,受益于多个自研产品的获批上市和整体研发开支的逐步下降,四环医药今年上半年整体亏损大幅收窄42.8%,同时创新药及其他药品分部实现收入2960万元,同比增长85%。
业绩成果的背后,必然是企业实力的体现。
在创新药方面,四环医药的实力通过三个特质得以具像化:
一是产品线丰富。同时具备小分子化药和大分子生物药两大研发体系的Biotech轩竹生物已经拥有一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后续在肿瘤、消化及NASH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还有近10款产品在临床阶段;专注在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的Biopharma 惠升生物通过30余条产品管线实现了对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全覆盖,并且已经有13款药物的上市申请成功获批。
二是产品上市节奏紧密、有序。在2023年轩竹生物的1类新药安奈拉唑钠肠溶片(安久卫)获批上市后,其抗肿瘤1类新药吡罗西尼、达希替尼片的上市申请分别在2023年、2024年获受理;惠升生物在今年上半年(截至8月底半年报报告期内)也接连斩获了国产首个获批上市的生物类似药——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惠优加)和德谷胰岛素注射液(惠优达),以及国产第二个获批上市的SGLT-2抑制剂1类创新药脯氨酸加格列净片(惠优静)。
三是商业化资源储备力量扎实。借助四环医药在遍布全国的1.6万家医院、5个营销中心的商业化优势,安奈拉唑钠在2023年获批上市后,实现了快速准入,截至目前已经覆盖600余家医院;惠升生物的糖尿病相关产品在上市首年即能快速推进商业化,胰岛素产能也位居国内前列,现有年产能约2500万支,II期产能规划超1亿支。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环医药的创新研发屡获新战绩的同时,其创新研发费用自2023年起逐渐减少,这也从侧面印证其多年布局进入收获期。
而四环医药的医美业务,同样体现出产品矩阵与营销网络布局兼具的优越性。在该业务上,四环医药实现了产品矩阵、销售策略与运营管理体系的高度协同。
以四环医药的核心品种为例,其初期切入医美业务的代理产品乐提葆自2020年获批上市,2021年开启商业化销售,当年就助力四环医药实现营收3.9亿元,同比增长超10倍。至今,乐提葆也是国内肉毒素市场市占率最高的产品之一。
而自代理乐提葆之后,布局10年时间,四环医药已经形成了“自研+BD”双引擎的产品模式,坐拥60余款产品,其中涵盖20余款械三类产品以及20余款械二类产品。
支撑四环医药在医美业务常年保持双位数高速增长的背后,其实是公司配合产品矩阵所打造的销售、市场、医学三大抓手同时发力的结果。
销售端,四环医药采取强合作、广覆盖的“3.0营销”策略,加强国内头部医院和区域龙头机构合作的同时,持续扩张全国营销网络。截至今年上半年,四环医药实现了对中国34个省份、超过360个城市的全面覆盖,包括900家重点核心医院,以及5900家医疗机构的累计覆盖量。
市场端,四环医药深入C端,以提升渗透率和品牌认知度为锚点。四环医药通过“乐Young Club女神季”“乐Young Club菁英荟”系列活动已深入20余座城市,与200多家机构和400多名医生建立了紧密联系。
医学端,四环医药致力于通过赞助学术会议和组织培训,提升产品学术影响力。今年上半年,四环医药的肉毒&玻尿酸联合应用学术活动覆盖8000名医生;全国多元化培训活动超350场,覆盖近3000名注射和皮肤科医生。
通常来讲,单一产品的成功只能证明一家企业立项与销售策略的正确性,而企业若想取得持续性胜利,产品矩阵、销售策略与精细化运营缺一不可。
可以看到无论是创新药,还是医美业务,四环医药的产品布局都形成了已上市、注册申请阶段、临床及临床前研发阶段的全周期覆盖,这就意味着,其产品组合未来能保持高增速的收入的同时,也能形成商业化资源的承接,实现产品与商业化资源的循环赋能。
03
真创新“制胜棋”,夯实行业地位
站在2024年,四环医药一路走向“医美+创新药”行业双龙头的故事脉络似乎更加清晰且丰富。
它用实力和一贯的稳扎稳打,自证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先是借助外部引入逐步立足市场,一边以多年营销网络布局赋能医美产品实现迅速放量,一边持续高投入创新药研发,再陆续实现多元商业化产品矩阵,最终实现了“医美+创新药”齐头并进,并给行业嵌入一份本土头部药企在创新转型过程中,仍能保持产品上市节奏紧密,商业化迅速放量的优质样本。
事实上,在2015年以来,整个行业高举创新大旗,无数创新管线蜂拥而上的环境下,四环医药能够弯道超车实属不易。复盘成功经验来看,一方面源自企业选品立项的独到眼光,从最初的医美代理进口产品肉毒毒素乐提葆,到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安久卫,到惠升生物自研的国内首仿德谷胰岛素及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产品,再到全球首个由美国FDA和中国NMPA双获批的进口双波射频微针Sylfirm X,无一不兼具临床价值与商业价值;第二则是四环医药自成立以来就储备的商业化资源,万余家医疗机构、千余家医美机构、百余座城市,保障了四环医药的产品一上市就能实现迅速准入。
不过,支撑起四环医药在产品矩阵与营销网络实现“双赢”的还是公司对于战略的一以贯之,成立初期聚焦心血管产品,收购轩竹生物与惠升生物也都起到延续公司优势资源的作用,医美业务布局也从代理逐步深入至代理+自研的模式。行业变局之时,不畏浮云遮望眼,从“红海”里找寻差异化路线。
而今,四环医药的“医美+创新药”双轮业务正在迅速崛起,逐渐挑起公司营收的“大梁”。
2024年是上一个10年的节点,也是新10年的起点。站在下一个创新周期的潮头,四环医药如今在“医美+创新药”攻下的城池也将构成在行业“真创新”浪潮中的底盘。
在此基础上,四环医药也正在开启下一阶段的新征程。纵观其制药业务,轩竹生物下一代产品涵盖了HER2双抗ADC、AXL靶向抑制剂、FXR 受体激动剂、CD80 Fc融合蛋白等十余款前沿机制产品。惠升生物也瞄准如今糖尿病学科极大未满足临床需求,布局新型胰岛素制剂和GLP-1双/多靶点等多肽类产品。四环医药的医美业务也延用代理+自研模式,持续领跑行业。
整体来看,四环医药正在朝着既定策略稳步前进,在“医美+创新药”双轮驱动下,为中国医药产业持续注入活力。同时,在四环医药不断夯实龙头地位的过程中,来自行业生态与市场环境更严峻、更现实的挑战——如何让创新业务成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以回答行业对于中国创新药企业的盈利能力考验,来自四环医药的答案亦值得期待。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内容日前,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惠升生物制药3款胰岛素同日获批,其中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2022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统计范围详见本文末)销售规模分别超过47亿元、22亿元。门冬胰岛素注射液为短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则为不同比例的预混胰岛素,3款胰岛素均用于治疗糖尿病。3款胰岛素批文获批情况来源:米内网一键检索目前国内拥有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生产批文的企业数均未超过10家。米内网数据显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2022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额分别超过47亿元、22亿元。受第六批胰岛素专项集采执行影响,上述2款胰岛素2022年的销售额均有所下滑。近年来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3款门冬胰岛素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在糖尿病用药领域,惠升生物制药在研仿制药、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同步推进。1类新药加格列净片以及3.3类新药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德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已申报上市,目前还在审评审批中;暂无国产厂家获批的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步入III期临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惠升生物制药部分在研的糖尿病新药来源:米内网综合数据库仿制药方面,7个品种(以药品名称计)以新分类报产在审,分别为达格列净片、利格列汀片、恩格列净片、依帕司他片、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Ⅰ)、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维格列汀片。惠升生物制药新分类报产且在审的糖尿病用药来源:米内网中国申报进度(MED)数据库注:米内网《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不含县乡村药店;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数据统计截至1月5日,如有疏漏,欢迎指正!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除了还未上市、仍在生存线上求生存的中小型创新药研发企业,那些已经上市且市值规模行业居前的大公司,也在以不同的方式“过冬”,比如石药通过收购补充管线,恒瑞则采用员工持股计划等手段苦守江山。生物医药企业的这个寒冬周期显得有点长。始于2021年初二级市场医药上市公司股价泡沫破灭的下行周期,持续至今。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2月18日恒生沪深港通生物科技50指数创下8780.15点高点后,截至2022年10月12日,该指数已下跌51%。在不断下跌过程中,行业及相关公司未来的增长预期被重构、甚至证伪,股价的低迷直接影响到行业新药研发的融资环境,项目和投资方越来越趋于理性。除了还未上市、仍在生存线上求生存的中小型创新药研发企业,那些已经上市且市值规模行业居前的大公司,也在以不同的方式“过冬”。石药:收购补充研发能力在过去行业近两年的下行周期中,如果单纯从股价来看,石药集团无疑是最稳健的。从2021年1月至今,当大部分大型药企或创新药企股价腰斩的时候,石药集团还逆势上涨了8%。该公司过去一年半的经营业绩也确实对得起股价的稳健。财报显示,2021年石药集团营收278.67亿元,同比增长11.7%,扣非归母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10%)。2022年中期业绩方面,收入同比增加12.9%至156.10亿元。2021年,石药集团研发费用超过34亿元。是年,有19个产品获得中国药品注册批件,2个产品获得美国ANDA批件。11个在研创新药取得首个适应症及28项新增适应症的中国临床试验批件;5个在研创新药取得美国临床试验批件。上述获批数量都较以往有大幅提升。而到了2022年上半年,石药集团的研发费用继续高增,达到18.84亿元,同比增加16.8%。目前约有300个在研项目,其中小分子创新药40余项、大分子创新药40余项、新型制剂30余项,有4个候选创新药物递交上市申请,另有逾50项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石药集团研发中心版图 来源|石药官网在财务数据中,除了营收和研发投入,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现金流情况。石药集团2021年年报披露账户上现金和准现金97亿人民币。行业下行周期中,现金流就是“子弹”,可以通过外延式收购扩张,提升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今年10月12日,和铂医药发布公告称与石药集团达成协议,将其处于临床后期的巴托利单抗(HBM9161)独家授权给石药集团子公司恩必普药业,总交易额超10亿元。通过收购来补充管线,寻求相关领域拥有强大研发能力的收购目标,一直是石药的策略之一。在此次买入和铂医药的巴托利单抗之前,石药集团在过去两年就曾多次出手购买国内Biotech产品。2019年,石药收购了津曼特,获得了两款在研的单抗。2021年3月、11月,石药集团分别引进康诺亚IL-4Rα单抗CM310、TSLP抗体CM326。2021年8月,石药集团10亿元引进康宁杰瑞HER2靶向双抗KN026。2022年2月,石药集团以1.54亿收购铭康生物51%的股权,获得第三代特异性溶栓药铭复乐(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恒瑞:股权激励创新药提速如今仍坐在国内制药企业市值第一把交椅的恒瑞医药,曾经靠创新药研发转型的逻辑,市值一度突破7000亿人民币。但随着创新药估值泡沫破灭和公司自身经营发展速度放缓,恒瑞医药股价开始了漫漫下跌之旅。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司市值仅剩2000亿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恒瑞医药业绩并没有起色,交出“历史最差”中报:营收102.28亿元,归母净利润21.1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3.08%、20.55%。即便是孙飘扬回归,也没能将恒瑞医药的股价力挽狂澜。一切归咎于集采。自2018年以来,恒瑞共有35个品种的仿制药入围集采,中选22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达74.5%。预计第七批集采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将持续到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3年第一季度。与石药通过并购补充研发创新能力不同,恒瑞一直在打磨团队的自主研发实力。年报显示,2021年其研发投入达到59.43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 2.6 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22.94%。投入金额与占营收的比例均达到历史新高。从回报来看,2021年中报显示其创新药销售收入约 52 亿元,占整体销售收入的比重为 39%。近期,在一系列人事调动之后,恒瑞医药向市场扔出了重磅激励政策。9月8日晚间,恒瑞医药员工持股计划正式公布,该员工持股计划拟受让公司回购股份的数量不超过1200万股(含预留份额),受让价格为公司回购股票均价的15%。根据此前回购均价29.37元/股测算,拟受让价格仅为4.41元/股的白菜价。公告一出,争议不断。该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格之低,在国内A股市场并不多见,被认为是严重损害现有股东利益。有意思的是,此次恒瑞的这份员工持股计划在解锁时需要达到一定的考核要求才能实现。业绩考核只涉及创新药层面,考核年度为2022~2024年,分三期解锁。每期解锁的标的股票比例分别为40%、30%、30%。具体而言:首批解锁条件为:2022年公司创新药物收入85亿元以上(含本数),IND批准的新分子实体数量10个以上(含本数),创新药物申报受理的NDA申请(含新适应症)数量6个以上(含本数);第二批解锁条件为:2023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到105亿元,IND批准的新分子实体达到11个,申报并受理的创新药NDA申请(含新适应症)达到7个;第三批解锁条件为:2024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到130亿元,IND批准的新分子实体达到12个,申报和受理的创新药NDA申请(含新适应症)达到8个。上述员工持股计划解锁条款并没有明确公司在未来三年的营收和利润要求,而是明确了公司更为看重、也是未来重心的创新药业务指标。虽然弱市环境下,单纯的股权激励无法直接影响公司业务,但恒瑞医药以较低的成本间接激励了员工积极性,有助于公司中长期业务发展,在资本市场锤炼多年的董事长孙飘扬可谓深谙此道。在面临行业下行周期以及集采压力的发展困难期,恒瑞医药更多采取了防守的策略,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和激励倾斜守住创新药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抓住资本市场对公司股价可能低估的契机,回购公司股份,稳定和守住公司员工军心,期待创新药业务的开花结果。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点击可看大图四环子公司:被低估还是被溢价?尽管投资人和创业者互相隔空喊话,但9月投融资数量仍不见起色,并进一步缩减。来自研发客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共发生20起融资项目,且均处于早期阶段。回顾过去几个月的早期融资交易,惠升生物5亿人民币a轮融资十分亮眼,投资方包括国寿大健康基金、天津远翼永宣、天津远翼吉茂、银杏资本等。实际上,作为港股上市公司四环医药的非全资子公司,惠升生物是四环医药新药研发的主力军,专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拥有近40款不同阶段的产品。目前,第四代德谷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5款产品上市申请获受理;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处于Ⅲ期临床阶段。除了胰岛素类产品之外,惠升生物还覆盖了DPP-4、GLP-1、SGLT-2等新型糖尿病产品。除了惠升生物之外,四环医药版图中另一员创新药研发大将——轩竹生物,近期向A股科创板递交IPO申请。作为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轩竹生物计划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实现上市。据招股说明书显示,轩竹生物致力于开发消化、肿瘤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领域1类新药,具备小分子化药和大分子抗体两大研发体系。目前,管线中共有20多款处于不同阶段的候选产品。其中,核心产品KBP-3571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NMPA受理,有望为公司带来收入。值得留意的是,完成5亿融资之后,惠升生物投后估值达50亿人民币,轩竹生物的投后估值近70亿人民币。而随着三季度医药市场一轮下跌,当下,四环医药的总值不足70亿港元,一、二级市场显著倒挂。究竟是四环医药被严重低估,还是两家非全资子公司获得高溢价?相信投资人心中各自有不同的答案。每一轮的行业寒冬期,都是重新洗牌的过程,既有大鱼吃小鱼的残酷,也是后来者赶超老大哥的机会。截至10月20日,石药集团市值970亿港元,恒瑞医药2500亿人民币,从市值体量上,石药和恒瑞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医药一哥恒瑞显然已感受到追赶的压力。总第1738期访问研发客网站可浏览更多文章www.PharmaDJ.com
100 项与 德谷胰岛素生物类似药 (惠升生物)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