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项与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苏州康宁杰瑞) 相关的临床试验An exploratory clinical trial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combinant human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recombinant luteinizing hormone (r-hFSH+r-hLH) in young patients with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 (DOR) (POSEIDON Group 3).
一项随机、开放、两周期、两交叉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LM001与果纳芬在健康女性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比对研究
主要研究目的
以康宁杰瑞(吉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代号:LM001)为受试制剂,按有关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规定,以默克雪兰诺生产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果纳芬为参比制剂,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比对研究。
次要研究目的
观察受试制剂LM001和参比制剂果纳芬®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
评价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LM001)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行控制性超促排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Ⅲ期临床试验
试验主要目的为评价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LM001)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行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女性受试者中的有效性。次要目的为 评价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LM001)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行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女性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免疫原性。
100 项与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苏州康宁杰瑞)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苏州康宁杰瑞)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苏州康宁杰瑞) 相关的专利(医药)
3
项与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苏州康宁杰瑞) 相关的新闻(医药)关键词:降胆固醇药物;PSCK9抑制剂;ANGPTL3抑制剂11月18日,诺华降脂新药「Inclisiran注射液」在国内的上市申请获CDE受理。Inclisiran(商品名:Leqvio)是一款小干扰RNA(siRNA)药物,利用人体RNA干扰的自然过程,与编码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mRNA结合,通过RNA干扰作用降低其水平,防止肝脏生成PCSK9蛋白,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2020年12月,Leqvio被EC批准作为饮食控制的一种辅助手段,用于治疗成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或混合型血脂异常,具体为:(1)联合他汀类药物或他汀类药物和其他降脂疗法,用于治疗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无法达到LDL-C治疗目标的患者;(2)联合其他降脂疗法,用于治疗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他汀类药物禁忌症的患者。Leqvio获批的III期临床试验ORION结果显示:对于使用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治疗后仍无法使LDL-C达标的患者,Inclisiran可以达到52%的LDL-C下降。除了优异的疗效,Inclisiran患者依从性更好,其在首次及第三个月初始治疗后,每年只需注射两次。降胆固醇新药层出,他汀类是常青树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引发的心血管疾病是长期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据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达40.4%,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据Datamonitor Healthcare数据,2019年全球降脂药市场规模超过220亿美元,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300亿美元。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总胆固醇量,尤其是LDL-C的累积暴露量,可以延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梗、脑梗的时间。目前降低胆固醇药物,特别是降低LDL-C药物的靶点主要有三个,即羟甲基戊二酰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 CoA还原酶)、胆固醇转运蛋白NPC1L1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即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主流的降胆固醇药物。以国内市场为例,据悉2021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他汀类药物及复方用药等10个品种占据了调血脂市场的 84.58%。其中,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普伐他汀分别占比36.8%、18.06%、17.35%、9.78%。然而,临床上仍然仍有10%-20%的患者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存在疗效不佳。PCSK9抑制剂是后起之秀PCSK9抑制剂是降胆固醇药物市场中的后起之秀。目前全球已经批准3款,即安进的依洛尤单抗(商品名:Repatha)、赛诺菲的阿利西尤单抗(商品名:Praluent)和诺华的Inclisiran(商品名:Leqvio)。其中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通过与LDL-R竞争结合PCSK9,抑制LDL-R的内吞、降解,增加肝细胞膜上与LDL-C结合的LDL-R数量,促进肝脏对LDL-C的代谢,最终降低血浆LDL-C水平。用法用量上,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均为两周一次或加大剂量一个月皮下注射一次。值得一提的是,安进在PSCK9抑制剂领域一直稍微领先,但赛诺菲以6750万美元从BioMarin收购了一张“优先评审奖券”,Praluent最后领先Repatha一个月在美国率先上市。不过早在Praluent上市之前,安进就紧咬不放,控告其侵犯了Repatha的三项专利。2016年3月,美国法院判定赛诺菲/再生元的Praluent侵犯了安进的Repatha两项专利权。2017年1月,美国特拉华州地区法官Sue Robinson判决赛诺菲和再生元停售Praluent12年。然而,2019年美国特拉华联邦地区法院的一名法官判定与Repatha相关的一些专利无效,推翻了2016年陪审团判安进获胜的裁决。受专利之争影响,Repatha市场表现一直优于Praluent,并于2021年进入10亿美元重磅药物行列,而Praluent 2021年销售额为4.211亿美元(再生元财报记录)。诺华Leqvio市场潜力不容小觑,具有一年2次的便利性优势,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额达7000万美元。不过未来这三款PCSK9抑制剂还不好说,GlobalData分析师预测Leqvio有望凭借治疗便利性优势,销售额反超安进的Repatha和赛诺菲/再生元的Praluent,2027年达到25亿美元,而Repatha和Praluent 2027年销售额分别有望达到22亿美元和7.16亿美元。在国内,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均已进入国家医保。据米内网数据,2021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PCSK9抑制剂用药市场达6463万元,增长率为111.55%,预计2022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PCSK9抑制剂将有大幅度的扩增。与他汀类药物相比,PCSK9抑制剂不仅能显著降低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LDL-C水平不达标或他汀类不耐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C水平,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PCSK9抑制剂还具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能力,通过抑制NF-kB通道,减少血栓、炎症、血管内皮细胞激活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风险。除了上述三款药物,据药渡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还有多款在研PSCK9抑制剂,详见下表。来源:药渡数据库值得一提的是,在研PCSK9抑制剂药物类型愈发多样,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3类:反义寡核苷酸或小干扰RNA(siRNA):通过基因沉默作用来抑制PCSK9合成。单克隆抗体或模拟抗体蛋白物:直接抑制PCSK9蛋白与LDLR结合。作用于PCSK9蛋白催化部位的小分子肽类:这类肽类可与PCSK9蛋白的催化部位结合使其发生变构,进而影响到PCSK9 蛋白与LDLR结合。而且,还有企业开发出了小分子PCSK9抑制剂,如CVI-LM001、SAL092,而小分子PCSK9抑制剂具有口服优势。降胆固醇药物靶点多样此外,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也是另一个新兴降脂药物靶点,它是肝脏分泌的一种蛋白,在调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上具有关键性作用。目前,全球已批准了一款ANGPTL3抑制剂,即再生元的Evkeeza (Evinacumab)。该药一种ANGPTL3靶向的全人源IgG4κ型单抗,2021年1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儿童或成人家族性纯合子高胆固醇血症。而且,目前已出现多款在研ANGPTL3抑制剂,如VERVE-201、Vupanorsen和ARO-AGN3。其中VERVE-201是一款单碱基编辑疗法,通过对肝脏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ANGPTL3基因进行编辑,永久性关闭ANGPTL3的表达。Vupanorsen是一款由Ionis研发的反义RNA疗法。ARO-AGN3是一种皮下注射的RNA干扰(RNAi)药物。脂质代谢中,除了HMG-CoA 还原酶、PSCK9、ANGPTL3,载脂蛋白B( Apo B) 、Apo C-III等也扮演者重要角色,其中Apo B靶点已经批准了一款药物,即Kynamro(Mipomersen,米泊美生)。米泊美生是一种寡核苷酸Apo B-100合成的抑制剂,能够与Apo B-100蛋白mRNA的编码区互补配对,抑制Apo B-100蛋白(LDL和VLDL的主要载脂蛋白)的翻译合成。Apo C-III靶向也已出现在研药物,如ARO-APOC3。ARO-APOC3是一种靶向载脂蛋白C-III(apoC-III)的RNAi疗法。总结高胆固醇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且动脉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也与高胆固醇血症密切相关。降胆固醇,尤其是LDL-C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降胆固醇药物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但还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国内外药企积极布局降胆固醇药物市场,尤其是PSCK9靶点,期待未来会有更高效、更安全、患者依从性更佳的降胆固醇新药获批上市。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已成为常见的疾病。巨大的临床需求,既催生了市场前景广阔的「银发经济」,也激发了药企研发降脂药的活力,从传统的他汀类降脂药,转移到当下掀起研发热潮、开辟「新战场」的新型降脂药——PCSK9 抑制剂。如今,继赛诺菲、安进、诺华等跨国制药巨头实现 PCSK9 抑制剂商业化后,信达生物、君实生物、恒瑞医药等国内实力药企也纷纷加入「新战场」,掀起了降脂药市场风云。他汀类药物:降脂药市场的「最强王者」所谓高脂血症,是一种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的心血管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高脂血症是引起冠心病、糖尿病、肾衰竭等其他严重疾病的主要病因。因此,一旦患有高脂血症,就一定要进行降血脂。基于此,能够降低血浆 TC、TG 或 LDL-C 含量水平的降脂药由此诞生。目前,市场已上市多种不同机制的降脂药。例如,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等)、胆汁酸螯合剂(考来替泊、盐酸考来维仑等)属于降胆固醇的药物;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等)、烟酸类(烟酸肌醇酯、阿西莫司等)属于降甘油三酯的药物;PCSK9 抑制剂是通过抑制 PCSK9 的活性降低血液中的 LDL-C 水平,代表性药物有阿利西尤单抗、Inclisiran 等。虽然降脂药种类繁多,但目前降脂药市场主要由经历过三代技术更迭的他汀类药物占据主导地位。他汀类药物发展历程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简言之,他汀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迭代史。1976 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让人终身难忘的一年,国内发生了许多大事。而就在这一年,日本科学家远藤章在真菌桔青霉中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他汀类药物——美伐他汀,被称为「他汀之父」。两年后,美国默克公司从土曲霉素中提取到了洛伐他汀,并开始临床试验,最终于 1987 年获 FDA 批准上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上市的他汀类药物。尽管上市后销量不佳,却极具里程碑意义。此后,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第一代他汀类药物陆续上市,特点在于均为天然化合物药物。1994 年,第二代他汀类药物氟伐他汀获批上市,这也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结构与第一代明显不同,无需代谢转化就具有药物活性。他汀类药物的分类及特点来源:中国知网、平安证券研究所特别是,随着拥有更优异临床效果的第三代他汀类药物上市后,开启了一个属于他汀类降脂药的「王朝」,并奠定了其降脂药市场「最强王者」的地位。1997 年,辉瑞的立普妥(阿托伐他汀)获 FDA 批准上市,此后销量连年暴涨,不仅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销售额超百亿美元的药物,而且在 2011 年专利到期前,曾连续 8 年销量超过百亿美元,累计销售额达到 1250 亿美元,创造历史。2003 年,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 分别在美国和日本上市,其中由于匹伐他汀对 HMG-CoA 还原酶抑制作用强,具有较好干细胞选择性,同时作用时间长,耐受性好及安全性高,被称为「超级他汀类药物」。以国内市场为例,据资料显示,2021 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他汀类药物及复方用药等 10 个品种占据了调血脂市场的 84.58%。其中,阿托伐他汀以占比 36.8% 排名第一,其次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普伐他汀分别占比 18.06%、17.35%、9.78%。另外,截至 2022 年 6 月 9 日,已有 56 家药企的 8 款降血脂药物,共计 71 个品牌载入中国药品目录集,其中他汀类单方药物占据了 86%。异军突起的新型降脂药,能否扛起大旗?他汀类药物的发展史,可谓生动地诠释了医药研发技术一直在迭代、创新。即便是在降脂药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他汀类药物,也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某些患者群体无法获益。例如,对于很多患有严重血脂异常尤其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来说,他汀类药物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一起并无法控制好血脂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此外,由于从 2011 年开始多个重磅他汀类降脂药专利陆续到期,全球大量他汀类仿制药上市,导致全球降脂药整体市场规模下滑。最典型的莫过于「药王」阿托伐他汀,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了 23 个阿托伐他汀仿制药,此外,另有 10 款正处于上市申请中,形成共同「合围」辉瑞原研药阿托伐他汀之势,市场竞争可谓异常激烈。 10 款申报上市的阿托伐他汀仿制药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点击放大,可查看大图)基于以上这些因素,新型降脂药 PCSK9 抑制剂油然而生,不仅拓展了新的热门研发方向,也开辟了降脂药研发新的战场。截至目前,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共获批了 3 款 PCSK9 抑制剂,其中包括在国外同一年上市的两款 PCSK9 单抗,分别为赛诺菲/再生元联合研发的 Praluent(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安进的 Repatha(依洛尤单抗注射液),以及一款诺华于 2019 年耗费 97 亿美金通过收购 The Medicines 获得的 siRNA 基因疗法药物 Inclisiran(商品名:Leqvio,2020 年获批上市)。在国内,当前两款 PCSK9 单抗均已获批上市,并于 2021 年纳入医保;而诺华的 Inclisiran 尚处于 Ⅲ 期临床阶段。全球共获批 3 款 PCSK9 抑制剂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点击放大,可查看大图)这三款 PCSK9 抑制剂的共同点在于,都是靶向调节 LDL 受体表达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 型(PCSK9)。2003 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 PCSK9 是第 3 个与高胆固醇血症有关的基因,并通过研究发现该基因功能获得性或丧失性突变可以导致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升高或降低。相较于他汀类药物,PCSK9 抑制剂的优势在于,不仅能显著降低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 LDL-C 水平不达标或他汀类不耐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 LDL-C 水平,约可降低 40%-60% 的胆固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同时还具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能力,通过抑制 NF-kB 通道,减少血栓、炎症、血管内皮细胞激活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风险。他汀类、依折麦布以及 PCSK9 抑制剂对比内容来源:财富证券;不过,对于 PCSK9 抑制剂能否扛起降脂药市场大旗,市场人士表示存疑。首先,从适应症的范围来看,PCSK9 抑制剂主要作为他汀类的补充药物,适合使用的患者人群较少,意味着市场空间较为狭窄。其次,他汀类药物为口服形式,给药便捷、可及性强,而且消费场景不局限于公立医疗机构,还包括零售终端、线上直销等;而 PCSK9 抑制剂为皮下注射(2 周/次),且需要去医院注射,这对于治疗周期较长、需终身服药的老年患者而言,频繁打针无疑大大降低了长期依从性。再者,从药物价格看,由于 PCSK9 抑制剂属于生物药,生产成本高、价格较为昂贵(海外 5850 美元/年;国内 300 元/针,按一年 24 针计算,需花 7200 元),而他汀类药物普遍纳入集采后价格优势巨大,国内一年仅需花费几百元。最后,从销售情况看,虽然受益于降脂药市场需求影响,PCSK9 抑制剂产品销售多年保持稳健增长,但由于长期疗效不够突出,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2021 年,再生元/赛诺菲的阿利西尤单抗实现营收合计 4.2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而安进的依洛尤单抗不仅实现营收 11.17 亿美元,同比增速更高(26%),而且这几年还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就在于安进于 2018 年 10 月宣布将产品降价 60% 至 5850 美元/年,大大促进了市场放量。国内方面,2021 年这两款 PCSK9 单抗在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合计实现销售额 6463 万元,同比增长 111.5%。其中依洛尤单抗实现 5448 万元销售额,占比高达 84.3%。历年抗 PCSK9 单抗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亿美元)来源:AMGN、REGN 公告、国盛证券研究所信达、君实、恒瑞等掀起 PCSK9 抑制剂研发风云不同于 PCSK9 单抗,诺华的 Inclisiran 虽然同样针对 PCSK9 靶点,但却是 siRNA 基因疗法。Inclisiran 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阻止肝脏生产 PCSK9 蛋白,可实现长效给药(前 3 个月完成 2 次注射后,每半年打一针),比 PCSK9 单抗的用药频率更低,无疑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便利性以及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而且海外价格与 PCSK9 单抗相差无几(6500 美元/年)。据财报显示,凭借优异的临床优势,2022 年一季度 Inclisiran 全球销售额达到 1400 万美元,超过了 2021 年全年销售收入(1200 万美元),市场增长潜力巨大。由此可见,PCSK9 抑制剂的长效性和口服形式,将是未来的重点研发方向。这也吸引了国内药企争相入局。从研发管线看,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国内药企已经布局研发 12 款国产 PCSK9 抑制剂,覆盖长效制剂、口服形式。其中,信达生物的 IBI306 进度最快,已于 2022 年 6 月递交上市申请,有望拿下国产首款 PCSK9 抑制剂。另外,恒瑞医药的 SHR-1209、君实生物的 JS002、康方生物的 AK102 均处于 Ⅲ 期临床,未来几年将迎来商业化收获期;天广实、信立泰、天士力、西威埃医药等药企紧随其后。12 款在研国产 PCSK9 抑制剂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点击放大,可查看大图)信达生物自研的 IBI306(Tafolecimab,托莱西单抗),适应症包括用于治疗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是国内首个申请上市的国产 PCSK9 抑制剂。根据信达披露的托莱希单抗 3 项 Ⅲ 期临床注册试验(CREDIT-1、CREDIT-2 和 CREDIT-4)的优异结果:与安慰剂相比,托莱希单抗可降低 LDL-C 水平约 57%-65%,并可长期维持疗效。托莱西单抗还可明显降低总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B 及脂蛋白 a 水平。托莱西单抗可长间隔给药,并且安全性良好,降脂达成率高,可长间隔给药(每六周一次),整体安全性良好。IBI306 临床试验结果(部分)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点击放大,可查看大图)君实生物自研的 JS002(昂戈瑞西单抗),适应症包括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等,用法用量为 150 mg/次,2 周/次或 30 mg/次,4 周/次。据介绍,在已完成的 I 期和 II 期临床研究中,昂戈瑞西单抗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且降脂疗效显著,可使 LDL-C 较基线降低 55-70%(与进口同类产品相当)。另外,康方生物的 AK102 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也可实现 6 周/次给药,依从性优势显著。口服 PCSK9 抑制剂方面,西威埃医药(海特生物持股 13.64%)的 CVI-LM001 针对高胆固醇血症处于 Ⅱ 期临床。尾 声总结来看,当前降脂药市场仍由他汀类药物占主导地位,而异军突起的新型降脂药 PCSK9 抑制剂,正试图通过扩展更多适应症、降价、纳入医保等方式解决商业化问题。可以预见,随着信达、恒瑞、君实、康方等纷纷加入 PCSK9 抑制剂研发「新战场」,并逐步迎来商业化收获期,一场激烈的降脂药市场竞争正在打响。点击以下卡片进入 Insight 小程序查看「PCSK9」抑制剂开发进展免责声明:本文仅作消息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 Insight 数据库的立场,文章观点仅供分享行业见解,请广大投资者谨慎。编辑:Hebe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试用 Insight 数据库
一家市值不足30亿,2020年营收12亿元左右的中药企业,正在努力在“中药”之外,为自己贴上更多的标签。
这是一家小且值得关注的中药企业。
在
2020
年医保谈判结果新闻发布会现场,这家公司作为中药儿童新药的代表企业,上台分享了其成功参加医保谈判的感受。
2014
年上市,
方盛制药如今的
业务涉及工业大麻、化药研发、生物药
CRO
、化妆品等领域
......
作为一家近年来,少有的能够拥有一款中药新药的企业,在国家频频出台支持中药创新的大环境下,他们密集、且多样化业务布局和探索,究竟会带领企业走向何方?
01 10年收获一款中药新药,或难再现
在中药创新方面,方盛制药将一个儿科经验方,成功转化成了一款儿科新药。
2019
年底湖南方盛制药儿科新药
“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
”
获批。
该药是来自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国知名儿科专家欧正武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经验方,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化热轻度急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咯痰,痰黄、咽部红肿、发热等症。
这是近年来,中药新药上市量持续放缓中,少有的中药新药之一。
2015-2018年中成药药品注册批件共12件,其中2018年受理药品注册批件申请9件,审批通过仅2件。而2020年国家药审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中药NDA仅有 4件,分别是连花清咳片、筋骨止痛凝胶、桑枝总生物碱片及桑枝总生物碱。小儿荆杏止咳颗粒也顺利通过了2020年医保谈判。
在中药创新方面有此经验和成绩,并且国家诸多中药鼓励政策加持,是否为方盛制药在中药研发方面提供更加强烈的信心和勇气?
未来方盛制药是否会复制或者更深入的探索这样中药新药研发路径,为未来中药新药的研发、上市带来更多的惊喜?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方盛制药的志向或许不在于此。
据了解,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
从最初立项到正式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历时逾
10
年。
根据财报显示,其中药产品中销量最好的产品是
血塞通分散片
,销量达到
4.4
亿片。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
医保支付标准为
10.98
元
5g
,医保标准有效期为
2021
年
3
月
1
日至
2022
年。
2020年
生产量为
2.51
万袋,销量为
0.77
万袋,是其披露的
30
多个中药和化药药品中销售数量最少的产品。
在
2020
年
1
月
方盛制药
举办
“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
”
上市发布会
上,
方盛制药董事兼副总经理陈波对方盛
制药
的研发情况
的
介绍
是表示,
方盛自成立以来就将“新药研发能力”定位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来打造,不断推进“
1+N
”模式的大研发体系框架构想,实现了技术的整合式发展。
其
2020
年报显示,
公司已初步形成“集成化管理和分散化经营”的研发战略
,
进一步加强“药品研发核心竞争优势”的打造。
探讨并确立了适合公司的
“中药、化药、生物药”三药并举,以化药复杂制剂的仿制、改良与创新以及走向国际化为重要特色的产品研发战略
......
显然,即便收获了一款中药新药,方盛制药未来的发展志向并不集中在中药本身,并且其化药领域的发展也不是瞄准化药新药,而是
化药复杂制剂的仿制、改良与创新
。
而在研发方面,公司强调的不是,引进人才、设备、平台或者实验室,而是通过技术的整合来发展。
从
2020
年当期
研
主要研发项目也可见一斑。
数据显示,
2020
年方盛制药研发投入为
5361.60
万元,同比上期增加
30.03%
,
其同行业企业康辰药业、广州白云山、江中药业、健民集团、昆药集团等企业
2020
年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为
1.1
亿元左右。
而方盛制药主要品类有
心脑血管中成药、骨伤科药、儿科药、妇科药、抗感染药等,主要产品
仍以中药为主,例如
血塞通分散片、血塞通片、藤黄健骨片、跌打活血胶囊、赖氨酸维
B12
颗粒、头孢克肟片、金英胶囊、蒲地蓝消炎片等。
但是就目前的主要研发项目来看,并不是以中药项目为主。
其
主要研发项目为依折麦布片、头孢克肟片、奥美拉唑肠溶片、金古乐片等。
其中,仅有一款
新中药新药
1.1
类
为
金古乐片
。
截至2020年底,
方盛制药共有在研产品 14 个、已申报产品 2 个,
主要领域包括:抗感染、抗肿瘤、 心脑血管、消化系统、骨科、儿科等。在其2020年年报中显示,方盛制药将在化学原料药及制剂领域重点开展研发工作,重点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药品;在生物制品领域,重点研究抗肿瘤药物等方面药品。
02 收购滕王阁,成立新公司,产品批文大整合
想迅速做大做强的方盛制药,在产品方面的措施之一是“
积极储备具有发展潜力的药品品种,丰富公司产品线
。
”
其最引人瞩目的举动则是,
与博大发展、元辉轩咨询、昌益行投资签订《关于江西滕王阁药业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
以
1.75
亿元
受让滕王阁药业
100%
的股权
。
方盛制药认为,
滕王阁药业持有多项药品注册和再注册批件,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市场竞争力。
方盛制药希望通过并购,
在短期内获得标的公司的优势产品,丰富公司制剂类产品品种,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医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
滕王阁药业的核心资产是拥有以
“
滕王阁
”
为注册商标的各类产品共计
32
个药品批准文号
(
区分规格
)
,主要涉及止咳化痰、清热解毒、补益类、儿科用药等
。
滕王阁药业持有的强力枇杷膏
(
蜜
炼
)
为全国独家品种
(
该产品生产工艺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
和中药保护品种,已于
2017
年进入国家新版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在海南、江苏、湖南、山东、湖北、广东、浙江、四川等超
20
个省份中标
。
该产品临床渠道的结算金额占自
2017
年的
1.09%
上升至
2020
年
43.11%
。
对于收购滕王阁,方盛制药在其公告中表明了初衷即:
目前国内药品领域新产品的研发呈现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公司自主研发新产品短期内难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
并且方盛制药还明确,“本次交易的实质是购买滕王阁药业所拥有的产品批文”。
不止如此,方盛制药的另一家公司方盛锐新也计划逐步持有
200-300
个药品批文,申报
50-100
个保健品,收购
2-3
家中药饮片厂。
根据公开报道显示,方盛锐新药业有限公司,主要通过“
股权合作
+
工商合作”的经营模式整合医药产业链资源,
通过批文的收购,以生产厂价直供股东连锁,将采购成本降到底线。
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方盛锐新已签约连锁股东
300
家,已签约门店数
15000
家。
方盛制药采取这种业务布局背后的逻辑则是,抓住
MAH
制度红利。
MAH
规定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生产许可持有人可以是同一主体,也可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根据自身状况,上市许可持有人可以自行生产,也可以委托其他生产企业进行生产。
方盛制药董事长张庆华在
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项目发布会暨湖南方盛锐新药业有限公司成立庆典
上表示,在
MAH
制度下,“
上下游合作成立批文持有平台公司来收购批文,再委托生产,产品按照工厂价供应给连锁股东控销成为趋势。
”
并且方盛制药对方盛锐新寄以厚望,是方盛制药集团未来五年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计划五年实现资本市场的助力发展。
当然,方盛制药的项目收购举措不止于此。
在
7
月份,方盛制药以
381
万元受让
湖南
奥维康
“
健胃愈疡颗粒
”
药品品种的所有权
。
在今年上半年,方盛制药以
1500
万元受让
受让中南大学
持有的
“
恩利卡生在制备治疗缺血
/
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
的发明专利权
;
以
400
万元
受让了
安阳诺美
的
“
小儿肺炎散
”
、
“
感冒
退热颗粒
”
等
2
个药品品种的所有权
;
还以
1460
万元受让控股子公司营口三花制药有限公司持有的全国独家品种
“
三花接骨散
”
的所有权
(
包括但不限于该品种的研制原始资料、药品处方、生产工艺和质
量标准、再注册资料及新药证书等生产技术和知识产权
)
。
在
2020
年方盛制药也有类似举措,当年
9
月,方盛制药还以
700
万元
投资,一口气收获了
“
肠康胶囊
”
、
“
维生素
C
泡腾颗粒
”
、
“
通脉口服液
”
、
“
六味地黄胶囊
”
、
“
银黄
颗粒
”
、
“
阿胶三宝膏
”
等
6
个药品品种的所有权
。
03 抗癌药、化妆品、工业大麻,多样化探索不停歇
除了收购更多的产品批文,方盛制药的业领域也越加多样化。
2016
年方盛以
1000
万美元参与
Lipo
增资扩股,认购其新发行股份,占
Lipo
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
30%
。
公开资料显示,
Lipo
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主要研发、生产仿制药
LM-001
和下一代紫杉醇
LM-101
,加大抗癌药领域布局。
据其
2020
年财报显示,方盛制药
新化药
4
类注射用紫杉醇
(
白蛋白结合型
)
还处于药学研究阶段。
而方盛制药的另一款
化药
1.1
类
新药,
注射用迪安替康钠
,
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
,正在进行Ⅰ期临床试验。
2019
年
1
月,方盛制药实现对广东暨大基因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控股。
2019
年
10
月,暨大基因将
其持有
70%
权益的
“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2
滴眼液
”
临床前研究所获项目成果进行转让。
如今,这家名称中带有基因药物的公司,则有意于向化妆品领域进军。
据了解,暨大基因今年申请了六个商标,
暨大肌因,肌妍暨美,暨肤妍,暨妍妆,暨妍妆和暨妍暨妆主要用于修护、舒敏、抗衰等功能性化妆品。
而
2020
年暨大基因
的
收入主要包括生物制药
CRO
业务,化妆品功效检测业务以及物业管理收入。
也是在
2019
年,方盛制药还进军了工业大麻领域。
按照当时公告显示,
方盛制药与云南会泽县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未来
8
年分期投资
10
亿元,在会泽建立中药材、工业大麻种植基地和深加工基地。
该消息曾致使方盛制药涨停,
报
8.57
元,成交额
1.2
亿元。
对于该公司涉足工业大麻领域,被不少股民诟病为“碰瓷”。
据了解,在该公告发布前
15
天
方盛制药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明确表示,“暂无计划(涉及工业大麻)”。
此外,
方盛制药也开始参与资本游戏。
在
2019
年,
方盛制药
出资
4000
万,
与珠海横琴中科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暨南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广东中科白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入伙珠海横琴中科建创投资合伙企业
(
有限合伙
)
。
今年,
7
月
19
日,方盛制药公告称,与上善投资、东莞国药、湖南福祥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自然人李安共同出资设立长沙星辰康瑞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基金总规模为
5500
万元,方盛制药出资
2400
万元,占总规模的
43.64%
。
该基金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方盛制药导入优质的生物医药标的。
同时,方盛制药还在引进战略投资方。
方盛制药此前披露,其持股
51%
的控股子公司佰骏高科医疗拟引入全球肾透析龙头企业达维塔
(DaVitaInc)
的子公司达维塔中国为战略投资者。
交易中,方盛制药将以
1.47
亿元的价格向达维塔公司转让所持佰骏医疗
31.7%
股权,佰骏医疗整体估值约为
4.64
亿元,相较于其
2017
年被增资时的估值
7500
万元增长
5.18
倍。
交易完成后,方盛制药也将获得投资收益约9723.65万元。而达维塔是全球肾透析龙头,其单一最大股东为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股32.99%。
但是对于该交易,上交所也要求方盛制药说明,本次交易的的业绩对赌条款可实现性、未实现对赌业绩时公司可能承担的责任等。
方盛制药身上的标签越来越多。
如果仍将方盛制药视为中药企业中的一员,其多样化的探索路径与诸多千亿市值的中药企业相比,并无太多差异。
一位关注中药发展的投资人曾表示,这只是行业转型中企业迷茫的一种体现。
实际上,
近年来国家鼓励中药创新的方向已经指明
,例如,促进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发,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向新药转化。发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传承创新发展“孵化器”作用,鼓励医疗机构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支持以病证结合、专病专药或证候类中药等多种方式开展中药新药研制。支持同名同方药的研制,探索引入真实世界证据用于支持中药新药注册上市,等等。但是能够下定决心、耐住性子、投入资金和人才,按照国家指明的中药创新方向去做的仍是少数。
而方盛制药无论其定位定位如何,战略如何,也仅仅是行业巨变中,奋力求生的一分子而已。
与其他药企一样,其多样化的布局,未来是否能发挥更好的整合效应,最终还要用质优价宜的好药、实打实的业绩来证明实力。
100 项与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苏州康宁杰瑞)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