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最高研发阶段申请上市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3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一项评估BION-1301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的Ⅰ期、开放标签、随机、平行分组临床研究
主要目的:评估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单次皮下注射(SC)BION-1301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
次要目的:评估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单次SC BION-1301后对免疫球蛋白的药效学(PD)影响;评估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单次SC BION-1301的免疫原性;评估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单次SC BION-1301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一项在 IgA 肾病成人患者中评价 BION-1301 的 III 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BEYOND 研究)
评价 BION-1301 vs. 安慰剂对 IgA 肾病成人患者蛋白尿的疗效; 关键次要目的:评价 BION-1301 vs. 安慰剂对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疗效; 次要目的:在研究期间评估 BION-1301 vs. 安慰剂对特定临床复合终点的影响
100 项与 信瑞诺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信瑞诺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这是生物科技行业迈向成熟的一刻,10月7日,18A上市公司嘉和生物被亿腾医药反向收购。
在海外成熟市场,BD、并购均为常态。据中信建投统计,2004-2018年通过纳斯达克IPO上市的424家Biotech/Biopharma样本公司中,175家被收购/合并,占比41.3%。
BD是管线层面的资源配置,近两年在国内进行得热火朝天,并购是公司层面的资源配置,但港股18A并购第一单却迟迟未出现。
亿腾医药与嘉和生物合并,打破这一僵局,不仅将改变这两家公司的命运,还可能改变创新药竞争格局。
我们都知道信达生物是一家均衡型Biopharma,但依靠内生发展再造一家信达的条件几乎没有了。并购却可以量变引起质变,实现跃迁式发展,亿腾正向着百亿销售迈进,嘉和正向着TCE及多抗龙头转型,合并带来的资源聚合效应将使原有的商业目标、研发目标加速实现。
复盘海外Biopharma、Bigpharma成长轨迹,都是通过并购快速做大做强的。国内创新药研发资源、商业化资源、现金流资源的优化匹配也正式启动,有望诞生一批全新的优质企业,这意味着头部格局并没有固化,整个行业充满生机和无限可能性。也许未来的医药巨头,是大家都不曾想到的。
这正是医药创新的魅力所在。
01
第一位勇敢者
国内医药资源存在严重的错配现象。
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的转型成功,并不能掩盖大部分传统药企在研发、BD方面的平庸。而大部分Biotech却受制于现金流、商业化能力,创新药研发变成一种危险的理想主义。
通过并购实现优势资源互补,是必然趋势,时代呼唤第一位勇敢者破局。亿腾医药与嘉和生物具有开创性的战略合并,将为诸多处于困顿阶段的Biotech注入来自产业、资本和市场的三重强心剂。
还有另外一重意义。去年12月以来,4家中国Biotech被海外药企并购,包括阿斯利康以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诺华全资收购信瑞诺医药,NuvationBio收购葆元医药,Genmab以18亿美元并购普方生物。传奇生物也被曝收到百亿美元并购要约。
防止优质生物医药资产继续向海外流失,也第一位勇敢者,那么,亿腾医药挺身而出的底气何在?
从并购MNC管线资产到并购Biotech,亿腾一直是中国医药市场并购先行者,具有成功的整合经验。
2019年,亿腾对礼来两款经典原研抗感染产品稳可信(注射用万古霉素)和希刻劳(头孢克洛)进行资产收购,成为其中国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同年,又收购GSK一款雾化吸入激素治疗(ICS)领域的最新产品亿瑞平(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
亿腾收购的核心逻辑是这些药品显著的临床优效性。稳可信拥有独特的发酵技术以及纯化工艺,疗效以及安全性得到临床专家广泛认同,是MRSA治疗指南和医保目录一线用药;希刻劳因其多年的安全疗效和独特的草莓口味,是儿科市场的领先品牌;亿瑞平至今无仿制品,且疗效强、起效快,更少激素用量就能达到同类产品相同的临床疗效,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制剂全面集采的环境下,凭借独家地位更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20-2022年,稳可信、希刻劳及亿瑞平的合计终端销量分别增长34.9%、83.7%及182.1%。
亿腾凭借20余年深耕市场的临床经验和洞察,拥有成熟的创新药引进经验。
2015年起,亿腾授权引进唯思沛(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稳可达(芦曲泊帕片)、景助达(HDAC抑制剂),去年到今年陆续在国内获批上市。
市场潜力巨大。唯思沛是唯一获FDA批准为最大耐受性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辅助药物,剑指500亿元的中国降血脂市场;稳可达作为全球第一个获批用于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少症的升板药物,有望在中国至少330万中重度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景助达具有BIC潜力,是目前获批的唯一同时具备纯口服投予、覆盖绝经前后全人群、填补CDK4/6i耐药治疗空白三种优势的晚期乳腺癌治疗方案,与嘉和生物核心产品CDK4/6i在商业化方面及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方面产生有非常强的协同效应。
基于对实际临床需求的洞察能力,亿腾对嘉和的创新管线价值也不会看走眼。
亿腾具有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的综合能力,财务业绩稳健。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除税后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3.06亿元及3.08亿元。2023年,三大主要商业化原研产品总收入2.19亿元,占该年度总收入88.3%。
销售网络遍布国内30个省级行政区,覆盖超过12000家医院,包括约2000家三级医院及2000家二级医院以及超过12000家药房。
合并后,嘉和的产品管线将成为亿腾新的业绩增长点,亿腾的销售渠道、制造平台及供应链,将推动即将获批上市的CDK4/6i获得商业化成功。
02
TCE及多抗头部企业
合并后的新公司名称预计改为亿腾嘉和,未来将在创新药江湖中占据何种地位?
嘉和生物在PD-1开发遭遇挫折后,重整自身管线,TCE双抗GB261通过NewCo模式出海,EGFR/cMET/cMET三特异性抗体GB263T最新研究数据获国际认可。
嘉和生物在早期项目方面,已有5个FIC╱BIC的双╱多特异性抗体项目完成候选化合物(PCC)分子开发。这不是画饼,在亿腾医药充沛现金流的照耀下,一切都变得触手可及。
预计亿腾嘉和将显著加快临床进度和出海进程,有望成为TCE及多抗头部企业。
TCE(T细胞衔接器)药物最近火爆出圈,有望成为肿瘤领域ADC和PD-1之后第三个重要赛道。强生对其两款TCE双抗Talquetamab(GPRC5D/CD3)和Teclistamab(BCMA/CD3)预期销售额均接近50亿美元。
TCE药物通过借助T细胞来实现肿瘤杀伤作用,已在血液瘤中实现突破,效果突出,并向实体瘤和自免适应症发展。TCE类药物主要以多抗形式存在,以CD3搭配TAA的形式来进行设计。
嘉和TCE双抗GB261(CD3/CD20)具有高度差异化,是首个与CD3低亲和力结合并保持Fc功能(ADCC和CDC)的TCE。与其他CD20/CD3双抗相比,GB261的安全性非常优异,特别表现在CRS为轻度、一过性且发生率较低。某些经过其他CD20/CD3治疗失败的患者仍然从GB261获益,为GB261独特和高度差异化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临床支持。
今年8月,GB261通过NewCo模式出海,将获得被许可人部分股权、数千万美元预付款、4.43亿美元里程碑金额,以及个位数至双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双方将集中探索GB261在自免疾病方面的潜力。
GB263T是全球首个EGFR/cMET/cMET三特异性抗体,靶向EGFR和两个不同cMET表位,具有高度差异化的设计,表现出多种作用机制,可同时抑制原发性及继发性EGFR突变及cMET信号通路。
GB268是一款靶向PD-1/CTLA-4/VEGF的三特异性抗体,具有对称结构的六价抗体,由抗pd-1 VHH抗体、抗CTLA-4 VHH抗体和抗VEGF常规抗体组成。该分子设计及各个臂的活性基于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调整与摸索,以达到功能上的平衡;Fc段引入L234A/L235A突变。在使用hPD1/hCTLA4 KI小鼠的关节炎诱导模型中,GB268比卡度尼利单抗提高了耐受性,安全性至少比伊匹单抗联合O药提高了20倍。
GBD218是一款三特异性TCE药物,同時靶向BCMA和GPRC5D,使用了相对低亲和力的抗CD3。GBD218能有效杀死表达BCMA和╱或表达GPRC5D的MM细胞,将有望提高MM患者的治疗反应率和生存率。
未来两年,大部分Biotech都面临着现金流耗尽的恐惧。嘉和生物被亿腾医药借壳上市后,立即变成年净利润3亿元、同时仍保留FIC╱BIC管线的公司,前景豁然开朗。
对嘉和而言,选择与亿腾合并而不是卖身MNC,是因为还有梦想,还想有所作为,还想成为顶尖Biopharma。
这是一场务实的理想主义的尝试,对18A公司寻找出路具有示范意义,正式拉开国内创新药资源整合的大幕,有望催生一批均衡发展的药企。
新公司亿腾嘉和集合各种优势资源。
合并后股东将是医药行业最强阵容,汇聚高瓴、淡马锡、奥博、红杉等豪门,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背书,成长前景岂止眼前所见?
研和钱互补,兼备扎实的商业化能力和领先的研发能力,将形成1+1>3的效应,实现后端销售收入反哺前端研发,前端研发助推后端销售增长的良性循环。
强强联合后还将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及出海模式,在拓展中国商业化同时,亿腾嘉和有望通过NewCo模式、自主出海的方式拓展国际市场,寻求增量空间。
2024医美与器械创新前沿华西论坛,与您共探药企转型之道,解锁消费医疗市场新机遇。10月12日,成都等您来!
作为全球营收top5的常客,诺华这家地道的北欧企业在北美市场却很长时间里拼不过那些本土选手。不过,医疗gdp占比高达17%的美国生物医药市场或多或少仍是全球的一个风向标,谁抓住了它,谁就能继续引领医药行业的未来。
或许是基于此,2022年,诺华的全球ceo 在一次投资交流会上正式提出了要“重回美国市场前五”的目标。
为此,诺华在最新一轮的组织架构大变动时,单独成立了一个美国创新药部门。
借助组织架构上的大开大合,来寻找新的增长。这是欧美的大企业喜欢干的事情,但管理上的精细化终究解决的只是效率问题。
回到行业层面,在错过IO和ADC两大划时代的品类后,诺华依靠其从各种自我创造的细分赛道里,比如核药、CGT、小核酸以及肾病药物等,能否去拿到自己想要的。
虽然在过去半年里,靠着诺欣妥在专利到期前的突然发力,以及核药产能到位,诺华一度上调了2024年的年度收入预期,但是未来三年在诺欣妥+可善挺这两大重磅药专利悬崖之下,靠上述这些后继品种能否弥补这近百亿美元的缺口,是一个问题。
1
均衡的背后:求稳or保守?
在2023年,虽然超过50亿美元收入的产品只有诺欣妥一个,但不妨碍诺华和其它几家手握百亿、两百亿大单品的企业平起平坐。这得益于诺华的“均衡增长”型策略。
诺华有五大治疗领域,心血管、自免、CNS、实体瘤和血液学。然而,五大核心领域之外的产品贡献占比却超过了25%,代表品种比如雷珠单抗和芬戈莫德。这跟多数押注某一两个治疗领域和技术平台的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多元化”。
包括诺华提出的“重回美国前五”策略,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诺华的这种“均衡”——少有头部跨国企业在美国这块最雄厚的市场收入占比低于50%。
2023年制药公司美国营收TOP10
来源:statista
在并购策略上面,诺华首席执行官Narasimhan也再三在公开场合表示,只对50亿美元以下的项目感兴趣,并且,BD更多是为了弥补现有的核心治疗领域,而非切入新赛道。
均衡的背后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
诺华很少选择把所有资源放在一个治疗领域或者技术平台,小分子、大分子、各种细胞&基因疗法全面开花。拥有广泛的管线,是其标签,但无论是在上市前&上市后的临床拓展,还是商业化投入上,很少会看到诺华在某一两个产品上做过得多的文章。
相比其它MNC企业则明显的多,比如礼来的CNS和内分泌、赛诺菲的自免、罗氏和默沙东的IO......诺华选择的是放弃“上等马”,用自身的运营和研发&临床实力实力培育大量的“中等马”,然后靠着数量取胜。
这种策略的好处是既不会错过每一个风口,又不会因为某一两个核心领域/技术的周期突然变化带来公司营收的大起大落。
比如,这两年所有人都在观望靠K药崛起的默沙东,在2028年专利过期之后,该如何继续维持当前地位,靠着IO+ADC的策略能否延续此前在肿瘤领域的统治力。但诺华几乎不会有这种“靠什么驱动”上的担忧。
某种程度上,这份“稳定”也是诺华这家公司常年能居于TOP5的原因之一。
然而,挑战也很明显。
分散的产品面临专利到期仍然是问题。这之间的区别是,默沙东需要为一个200亿的单品考虑,诺华要为10个20亿的单品考虑。
但如果要为这种“中等马”策略找补,还有一点就是峰值销售不太高的品种在专利到期之后,面临的跟随者竞争压力会小很多。因为天花板低,涌入者不多,而原研企业在这个领域里的深厚积累是后来者所要面临的竞争压力。
一个典型代表就是雷珠单抗。
这是一个在四年前就到期的品种,但直到如今,因为眼科领域缺少革命性的新疗法,加之竞争者不多,这款产品每年仍能为诺华贡献一个固定的收入。
诺华的这种求稳的均衡策略算不上保守,它其实是另外一种在“数量上的激进”。这对管理层的精力和效率是一种考验。但把事情流程化,然后无限复制,这是北欧人擅长的事情。
此外,这种策略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公司轻易踏进拥挤的地方。毕竟任何一个领域人一多,内卷就自然而然地起来了。
2
自研VS并购
“自研和并购两条腿走路”,这是几乎所有上岸的公司都会写到章程里的发展策略,但真正践行的制药企业其实不多。尤其是在MNC里。
因为,随着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越来越成熟,bigpharma和biotech分工愈加明确,大多数公司因为其天量的现金流,以及派生出来巨大信用背后成熟的资本运作手段,俨然化身一支“超级PE”,疯狂的吸纳各种中小型biotech的股权,然后运作、孵化、贡献收入,继而进一步维持这种循环。
自研除了需要承担过高的前期不确定性之外,在大公司最大的问题还有效率方面:一个新品从立项到真正落地汇报链条实在太长,管理资源缺失会使得项目进展大打折扣。
但在这一点上,北欧的公司要更为“不忘初心”一些。
诺华自有的研发中心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NIBR),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保持着旺盛的开发精力和高效的转化效率。
除了早期建所之前(2002年)的产品,诺华历史上的重磅单品,几乎都是诞生于这一研究所。
比如当前的两款利润核心,诺欣妥和可善挺。前者由诺华在2014年创造性地把缬沙坦加在了Neprilysin抑制剂沙库巴曲里,然后通过大胆的三期临床推动诺欣妥的落地;而苏金单抗(代号AIN457),由NIBR在2010年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继而开启了IL-17抑制剂的传奇之路。
此外,诺华的细胞基因疗法、核药以及小核酸平台的建立,NIBR没少贡献自己的idea。
而诺华的并购,大多数是用一种小步试错的方式,去不断强化其在一个领域里的布局。
比如核酸领域,借助Leqvio和Zolgensma两款已经落地的基因类药物,诺华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先后和DTx Pharma、Voyager Therapeutics、AVROBIO、Argo biopharma等早期biotech合作,包括后来和中国的舶望制药合作,扩大了其在基因&核酸领域的品类。
再比如肾病领域。在口服补体因子B抑制剂iptacopan开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新治疗革命之后,诺华一口气在肾病领域补充了两款三期产品,为了拿下其全部权益,作为一个“强迫症”患者,连带着收购了atrasentan和zigakibart的中国区权益,也因此诞生了信瑞诺这“中国第二个”biotech并购案例。
这两大赛道均属于诺华这两年的重点发力方向之一,虽然目前产生的营收量级都“不太能看”,但诺华似乎并不急于去证明什么,在每个赛道都做好布局,然后等风来。
然而,喜欢并擅长做“万全布局”的诺华,却硬生生错过了IO这个当红炸子鸡。
3
专科及健康科技业务加速布局借核药换道超车
当然,这也跟免疫治疗明星产品的发展速度有关。
CTLA-4作为最早上市的IO产品,表现一度平平,反倒是作为“陪嫁”的产品O药,一到三期,便开启了免疫疗法的神话。上市之后一年便成为重磅炸弹,距离成为50亿美元分子只花了三年时间,而此后的K药更是后来居上,成为百亿美元分子只花了五年。
而OK药上市的那一年,诺华才刚刚从用疫苗产品GSK那边换来实体瘤业务。等到诺华刚把新业务理顺,这一边PD-1已成了红海。
不仅每家MNC都有自己的代表PD-x产品,单抗药这两年在全球都迎来一波质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免疫品种几乎是人手一个。
诺华考虑过通过和百济神州的合作,来弥补自己在免疫领域的缺位,包括后面围绕TIGIT的合作,也是抱着押中“下一个PD-1”的预期。
和百济的合作不可谓不深入,金额也不算小,但如今,对于PD-1百济有自己的考量,诺华似乎不想拿到一个没法完全掌握的品种,要押注就全方位押注,这大概也是PD-1过卷之外诺华放弃的另一个原因。(不过据小编整理,去年诺华在研发日上表示仍然会需要PD-1)。
至于TIGIT,一方面缺少了PD-1的基础,另一方面走在前面的同类产品临床表现又着实拉胯。
以至于,诺华完整的错过了这条赛道。
至于ADC,其实除了罗氏的TDM-1,这两年ADC的大热更多是BD而非业绩层面引起的,作为肿瘤化药的“进阶版”,诺华无论实在抗体端还是化药端都缺少布局。诺华在2017左右先后通过自研和引进切入过好几款ADC,然而一到临床阶段均无功而返。
但诺华的“提前准备”不完全是基于业绩出发,所以错过这两个当下的热门赛道,某种程度上确实有眼光不够的原因。
不过如今,诺华在核药上的身位,似乎可以宣告,它在IO领域错过的,如今正在一步步找补回来。
2017年诺华斥资39亿美元,拿到Lutathera这款以Lu-177为基础的RDC产品,并于第二年将其推上市,成为全球首个RDC产品。紧接着,诺华围绕治疗性核药赛道做了一系列的并购,包括2018年从Endocyte收购来的同属Lu-177系的产品Pluvicto。
这两款已经上市的产品,很好地充实了诺华实体瘤管线,成了继CDK4/6抑制剂瑞波西尼之后的营收担当。后者更是有望在一年内跃居成为十亿美元分子。核药因为需要“现制现用”,产能是一大瓶颈,为此,诺华去年在美国大建工厂以确保Pluvicto的供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产品的销售预期。
甚至可以说,核药当今的大热,一定程度上是诺华成就的。
诺华这么醉心于核药,除了其认为比ADC具有相对更高的安全性之外,核药本身是一个进入壁垒高的领域。该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运营都有相当高的成本:很多放射性元素需要加速器才能生产;需要考虑运输半径,就地建厂,甚至运输也需要单独找设备运营;使用也不方便,核废物的处理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核药本身和ADC一样有着广阔的市场想象空间,比如配体和放射性载体搭配丰富;以及螯合物可以在诊断试剂和杀伤试剂中相互替换,诊断和治疗紧密衔接;再比如作为一种独特机理联用空间也很广泛。
但另一边,核药的这种高壁垒也让很多药企望而却步,诺华自己能深耕下去,到后面这种生产&运营上的边际成本会不断降低,而这对于后来者是一大挑战。
这大概也是诺华愿意大力布局该领域的原因之一。
而在核药上的押注,似乎也能反映诺华对产品开发策略上的一种偏好:去人少的地方,做难做的东西,提前布局。
但这套打法到底有没有用,答案还得去问时间。
同写意媒体矩阵,欢迎关注↓↓↓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查尔斯·狄更斯的这句名言,恰好描绘了当前中国医药行业的复杂现状。
一方面,外资药企热衷并购中国Biotech,并频频引进国产创新药;另一方面,国资正加速入主中药民营企业。
这一系列动态表明,中国医药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围猎”中国Biotech
为丰富产品线并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外资药企纷纷展开了对中国Biotech的并购行动。
2023年12月,阿斯利康斥资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85亿元)收购亘喜生物,不仅拉开了中国Biotech“卖身潮”的序幕,也预示着中国创新药行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至此之后,多家中国Biotech被外资药企抄底,包括诺华收购信瑞诺医药、Nuvation Bio收购葆元医药、Genmab斥资18亿美元收购普方生物。
今年7月,国内CAR-T疗法领域龙头传奇生物也收到了并购邀约。市场认为,这将是百亿美元级别的交易,或将创造中国药企被并购的新纪录。消息一出,传奇生物及其母公司金斯瑞生物科技双双实现大涨。
尽管“靴子尚未落地”,但中国Biotech被并购的消息,始终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这与海外药企频繁引进国产创新药密不可分。
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数量从2016年仅发生9件增至2023年的96件,交易总金额从不足3.2亿美元飙升至超过421亿美元。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反映了中国创新药企的实力提升,更表明行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药物类型看,ADC是这场出海浪潮的热点,频频发生大额交易。
典型如默沙东多次引进科伦药业子公司科伦博泰的ADC管线,潜在交易总额超过100亿美元;百时美施贵宝(BMS)也斥资84亿美元引进了百利天恒双抗ADC药物BL-B01D1的权益。
Genmab选择收购普方生物,也是看中其拥有3款处于临床阶段的下一代ADC管线(靶向FRα、CD70、PTK7),以及1款已申报临床的EGFR/c-MET双抗ADC药物。其中,EGFR/c-MET双靶点药物具备诞生大药的潜质,是MNC巨头必争的肺癌高地。
此外,作为前沿技术的细胞疗法也颇为“吃香”。
阿斯利康并购的亘喜生物,布局了多款下一代CAR-T疗法管线,包括针对血液瘤和自免疾病的双靶点CAR-T疗法,以及用于实体瘤的Claudin 18.2靶向CAR-T疗法;去年11月,诺华也以超10亿美元引进传奇生物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的DLL3 CAR-T疗法权益。
实际上,外资药企的频繁入场,不仅为中国Biotech提供了急需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还为其带来了与全球市场接轨的宝贵机会。而日益增多的超10亿美元BD交易,从侧面证明了国产创新药正逐步被全球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资药企“围猎”中国Biotech之际,国资选择入主中药民企。
国资入主中药民企
除创新药外,中药也是中国医药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各自在医药领域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如今,中药行业不仅涵盖了传统中药,还演变出了具备独特优势和价值的现代中药以及中药创新药。再加上,国家发布了一系列鼓励中医药产业发展和国企改革的政策,促使国资频繁并购中药资产。
华润集团和国药集团都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其中华润集团通过旗下华润医药集团实际控制近10家A股药企,包括东阿阿胶、华润双鹤、华润三九、江中药业等。
华润三九是华润医药旗下中药OTC领域龙头,为了巩固其在中药市场的领先地位,自2008年以来已累计完成了超过15次外延式并购,其中2022年以29.02亿元收购了昆药集团28%的股份。
近期,华润三九还宣布拟以62.12亿元收购天士力28%的股份。若成功收购,华润三九将成为天士力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28%,同时A股市场市值排名前10的中药企业,将有8家被国资控股。
除“华润系”外,国药集团旗下也坐拥近10家上市公司,覆盖医药流通、制药等领域,其中中药板块包括太极集团、中国中药。
国药集团在2020年10月入主了太极集团,又在今年2月宣布拟以总价约154.5亿港元将中国中药私有化。而中国中药成功私有化后,或在A股上市,或与太极集团整合。
除央企资本外,地方国资也纷纷加入战局,掀起了整合中药民企的热潮。
从2020年至今,地方国资频频出手控股中药民营企业,包括浙江省国资委、广药集团以及山西、郑州、甘肃和青岛国资等,涉及康恩贝、佐力药业、广誉远、太龙药业、康美药业、佛慈制药等上市中药企业。
不久前,云南白药还获得云南省国资委旗下云南国有股权管理公司大手笔增持,完成后持股比例提升至25.24%。
国资之所以加速入主,在于这些中药民企拥有优质的资产。
例如,天士力是创新中药标杆企业,截至2023年底已拥有98款在研管线,其中现代中药布局25款产品,包括18款1类创新药;太极集团旗下拥有中药资产包括重庆涪陵制药厂、重庆桐君阁,以及化药资产西南药业。
显然,国资入主中药民企的大戏仍将继续上演,毕竟国资对中药行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医药市场大变局
近年来,无论Biotech还是中药民企都陷入了困境。
Biotech受困于创新药行业融资环境遇冷、产品商业化难题、现金流不足,而中药民企面临着业绩增速下滑、在手现金不够充沛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外资药企频繁引进国产创新药或进行收购,既为现金流濒临枯竭的Biotech带来了“及时雨”,也让优质国产创新药得以继续研发、登上国际市场舞台。同时,外资药企的产品线得到进一步丰富,有利于提升其在医药市场的影响力和议价能力。
受益于管线通过License out出海,康方生物、和铂医药、和黄医药都在2023年实现了年度盈利。其中,康方生物就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与Summit达成50亿美元合作,首付款5亿美元已到账。
在强生的加持下,传奇生物BCMA CAR-T疗法Carvykti(西达基奥仑赛)销量相当亮眼,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分别为1.33亿美元、5亿美元、3.43亿美元,有望成为下一款国产“十亿美元分子”。据交银国际预测,Carvykti销售峰值将达到73亿美元,传奇生物预计在2026年实现盈利。
图片来源:同写意
无独有偶,国资的入场,同样为中药民企带来了改善经营困境的契机。
在浙江省国资委入主后,康恩贝实现了扭亏为盈,佐力药业改善了现金流紧张的问题,账上现金从2019年的1.3亿元增至2023年的9.32亿元;在山西省国资委取得控股权后,广誉远在2023年实现了净利润扭亏,2024年一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6.13%;太龙药业也在郑州高新区国资入主后实现扭亏为盈。
往更高的层面看,国资入主中药民企的深远意义在于:这些企业拥有涉及国家机密的产品、珍稀的原料资源以及独特的炮制工艺,如云南白药、同仁堂、东阿阿胶等中华老字号企业便是典型代表。
结语:可见,外资药企与国资的合力,共同为中国医药行业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与重构。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医药行业已经迎来划时代的转折点。
来源 | 同写意(药智网获取授权转载)
撰稿 | 粽哥2025
责任编辑 | 八角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商务合作 | 王存星 19922864877(同微信)
阅读原文,是受欢迎的文章哦
100 项与 信瑞诺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信瑞诺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