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申请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评价AFN0328 注射液治疗HPV16 和/或HPV18 相关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安全性、耐受性、PK、PD、免疫原性和初步疗效的I 期临床试验
主要目的:
PART1:剂量递增阶段
评价本品在HPV16和/或HPV18相关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探索最大耐受剂量(MTD)。
PART2:病例拓展阶段
评价本品在HPV16和/或HPV18相关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确定II期临床试验推荐剂量(RP2D)。
次要目的:
评价本品在HPV16和/或HPV18相关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
评价本品在HPV16和/或HPV18相关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中的免疫原性。
评价本品在HPV16和/或HPV18相关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中的药效动力学(PD)特征: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及引起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反应。
探索性目的:
评价本品在HPV16和/或HPV18相关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中的药效动力学(PD)特征:血清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IL-4、IL-5、IL-6、IL-10和IL-17A)的变化。
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设计评价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在18岁及以上人群中接种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的I期临床试验
1.主要目的
评价18岁及以上人群接种1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mRNA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次要目的
1)初步评价18岁及以上人群接种1剂RSV mRNA疫苗后不同时间点的免疫原性。
2)探索18岁及以上人群接种1剂RSV mRNA疫苗后的免疫持久性。
100 项与 合肥阿法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合肥阿法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在自身免疫疾病中,耐受性抗原提呈细胞(tolerogenic antigen-presenting cell,tol-APC)有望成为疾病治疗中抑制 T 细胞活化的手段。然而,患者自体抗原呈递细胞的分离和体外操作成本高昂,并且该过程是为每位患者定制的。2025 年 3 月 28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育才教授团队与阿法纳生物合作,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上发表了题为:Generation of tolerogenic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in vivo via the delivery of mRNA encoding PDL1 within lipid nanoparticle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低免疫原性的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 PD-L1 mRNA,在体内直接编程生成耐受性抗原呈递细胞(tol-APC),从而开发出了一种基于 LNP-mRNA 的“反向疫苗”策略,将 mRNA 技术的应用拓展到了“诱导免疫耐受”这一全新方向,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等自身免疫病模型中展现出卓越疗效。自身免疫病疗法的变革时刻已至自身免疫疾病是一类因免疫系统“误伤”自身组织所引发的慢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多发性硬化以及 1 型糖尿病等。全球患者超过 5 亿人,且发病率持续上升,年轻化趋势明显,长期治疗负担沉重。近年来,CAR-T 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中不断取得突破,但该疗法需体外操作、生产成本高昂、患者个体差异大、副作用风险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在自身免疫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高效、安全、成本可控、适配广泛人群的新型疗法来打破当前的治疗瓶颈。mRNA技术首次走向“免疫耐受”新路径mRNA 技术自新冠疫情以来迅速成熟,已验证其在传染病疫苗和肿瘤治疗中的高效表达与快速响应能力。目前全球数百项 mRNA 药物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预防性疫苗和肿瘤免疫治疗两大领域。但“免疫激活”并非 mRNA 的唯一方向,其可编程、可递送、可控制表达的特性同样具备诱导“免疫耐受”的巨大潜力。具有免疫耐受性的抗原呈递细胞(APC)有望成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中抑制 T 细胞活化的疗法。然而,患者自体抗原呈递细胞的分离和体外操作成本高昂,而且这一过程需要为每位患者进行量身定制。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证明了通过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编码抑制性蛋白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 mRNA,可在体内生成耐受性抗原呈递细胞(tol-APC)。研究团队对脂质纳米颗粒(LNP)配方进行了优化,通过降低可电离脂质上的氮原子与封装的 mRNA 上的磷酸基团的摩尔比,将 LNP 免疫原性降至最低,构建了低免疫原性的脂质纳米颗粒。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将 mRNA 应用拓展到了“诱导免疫耐受”这一全新方向,首次实现无需体外细胞操作、直接在体内构建功能性耐受性抗原呈递细胞(tol-APC)的治疗策略。接下来,研究团队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两种自身免疫疾病小鼠模型中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皮下注射低免疫原性的脂质纳米颗粒封装的 PD-L1 mRNA,结果显示,不仅能选择性抑制致病性 T 细胞的活化,还能扩大调节性 T 细胞(Treg)群体,从而有效阻止了疾病进展,真正实现“精准抑制病灶、重建免疫耐受”的自免治疗新机制,具有极强的疾病特异性和长期疗效潜力。研究团队表示,该方法具有相当大的可转化潜力。首先,与利用雷帕霉素、地塞米松等低分子量免疫抑制剂诱导耐受性抗原呈递细胞(tol-APC)的传统方法不同,皮下给药的 LNP-mRNA 主要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这种靶向递送可最大程度减少脱靶效应,并最大限度发挥治疗潜力。其次,mRNA 的瞬时表达确保了治疗后抗原呈递细胞功能得以恢复,对正常免疫系统的影响可控,突显了该策略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第三,与用于生成耐受性抗原呈递细胞的细胞过继转移方法相比,LNP-mRNA 的预估生产成本显著降低,相比现有的 CAR-T 细胞疗法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从而带来了显著的经济优势,提高了治疗可及性,并减轻了医保系统的经济压力。此外,该方法的潜在应用远不止自身免疫疾病,例如,在器官和组织移植的情况下,实现免疫耐受对于防止移植物排斥至关重要。因此,可用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改善患者的移植结果,减少对长期免疫抑制疗法的依赖。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引入了有前景的新方法,突出了利用工程改造的耐受性抗原提呈细胞(tol-APC)的策略。研究结果为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其他广泛的免疫紊乱的治疗提供了新见解。展望未来:构建下一代免疫治疗平台目前,全球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已超过 1000 亿美元,并仍以每年近 8% 的速度增长。当前主流治疗药物多为广谱免疫抑制剂,易造成长期副作用和治疗耐药。而 mRNA tol-APC 技术则有望实现“抗原特异性耐受”,为患者带来治本级疗效的同时,重塑行业治疗格局。据悉,阿法纳生物将持续推动该技术的临床转化,重点布局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1 型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多个临床需求未被满足的自身免疫疾病,并逐步拓展至过敏、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异常免疫活化”相关疾病。同时,该平台亦可与个性化抗原筛选、AI 驱动靶点预测等技术协同,构建下一代“精确、柔性、可调控”的免疫治疗新体系。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5-01373-0设置星标,不错过精彩推文开放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 微信加群 为促进前沿研究的传播和交流,我们组建了多个专业交流群,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小编微信进群,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还请注明。点在看,传递你的品味
本周,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快报,其中百利天恒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36%,归母净利润增加44.38亿元;神州细胞实现归母净利润4.74亿元,两家公司均实现扭亏为盈。几家欢喜几家忧,通化东宝预告,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6.53%,为公司2007年以来最差业绩。
更多消息,健识局整理如下:
重磅政策一览
证监会:支持中医药企业上市
日前,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4171号(财税金融类261号)提案答复的函。其中提到: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包括中医药在内的生物医药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发行上市,着力拓宽生物医药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发展壮大。
中国证监会指出,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指导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充分发挥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功能,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生物制药、中医药行业标杆企业到新三板挂牌、北交所上市,抢占发展先机。
2. 四个品种列入福建重点监控清单
2月28日,福建省医保局发出《关于公布第六批医保重点监控药品和重点关注药品清单的通知》,四大品种列入重点监控目录,包括成都天台山制药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扬子江的盐酸达克罗宁胶浆、颈复康药业的普罗布考片、江苏联环药业的盐酸多西环素片。
另外,14个产品列入重点关注目录,包括齐鲁制药和罗氏的贝伐珠单抗、鲁抗医药和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晖致制药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泰德的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湖南九典制药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步长制药的脑心通胶囊、阿斯利康的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上药控股的地舒单抗等。
3. 中央纪委明确对医药等领域系统整治
2月27日,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报告提出,一刻不停惩治腐败,始终利剑高悬,保持强大攻势,对不收手不收敛的决不手软、坚决查处。着重抓好金融、国有企业、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标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系统整治。
报告强调,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查处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贿人。
医药卫生事件
1. 多家上市药企卷入虚开发票事件
近日,青岛税务局发布的两则决定书显示,当地两家企业在没有真实业务或与实际经营业务不符的情况下,向包括四环医药、华熙生物、正海生物等上市药企在内的多家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
其中,青岛高信创联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3日至2020年12月31日之间向83家公司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762份,价税合计7368.94万元,涉及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正海生物等多家企业。
青岛乾城展酒店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为华熙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青岛迪安信捷医学检验实验室(迪安诊断子公司)在内的25家单位开具25份增值税发票,虚开发票金额累计38.21万元。
部分涉事上市公司回应表示,还在核查中,可能是由于企业此前管理存在漏洞或子公司员工个人问题。
2. 勃林格殷格翰将国家知识产权局告上法庭
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发布公告: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第七法庭公开审理勃林格殷格翰上诉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一案,一审第三人包括豪森药业、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邦生化、中美华东等。
恩格列净是勃林格殷格翰的明星降糖药,由勃林格殷格翰和礼来联合开发,2014年8月获FDA批准上市,2017年获批进入中国。根据礼来和勃林格殷格翰2023年财报,恩格列净全球销售额增长31%,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2020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勃林格殷格翰SGLT2抑制剂降糖药“恩格列净化合物”专利全部无效。勃林格殷格翰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023年一审判决结果为驳回其诉讼请求。上述案件目前为二审开庭。
3. 四环生物将被ST
2月28日,四环生物发布关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预计2024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在2024年度报告披露后将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四环生物成立于1992年5月,于1993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2024年四环生物预计营业收入1.8亿元至2.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800万元至1亿元。对于亏损原因,四环生物表示去年因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而增加了相关费用。
一周新药盘点
诺华BTK抑制剂在华申报上市
2月27日,CDE官网显示,诺华BTK抑制剂瑞米布替尼片(remibrutinib)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瑞米布替尼片在全球范围内首次申报上市。申报的适应症可能是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瑞米布替尼片是一种新型、口服共价不可逆BTK抑制剂。2024年5月,诺华公布,瑞米布替尼片用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两项III期研究都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这是全球首个在自免领域完成III期临床的BTK抑制剂。
目前,国内已获批的5款BTK抑制剂,包括礼来的匹妥布替尼,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百济的泽布替尼、阿斯利康的阿可替尼和强生的伊布替尼,治疗领域主要是各种血液肿瘤,尚未覆盖慢性荨麻疹。
2. 勃林格殷格翰肺纤维化新药申报上市
2月24日,勃林格殷格翰宣布:肺纤维化疗法口服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Nerandomilast的上市申请已获得CDE的受理,用于治疗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在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FIBRONEER™-IPF中,这款药物达到主要终点。
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致死性肺部疾病,致病途径尚不明确,治疗手段十分有限。Nerandomilast通过抑制肺部高度表达并与纤维化和炎症过程密切相关的PDE4B酶发挥作用,展现出抗纤维化和抗炎的双重效果。
3. FDA受理首款HPV治疗性疫苗上市申请
2月27日,Precigen公司宣布:FDA受理其HPV治疗性疫苗PRGN-2012的上市申请并授予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PRGN-2012的抗原为HPV6/11。
另外,Inovio公司的HPV DNA疫苗也将在今年中递交治疗这一疾病的上市申请。
国内方面,多家企业布局HPV治疗性疫苗。东方略引进Inovio的VGX-3100;奥罗生物、诺未生物、石药集团、阿法纳生物、仁景生物等的HPV mRNA治疗性疫苗均已进入临床阶段。
撰稿 | 李傲
编辑 | 江芸 贾亭
运营 | 雾纪
插图 | 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庞大市场迎来巨头巅峰对决
小孩吃了能“益智”?这款中药糖浆,正遭遇全网质疑
AI医疗时代,民营医疗的创新与机遇
2月27日,Precigen宣布,FDA受理其HPV治疗性疫苗PRGN-2012的上市申请并授予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RRP)成人患者,PRGN-2012 是一种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性呼吸道乳RRP的 AdenoVerse® 基因疗法。FDA 授予 BLA 优先审查权,PDUFA日期为2025年8月27日。
据新闻稿,如果获得批准,PRGN-2012将成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FDA批准的治疗成人RRP的疗法。
RRP是由HPV 6型和11型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上皮组织增生性良性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多见,可分为幼年型和成年型喉乳头状瘤。
目前,RRP 尚无治愈方法,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法是重复手术,但手术并不能解决疾病的根本原因,而且会导致严重发病率。因此,复发和手术的循环会持续下去,患者一生可能需要接受数百次手术。
PRGN-2012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性疫苗,具有优化的抗原设计,使用Precigen的Gorilla腺病毒载体技术,Precigen的专有的AdenoVerse平台,旨在引发针对感染HPV6或HPV11的细胞的免疫反应。
AdenoVerse 基因疗法已被证明能够产生高水平和持久的抗原特异性 T 细胞免疫反应,并能够通过重复给药增强这些反应。利用 UltraVector ®技术制造 AdenoVerse 载体的卓越性能特征和高产量允许普利西根设计尖端的基因疗法来治疗复杂疾病。
此次BLA得到了关键的I/II期临床研究(NCT04724980)的数据支持。这是一项PRGN-2012辅助治疗用于RRP且需要反复手术的成年患者的非随机I/II期研究,主要终点包括安全性和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率定义为PRGN-2012治疗完成后12个月内不需要接受RRP手术的患者百分比。
结果显示,该研究达到了其主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终点,超过50%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超过85%的患者在PRGN-2012治疗后的一年内与治疗前一年相比手术干预减少。
安全性方面,PRGN-2012耐受性良好,无剂量限制性毒性,亦无2级以上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Precigen之外,全球范围内还有多家企业布局HPV治疗性疫苗,Inovio的HPV DNA疫苗将在今年中递交RRP的上市申请。国内企业东方略进展较快,引进的VGX-3100针对HPV-16/18相关的肛门癌前病变和阴道癌前病变已获得NMPA批准进入II期临床试验。奥罗生物、诺未生物、石药集团、阿法纳生物、仁景生物等的HPV mRNA治疗性疫苗也已进入临床阶段。
吉满生物HPV假病毒
目前,吉满生物针对HPV推出九种常见的高危和低危亚型的假病毒,包括6、11、16、18、31、33、45、52、58,覆盖了目前HPV疫苗的主流亚型,为HPV疫苗研发客户提供中和抗体检测以及疫苗效价评估。
吉满生物HPV假病毒包装有 L1 和 L2蛋白,并含有萤火虫萤光素酶基因。该假病毒为复制缺陷型病毒,感染后不能产生新的病毒颗粒。它可以有效感染过表达SV40 Large T 的 HEK 293T 细胞(293TT),可用于中和抗体滴度测定、抑制剂筛选、病毒入侵研究以及 HPV 疫苗开发。
产品优势
便捷可靠、稳定准确
灵敏度高、安全性好
*仅具有单轮感染活力,安全性好,从而消除了研究高致病性和高传染性病毒所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
*假病毒表面含有病毒的中和抗原,且其生物学活性与真病毒接近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的荧光素酶作用于底物后释放出光子,通过化学发光分析仪记录各孔的相对光单位(relative light unit,RLU)可以实现高通量检测
*中和抗体与假病毒结合后抑制其进入细胞,细胞内信号减少,信号减少程度与假病毒被抑制程度呈一定关系,且信号减少程度间接反映中和抗体浓度
产品列表
都是现货
数据展示
各HPV亚型感染HEK-293TT的luciferase值
HPV假病毒评价抗体对三种高危HPV亚型的中和活性
联系我们
吉满生物助力药物研发,紧随前沿靶点资讯,储备几百株现货细胞,覆盖GPCR、细胞因子、免疫检查点、TAA等多领域,截止当前已布局近400个热门靶向药靶点,1000余株细胞系,旨在助力、加速大分子早期研发,做到进口细胞的国产替代。同时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细胞系服务。
为助力疫苗、诊断的相关研发,我们还推出了其他病毒的模型及亚型,比如新冠假病毒、非典假病毒、狂犬假病毒、VSV假病毒、MERS假病毒等。具体产品请扫码咨询!
100 项与 合肥阿法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合肥阿法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