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3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A Phase I Study Evaluating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Food Effect of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ingle and Multiple Dose Escalations of CS060380 in Healthy and Elevated LDL-C Subjects
Study to Evaluate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CS060380 in Healthy and Elevated LDL-C Subjects.
A Phase I Study Evaluating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Food Effect of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ingle and Multiple Dose Escalations of CS060304 in Healthy and Elevated LDL-C Subjects
Study to Evaluate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CS060304 in Healthy and Elevated LDL-C Subjects.
一项评价 CS0159 片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随机、12 周双盲、安慰剂对照及 40 周开放的 II 期临床研究
评价不同剂量CS0159片(以下简称CS0159)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sing Cholangitis, PSC)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
100 项与 凯思凯迪(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凯思凯迪(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把握时代机遇,攻克肝病顽疾!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暨减重新药论坛今日启幕!
冬风虽冷,医药人的心火不灭!2024年12月13日-14日,由肝病新药联盟和药时代共同举办的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暨减重新药论坛在上海成功举行并圆满闭幕。会议齐聚30余位来自产、学、研、投的肝病专家和行业领袖,围绕主题“把握时代机遇,攻克肝病顽疾!”进行了精彩分享!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非凡!
在两天紧凑而充实的日程中,与会者们不仅聆听了多位顶尖学者和行业先锋带来的前沿报告,还参与了多场深度讨论和互动交流环节。演讲嘉宾结合各自行业经验,就肝病领域的临床诊疗、新药研发现状和前景、动物模型构建、投资市场分析等议题展开了干货满满的分享,并就当下热门靶点GLP-1在肝病领域的应用分享了新颖独到的见解。此外,为促进肝病领域合作交流,本次会议还特别设立了展台,为好产品、硬技术提供展示机会。
随着最后一个议程的结束,本次大会在一片热烈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肝病领域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本次活动是肝病新药联盟举办的第三届年会,也是NASH新药联盟扩容为肝病新药联盟后的首次线下盛会,对联盟和肝病领域都意义非凡。未来,肝病新药联盟将继续携手药时代,为产学研投各界搭建交流合作桥梁,共迎肝病领域的美好明天!
嘉宾合照
主办方丨肝病新药联盟 药时代
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
上午场:开场致辞
主持人:董文心博士
美迪西药效部副总裁
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
主题报告
毛化先生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
MASH药物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
MASH(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与代谢性疾病(如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面对这一挑战,全球首款MASH创新药迎来获批,但鉴于疾病的复杂性和异质性,MASH市场仍是庞大的蓝海市场。据沙利文统计,截至2024年11月24日,全球已有6款MASH在研药物进入临床III期试验。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公众认知提升、政策支持加强以及临床研发进展,预计至2034年,全球MASH市场价值有望达到549亿美元。沙利文深耕全球资本市场及企业咨询服务,通过创新性提出的“全域投资管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及其他包括投融资CDD、估值服务、行业白皮书等各类专业咨询服务。
徐华强教授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靶标结构与功能中心主任,凯思凯迪创始人、董事长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肝病创新药物设计
药物发现的第一性原理是遵循和强化人体生理学的固有规律。违背这一原则可能导致药物开发失败,如奥贝胆酸因忽视昼夜节律的影响而屡次受挫。凯思凯迪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设计CS0159时采用了短半衰期化合物,并基于独特的DMPK特性,确保其符合胆汁酸的自然代谢周期。该药物目前正处于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IIa阶段。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马雄教授作为该研究临床PI,为现场嘉宾带来了CS0159在用于PBC治疗40周的最新临床数据,期待后续延展性研究的顺利开展。
黄炜燊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无创检查
无创试验方法(Noninvasive test、NITS)在管理MASLD担任多维度角色,涵盖易感性评估、诊断、预后判断、疾病监测、治疗反应评估和替代终点设定。现代医学不应再依赖肝活检作为评估纤维化和炎症的主要手段,研究表明,NITS在预测肝细胞癌失代偿方面的准确度可与肝活检媲美,某些标志物甚至更胜一筹。对于现有的生物标志物,多数指南推荐采用两步法评估肝病严重程度:首先进行FIB-4评分,若结果异常,则进一步检测特异性标志物。然而,现有标志物的阳性预测值仍存在局限,因此新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至关重要。
黄丽虹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
乙肝与糖尿病的合并管理
准确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癌(HCC)风险尤为关键。特别是在低风险糖尿病患者中,HCC风险不容忽视。研究表明,DM不仅增加了肝纤维化、肝硬化及HCC的风险,还影响现有HCC风险评分的表现。因此,在管理CHB合并DM患者时,需特别关注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糖尿病患病率,以及由此带来的多重健康风险。有效的管理策略应包括谨慎选择药物,确保良好的血糖控制,并管理其他代谢危险因素,以降低HCC风险。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管理CHB合并DM患者的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张敏华博士
来凯医药高级总监
解决纤维化问题的新一代MASH创新药
尽管现有的Resmetirom和Semaglutide等药物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晚期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纤维化或肝硬化,这些药物尚未达到最佳的抗纤维化效果。为此,来凯医药致力于通过结合降脂治疗与抗纤维化机制,加速解决NASH晚期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难题。基于专有的aHSC(活化肝星状细胞)耗尽平台,来凯医药开发了多款抗纤维化候选药物,包括LAE105和LAE106。特别是LAE105,在体外实验中展示了对aHSC的强效杀伤作用,并在肝纤维化模型中证实了其显著的抗纤维化效果。此外,LAE105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NHP)的毒理学研究中表现出充足的安全余量,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来凯医药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为全球肿瘤、代谢疾病及肝纤维化患者提供创新疗法。
宋光启博士
朴衡博迈创始人、董事长
体外3D培养技术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
朴衡博迈是一家专注于新型体外3D培养技术(NAC-organ)的新兴企业,致力于攻克复杂疾病与免疫微环境的建模挑战。公司已成功开发出肝脏、慢性疾病及肿瘤微环境等多种3D模型,并建立了涵盖药物安全性、药效测试及递送系统效率评估的高通量检测平台。利用NAC-Organ技术优势,朴衡博迈构建了全系列慢性肝脏疾病3D模型,包括纤维化和脂肪变,显著缩短了建模周期并提高了检测效率。这些模型不仅保持了药物代谢酶的表达水平,响应药物处理,还适用于药物肝毒性评估和代谢研究。此外,公司提供定制化模型服务,涵盖以慢性肝病为重点的常见慢病模型库,以及以免疫微环境和CAF模型为特色的肿瘤模型库,助力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杨志伟博士
时安生物创始人、董事长
小核酸双靶和脂肪递送技术在特异减脂方面的应用
时安生物的双靶siRNA技术在时安的乙肝功能性治愈管线SA1211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很有希望成为第一款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双靶siRNA药物。在减脂增肌领域,双靶siRNA技术又发挥出独特的优势。时安生物在脂肪和肌肉递送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Stork-F递送技术达到和超过了GalNAc在肝脏递送的效率。与双靶siRNA技术结合,在减肥增肌领域布局了多个管线。靶向ALK7的siRNA实现了高效率高选择性的脂肪递送,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脂肪靶向siRNA药物。双靶siRNA同时实现了ACTRIIA和ACTRIIB mRNA在肌肉和脂肪组织的抑制。INHEBE siRNA也展现了对于起肝脏mRNA的高效抑制。时安生物布局的3个减脂增肌靶点(ALK7、ACTRII/IIB、INHBE)很有特色,值得期待。
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
圆桌讨论
新技术、新实体、新模式,能否带来新突破?
主持嘉宾:
郭劲松博士「药时代创始人、肝病新药联盟联合主席兼秘书长」
分享嘉宾:
徐华强教授「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靶标结构与功能中心主任,凯思凯迪创始人、董事长」
杨志伟博士「时安生物创始人、董事长」
宋光启博士「朴衡博迈创始人、董事长」
张敏华女士「来凯医药高级总监」
在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郭劲松博士紧扣会议主题“新技术、新实体、新模式,能否带来新突破?”围绕四个“新”展开了深入探讨,并邀请四位嘉宾分享各自领域的新见解。
徐华强教授强调了中国医药行业本土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全球医药研发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更多原创性的创新药物,尤其是在探索新靶点与新适应症方面。
杨志伟博士则将目光投向了MASH和乙肝功能性治愈这两个领域。他提到,近年来业内研发者对这两种疾病的研究取得了新突破,特别是在理解疾病机制和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方面。
宋光启博士关注的是新技术的快速迭代。他认为,快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医药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宋博士提倡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跨学科、跨国界的新合作。
张敏华博士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创造新价值。她认为,医药行业的终极目标是改善人类健康,因此任何技术创新都应以患者为中心,致力于提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
下午场:开场致辞
主持人:付伟教授
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NASH新药联盟创始委员
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
主题报告
牛俊奇教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原副院长,肝胆胰内科教授、前任肝病新药联盟副主席
代谢性肝病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中的挑战
NAFLD的全球患病率约为25%,NASH 的全球患病率约为 5%。NAFLD和NASH在欧洲和美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被认为是欧美HCC增长最快的原因。据悉,美国NAFLD/NASH相关HCC的发病率估计在2015年到2030年间增加了137% 。在过去的时间里,FDA就此疾病领域的新药审评也起草了相应的指南草案,并就疾病的替代标志物和无创生物标志物作出了规定。这些因素正在同时推进这个领域的发展。不过目前NASH新药的临床试验开展中仍面临不少问题,比如:1)标准组织学评估的局限性;2)安慰剂反应的缺点;3)影像终点的局限性;4)临床试验的时长;5)共病治疗的影响等。
陈小新博士
众生睿创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前任肝病新药联盟副主席
全球GLP-1减重新药研发竞争格局及最新进展
肥胖是一种发生率高、严重影响健康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风靡全球的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凭借优异的减重数据正在全球范围内陆续获批上市,这填补了赛道空白,对行业具有颠覆意义。但这种周制剂减肥产品的患者依从性仍有改善空间,比如降低给药频率,做成口服给药剂型等。此外,多靶点药物是减肥药研发中的另一趋势。GLP-1多靶点将逐步替代单靶点的巨大市场,而GLP-1/GIP则是首个被验证的有效多靶点,靶向GLP-1/GCG的玛仕度肽也已经等候在获批的门槛外了。RAY1225是我们目前正在研的一款两周一次给药超长效GLP-1/GIP双靶激动剂,目前正处于临床II期阶段。总得来说,肥胖、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代谢性疾病已对全球公共健康构成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并且要注意,减肥不一定是减得越快越好,也不一定是减得越多越好,安全性、耐受性一定是最大差异化!不过目前减肥药赛道已是一片红海,警钟长鸣,入局需谨慎。
顾祥巨博士
来凯医药首席科学官
全球靶向ActRIIA新药研发最新进展
激活素(Activin)于1986年首次被识别为一种能够刺激垂体促卵泡生成素(FSH)分泌的激素,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主要形式为Activin A。激活素信号通路是通过结合特定的受体,即激活素受体类型I和II(ActRI和ActRII),来启动的。激活素家族在真皮、肌肉、骨骼等其他中胚层组织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ActRII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也已经被发现于肌肉萎缩、恶性肿瘤等疾病中。从全球ActRII靶点的竞争格局来看,大多数在研药物主要针对血液病、肺动脉高压和癌症等适应症。在这一领域中,针对肥胖适应症并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ActRII抗体药物相对稀缺,目前仅有Bimagrumab和LAE102两款药物。其中,在 DOI 小鼠模型中,LAE102 与semaglutide联用显示出协同效应,能够减少脂肪质量,同时显著降低了司美鲁肽引起的瘦体重(即去脂体重)损失。这种组合疗法的潜力在于它不仅有助于更有效地减少体脂,还能保护肌肉等瘦组织的质量,这对于寻求改善身体成分和代谢健康的患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李福刚博士
药明康德生物学业务平台执行主任,体内药理学部代谢和免疫药理学平台负责人
脂肪肝纤维化减肥模型的最新进展
两款减肥药在全球的爆火程度不再作赘述。尤其是在美国,两款大热的减肥药几乎已经家喻户晓。据悉,超过40%的美国人口受肥胖影响,且每5个死亡的成年人口中就有1人的死亡与肥胖相关。另外,有数据显示,肥胖患者中MASH的患病率为30%。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MASH的患病率介于30%到超过50%之间。谈到减肥药,现在我们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减重的同时尽可能的保留肌肉。目前,全球已有不少增肌减脂药物处于不同临床阶段,这些药物主要以主要靶向INHBE (Activin E)、ALK7、ActRII及Apelin。其中,包括Eli Lily/Versanis研发的Bimagrumab、LAEKNA的LAE102、Keros Therapeutics的KER-050和KER-012以及BioAge Labs的Azelaprag均已进入临床阶段。此外,我们在一些研究中也看到了司美格鲁肽联合脑穿透性的NLRP3抑制剂、CB1R靶点在肥胖和MASH中的治疗潜力。目前药明康德已经针对肥胖症、MASH及纤维化新药的研发开发出全流程平台,期待与各位业内同仁合作!
王亚宁博士
瑞宁康生物创始人、前FDA定量药理学审评部部长
从奥贝胆酸被拒和首款MASH新药获批,深度
理解FDA,加速中国新药出海进程
2016年,FDA以碱性磷酸酶(ALP)为替代终点加速批准奥贝胆酸上市,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二线治疗。当时虽然作出了批准这款药上市的决定,但其实FDA对这款产品的疗效存在不少质疑。一年后,因为在药物的使用中出现了严重肝损伤和死亡风险事件,FDA因此发布警告文件,开启调查。最终在2018年FDA第一次修改了这款药的说明书,强调了在肝硬化患者中每日给药的肝功能失代偿风险,并重申了对肝硬化患者推荐的较低剂量。事实上,自奥贝胆酸上市后,争议一直未曾停歇。后来这款药又于2021年第二次修订说明书。就在今年,EMA也发布公告,指出这款药的确证性研究结果不足以支持其上市,产品需要撤市。FDA方面虽尚未作出撤市决定,但已经于今年11月份拒绝将有条件批准转正为完全批准。王博士在对奥贝胆酸PBC适应症的上市到撤市的故事进行简单的介绍后,又再次从一位前FDA工作人员的角度讲述了这款药在MASH适应症上的坎坷经历。并指出今年全球首款MASH新药重磅获批上市,临床空白得以填补。而展望未来,一众GLP-1单靶点/多靶点药物可能将为MASH领域带来更多可能,值得期待!
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
现场精彩
更多精彩瞬间▼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过去二十年间,随着国内公共卫生条件的显著改善、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以及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然而,酒精性肝病(ALD)、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药物性肝损伤(DILI)等非病毒性肝病却呈增长趋势,尤其是MAFLD已成为流行率最高的慢性肝病之一。在此背景下,“加强产学研医投合作,加速中国肝病新药研发与商业化”成为行业共识。
2024年12月13日,由肝病新药联盟和药时代共同举办的“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暨减重新药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尽管申城冬意浓烈,气温较往年同期偏低,但寒冷的天气并未阻挡参会人员的热情。会议现场气氛热烈,近两百位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肝病药物研发新方向。
在下午的议程中,来自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及投资界的十三位重量级嘉宾共襄盛举,针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乙肝药物研发面临的挑战、中医药在治疗MASH中的应用前景、以及人源化肝脏动物模型的建立等热门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旨在为中国的肝病新药研发注入新的动力。
明日,大会将继续围绕肝病领域的前沿话题展开讨论,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力求为参会者提供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并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为中国的肝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光明与希望。
主办方丨肝病新药联盟 药时代
图片直播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
开幕致辞
主持人:郭劲松
药时代创始人、肝病新药联盟联合主席兼秘书长
2019年、2020年,第一届和第二届NASH新药联盟年会先后成功举办,备受关注和好评。2022年,NASH新药联盟扩容为肝病新药联盟。今天的活动是联盟经过三年的沉淀和发展后举办的第三届年会,也是联盟扩容后的首次线下盛会。此次大会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专题会议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启动会同期举行,因此较以往活动内容更丰富,嘉宾阵容更强大。我们对范教授及联盟组委会成员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感谢所有嘉宾、合作伙伴们对联盟活动的支持,期待肝病新药联盟在助力中国创新药研发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范建高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肝病新药联盟主席
A Deep Dive Into MASLD/MASH:Exploring the Role of Metabolic Dysfunction in Disease Pathophysiology
随着对脂肪肝的认识发生进展,之前命名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M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已分别更新为MASLD和MASH。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目前MASLD的成人全球流行率约为30%,MASH的成人全球流行率约为5%。脂肪堆积和肝脏胰岛素抵抗是促进MASLD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且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MASLD将发展为具有更高的纤维化风险,且更易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的MASH,有致死风险。就这种疾病的临床筛查和诊断而言,目前全球对于肝病的诊疗已经初步达成共识。不过对于MASLD的到底需不需要肝活检这一点,仍是业内持续探索的方向。一些诸如血液生物标志物组合、影像学方法这样的非侵入性测试已经可用于评估纤维化的风险。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需要依赖肝活检。结合业内目前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很多观点都认为MASLD的攻克需要梳理”整体观“意识,也需要初级保健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及胃肠病学家/肝病学家之间的紧密合作进行全面评估和管理。2024年,首款MASH新药获FDA批准上市,目前全球仍有很多基于THR-β、GLP-1、FGF21和PPAR为靶点开发的药物也已经得出优异的临床数据,我们敬请期待!
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
主题报告
潘德思博士
微芯生物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官
肝病治疗药物开发策略与相关进展
肝病领域目前仍有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比如实现乙肝的功能性治愈、逆转肝功能不可逆的损害、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实现肝纤维化(硬化)的不可逆进程等,这些都将是现在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肝病新药开发的主攻方向。不过我们已经在这些领域看到了不少新希望,比如针对乙肝的功能性治愈上,目前业内已经就各种方向进行探索,并已在针对HBV基因沉默、直接清除感染细胞上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除此之外,在其他几个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上,业内也已经探索出不少新的治疗药物/方案。微芯生物聚焦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中枢神经疾病和抗病毒五大治疗领域,公司有不少针对肝病治疗的候选药物管线处于同临床阶段,比如西格列他钠、CS23546、CS32582等。
季光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病症结合推动中西医诊疗模式创新
在肝病的治疗上,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制度优势。如何从制度优势转化到医疗优势,提升中西医协同防病治病能力,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病证结合是中西医学对话中需要构建语言体系,具体而言即疾病与症侯的结合,其中”证“又可被细分为辨证(精准辩证,实现证候诊断客观化)、循证(精确循证,提高病-证疗效同质性)及方证(精细方证,提高中药新药研发针对性)三个部分。随着在”基本证候PRO量表实现证候的精准判别”、”基于疗效共响应实现疾病-证候疗效一体化精确评价”以及”证候靶向药物研发实现复方/组合药物精细研发”三个方向上的不断努力并取得实际成果,未来精准证候医学势必将为中国在包括肝病等在内的疾病治疗中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刘利平博士
君圣泰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前任肝病新药联盟副主席
MASH新药研发最新进展
MASH发病机制复杂,加上FDA对临床终点认证严格,40年来已有上百款MASH药物研发失败。2024年,Resmetirom(商品名:Rezdiffra)获FDA加速批准上市,这是首个MASH创新药,极大缓解了临床需求。但不容忽视的是,MASH领域目前仍然需要更能有效改善肝脏组织学,且为患者带来综合获益的药物,尤其是能够改善疾病的心血管代谢驱动因素的新药。目前,在全球进行MASH药物开发进入到临床3期的产品共有7个。其中,司美格鲁肽与Lanifibranor进展较快,且在中国也进入到3期临床阶段。值得关注的是,在MASH新药研发中,除开发针对THR-β、GLP-1、FGF21及PPAR等靶点的单靶点药物外,诸如HTD1801(熊去氧胆小檗碱)这样的多靶点、多功能药物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钱镭博士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临床开发高级副总裁
玛仕度肽从减重药物到肝脏获益
玛仕度肽是在OXM基础上进行改造的类似物。所谓OXM,即胃泌酸调节素,是一种餐后肠道释放的天然肽类激素,可同时激活GLP-1受体(GLP-1R)和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作为全球首个NDA阶段的GLP-1R/GCGR双靶激动剂,玛仕度肽目前有五项III期临床试验及其它研究进行中,并已就减重和降糖适应症递交上市申请,预计将于明年获批上市。GLORY-1研究是全球超重或肥胖成年人中评估 GLP-1/GCG双靶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第一个III期研究。研究中入组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34.2岁,平均基线体重为87.2 kg,平均基线BMI值为31.1 kg/m2 。这项研究结果支持将玛仕度肽用于中国成年人的超重或肥胖管理,并且初步证明了玛仕度肽可能具有显著的潜在肝脏获益。
庄永杰博士
凯斯艾创始人、董事长,肝病新药联盟副主席
基于MASH药物研发的不同动物疾病模型分析
NASH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在持续更新,相应的疾病的治疗药物开发方向也在持续更新。NASH疾病动物模型能够呈现人NASH疾病关键性疾病进程、病理机制与病理变化。啮齿类动物(小鼠/大鼠)是研究中首选的哺乳动物物种,优点是价格相对低且繁殖迅速等。不足之处是,啮齿类动物预测治疗的有效性存在争议,且模型不能够准确地概括特定的人类疾病表型及明显和典型的疾病进程。与诸如兔、狗、猫这样的中、大动物相比之下则更接近人类,可以更准确的再现人类代谢性疾病的疾病进程、病理机制与病理学变化。凯斯艾生物拥有全品类实验动物平台,目前建立了各种NASH动物模型。基于动物模型疾病,我们也用做了不少针对GLP-1R激动剂的临床前药效实验,期望能为业内同行提供参考。
张继平教授
华银康集团病理诊断专家
MASLD肝硬化肝活检病理
在MASH的诊断中,脂肪变性、气球样变性、炎症、Mallory小体、脂质肉芽肿是关键的病理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及其程度/部位对于确诊MASH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准确评估MASH的每种病理特征仍具有挑战性,因为临床中患者的组织学具体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比如,在MASH相关的肝硬化中,有时脂变较少,甚至极少,但气球样变会很明显。而当MASH叠加其它肝脏疾病,则需要更加综合的考虑。在临床研究中,由于用于诊断NASH的组织学标准不尽相同,这增加了不同研究之间诊断一致性和准确性比较的难度。因此,建立NASH的标准化病理诊断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对于终末期肝病/肝硬化,肝活检常缺乏可识别的线索,观察细微的改变,对寻找病因有很大帮助要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必要时的基因检查,方可做出精准诊断。
陆伦根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肝纤维化新药评估和治疗挑战
首先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肝纤维化是进展性疾病,但可逆转。包括部分肝硬化,也是可以实现逆转的。在肝硬化的临床治疗中,病因治疗十分关键。但目前来看,病因治疗尚不能完全阻止肝纤维化的进展。最典型的就是,一些酒精性肝病患者在戒酒后,肝病却仍在持续。同时,有些肝病病因不明或没有特异性病因治疗药物。因此要实现肝硬化逆转,迫切需要肝纤维化治疗药物。可惜的是,目前尚未有有官方(FDA和CFDA等)批准对应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虽有一些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使用,但尚需更多证据。羟尼酮是比菲尼酮的类似物,我们曾就羟尼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开展了全国多中心II期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羟尼酮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有明显的组织学改善。目前针对这款药的III期试验总结正在进行中,我们期待好的结果!
尹明博士
维通达副总经理
人源化肝脏动物模型,全方位助力肝病新药研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包括肝病在内的所有疾病中,模型动物都不可或缺。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实验动物资源体量呈现持序和快速增长态势。随着这种喜人的发展态势,业内对于动物模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更快、更精准、价格更低以及更高的临床转化率。人源化动物模型就是维通达应业内需求正在做的事,它将人的基因、组织和器官移植到动物模型体内,使其定植并发挥功能。目前,人源化肝脏小鼠模型已广泛应用于病毒性肝炎及疟疾感染模型、人肝脏功能研究、以及脂肪肝、MASH、肝癌模型等场景中。维通达所特有的人源化肝脏小鼠模型,也已经在感染性肝病和代谢性肝病当中有了诸多应用。展望未来,我们将建立更广泛和可用的模型,并将借助基因编辑这种新技术实现更多突破!
左毅先生
泽璟制药市场医学助理副总裁
创新药商业化的策略分享
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审评审批效率提升、技术进步、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等多方面推动,中国创新药正加速落地。近年来,中国创新药进入快速成长和收获阶段,上市新药获批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但仍要注意,对比美国,中国创新药销售额占比仍较低,有很大增长潜力。商业化能力建设是中国创新药之后必须要做的事。一款药的产品定价、市场准入、学术推广及销售模式都会对最终商业化的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其中,就市场准入而言,近年随着政策变化,医药市场准入的内容更多地集中在国家医保目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医院进药等主题。纳入医保目录更是已经成为药品商业化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有利于新药快速放量,销售额提升明显。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创新药院外模式逐渐成熟,市场规模正迅速扩张。不过目前,创新药进院仍因种种原因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展玉涛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CK18血清标记物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进展
已知的是,目前MASH(过去称NASH) 并无准确可靠的无创诊断方法。但诸多证据显示,对MAFLD(过去称NAFLD)患者检测肝细胞凋亡及坏死有助于MASH的临床诊断。那如何检测肝细胞凋亡呢?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CK18)-M30是肝细胞凋亡的指标。一项美国多中心研究在对139例肝穿刺活检的NAFLD和150例健康对照对照进行分析发现,NAFLD患者CK18-M30高于健康志愿者,而NASH患者体内CK-30高于NAFLD患者。且有研究证实,相比于ALT和AST比,CK18-M30与NASH具有更好的相关性。而就CK18-M30与NASH具有相关性这一点,正在被更多研究数据证明。其中,于今年上市的首款NASH新药的III期临床研究数据就显示,受试者的CK18-M30随着NASH的病情缓解显著下降。这提示我们,指标CK18检测方法简便易行、价格低廉,MALD患者应该检查,此检查有肋于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
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
圆桌讨论
产学研医投合作,加速中国肝病新药研发和商业化
主持嘉宾:
彭双清博士「美迪西首席科学官」
分享嘉宾:
丁艳华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主任」
展玉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潘德思博士「微芯生物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官」
刘利平博士「君圣泰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前任肝病新药联盟副主席」
柳丹博士「Pivotal bioVenture Partners(鼎丰资本)中国区管理合伙人」
圆桌讨论环节中,主持人彭双清博士就“产学研医投合作,加速中国肝病新药研发和商业化”为主题,与五位不同背景的嘉宾展开讨论和交流。
具体问题主要包括:(1)肝病新药研发的难点和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更好地推动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转化?(2)在MASH药物研发过程中,除了一些与其他药物研发共同的困难外,有没有一些特殊的挑战?针对这些特殊的难题有何应对策略值得分享?(3)如何认识AI赋能,加速肝病药物的研发?(4)如何评价中国CRO在肝病药物领域的赋能优势?(5)投资机构如何与时俱进,利用最新的市场机遇帮助新药研发更快更强?
其中,丁艳华教授在现场分享了乙肝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临床研究中在肝穿刺等方面遇到的真实困境。展玉涛教授则指出,肝病领域目前仍有不少困境。尤其是在MASH的研究中我们仍要加强基础研究,并表示在MASH的治疗中仍要注重多重机制联合用药的方案。潘德思博士就主持人的问题,分享了在乙肝药物开发中遇到的实际困境,提出在发展过程中仍需要临床等多方面的助力。刘利平博士则点明目前代谢性疾病领域的很多成就其实都是建立在GLP-1这样的天然存在的物质上的,国内则需发挥自身长处,期望能获得更多国际认可。柳丹博士直言很期待后GLP-1时代全球疾病谱将发生哪些变化,并表示很希望看到更多中国自己的创新药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而最终千言万语汇做一句话,即本次活动主题“把握时代机遇,攻克肝病顽疾“,中国肝病新药的突破是产学研医投各方面努力的结果!
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
更多精彩待解锁
2024.12.14
星期六 上午场
主题:新技术、新实体、新模式,能否带来新突破?
签到 8:00-8:25
主持人开场 8:25-8:30
董文心博士「美迪西药效部副总裁」
演讲环节 08:30-10:00
MASH药物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
毛化先生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肝病创新药物设计
徐华强教授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靶标结构与功能中心主任,凯思凯迪创始人、董事长」
脂肪肝的无创检查
黄炜燊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
乙肝与糖尿病的合并管理
黄丽虹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
茶歇 10:00-10:20
演讲环节 10:20-11:20
解决纤维化问题的新一代MASH创新药
张敏华博士 「来凯医药高级总监」
体外3D培养技术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
宋光启博士 「朴衡博迈创始人、董事长」
小核酸技术在乙肝治疗方面的应用
杨志伟博士 「时安生物创始人、董事长」
圆桌讨论 11:20-12:00
题目:新技术、新实体、新模式,能否带来新突破?
主持嘉宾:
郭劲松博士「药时代创始人、肝病新药联盟联合主席兼秘书长」
分享嘉宾:
徐华强教授「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靶标结构与功能中心主任,凯思凯迪创始人、董事长」
黄炜燊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
杨志伟博士「时安生物创始人、董事长」
宋光启博士「朴衡博迈创始人、董事长」
张敏华女士「来凯医药高级总监」
午餐 12:00-13:00
2024.12.14
星期六 下午场
主题:医防合作、临床试验、出海策略及减重新药进展
主持人开场
付伟教授「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NASH新药联盟创始委员」
演讲环节 13:00-16:20
医防合作助力肝脏疾病防治
周脉耕教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
脂肪性肝病临床试验的挑战与机遇
牛俊奇教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原副院长,肝胆胰内科教授、前任肝病新药联盟副主席」
全球GLP-1减重新药研发竞争格局及最新进展
陈小新博士 「众生睿创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前任肝病新药联盟副主席」
全球靶向ActRIIA新药研发最新进展
顾祥巨博士「来凯医药首席科学官」
脂肪肝纤维化减肥模型的最新进展
李福刚博士「药明康德生物学业务平台执行主任,体内药理学部代谢和免疫药理学平台负责人」
从奥贝胆酸被拒和首款MASH新药获批,深度理解FDA,加速中国新药出海进程
王亚宁博士「瑞宁康生物创始人、前FDA定量药理学审评部部长」
欢乐大抽奖 16:20-16:30
现金、热门图书、时尚电子产品等您来!~
END
现场图片直播,点击这里!
扫码报名!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暨减重新药论坛欢迎您!2024肝病新药联盟年会暨减重新药论坛是联盟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年会,也是联盟由NASH新药联盟扩容为肝病新药联盟之后主办的首次线下活动,目前正在火热报名中(扫描上图二维码报名)!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将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专题会议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3ZD0508700)启动会同时举办,汇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阵容十分强大。
现在就让我们快速了解哪些嘉宾将出席盛会,他们又来自哪些企业/单位?
·出席嘉宾名单·(持续更新中......)
Part.
01
·注册报名·
- 也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通报名 -
Part.
02
·会议日程·
2024.12.13
星期五
主题:产学研医投合作,加速中国肝病新药研发和商业化
签到 12:00-13:00
主持人开场 13:00-13:05
郭劲松博士「药时代创始人、肝病新药联盟联合主席兼秘书长」
致辞演讲 13:05-13:35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范建高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肝病新药联盟主席」
演讲环节 13:35-14:35
肝病治疗药物开发策略与相关进展
潘德思博士 「微芯生物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官」
加强中医药治疗MASLD的临床研究
季光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茶歇 14:35-14:50
演讲环节 14:50-17:30
MASH新药研发最新进展
刘利平博士 「君圣泰CEO、前任肝病新药联盟副主席」
从减重到MASH,一款创新药的诞生之路
钱镭博士 「信达生物临床开发高级副总裁」
基于MASH药物研发的不同动物疾病模型分析
庄永杰博士 「凯斯艾创始人、董事长,肝病新药联盟副主席」
MAFLD相关肝硬化的组织学特征
张继平教授 「华银康集团病理诊断专家」
肝纤维化治疗药物疗效评估及进展
陆伦根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人源化肝脏动物模型,全方位助力肝病新药研发
尹明博士 「维通达副总经理」
创新药商业化的策略分享
左毅先生 「泽璟制药市场医学助理副总裁」
CK18血清标记物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进展
展玉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圆桌讨论 17:30-18:20
题目:产学研医投合作,加速中国肝病新药研发和商业化
主持嘉宾:
彭双清博士「美迪西首席科学官」
分享嘉宾:
柳丹博士「Pivotal bioVenture Partners(鼎丰资本)中国区管理合伙人」
临床研究PI、药企专家、CRO专家、研究机构/高校专家
定制晚宴 18:20-20:00
2024.12.14
星期六 上午场
主题:新技术、新实体、新模式,能否带来新突破?
签到 8:00-8:25
主持人开场 8:25-8:30
董文心博士「美迪西药效部副总裁」
演讲环节 08:30-10:00
MASH药物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
毛化先生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肝病创新药物设计
徐华强教授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靶标结构与功能中心主任,凯思凯迪创始人、董事长」
脂肪肝的无创检查
黄炜燊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
乙肝与糖尿病的合并管理
黄丽虹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
茶歇 10:00-10:20
演讲环节 10:20-11:20
解决纤维化问题的新一代MASH创新药
张敏华博士 「来凯医药高级总监」
体外3D培养技术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
宋光启博士 「朴衡博迈创始人、董事长」
小核酸技术在乙肝治疗方面的应用
杨志伟博士 「时安生物创始人、董事长」
圆桌讨论 11:20-12:00
题目:新技术、新实体、新模式,能否带来新突破?
主持嘉宾:
确认中
分享嘉宾:
临床研究PI、药企专家、CRO专家、研究机构/高校专家
午餐 12:00-13:00
2024.12.14
星期六 下午场
主题:医防合作、临床试验、出海策略及减重新药进展
主持人开场
付伟教授「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NASH新药联盟创始委员」
演讲环节 13:00-16:20
医防合作助力肝脏疾病防治
周脉耕教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
脂肪性肝病临床试验的挑战与机遇
牛俊奇教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原副院长、肝胆胰内科教授」
全球GLP-1减重新药研发竞争格局及最新进展
陈小新博士 「众生睿创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前任肝病新药联盟副主席」
全球靶向ActRIIA新药研发最新进展
顾祥巨博士「来凯医药首席科学官」
脂肪肝纤维化减肥模型的最新进展
李福刚博士「药明康德生物研发部执行主任,代谢、炎症和免疫体内药理部负责人」
从奥贝胆酸被拒和首款MASH新药获批,深度理解FDA,加速中国新药出海进程
王亚宁博士「瑞宁康生物创始人、前FDA定量药理学审评部部长」
欢乐大抽奖 16:20-16:30
现金、热门图书、时尚电子产品等您来!~
END
Part.
03
·参展参会路演咨询·
会务咨询:郭先生
电话:15026977285
微信:15026977285
邮箱:yijie.guo@drugtimes.cn
商务合作:韦女士
电话:17811892253
微信:weina2253
邮箱:weina@drugtimes.cn
Part.
04
·往期精彩·
400多位嘉宾!2天满满的日程!热烈庆祝“2020中国NASH大会”成功举办!
2019年NASH大会精彩瞬间!高朋满座 大咖云集!
点击这里,报名参加行业盛会!
100 项与 凯思凯迪(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凯思凯迪(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