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1995-09-29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100 项与 秦皇岛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秦皇岛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在市场情绪普遍悲观之际,华润双鹤赚钱效率稳步提升,2023业绩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并收获激增三倍的持股机构数量,它凭何撑起“乐观”?“好预期”背后是什么?
资深分析师:尧今
图文编辑:苏叶
当我们走进存量时代,拼起降本增效,一家医药国企凭借赚钱效率的稳步提升,出圈了——持股机构一年激增3倍,310家机构都成了座上宾。
华润双鹤到底有什么魔力?
业绩提质增效是一面。2023年,华润双鹤收入首破百亿,规模再创新高;另一方面,保持规模的同时,赚钱效率稳步提升,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基本逐年增长。
业务分化明显是另一面。慢病业绩下滑,输液业务刚复苏,专科三大领域——儿科遇挫、肾病与精神领域可喜增长。
再加上对紫竹的收购,华润系仿制药版图里的双鹤渐渐路线也清晰起来。但华润双鹤仍在持续转型的路上,近两个月双鹤的股价也跌进“绿波”路段,较近期高价跌去22%,市值不足200亿元。
华润双鹤值不值200亿?它何时止跌回升?带着问题,CM10医药研究中心将从行业稀缺值、财务健康度、业务健康度、综合建议,来一一回答。
数据来源:同花顺Find
三大主营业务表现“割裂”,专科业务成“潜力牛”
成立长达85年,登陆二级市场也已有26年,历经多年沉浮,昔日输液龙头华润双鹤成功转型,被国资收入麾下,成为华润集团旗下重要化药上市平台。目前,华润双鹤主要坐拥三大业务板块:输液业务、慢病业务、专科业务,但各自市场表现却相对“割裂”。
靠输液起家壮大,但难再现往日光辉。华润双鹤前身为太行山制药厂,靠输液业务起家,在经历一轮轮政策、市场等大洗牌后,与科伦、石四药集团形成三家独大局面。但因输液业务“较老”且市场格局稳定,华润双鹤业绩一度因限输限抗政策等连年下滑,难以有效提升估值。
慢病市场空间虽大,但业绩遇挫势不可挡。随着人口老龄化,慢病的疾病负担已占我国总疾病负担的70%,市场空间可想而知。但众所周知,由于慢病产品基本都是专利到期的成熟产品,多年来鲜有创新药上市。同时,该领域也是第一批被重点集采的领域,受集采冲击最大,从而华润双鹤慢病业务连续多年业绩下滑。
“潜力牛”专科业务,水下业绩却稍显分化。由于主要以临床价值明确、短期内未受带量采购影响的差异化产品为主,华润双鹤在该领域连续五年实现增长,虽专科业务细分领域儿科、肾科、精神/神经等领域业绩分化明显,但整体业绩占比尚不足20%,仍有不少想象空间。
儿科领域有些“吃力不讨好”。在唯一保持年年增长的专科业务中,儿科用药领域收入却连降4年。业绩下滑原因很明确,主要受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和部分产品集采影响。虽然核心产品珂立苏和小儿氨基酸仍保持市场份额第一,但“胳膊拧不过‘环境式微’大腿”,短时难以重登高点。
肾科领域需加强市场表现力。华润双鹤该领域布局主要以腹膜透析液为主,目前业绩涨势较好,2023年同比增长33%。但国内腹膜透析液市场逐渐竞争激烈且集中度较高,若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市场表现力不如竞品,未来或带来一定的成本冲击和营收增长压力。尤其在续约过程中,部分省区独家中选可能变为多家中选,销量下滑成潜在危机。
精神/神经用药独家产品高覆盖,新品成破局点。华润双鹤该领域重点围绕抗癫痫领域进行产品布局与市场开拓,目前拥有一款独家产品丙戊酸镁缓释片(商品名:神泰),可用于治疗全身性或部分性癫痫,在精神/神经领域疾病专科医院覆盖率高达95%,业绩基本稳定。相反,新产品普瑞巴林同比增长51%,带来一定新机会。
肿瘤领域刚起步。随着2022年替尼泊苷注射液和白消安注射液两个产品上市,华润双鹤正式切入肿瘤领域,目前仍属新产品放量阶段,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182%。
赚钱效率稳步提升:自我超越
在比拼效率的时代,华润双鹤赢了。赚钱能力与收入水平不减反增,起码肉眼可见持续改善,背后驱动力与策略成焦点。
机构投资者大幅涌入绝非偶然。从数量来看,华润双鹤2023年持股机构超300家,相较于上一年直翻3倍。备受机构追捧背后,无外乎几大原因,新产品研发成功或上市、业绩显著增长、行业政策利好、并购重组或战略合作、估值低估或市场重新认识等。恰恰,华润双鹤默默押中了不少要点。
华润双鹤拥有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现今,如果一家企业的ROE能稳在10%左右,说明该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自有资本获得较好的收益,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而华润双鹤多年来ROE基本超10%。另外,华润双鹤“寒冬”下的日子貌似更好过了,人均创收、人均创利、人均薪酬三项指标逐年递增都是证据。以人均创利为例,华润双鹤过去三年逐年攀升,2023年已接近11万元,远超行业中位水平;相比市值及业务相近的健康元,增幅也更为明显。
数据来源:同花顺Find
显然,华润双鹤业绩持续增长是关键之一。2023年营收首破100亿元,“逐渐变好”趋势为华润双鹤提高了想象空间;且细分领域业绩层面,输液板块历经低迷后迎来近5年最高营收;慢病业务虽整体下滑但贡献超三成业绩;专科业务更不用多说,整体业绩连续五年稳步增长。
当然,华润双鹤经营业绩的增长,与其密集收购资产以完善产业布局不无相关。仅看近两年,该公司接连完成神舟生物、天东制药、天安药业和浙江湃肽并购,切入合成生物学新兴赛道和多肽领域,同时丰富心脑血管及糖尿病产品组合;今年更是溢价以31.2亿元收购华润紫竹,获得家喻户晓的毓婷、金毓婷等女性健康明星产品,两大产品多年稳居同行业市占率第一。
除了业务不断扩增,降本也使华润双鹤业绩稳健增长。这着重体现在销售费用率的控制上。近5年,销售费用率五年下降了13个点;另集采背景下,华润双鹤销售毛利率也不断下降,但通过销售费用的控制,使得销售净利率仍保持增长。这一有效控制离不开“深化营销转型”。
数据来源:同花顺Find
借集采降本,华润双鹤中选产品处业内前列。过去药企惧怕集采,有远见的药企其实是拥抱集采,齐鲁和华海药业都是受益的鲜活例子。集采后,药企不需要再拼渠道和营销,通过合理产品布局和运营反而能实现规模经济。
华润双鹤同样借力于此,通过提升集采产品研发效率,加快拿到入场券,并强化市场准入能力使更多产品集采。自国家集采开展以来,华润双鹤28个产品中选,在业内处于前列。以2023年为例,共有8个产品在第八批、第九批国家集采中选,并有10余个产品在国采续约和省采中中选,还有更多的赤脚产品进入集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存量产品集采降价的损失
借数字化营销降成本,探索有成效。后集采时代需要考虑对冲集采后医疗市场业绩下滑影响,寻找业务新增长点。业内普遍做法,营销由医疗驱动向全渠道营销转型。华润也在此探索良久,通过构建多模式专业化营销组织,整合营销资源,进一步提升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组织能力,并全面启动商销和零售的布局等。
现有存量业务采取低成本竞争之路。华润双鹤采取“低成本、大规模”核心举措,即在规模化和成本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以肾病领域的膜透析业务为例,华润双鹤2023年在江苏淮安建设了一个大规模生产基地,不仅重在规模提升,后续整体智能化水平也会相应改善。
不过也可看到,华润双鹤应受账款周转天数与年俱增,应付账款周转天数2023年却达到近5年最低,经营压力增加,这与大环境整体欠佳不无关系。另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稳定,连续5年保持在23%-25%之间,意味着其财务结构相对稳健,未出现大波动,有一定偿债能力和融资能力。
未来估值想象空间靠“三板斧”
纵使稳健如华润双鹤,但慢病业务在下滑,输液业务增长空间有限,要想走出成长性,给到新的估值空间,CM10医药研究中心认为有三大抓手。
一是,关注高成长领域。纵观华润战略布局,支撑华润双鹤估值明显在于“专科业务”发展,因此,接下来可齐头并进:一方面加大专科类成熟期产品的市场拓展,另一方面注重新领域的拓展,未来通过自研、产品合作、并购等加强产品组合,培育新的产品梯队,逐步拓展专科业务领域布局及拓展产品线,以增加其产品的竞争优势。
二是,创新仍然薄弱,需加大力度。新药研发对华润双鹤来讲,仍属起步不久。虽在2021年成立了创新事业部,将其作为研发创新转型的主体。但从成果而言,华润双鹤创新转型之路仍漫漫。在面对创新药较高的研发风险,华润双鹤不仅需依靠自身研究,还需合作研发,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用好并购这把双刃剑,重视整合能力。纵观历史发展,华润双鹤背后国资华润集团同样也是“并购大拿”。从整合三九集团、收购东阿阿胶、控股双鹤药业实现初步积累,到收购紫竹药业、华润堂完善大健康产品布局,又到整合江中集团、收购昆药,再扩版图,甚至最多一年完成过4次并购。而今年,又将紫竹并购进华润双鹤体系下,实现华润集团化药板块业务的整合。
对于华润双鹤而言,并购、外部合作同样是其补短板的重要手段,叠加华润集团支持,加上目前负债率水平良好,投资并购仍是未来发力重点方向之一。从今年召开的各大行业会议现场也可看到,华润系BD团队身影频现。
未来,可着重选择一些创新孵化类企业,通过参股方式进行产品或产业化合作。但需注重并购价格的合理性、并购后的整合与管理等重点事件。毕竟在今年溢价收购华润紫竹时,华润双鹤受到了不少市场质疑。
华润双鹤目前重点发力合成生物学方向。合成生物学作为当前风口,是华润双鹤并购重点方向之一:2022年并购了神舟生物,将其作为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基地;2023年成立了合成生物研究院,引进人才,并同步建设了中试基地。由此,华润双鹤成为在此布局较深的国家队企业。
“ 任何伟大的变革都是痛苦的。我们已经见证了,诸多仿制药企走向创新药企历经的黑暗与迷茫岁月。我们已经看见了,一些蜕变,和新价值的诞生。CM10医药研究中心致力于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挖掘与诊断。”
免责声明:本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CM10医药研究中心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CM10医药研究中心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回复“逆商”,了解电子期刊详情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100 项与 秦皇岛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秦皇岛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