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A Phase 2, Multicentre, Open-Label Trial to Evaluate APL-9796 in Adult Participants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ViTAL-PH)
The AP13CP02 study is a phase 2, open-label, dose escalation trial to determine how safe and tolerable multiple subcutaneous (SC) injections of APL-9796 are for patients with PH. The study will also assess how effective APL-9796 could be for treating patients with PH and whether the body produces antibodies working against APL-9796.
The trial will be conducted in two parts:
* Part A: Up to 36 adults with WHO Group 1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 Part B (optional): Up to 12 adults with WHO Group 3 - PH associated with ILD (PH-ILD).
A Phase 1/2 Study to Assess the Safety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PL-5125 in Adults With Selected Advanced Solid Tumors
This is an open-label, Phase 1/2 study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efficacy of APL-5125 for the treatment of selected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solid tumors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Colorectal carcinoma (CRC).
A Phase 1/2 Study to Assess the Safety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PL-4098 Alone and/or in Combination With Azacitidine in Adul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R/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AML (MDS/AML) or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With Excess Blasts (MDS-EB)
This is an open-label, Phase 1/2 study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efficacy of APL-4098 alone and/or in combination with azacitid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relapsed or refractory (R/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AML and MDS-excess blasts (EB). Participants with the MDS-EB subtype will be eligible for the Phase 1 part of the study only.
100 项与 Apollo Therapeutics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Apollo Therapeutics 相关的专利(医药)
2025 年 8 月19 日,Madrigal Pharmaceuticals宣布,欧盟委员会已对其核心药物 Rezdiffra(通用名:Resmetirom)授予有条件上市许可,用于治疗伴中重度肝纤维化的非肝硬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成人患者。这是欧盟首款获批的 MASH 治疗药物,亦是继2024年FDA加速批准后,该药物在全球市场取得的又一关键突破,为全球数亿受MASH 困扰的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更推动全球 MASH 药物研发竞赛进入新阶段。
MASH:隐匿的 “肝脏杀手”
作为一种曾被称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的慢性肝病,MASH发病隐匿却进展迅猛,可从单纯的肝脏脂肪堆积逐步恶化至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引发肝癌、肝功能衰竭,甚至迫使患者接受肝移植,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过早死亡的重要肝病类型之一。
随着全球对 MASH 疾病认知的深化及患病率的持续攀升,临床需求缺口不断扩大。目前全球 MASH 患病率约为 4%-6%,据行业预测,未来伴中度至晚期纤维化(F2-F4C)的确诊患者数量将持续增长,为 MASH 治疗药物市场奠定了庞大的患者基础。
Rezdiffra:直击病因的 “破冰者”
此次欧盟获批的Rezdiffra,凭借独特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数据,成为 MASH 治疗领域的 “标杆药物”。作为一款每日一次口服的肝脏靶向性甲状腺激素受体 β(THR-β)激动剂,其设计核心在于直击 MASH 的病理根源,通过精准激活肝脏中的THR-β受体,调节脂质代谢、抑制肝脏炎症与纤维化进程,而非仅缓解表面症状,为从机制上改善疾病提供了可能。
千亿研发 “九死一生”
Rezdiffra的成功,背后是全球药企数十年的艰辛探索与 “试错”。自1980年 MASH(原称 NASH)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全球制药行业在该领域累计投入已超千亿美元。然而,MASH 发病机制涉及代谢、炎症、纤维化等多重复杂通路,单一靶点药物难以覆盖全部病理环节,导致多款 “明星候选药” 折戟沉沙:吉利德的 selonsertib(靶向炎症通路)、诺华的 emricasan(靶向凋亡通路)等曾被寄予厚望的药物,或因作用机制间接、或因疗效未达预期,最终止步于临床试验阶段。据行业统计,仅公开报道的 MASH 领域失败药物便达 9 款,研发难度可见一斑。
即便如此,MASH 庞大的未被满足需求与市场潜力,仍让其成为全球药企的 “必争之地”。根据 Frost & Sullivan 预测,到 2030 年,全球 MASH 患病人群将增至 4.86 亿人,对应的全球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322 亿美元,这一 “百亿美元蓝海” 正吸引更多企业入局。
近期,MASH 治疗领域喜讯频传,除 Rezdiffra 外,GLP-1 受体激动剂也实现 “跨界突破”。2025 年 8 月 15 日,诺和诺德宣布其 GLP-1 类药物Wegovy®(主要成分为司美格鲁肽)获美国 FDA 批准,用于治疗伴中重度肝纤维化的非肝硬化 MASH 成人患者,使其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治疗 MASH 的 GLP-1药物。这一突破不仅丰富了 MASH 治疗手段,更印证了多机制药物联合应用的潜力。
临床实践已初步验证联合治疗的优势: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已有大量患者开始联用 Rezdiffra 与 GLP-1 受体激动剂。究其原因,MASH 治疗需同时实现 “降肝脂、抗纤维化” 双重目标,单一机制药物难以兼顾,而 Rezdiffra 的抗纤维化优势与 GLP-1 药物的减重、调节代谢作用形成互补,可更全面地改善疾病进程。Madrigal 在财报会议中明确表示:“MASH 的复杂性决定了单一药物无法满足所有需求,多种机制药物联合应用,将成为未来 MASH 治疗的核心范式。”
为推进联合治疗战略,Madrigal已展开实质性布局。2025 年 7 月 30 日,该公司与中国石药集团达成超 20 亿美元的授权合作,引进石药口服 GLP-1 小分子激动剂SYH2086。据Madrigal 首席医疗官 David Soergel 博士介绍,这一合作的核心逻辑在于 “协同增效”—— 通过结合 GLP-1 的减重效应与 Rezdiffra 的抗纤维化、调脂作用,既能优化疗效,又能提升耐受性,且两款药物均为每日一次口服剂型,可显著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此外,III 期MAESTRO-NASH 试验数据显示,若患者在使用Rezdiffra 期间实现≥5% 的体重下降,其抗纤维化效果将显著增强,进一步为联合治疗的科学性提供支撑。
中国创新力量崛起,多赛道布局冲刺全球竞争
Rezdiffra的成功,不仅推动全球 MASH 研发加速,更带动甲状腺激素受体 β(THR-β)激动剂成为当前最热门的研发方向,这一趋势在中国市场尤为显著。目前,中国本土创新药企已快速跟进,歌礼制药的 ASC41、拓臻生物的TERN-501、海思科的HSK-31679 等多款国产 THR-β激动剂已进入临床 II 期阶段,研发进度与国际接轨。业内普遍预测,THR-β 激动剂赛道将成为中国 MASH 领域实现突破的关键方向,部分项目甚至有望在适应症拓展、患者人群细分等领域超越海外药企。
在 THR-β赛道之外,中国 MASH 研发呈现 “多靶点、多技术” 并行的多元化格局:
PPAR 靶点领域:正大天晴的 Lanifibranor 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 III 期的 MASH 口服药物,通过激活 PPARα/δ/γ 三种亚型,实现抗炎症、抗纤维化双通路调节。其原研企业 Inventiva 更于2025年宣布战略聚焦,终止所有非Lanifibranor 相关的临床前项目,集中资源推进该药物上市,足见其对 MASH 治疗潜力的认可。
双靶点药物领域:东阳光药于2024 年 11 月与英国Apollo Therapeutics 达成近 10 亿美元授权协议,将其FGF21/GLP-1 双靶点融合蛋白HEC88473 的海外权益对外授权,创下中国 GLP-1类双功能分子对外合作的金额纪录;2025 年,信达生物也启动了GLP-1R/GCGR 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治疗 MASH 的 II 期临床,进一步丰富双靶点研发管线。
小核酸技术领域:瑞博生物与勃林格殷格翰于 2024 年 1 月达成超 20 亿美元合作,共同开发 MASH 领域小核酸创新疗法,该项目已于 2025 年初达成首个关键里程碑。小核酸药物凭借其精准靶向 “不可成药” 靶点的优势,有望为 MASH 治疗开辟全新技术路径。
从 “无药可治” 到首款药物破冰,再到如今新机制不断涌现、联合治疗成为主流,MASH 治疗领域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一全球研发浪潮中,中国创新药企不再是 “追随者”,而是逐步成长为 “参与者” 与 “引领者”。随着研发进程不断加速,MASH 治疗的 “精准化、协同化” 未来,正加速到来。
Ref:
[1]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elease/2025/08/19/3136003/0/en/Madrigal-Receives-European-Commission-Approval-for-Rezdiffra-resmetirom-for-the-Treatment-of-MASH-with-Moderate-to-Advanced-Liver-Fibrosis.html
立即扫码加入药事纵横交流群
关注并星标CPHI制药在线
*展会预登记火热进行中,👆扫描二维码免费领票!
MASH 赛道价值重估
2025 年 8 月 15 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获得 FDA 批准新适应症,用于治疗 F2-F3 阶段的 MASH 成人患者。基于 ESSENCE 临床试验数据,司美格鲁肽治疗组在肝纤维化改善和脂肪性肝炎缓解方面成效显著,且无恶化情况。消息一经公布,诺和诺德股价盘后飙升 7% 。这一涨势并非偶然,背后映射的是 MASH 赛道价值的重新评估。
MASH,即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代谢疾病,主要累及肝脏。在超重或肥胖人群中,约三分之一同时患有 MASH。若未得到有效治疗,病情可能进展至肝硬化,甚至危及生命。据估算,仅美国就有约 2200 万 MASH 患者,而其中被诊断为 F2 - F3 阶段的患者有 52.5 万例 ,这一庞大患者群体构成了 MASH 治疗药物的广阔市场。
此次诺和诺德股价暴涨,本质上是市场对司美格鲁肽获批 MASH 适应症的积极回应。作为全球首个获批治疗 MASH 的 GLP-1 类药物,司美格鲁肽打破了该领域的治疗格局,为 MASH 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诺和诺德开辟了新的商业增长点。这一里程碑事件,让市场看到了 MASH 赛道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更多资本与药企目光,推动 MASH 赛道价值快速攀升。
再看 Madrigal 公司的 THR - β 激动剂 Rezdiffra,作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 MASH 药物,2025 年上半年销售额达到 3.5 亿美元 。Rezdiffra 上市后的快速放量,不仅证明了自身商业价值,也侧面验证了 MASH 赛道的市场潜力。在司美格鲁肽获批前,Rezdiffra 已在 MASH 治疗领域占据先机,司美格鲁肽的加入,虽加剧了竞争,但也进一步激活市场,吸引更多患者关注 MASH 治疗,扩大整个赛道市场规模。
三强争霸
随着 MASH 赛道热度攀升,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纷纷入局,其中 GLP-1、THR-β、FGF21 三种疗法成为焦点,形成激烈竞争态势。
司美格鲁肽作为 GLP - 1 类药物代表,凭借独特作用机制在 MASH 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优势。GLP - 1,即胰高血糖素样肽 - 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激素,不仅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血糖,还对肝脏代谢产生积极影响。司美格鲁肽通过激活 GLP - 1 受体,实现对 MASH 的双效治疗 -- 逆转纤维化与炎症。ESSENCE临床试验第72周数据显示,司美格鲁肽治疗组实现两大突破性终点:36.8%的患者出现肝纤维化改善(较基线≥1级)且脂肪性肝炎未恶化,疗效达安慰剂组的1.64倍(22.4%);更显著的是,62.9%的患者获得脂肪性肝炎缓解(SAF-A评分≤1)且肝纤维化未进展,较安慰剂组(34.3%)实现近倍增效益。凭借出色临床数据,司美格鲁肽成功获批 MASH 适应症,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THR - β 激动剂 Rezdiffra 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 MASH 药物。THR - β,即甲状腺激素受体 β,在肝脏脂质代谢和炎症调节中扮演关键角色。Rezdiffra 通过选择性激活 THR - β,促进肝脏脂肪酸代谢,减少脂肪堆积,降低炎症反应,进而改善 MASH 患者肝脏状况。在针对 F1B - F4 全阶段 MASH 纤维化患者的 3 期 MAESTRO - NASH 研究中,80mg 组和 100mg 组分别有 25.9% 和 29.9% 的患者实现 MASH 消退且纤维化未恶化 ,有力证明其疗效。自 2024 年上市以来,Rezdiffra 销售额一路飙升,2025 年上半年达 3.5 亿美元 ,市场表现强劲,成为 MASH 治疗领域重要力量。
FGF21 相关项目同样备受关注,如 Akero 公司的 Efruxifermin 和 GSK 收购的 Efimosfermin alfa。FGF21,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1,是一种调节代谢的内分泌蛋白,在肝脏和胰腺等器官表达,对能量稳态、脂质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至关重要。Efruxifermin作为Fc-FGF21工程化融合蛋白,通过结构修饰显著提升FGF21稳定性及半衰期,实现每周至双周一次皮下给药。其在针对F4期肝硬化患者的IIb期SYMMETRY研究中展现突破性疗效:50mg剂量治疗96周后,39%的患者实现肝纤维化分期改善≥1级且无MASH恶化,疗效达安慰剂组(15%)的2.6倍,为晚期MASH治疗树立新标杆,现已进入III期临床。
同机制药物Efimosfermin alfa凭借Fc融合技术进一步优化药代动力学,实现每月给药突破。II期临床证实其肝纤维化改善率与MASH缓解率均显著优于安慰剂,同步迈入III期研发阶段。
目前,这三种疗法在 MASH 治疗领域各显神通。司美格鲁肽凭借 GLP - 1 类药物的综合优势,在改善代谢、减轻体重同时有效治疗 MASH;Rezdiffra 作为口服药物,解决患者注射不便问题,凭借良好疗效和市场推广迅速占领一定市场份额;FGF21 类药物则在晚期 MASH 治疗中崭露头角,为 F4 期患者带来希望。未来,随着研究深入和临床实践积累,三种疗法有望进一步优化,在竞争中相互借鉴,联合使用也可能成为新治疗策略,为 MASH 患者提供更有效、个性化治疗方案 。
中国药企入局
在 MASH 赛道全球竞争中,中国药企崭露头角,凭借创新研发和战略合作积极布局,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2025 年 7 月 30 日,其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以最高20.75亿美元的重磅交易,将全球权益授权给MASH赛道先锋Madrigal Pharmaceuticals。这不仅创下中国代谢病领域授权新纪录,更意味着本土药企首次在千亿级肝病战场完成关键卡位。
Madrigal Pharmaceuticals 是一家专注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创新疗法开发的生物制药公司,其核心产品 Rezdiffra 是美国 FDA 批准的首个也是唯一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肝纤维化 MASH 的药物。石药集团携手Madrigal的战略合作,旨在借力后者在代谢疾病领域的监管经验与专业资源,加速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的全球临床开发及商业化进程,共同打造GLP-1+THR-β全口服MASH治疗方案。此举不仅将强化双方在减肥及糖尿病市场的竞争壁垒,更将开辟百亿级代谢疾病治疗新蓝海。
民为生物在 MASH 赛道同样表现亮眼,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 GLP - 1/GIP/FGF21 三靶点药物 MWN105 注射液已进入临床阶段。MWN105 注射液通过独特三靶点作用机制,有望在 MASH 治疗中发挥协同效应,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治疗选择。目前,该药物正处于临床研究关键阶段,若研发成功,将填补全球在该领域空白,提升民为生物在国际市场地位,为中国药企在 MASH 赛道竞争增添有力砝码 。
除石药集团和民为生物,国内众多药企也在 MASH 赛道积极布局。正大天晴与安源医药合作,引入人源 FGF21 的融合蛋白 AP025 和 FGF21/GLP - 1 双功能蛋白 AP026,布局中国区和部分亚洲区域市场。AP025 作为国内同靶点首个进入临床的药物,在临床前实验中展现出对肝脏脂肪的有效降低作用,以及良好安全性和超长半衰期;AP026 目前在国外已开展 I 期临床,并计划在国内申报 IND。东阳光药将靶向 FGF21 受体和 GLP - 1 受体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 APL - 18881 授权给 Apollo Therapeutics,保留中国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获得 1200 万美元预付款和高达 9.26 亿美元的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付款 。众生药业的 GLP - 1R/GIPR 双靶点产品 RAY1225 已进入 2 期临床阶段,有望于 2025 年进入 3 期临床阶段,该产品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示出良好药效和安全性,且具有比替尔泊肽更优的药代特性 。
这些中国药企在 MASH 赛道的布局,体现了国内药企在代谢疾病领域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升。通过自主研发、国际合作等方式,中国药企逐步在全球 MASH 治疗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不仅为国内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也为全球 MASH 患者带来新希望,推动 MASH 治疗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 。
三重变革重塑行业格局
展望未来,MASH 治疗领域有望在多个维度迎来深刻变革,这些变革将重塑行业格局,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在治疗方式上,从注射到口服的转变将是一大趋势。传统 GLP - 1 类药物多为注射剂型,虽疗效确切,但长期注射给患者带来不便,影响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随着研发深入,口服 GLP - 1 类药物成为新研发方向。Madrigal 与石药集团合作,计划构建 GLP - 1+THR - β 全口服疗法的 MASH 治疗方案 。若该方案研发成功并推广,将改变 MASH 治疗模式,提高患者治疗便利性和依从性,推动 MASH 治疗市场进一步扩大,也可能引发其他药企加速口服药物研发,加剧市场竞争。
治疗阶段也将实现拓展。目前获批上市的 MASH 治疗药物主要针对 F2 - F3 阶段患者,而 F4 晚期患者治疗选择有限。Akero 公司 Efruxifermin 在针对 F4 期肝硬化患者的 IIb 期 SYMMETRY 研究中,50mg 剂量组 39% 的患者肝纤维化改善≥1 个阶段且未出现 MASH 恶化 ,展现出在晚期 MASH 治疗中的潜力。随着更多针对 F4 晚期 MASH 药物研发成功,将填补这一阶段治疗空白,为更多患者提供有效治疗,也将拓宽 MASH 治疗药物市场边界,促使药企重新评估研发策略和市场布局。
支付方式变革同样备受关注。MASH 作为慢性疾病,患者需长期治疗,治疗费用是重要考量因素。目前,Madrigal 公司 Rezdiffra 上市后积极与保险公司合作,已获得较高商业保险覆盖,但仍有部分患者面临支付压力。未来,随着更多 MASH 治疗药物上市,药价和支付问题将更突出。一方面,药企需在保证药物质量和疗效前提下,合理定价,提高药物可及性;另一方面,医保部门可能将更多 MASH 治疗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这将对药企市场推广和销售策略产生影响,也考验医保部门基金支付和管理能力 。
MASH 治疗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在疗法、治疗阶段和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将深刻影响行业发展。药企需密切关注这些变革趋势,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布局,提升商业化能力,以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为全球 MASH 患者带来更多有效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信息来源:诺和诺德公司官网和公开资料整理
END
智药研习社近期直播预告
来源:CPHI制药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
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
▼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
关注并星标CPHI制药在线
*展会预登记火热进行中,👆扫描二维码免费领票!
今日(8月7日),东阳光药以“合并私有化+介绍上市”的罕见模式登陆港交所,成为2025年医药资本市场的破冰之作。与传统IPO不同,这场资本运作背后,是东阳光长江药业的主动退市与资源整合——每持有1股旧公司股票可换0.26新股,更有近6亿港元特别股息回馈股东。成立于2003年的东阳光药,早已不是传统仿制药企:抗感染药物年入28亿占七成营收,奥司他韦单品种狂卖25.8亿,49款创新药在研管线剑指乙肝、糖尿病、肺癌三大战场。
奥司他韦领军,多领域协同发展
在东阳光药的产品版图中,爆款产品矩阵成绩斐然。2024 年,其抗感染药物销售收入达 27.976 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 69.6% ,成为营收的主要支柱。其中,可威 ®(磷酸奥司他韦)表现尤为突出,销售额高达 25.8 亿元,在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独占38.5% 的份额,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可威 ® 的成功,源于其卓越的疗效和广泛的市场认知。作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威® 能有效抑制甲型及乙型流感毒株中神经氨酸酶的活性,阻断病毒传播,在流感治疗与预防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被多个临床实践指南推荐为一线抗病毒药物 。
除可威 ® 外,东阳光药还有 4 款抗感染药物,共同构筑起强大的抗感染药物防线。在丙型肝炎治疗领域,磷酸依米他韦(东卫恩 ®)等 3 款主要抗感染仿制药获批上市,为丙肝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东卫恩 ® 作为 NS5A 抑制剂,联合索磷布韦用于治疗成人基因 1 型非肝硬化慢性丙肝,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12)高达 99.8%,且价格亲民,全疗程 12 周仅需 5208 元(国谈医保),极大地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 。
在慢病治疗领域,东阳光药的布局也初见成效。2024 年,慢病销售收入达 10.677 亿元,占同期收入的 26.6%,成为公司营收的重要增长点。公司已商业化的慢病治疗药物主要聚焦于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及胃酸相关疾病,其中 5 款胰岛素产品及 4 款其他主要慢病治疗仿制药贡献突出。在糖尿病治疗方面,东阳光药已构建起全面的产品组合及药物管线,涵盖化学药物及生物药,5 款胰岛素产品均已纳入全国带量采购计划,在提升患者用药可及性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尽管东阳光药在国内市场成绩优异,但在国际化进程中仍面临挑战。2024 年,其境外收入以及境外科研合作项目产生的许可费仅为 1.384 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较低。为突破这一困境,东阳光药积极寻求出海授权合作,其中 GLP - 1/FGF21 双抗HEC88473 的出海授权交易备受瞩目。2024 年 11 月,东阳光药与 Apollo Therapeutics 达成独家许可协议,将 HEC88473 在大中华区以外的权益授予对方,交易总金额高达 9.38 亿美元 。这一合作不仅为东阳光药带来了丰厚的资金回报,更标志着其创新成果获得国际认可,为后续产品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HEC88473 是一种 FGF21/GLP - 1 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在糖脂代谢调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临床研究显示其能显著降低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 。
乙肝、肺纤维化、肺癌领域的创新突破
在研发领域,东阳光药聚焦乙肝、肺纤维化、肺癌等重大疾病,以创新为驱动,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展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潜力。
在乙肝治疗领域,东阳光药的莫非赛定(甲磺酸莫非赛定胶囊)是中国唯一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的抗 HBV 衣壳抑制剂,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其作用机制独特,通过抑制乙肝病毒衣壳的装配,阻断病毒复制过程,为乙肝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临床研究中,莫非赛定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和安全性,在 20 名受试者参与的 2 期试验中,经过 24 周治疗,对 HBV - DNA、乙肝表面抗原、pgRNA、乙肝核心抗原等重要病毒标志物均有持续调节作用 。目前,全球乙肝治疗正朝着功能性治愈的目标迈进,东阳光药也在积极布局联合疗法。其研发的小核酸药物 HECN30227 和 TLR8 激动剂 HEC191834 处于临床前阶段,这两款药物有望通过联合使用,从功能上治愈慢性乙肝。小核酸药物 HECN30227 可靶向乙肝病毒 RNA,阻断病毒蛋白合成;TLR8 激动剂 HEC191834 则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清除能力 ,二者联合,有望实现对乙肝病毒的双重打击,提高功能性治愈率。
在呼吸系统疾病新药研发方面,伊非尼酮(盐酸伊非尼酮片及胶囊)是国产首个进入 III 期临床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原研新药,备受关注。IPF 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仅 3 - 5 年,目前全球获批药物仅两款(吡非尼酮及尼达尼布),且存在疗效有限、副作用高的问题,亟需更有效的治疗药物 。伊非尼酮通过同时抑制 TNF - α 及 TGF - β1 的释放以及阻断 TGF - β1 - smad 信号通路,抑制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和纤维化进展 。临床前数据显示,伊非尼酮的体外活性是吡非尼酮的 200 - 500 倍以上,体内药效作用是吡非尼酮的 40 倍,且安全窗高于上市药物 。其 II 期临床试验的期中分析已达到研究终点,在 IPF 患者中疗效突出,安全可耐受,量效关系确切,具有同类最佳潜力。此外,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的 1 类新药HEC95468 也已进入 III 期临床阶段,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在肿瘤新药研发领域,东阳光药同样成果显著。克立福替尼(苯磺酸克立福替尼片)是首 款国内自主研发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的高选择性 FLT3 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 FLT3 - ITD 突变的复发 / 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AML 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FLT3 基因突变是 AML 患者最常见的基因改变和预后不良因素,目前国内针对携带 FLT3 突变的 AML 患者的靶向治疗选择极为有限 。克立福替尼通过干扰 FLT3 - ITD 突变驱动的细胞无限增殖及抗凋亡机制,达到有效治疗 AML 的目的。临床结果显示,针对既往仅经历一线治疗的 FLT3 - ITD(+)的 AML 患者,相较于在研同靶点药奎扎替尼,克立福替尼的完全缓解 / 完全缓解伴部分血液学恢复率(CR/CRh 率)、CR 率均更优,且导致 QT 间期延长的心脏毒性安全风险更低 。用于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莱洛替尼(甲磺酸莱洛替尼)已进入 III 期临床,有望为食管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处于临床前的 HEC201625 是一种靶向 PD - L1 的口服小分子肿瘤免疫疗法,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49 条管线布局,打造百亿新引擎
东阳光药的未来发展蓝图中,49 条在研创新药管线是关键驱动力,有望打造新的百亿营收引擎。在糖尿病领域,荣格列净(焦谷氨酸荣格列净胶囊)作为 SGLT - 2 抑制剂,已提交新药上市申请,上市后将成为公司在糖尿病治疗市场的重要布局。SGLT - 2 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荣格列净的上市,将使东阳光药在糖尿病药物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超 1.4 亿,其中 2 型糖尿病占比 90% 以上 ,庞大的患者群体为荣格列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从治疗优势看,荣格列净不仅能有效降低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且低血糖风险小,还对心血管和肾脏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蛋白尿、改善心肌耗氧、轻度降压以及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等,符合糖尿病综合管理的治疗理念 。在竞品格局方面,虽然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国外竞品已在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但部分专利到期或被无效,市场竞争加剧,为荣格列净提供了市场机遇 。荣格列净需在药效、安全性、价格等方面体现优势,以吸引患者和医生选择。
GLP - 1/FGF21 双抗 HEC88473(APL - 18881)则是另一颗闪耀的明星潜力股。2024 年 11 月,东阳光药与 Apollo Therapeutics 达成独家许可协议,将其在大中华区以外的权益授予对方,交易总金额高达 9.38 亿美元,这一授权出海交易彰显了 HEC88473 的巨大潜力 。HEC88473 是一种靶向 FGF21 受体和 GLP - 1 受体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能够激活已通过临床验证的 FGF21 和 GLP - 1 受体 。FGF21 是一种内源性代谢激素,可调节能量消耗以及葡萄糖和脂质代谢;GLP - 1 能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胃排空并增强饱腹感 。二者联合,在糖脂代谢调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临床研究显示其能显著降低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 。目前,HEC88473 正在中国开展针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双盲、安慰剂和阳性药物对照 II 期临床试验,未来有望在糖尿病、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代谢相关疾病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在 49 款创新药管线的整体布局中,11 款已进入 II/III 期临床,覆盖感染、慢病、肿瘤等多个治疗领域。在肿瘤领域,除了前文提到的克立福替尼、莱洛替尼等,还有多款临床阶段新药正在卡位精准治疗。如 HEC53856 作为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 - PHI)靶向新药,已在国内启动针对非髓系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 II 期临床试验 ,为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贫血问题提供新的治疗方案。HEC169096 作为一款高选择性 RET 抑制剂,已在国内启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癌和其他晚期实体瘤的 I/II 期临床试验 ,有望为 RET 基因变异的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这些创新药的研发进展和上市,将不断丰富东阳光药的产品管线,提升公司在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力,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结语
东阳光药的港股之旅,远非一次简单的证券代码更迭。当奥司他韦的现金流源源不断注入研发管线,当中国首款乙肝III期新药莫非赛定吹响功能性治愈的号角,这家药企正用“现金牛+创新核”的双引擎模式,撕掉传统仿制药企的标签。从糖尿病双抗9.38亿美金出海,到肺纤维化原研药疗效碾压竞品,其野心早已超越短期营收——整合上市搭建的闭环生态,正将150款上市药物构筑的护城河,转化为攻克乙肝、肺癌的“中国方案”。资本市场的掌声背后,一场关于创新药黄金十年的长跑,才刚刚迈过起跑线。
信息来源:东阳光药招股书
END
智药研习社近期直播预告
来源:CPHI制药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
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
▼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
100 项与 Apollo Therapeutics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Apollo Therapeutics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