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1800-01-20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1800-01-20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药物发现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1800-01-20 |
评估MWN105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单、多次皮下给药的安全性、耐受性、免疫原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期临床研究
主要目的:评估MWN105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单、多次给药的安全性、耐受性。
次要目的:评估MWN105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单、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探索性目的:初步评估MWN105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效学及免疫原性。
100 项与 GLP-1R x GIPR x FGF21R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GLP-1R x GIPR x FGF21R 相关的转化医学
0 项与 GLP-1R x GIPR x FGF21R 相关的专利(医药)
来源:易贸医疗内容团队
多肽具备高活、低毒、低免疫原性等优势,随着GLP-1大单品的市场带动,以及减肥、阿尔茨海默、NASH等更多慢性病适应症的拓展,多肽药物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盘点了部分代谢疾病-肥胖/减重适应症多肽药物的近期进展,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补充~
肥胖/减重适应症(不完全)
利拉鲁肽注射液
华东医药首款GLP-1靶点上市产品,已获批用于降糖和减重。
贝那鲁肽
贝那鲁肽注射液采用了基因工程串联表达技术制备,与人体天然的GLP-1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这意味着贝那鲁肽高亲合力和低免疫原性的特点,对应显著的疗效和更佳的安全性。
司美格鲁肽/司美格鲁肽片剂
司美格鲁肽是一款新型长效GLP-1类似物,可以有效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因其体内半衰期在1周左右,实现每周给药一次,迅速取代了上一代降糖药。但是截至目前,口服司美格鲁肽尚未在任何国家和地区获批减重适应症。不过,已有口服司美格鲁肽针对减肥适应症的OASIS 3研究在中国开展。
替尔泊肽
适用于肥胖(BMI在30及以上)或超重(BMI在27以上,但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例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或高胆固醇)的成年人减肥,与降低饮食热量和增加运动一起管理体重。
DR10624
是一种FGF21R/GCGR/GLP-1R三靶点多重激动剂,目前正在新西兰开展肥胖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Ib/IIa期临床试验,同时在中国启动了针对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II期临床。DR10624还获批在中国开展针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脂肪性肝炎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HDM1002
已完成中国SAD(单剂量递增)和MAD(多剂量递增)试验,并进入II期临床研究阶段。
HDM1005
HDM1005注射液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四项临床默示许可,适应症涵盖2型糖尿病以及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
玛仕度肽 Mazdutide
该产品已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减重和降糖疗效,以及降低腰围、血脂、血压、血尿酸、肝酶及肝脏脂肪含量,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带来多重代谢获益。
诺利糖肽 Noiiglutide
一天一次皮下注射,其糖尿病和肥胖适应症的II期临床均已完成,剂量递增试验的结果显示,与目前已上市的GLP-1R激动剂利拉鲁肽等药物相比,诺利糖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
TJ103
TJ103是创新型长效重组人源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Fc融合蛋白,该药物基于hyFc长效融合蛋白平台技术,分子设计具有延长GLP-1在体内的半衰期的特点,有望实现每周一次的皮下给药。
格鲁塔株单抗GMA105
GMA105注射液是由鸿运华宁(杭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唯一一款具有激动GLP-1受体作用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GLP-1部分与天然人GLP-1序列相似性约为90%,可抵抗二肽基肽酶4(DPP-4)的降解,分子量大可降低肾清除,延长了半衰期,允许每周给药一次(肥胖症)或每两周给药一次(T2DM)。
GZR18
甘李药业自主研发的GZR18注射液是一种在研1类生物新药。GZR18注射液是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与人体内源性GLP-1同源性高达94%。
HEC88473
APL-18881(HEC88473)是东阳光药自主研发的Fc融合蛋白FGF21/GLP1R双重激动剂,正在针对2型糖尿病开展2期临床。该产品拟开发的适应症还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肥胖症等。
Ecnoglutide
Ecnoglutide是由先为达生物开发的一种新型、长效、具有偏向性的GLP-1受体激动剂,可每周进行一次皮下注射给药。
GX-G6
GX-G6基于HyFc技术平台,在普通的Fc融合技术基础上,对Fc进行了工程化改造:融合了IgG1半衰期长、IgG4无CDC活性、IgD铰链区灵活等优势,形成了具有更长半衰期、更好安全性的杂合Fc,即HyFc。
HRS9531
HRS9531是一款靶向GLP-1R和GIPR的在研新药。GLP-1和GIP是两种天然的肠促胰素,研究表明GIP可以减少食物摄入、增加能量消耗,从而减轻体重。当GIP与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对患者血糖和体重产生更大的影响。
Survodutide
Survodutide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胰高血糖素受体/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CGR/GLP-1R)双重激动剂。Survodutide中的胰高血糖素受体激动剂组分能够增加能量消耗,并且直接对肝脏产生影响,有助于改善肝纤维化。而其GLP-1受体激动剂组分则能有效降低食欲,同时增加饱腹感。
MDR-001
MDR-001是德睿智药开发的β-arrestin 2高选择性GLP-1R激动剂。据悉,该药既保留了β-arrestin招募带来的胰岛细胞细胞修复和保护功能,又能避免β-arrestin 1招募带来的胰岛素分泌受限及介导的内吞脱敏,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性及潜在临床优势。
BGM0504
BGM0504 注射液是博瑞生物自主研发的的 GLP-1 和 GIP 受体双重激动剂,属于境内外均未上市化学药品 1 类创新药。BGM0504 注射液可激动 GIP 和 GLP-1 下游通路,产生控制血糖、减重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生物学效应,拥有多种代谢疾病治疗潜力。
MWN101
MWN101注射液是一款GLP-1/GCG/GIP-Fc融合蛋白,获批适应症为拟用于2型糖尿病和肥胖治疗,该产品也是国产首款GLP-1/GCG/GIP-Fc融合蛋白,在国际研发也属于前列。
RAY1225
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延缓胃排空等机制调节人体代谢和控制血糖,有望用于降糖、减肥、代谢综合征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治疗。
VCT220
闻泰医药GLP-1R激动剂今年3月获批减肥I期临床。CDE网站显示,闻泰医药GLP-1R激动剂VCT220的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拟用于成人超重/肥胖患者的体重管理。
ZT002
ZT002是一款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有希望实现每月仅需注射1次。此前,该产品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减重治疗,以及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适应症均已在中国获批临床。
Orforglipron
2023年10月10日,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礼来Orforglipron(口服GLP-1)启动国内三期临床试验ACHIEVE-1,针对二型糖尿病。ACHIEVE系列目前拥有2项临床试验,另一项针对超重2 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Retatrutide
Retatrutide是礼来研发的一款GLP-1/GIP/GCG三重受体激动剂,同时也是全球首款进入临床3期的GLP-1/GIP/GCG三重受体激动剂药物。
利拉鲁肽注射液
圣诺生物、万邦生化、先为达生物、诺博特生物纷纷布局了利拉鲁肽注射液减肥药仿制药。
CagriSema
CagriSema 是一种组合疗法,由长效的 GLP - 1(胰高血糖素样肽 - 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和长效的 amylin(胰淀素)类似物 cagrilintide 组成。胰淀素是与饥饿和饱腹感相关的激素,通过结合这两种成分,CagriSema 旨在提供更好的减重和降糖效果。
Supaglutide苏帕鲁肽
苏帕鲁肽是一种尖端、人源化、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目前正在积极研究治疗各种代谢性疾病,包括2 型糖尿病、肥胖症和NASH。
GSBR-1290
6月3日,硕迪生物宣布,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GSBR-1290治疗肥胖症的IIa期研究以及胶囊和片剂PK研究均取得了积极结果。在2a阶段肥胖研究中,GSBR-1290显示出临床意义显著且统计学上显著的体重减轻效果,经安慰剂调整后,第12周平均减重6.2%(p<0.0001)。
*声明:“药渡”公众号所转载该篇文章来源于其他公众号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国内首个!华东医药引进的ADC「索米妥昔单抗」获批
信达「信迪利单抗」+和黄「呋喹替尼」联合疗法获批上市,治疗子宫内膜癌
盘点:11月FDA批准上市的重磅药物
1. GLP-1研究背景与历史沿革1.1 GLP-1的发现与作用机制
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83年,当时Bell等科学家在对哺乳动物胰高血糖素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后,证实了GLP-1由胰高血糖素原在肠道剪切而来。GLP-1作为一种肠促胰素,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以及延迟胃排空等。研究表明,GLP-1中的His7、Gly10、Phe12、Thr13、Asp15、Phe28和Ile29是影响GLP-1与GLP-1受体(GLP-1R)结合的主要氨基酸位点。
GLP-1在人体内以GLP-1(7-36)和GLP-1(7-37)两种活性形式存在,其中GLP-1(7-36)NH2是人体内GLP-1的自然存在形式,且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最强。GLP-1的分泌主要受到口服葡萄糖或摄入营养物质的刺激,尤其是富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膳食。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GLP-1的分泌量减少,且对肠促胰素的敏感性降低,这与β细胞质量和功能的下降有关。1.2 GLP-1受体激动剂的发展历程
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研发历程标志着糖尿病治疗的新纪元。2005年,首款短效GLP-1RA艾塞那肽(阿斯利康)获FDA批准上市,其半衰期约3小时,需要一天两次皮下注射。随后,2009年首款长效GLP-1RA利拉鲁肽(诺和诺德)上市,为一日一次皮下注射。2014年和2017年,一周一次注射的度拉糖肽(礼来)和司美格鲁肽(诺和诺德)相继获批上市,进一步推动了GLP-1RA的发展。
全球GLP-1RA市场规模已达39%,超过胰岛素,成为全球第一大糖尿病治疗药物类型。2022年全球GLP-1RA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美元,预计2031年有望超1500亿美元。目前,GLP-1RA药物呈现诺和诺德、礼来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其中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形成了良好的市场梯队。
随着对GLP-1RA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降糖作用之外还具有心脏、代谢获益,并且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炎症相关。此外,GLP-1RA还显示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具有潜在获益,未来还有望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延缓衰老等。
综上所述,GLP-1及其受体激动剂的研究进展不仅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肥胖、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更多临床试验数据的积累和新药研发的推进,GLP-1RA类药物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2. GLP-1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际GLP-1药物研发进展
国际GLP-1药物研发进展迅速,全球范围内已有多款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获批上市,其中包括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等。这些药物在全球糖尿病治疗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市场份额逐年提升。据药融云数据库显示,全球范围内已上市10款GLP-1R激动剂,包含8款创新药、2款改良型新药。此外,全球GLP-1药物研发以1类新药为主,占比73%,改良新药和类似药分别占比14%和13%。
在国际市场上,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大制药巨头占据了GLP-1RA市场的半壁江山。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Ozempic)和利拉鲁肽(Victoza)形成了良好的市场梯队,而礼来的度拉糖肽(Trulicity)则以其长效性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2022年,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达到了93.42亿美元,度拉糖肽达到了74.4亿美元,显示出长效GLP-1RA药物在国际市场上的巨大成功。
除了单一靶点的GLP-1RA,国际上也在积极研发多靶点激动剂。例如,礼来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作为全球首款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已在美国获批上市,并显示出优异的减重效果。此外,全球在研的GLP-1三重激动剂屈指可数,其中默沙东、韩美制药的efinopegdutide等正在进行临床试验。2.2 国内GLP-1药物研发进展
国内GLP-1药物研发同样活跃,多家企业布局GLP-1赛道,包括华东医药、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据药融云数据库显示,国内已有7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包括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利拉鲁肽等。此外,国内企业在GLP-1类似药或改良药的研发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中美华东已于2023年7月获批上市利拉鲁肽类似药。
国内企业在GLP-1RA的研发上紧跟国际步伐,不断推出新的候选药物。例如,信达生物的GLP-1/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IBI362)在中国超重或肥胖成人受试者中的首个三期临床研究达成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计划于近期递交新药上市申请。此外,恒瑞医药布局了多款GLP-1RA药物,包括HRS9531(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已进入Ⅱ期临床,HRS-7535(新型口服小分子GLP-1R)处于Ⅰ期临床。
在国内减重领域,GLP-1药物的临床数据表现出色。例如,替尔泊肽(15mg组III期临床)和玛仕度肽(9mg组II期临床)双靶点制剂减重疗效优异,体重较基线的平均百分比变化与安慰剂组的差值分别达到了19.9%和18.6%,超越目前热门的司美格鲁肽。
综上所述,国内外GLP-1药物研发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随着新药的不断推出和临床数据的积累,GLP-1RA类药物在糖尿病和肥胖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3. GLP-1药物市场分析3.1 国际市场规模与预测
全球GLP-1药物市场自2005年首款GLP-1RA艾塞那肽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药融云数据库显示,全球范围内已上市10款GLP-1R激动剂,包含8款创新药、2款改良型新药。2022年全球GLP-1RA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有望超过1500亿美元。这一增长得益于GLP-1RA在降糖、减重以及心血管保护等多方面的显著效果。
国际市场上,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大制药巨头的产品占据了GLP-1RA市场的主导地位。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Ozempic)和利拉鲁肽(Victoza)以及礼来的度拉糖肽(Trulicity)在全球范围内销售额显著,2022年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达到了93.42亿美元,度拉糖肽达到了74.4亿美元。此外,礼来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作为全球首款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已在美国获批上市,并显示出优异的减重效果。3.2 国内市场规模与预测
中国GLP-1药物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约6.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约60.5亿元,复合增速达70.5%。国内企业在GLP-1赛道上的研发活跃,已有7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包括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利拉鲁肽等。此外,国内企业在GLP-1类似药或改良药的研发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中美华东已于2023年7月获批上市利拉鲁肽类似药。
国内市场上,GLP-1药物的销售额不断攀升,由2018年的4.87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60.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随着更多国产GLP-1RA产品的获批上市及市场推广,国内GLP-1RA药品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预计到2030年,中国GLP-1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GLP-1药物均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随着新药的不断推出和临床数据的积累,GLP-1RA类药物在糖尿病、肥胖以及可能的其他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4. GLP-1药物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估4.1 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症的治疗中。根据全球范围内的临床试验数据,GLP-1RA类药物不仅能有效降低血糖,还能减少心血管死亡、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减轻体重、降低收缩压和改善血脂谱等。
在安全性方面,GLP-1RA类药物的耐受性普遍较好,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轻微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和腹泻,这些症状通常在治疗初期出现,随着治疗的持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会逐渐降低。此外,GLP-1RA类药物的低血糖风险较低,因为它们的降糖作用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
在心血管保护作用方面,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已经证实,GLP-1RA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卒中等。例如,LEADER研究显示,利拉鲁肽能够降低MACE风险达13%,全因死亡风险达15%。
在肾脏保护作用方面,GLP-1RA类药物的使用与较低的肾脏结局风险相关,包括减少T2DM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量,降低复合肾结局的风险。4.2 多模式GLP-1数据库的应用
多模式GLP-1数据库的应用为研究人员和生命科学公司提供了深入了解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在精准医学中应用的机会。Dandelion Health推出的业界首个多模式GLP-1数据库,通过整合来自电子健康记录(EHRs)的结构化数据以及护理期间产生的所有原始临床数据(成像扫描,ECG波形和临床医生笔记),为患者对GLP-1治疗的反应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见解。
该数据库收集自Dandelion的合作医疗中心网络,提供了数百万患者旅程的综合视图,包括超过200,000名使用GLP-1药物的患者的数据。通过结合这些不同的数据来源,研究人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GLP-1治疗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包括治疗效果的精确测量、现实世界的治疗比较、揭示隐藏的益处以及减轻治疗风险等方面。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库中的生物标志物数据,评估GLP-1治疗对身体成分(包括肌肉和骨骼保存)的真实影响,超越了传统的体重减轻(通过BMI测量)的评估方法[34]。此外,数据库还支持对GLP-1药物在不同患者人群中的有效性、治疗持续时间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以及GLP-1药物对其他健康状况的潜在影响等研究。5. GLP-1药物研发趋势5.1 长效化与口服剂型研发
随着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在糖尿病和肥胖治疗中的显著效果逐渐被认可,全球对于长效化和口服剂型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长效化GLP-1RA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注射频率,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长效化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已上市的长效GLP-1RA包括度拉糖肽(Trulicity)和司美格鲁肽(Ozempic),它们的全球销售额分别达到了74.4亿美元和93.42亿美元(不含口服),显示出市场对于长效化药物的强烈需求。
长效化改造方式主要包括化学结构修饰、改变制剂途径和给药装置等。例如,通过对酶切位点进行定点修饰减少DPP-4的快速降解,与白蛋白、抗体或聚乙二醇(PEG)等聚合物结合增加药物相对分子质量,以及与脂肪酸偶联增加对白蛋白的亲和力,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口服剂型研发进展:
口服剂型的研发是GLP-1RA领域的另一大趋势。诺和诺德的口服司美格鲁肽(Rybelsus)作为首个且唯一上市的口服GLP-1RA,虽然服用要求严格、繁琐,但其成功上市标志着口服剂型的重要突破。
礼来和中外制药合作研发的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目前在临床III期阶段,是进度最快的非肽类口服小分子GLP-1RA药物。5.2 多靶点协同作用研究
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研究是GLP-1药物研发的另一重要方向,旨在通过激活多个相关受体,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
多靶点药物研发现状:
国际上,礼来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作为全球首款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已在美国获批上市,并显示出优异的减重效果。
国内企业如华东医药的DR10624(GLP-1R、GCGR和FGF21R的长效三靶点激动剂)临床进度为全球前三,显示出国内在多靶点药物研发上的实力。
多靶点药物的优势:
多靶点药物通过激活GLP-1R、GIPR和GCGR等受体,可以实现降糖、减重和改善心血管健康等多重效果。例如,替尔泊肽作为双靶点激动剂,在减重效果上优于单一的GLP-1RA。
多靶点药物的研发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可能减少单一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长效化、口服剂型和多靶点协同作用是GLP-1药物研发的主要趋势。随着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预计未来GLP-1RA类药物将在全球糖尿病和肥胖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6. GLP-1药物的挑战与展望6.1 市场竞争与专利布局
随着GLP-1药物市场的快速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100款GLP-1药物处于不同研发阶段,其中近一半来自中国药企。这表明,GLP-1药物市场的竞争已经从最初的少数几家国际制药巨头扩展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多家企业。
市场竞争现状:
目前,全球GLP-1RA市场份额已达39%,超过胰岛素,成为全球第一大糖尿病治疗药物类型。
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大药企凭借其GLP-1RA产品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但随着专利到期和仿制药的上市,市场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
专利布局:
专利布局是GLP-1药物市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例如,利拉鲁肽的化合物专利在中国于2017年到期,晶体专利于2022年到期,司美格鲁肽在中国的专利于2026到期。
国内多家企业已经开始布局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的类似药或改良药,以期在专利到期后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挑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GLP-1药物的价格可能会下降,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同时,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如长效化、口服剂型和多靶点药物,以维持市场地位。6.2 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GLP-1药物的未来研究将继续围绕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依从性和拓展新的适应症展开。
未来研究方向:
长效化和口服剂型: 长效化和口服剂型的研发将继续是GLP-1药物研发的重点,以减少注射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
多靶点药物: 多靶点药物的研发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尤其是在减重和改善心血管健康方面。
新适应症的开发: GLP-1药物在NASH、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治疗中的潜力正在被探索,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适应症被开发出来。
应用前景:
糖尿病和肥胖治疗: GLP-1药物在糖尿病和肥胖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将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心血管和代谢疾病: GLP-1药物在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治疗中的潜力正在被进一步研究,未来可能会成为这些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潜在适应症: 随着对GLP-1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也值得期待。
综上所述,GLP-1药物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专利到期的挑战,但同时也拥有广阔的未来研究和应用前景。随着新药的不断推出和技术的进步,GLP-1药物有望在全球糖尿病、肥胖以及更多疾病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7. 总结7.1 研究进展概述
本综述文章综合分析了GLP-1药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基础的发现与作用机制到临床应用与市场分析,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GLP-1药物因其在降糖、减重以及心血管保护等方面的显著效果,已成为糖尿病和肥胖治疗领域的明星药物。全球范围内,已有多款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获批上市,且在研药物数量众多,显示出该领域的活跃度和发展潜力。7.2 国际与国内市场分析
国际市场上,诺和诺德和礼来的GLP-1RA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国内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迅速,多家国内企业如华东医药、恒瑞医药等在GLP-1赛道上的研发活跃,部分产品已获批上市。国内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7.3 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GLP-1RA类药物在临床上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尤其在降低血糖、减轻体重、改善心血管健康等方面。同时,其低血糖风险较低,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多靶点药物的研发进一步拓宽了GLP-1药物的治疗范围和效果。7.4 研发趋势与挑战
长效化、口服剂型和多靶点药物是GLP-1药物研发的主要趋势。这些研发方向旨在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注射频率,并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效果。然而,市场竞争的加剧、专利到期以及新适应症的开发仍是GLP-1药物面临的主要挑战。7.5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GLP-1药物有望在全球糖尿病、肥胖以及更多疾病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新药的不断推出和技术的进步,GLP-1药物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并为患者提供更丰富、更高效的治疗选择。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版
权
声
明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11 月 28 日,华东医药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申报的 HDM1005 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美国 FDA 批准,可在美国开展 I 期临床试验,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肥胖或超重患者的治疗。
截图来源:企业公告
HDM1005 注射液是由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研发并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 1 类化学新药,是多肽类人 GLP-1 受体和 GIP 受体的双靶点长效激动剂。
临床前研究显示,HDM1005 可通过激活 GLP-1 受体和 GIP 受体,促进环磷酸腺苷(cAMP)产生,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食欲,延迟胃排空,改善脂肪代谢,具有降糖、减重及 MASH 改善的作用,同时,现有数据显示 HDM1005 具有良好的成药性和安全性。
相关文献和研究表明,脂肪在上呼吸道的沉积、肌肉结构的改变以及胸腹壁脂肪的堆积均可能导致 OSA。鉴于肥胖与 OSA 间的关系,临床诊疗指南建议对 OSA 患者的肥胖进行治疗。
临床前研究和已有的临床 I 期数据显示,HDM1005 具有显著的减重效果;具有改善 OSA 合并肥胖或超重患者相关症状的潜力。
HDM1005 注射液在中国的临床试验于 2024 年 3 月获 NMPA 批准,适应症为 2 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
目前正在中国开展的 Ia 期、Ib 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预计于 2024 年 Q4 获得 Ia 期临床研究报告、Ib 期(第一部分)临床试验的顶线结果,并计划于 2025 年初启动 II 期临床试验。
HDM1005 注射液体重管理适应症的美国临床试验申请于 2024 年 4 月获得 FDA 批准。
HDM1005 注射液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适应症的美国临床试验申请于 2024 年 11 月获得 FDA 批准。
围绕 GLP-1 靶点,华东已构筑了全方位和差异化的产品管线,包括口服、注射剂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全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
利拉鲁肽注射液分别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 2 型糖尿病、肥胖或体重超重(商品名:利鲁平®),是华东 GLP-1 靶点首个上市产品,也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
华东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 GLP-1 受体激动剂 HDM1002 已获得中国和美国的 IND 批准,已于 2024 年 10 月获得体重管理适应症中国 II 期临床研究的顶线结果,计划 2024 年 Q4 递交 pre-III 期沟通申请,并预计在 2025 年 Q1 开展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 III 期试验。同时,该产品正在中国开展糖尿病适应症 II 期临床研究。
控股子公司浙江道尔生物在研的 FGF21R/GCGR/GLP-1R 靶点的多重激动剂 DR10624 目前正在新西兰开展肥胖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 Ib/IIa 期临床试验;同时,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国内 II 期临床已启动,正在受试者入组阶段;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适应症中国 IND 申请已于 2024 年 11 月获批。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已完成 III 期临床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预计 2024 年 Q4 获得主要终点数据并递交 pre-BLA 沟通。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体重管理适应症的 IND 申请已于 2024 年 9 月底获批。
封面来源:企业 Logo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编辑:vvy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多样化功能、可溯源数据……
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等你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