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百济神州宣布其1类新药BGB-16673片获得两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计划用于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根据公开的信息,BGB-16673是一种口服药物,属于靶向BTK的创新型嵌合式降解激活化合物(CDAC)。这项药物的研发背景和其临床应用前景引起了广泛关注。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一种持续时间超过六周的慢性荨麻疹,其发生原因通常是内部因素,而非外界过敏原或环境诱因。CSU的症状表现为突然出现瘙痒性风团和/或深部组织的肿胀,例如面部、喉部、手和足的血管性水肿。该病症影响所有年龄人群,但尤以20到40岁之间女性发病率最高,几乎是男性的两倍。这种健康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困扰,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情绪问题,如焦虑和抑郁,甚至影响患者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现有的治疗方式主要使用抗组胺药物,这类药物通过阻碍组胺受体发挥作用,从而减少炎症反应以舒缓患者的不适。然而,超过半数的CSU患者发现,仅依靠H1-抗组胺药物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一问题,BTK抑制剂通过阻断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的级联反应,从而抑制诱发瘙痒和肿胀的组胺释放被视为有效的治疗途径。
百济神州的BGB-16673不仅是一种靶向BTK的CDAC化合物,而且是公司CDAC平台首个在研药物。其设计旨在降解包括具有耐药性突变的BTK在内的多种形式BTK,确保在对现有BTK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的患者中依然有效。此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授予BGB-16673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目前在针对该领域的应用上,药物已经进入了3期临床研究阶段。
此次,BGB-16673的新临床试验许可标志着其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领域的研究迈上了新台阶,为这一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我们期待未来这一药物能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