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11月14日,智慧芽Eureka平台特别关注赛诺菲(Sanofi)的一项重大公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对Teizeild(teplizumab)的认证过程给予了积极的建议。这一决定有望批准Teizeild用于延缓8岁及以上1型糖尿病(T1D)第2期患者向第3期进展。此举意味着Teizeild或将成为欧洲首个获准用于1型糖尿病早期治疗的疾病调节疗法,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Teizeild作为一款首创的靶向CD3受体的抗体药物,其设计的独特性在于能够暂时调节CD8+ T细胞的功能,进而诱导对胰腺β细胞的免疫耐受。这一机制非但不取代胰岛素治疗,而是通过限制免疫反应来减缓胰岛β细胞的损伤,从而延续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能力,延迟外源性胰岛素的依赖。CHMP的建议主要基于TN-10关键性临床试验的成果支持。
TN-10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纳入了76名处于1型糖尿病第2期的患者。第2期患者展示为具有两种以上胰岛自身抗体及代谢异常而无临床表征,而第3期则为出现高血糖症状,需开始胰岛素治疗的阶段。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为期14天Teizeild疗程的患者与安慰剂组相比,其进展至第3期的平均时间延后了约24个月(两年),这个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HR=0.457,p=0.01)。研究随访结束时,Teizeild组有57%的患者维持在第2期,相比之下,安慰剂组为28%。
在安全性方面,Teizeild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与既往观察结果一致。最常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血液或骨髓相关的轻度变化(如淋巴细胞减少)和皮肤反应(皮疹),这些事件通常是暂时性、可逆的,且大部分无需特别干预即可恢复。未见严重感染风险增加或长期免疫抑制相关并发症,反映出其安全性特征符合预期。
1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慢性疾病,全球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其发生率逐年增加。欧盟每年新增约3万个病例,其中15-20%在诊断时已处于紧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中。一旦进入第3期,患者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及应对伴随的疾病负担。因此,在高危人群中延缓疾病的前进步伐具有重要的医疗和社会价值。
CHMP对Teizeild的肯定意见是欧盟最终批准过程中的关键举措,预计欧盟委员会将在2-3个月内作出决定。一旦获得批准,该药物不仅将在欧洲成为首个1型糖尿病疾病修饰疗法,还将推动临床实践从被动的应对治疗向主动预防过渡。赛诺菲已表示,将协同各国卫生机构以确保患者能够尽早使用这一革新疗法,并计划继续推进包括儿童在内的更多临床适应症研究。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