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年来,在享有“临床肿瘤学奥林匹克盛会”美誉的ASCO年会上,中国科学家的口头报告数量快速增长。特别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郭军教授团队,在黑色素瘤研究领域连续多次荣获ASCO口头报告的机会。在今年的ASCO年会上,郭军教授介绍了一款全球首创的新药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IBI363),该药用于治疗已接受过免疫治疗的晚期肢端及黏膜黑色素瘤患者,展示了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郭军教授在演讲中表示,IBI363作为一种创新的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可以同时阻断PD-1通路并激活IL-2α通路,恢复受抑制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活力。在87名患者中,该药物的客观缓解率达24%。相比之下,同类药物的缓解率通常不超过15%,并且无进展生存期仅为2个月左右。但使用IBI363后,这一数据有明显提升,无论在作为二线还是三线治疗都显示出24%的有效率,这对该领域的晚期患者而言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突破。此外,IBI363的无进展生存期达到5.7个月,超出以往治疗数据近两倍。郭教授评论道,在面对这些“冷肿瘤”时,IBI363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疗潜力。
与此同时,首创药物IBI363在治疗免疫治疗失败的晚期肢端与黏膜黑色素瘤的研究中,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免疫治疗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成功,耐药性问题依然存在显著挑战。IBI363作为一款全球首创的双特异性抗体,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疗效,也为耐药性黑色素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