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网站公布,艾伯维公司(AbbVie)开发的一类新药ABBV-382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该药物拟用于在不结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情况下,持续抑制免疫介导的HIV,使HIV血浆病毒载量维持在不可检出的水平。据公开资料,ABBV-382是一种α4β7整合素单克隆抗体,目前已在全球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这是该药物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
α4β7整合素在HIV-1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这是一种异二聚体受体,存在于不同的免疫细胞上。研究发现,α4β7在外周血CD4+T细胞中的表达可以预测HIV-1的获得和疾病进展。此外,α4β7还存在于HIV-1病毒粒子的包膜上,表明它可能是HIV-1治疗的一个高度保守的靶点。
ABBV-382可以通过直接阻断α4β7与其同源配体MAdCAM-1或HIV-1 gp120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HIV-1的复制和细胞间传播。此外,ABBV-382还能与HIV-1病毒粒子中的α4β7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ICs)。这些免疫复合物能够结合抗原呈递细胞上的fcgr,增强病毒抗原向T细胞的呈递,从而潜在地诱导免疫反应,控制病毒的复制和细胞间传播。
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ABBV-382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独特的机制特性,支持其作为HIV-1控制的基于免疫的干预措施。根据艾伯维公司的信息,他们正在研发ABBV-181(budigalimab,抗PD-1)与ABBV-382的组合疗法(研发代号:ABBV-1882),用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病毒控制,目前也处于二期临床试验阶段。
艾滋病由HIV感染引起,HIV主要有两种亚型,即HIV-1和HIV-2。相对来说,HIV-1的复制能力更强,感染传播的几率也更高。HIV感染后,会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CD4+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其主要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持续减少,最终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缺陷,引发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尽管艾滋病曾被认为是无药可治的致命疾病,但自从上世纪末“鸡尾酒疗法”出现后,艾滋病已经成为可控的慢性疾病。尽管现有的疗法还不能完全治愈HIV感染,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数量,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并防止HIV病毒的传播,使患者能够拥有与普通人相当的预期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