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施维雅在中国注册了一项Ⅲ期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价Vorasidenib(S095032/AG881)在携带IDH1或IDH2突变的残留或复发性2级胶质瘤亚洲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年初,美国FDA和欧盟EMA已接受该药物的上市申请。据Insight数据库,这是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IDH1/2双靶点抑制剂。
脑胶质瘤是从神经胶质细胞起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在中国,脑胶质瘤的年发病率为每十万人中有5到8人,五年病死率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目前,脑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辅以放疗和化疗等综合疗法,临床目标是尽量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提升生活质量。
Vorasidenib 是施维雅在2020年通过收购Agios公司后获得的一种口服、选择性且高度脑渗透的双重抑制剂,靶向突变型异柠檬酸脱氢酶1和2(IDH1和IDH2),计划用于治疗携带IDH突变的低级别弥漫性脑胶质瘤。
2023年3月,Vorasidenib的全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INDIGO研究(NCT04164901)达到了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该试验在仅接受过手术治疗的IDH1或IDH2突变的残留或复发性2级胶质瘤患者中,比较了Vorasidenib与安慰剂的疗效。数据显示:
在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Vorasidenib单药治疗组的中位PFS为27.7个月,而安慰剂组为11.1个月。
在关键次要终点下次干预的时间(TTNI)方面,Vorasidenib组的患者尚未达到中位TTNI,而安慰剂组为17.8个月,两者具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此外,Vorasidenib单药治疗耐受性良好。
基于INDIGO关键Ⅲ期临床试验数据,美国FDA已于2024年2月受理了Vorasidenib的新药上市申请,并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目标日期为2024年8月20日。同时,欧洲EMA也受理了该药物的上市许可申请。
施维雅在中国登记的这项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研究,旨在评估Vorasidenib在携带IDH1或IDH2突变的残留或复发性2级胶质瘤亚洲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另外,2024年6月,施维雅与分子诊断公司艾德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在中国共同开发Vorasidenib的伴随诊断试剂,用于检测IDH1和2基因突变。
IDH是肿瘤药物研发中的重要靶点之一。目前,全球已有三款IDH单靶点抑制剂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癌症,但尚无IDH双靶点抑制剂获批。根据Insight数据库,施维雅的Vorasidenib是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IDH1/2双靶点抑制剂。和黄医药的HMPL306是研究进度第二快的IDH1/2双靶点抑制剂,已进入Ⅲ期临床。在国内,和黄医药的HMPL306研究进度最快,比施维雅早启动Ⅲ期临床。其他进入临床阶段的同类在研药物还有贝达药业的BPI-221351、礼来的LY3410738和Nerviano Medical Sciences的NMS-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