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生物:首个双重抗体ADC申请IND,用于EGFR/B7H3靶点

2024-08-12

2024年8月9日,信达生物的首款双抗ADC新药IBI300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了NMPA的受理。IBI3001是一种EGFR/B7H3双抗ADC。同年5月16日,信达生物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一期临床试验的IBI3005,该药物同样为双抗ADC。信达生物选择将IO+ADC作为肿瘤领域后续研发的重点方向。

双抗ADC药物正密集进入临床阶段,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除了首批HER2双表位双抗ADC以外,百利天恒的EGFR/HER3双抗ADC已推进到三期临床试验阶段。而康宁杰瑞的HER3/Trop2普方生物的EGFR/cMET,多玛医药的EGFR/Trop2和EGFR/cMET等双抗ADC也陆续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目前,行业内针对不同靶点的技术研究日益深化。GPRC5D、CD40、CD47等靶点的研究全面展开,补体靶向药物在眼科治疗中的应用也成为重要方向。此外,Claudin 6Claudin 18.2等靶点的研究也在深入进行中。中国大分子新药研发的整体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从“me too”被批评,到双抗与ADC技术的快速发展,显示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领域的激烈竞争与焦虑。

信达生物在技术全梳理上持续发力,其双抗技术和ADC技术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多个靶点和领域。其他生物医药企业如Ambrx、Vir Biotech、Immune-Onc、康哲药业、科济药业等也在技术研发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的工作。

对于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研发竞争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的领先,还包括对药物靶点的冷暖自知。企业需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找到合适的方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双抗和ADC药物领域,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各大企业如信达生物、康宁杰瑞、复宏汉霖等在这一领域都有显著的技术积累和临床推进。与此同时,德琪医药、和铂医药、荣昌生物、再鼎医药、药明生物等企业也在加快自己的技术布局。

总体来看,中国的双抗和ADC药物研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技术积累和临床推进的速度都在显著提升。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谁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将新药推向市场,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信达生物和其他领先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