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1月22日早晨,一辆满载着首批派舒宁®(塞纳帕利胶囊)的卡车从国药控股扬州有限公司物流中心缓缓驶出,运往全国各地。这一举措象征着派舒宁®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化正式拉开帷幕。近期,派舒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正式在国内上市。该药物主要应用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接受了一线含铂化疗并取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
派舒宁®由英派药业自主研发。而早在2023年12月,华东医药就获得了该药物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市场推广授权。作为一种新型的PARP1/2抑制剂,派舒宁®具有独特的分子架构,这使得它在体外和体内均表现出高效的活性和选择性,并拥有广泛的安全性。该药在III期关键临床试验(FLAMES研究)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无进展生存益处,不论患者的生物标志物状态如何,新诊断的卵巢癌患者在使用派舒宁®作为一线维持治疗时均能受益。其优越的耐受性及可控的安全性支持其成为一线含铂化疗后维持治疗的理想选择,为晚期卵巢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案。
英派药业专注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抗癌药物,特别是基于合成致死机制的靶向疗法。公司核心产品线以DNA损伤修复通路(DDR)药物为基础,现已成为全球覆盖面最广的DDR产品系列之一,并不断拓展新的合成致死靶点。公司产品管线包含PARP抑制剂塞纳帕利(Senaparib/IMP4297),Wee1抑制剂(IMP7068)、ATR抑制剂(IMP9064)、和与美国Eikon Therapeutics合作开发的PARP1选择性抑制剂(IMP1734)等多个创新药物。
塞纳帕利是公司目前研发最为成熟的产品之一,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多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研究,其中包括针对卵巢癌和小细胞肺癌的II/III期研究。具体到III期FLAMES研究,结果显示塞纳帕利在全球包括中国的研究中实现了显著的药效和高度的安全性,这为其获得NMPA的批准奠定了基础。Wee1抑制剂IMP7068和ATR抑制剂IMP9064也已在多个国家进行I期临床研究。与此同时,PARP1选择性抑制剂IMP1734在2024年初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卵巢癌是女性中最具挑战性的致死性恶性肿瘤之一。根据GLOBOCAN 2020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卵巢癌的新发病例达31万,每年死亡人数约为21万。国家癌症中心在202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卵巢癌的新发病例为6.11万,死亡病例为3.26万,显示出其在妇科肿瘤中的极高致死率。由于卵巢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约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41.8%。尽管初次含铂化疗后效果显著,大部分患者最终仍面临复发的风险,彰显了临床治疗中亟需新的创新疗法来满足患者的需求。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