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4月22日,BMS公司宣布称,其新型精神分裂症药物Cobenfy在关键性Ⅲ期临床试验(ARISE研究)中未能实现主要研究目标。Cobenfy是一种结合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包括xanomeline和氯噻平)。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并非BMS自主研发,而是在2023年12月BMS斥资140亿美元收购Karuna Therapeutics之后所得。据悉,Cobenfy已于2024年9月获得FDA批准,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的口服治疗。作为全球首款毒蕈碱激动剂类精神分裂症治疗药,这也是在近35年中首个采用全新机制的精神分裂症药物,上一个获批的类似药物还是Clozaril(氯氮平)。
Cobenfy由于其独特的药物机制,被评估为全球最具价值药物研发项目之一。据市场预测,至2030年,Cobenfy的年销售额可能达到25亿美元。实际上,在2024年第四季度,Cobenfy刚一上市便在短短两个月内实现了1000万美元的销售额。对此,BMS首席商业官Adam Lenkowsky表示,对Cobenfy的前景充满信心。
然而,尽管市场希望满满,在关键的三期试验中,Cobenfy作为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辅助疗法未能如愿实现主要终点。ARISE研究的设计是评估Cobenfy联合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疗效,其中对照组接受安慰剂加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主要指标为第六周时PAN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评分的基线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合组相比,Cobenfy治疗组仅在PANSS评分上平均减少了2.0分(P=0.11),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尽管未能达成主要终点,但细分亚组的分析指出,若以非利培酮作为基础治疗,Cobenfy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对此,BMS首席医学官Samit Hirawat博士强调,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研发挑战颇多,包括患者反应的个体差异性、严苛的试验设计以及需要超越现有药物的效果。尽管本次试验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但BMS仍将在数据分析结束后,积极探讨未来的研发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分裂症药物历来开发难度极高。AbbVie以87亿美元收购Cerevel Therapeutics后,其精神分裂症药物emraclidine在短短数月后也面临类似的临床试验失败。如今,全球有近1%的人口受精神分裂症影响,然而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仍然有限。
由于市场潜力巨大,BMS对Cobenfy的研发高度重视,计划于2025年启动7项3期临床研究,并涵盖阿尔茨海默症和双相障碍等不同适应症。尽管辅助适应症遭遇意外挫败,BMS仍制定每年发布重要临床数据的计划。
与此同时,中国地区的合作伙伴再鼎医药在2024年底已提交Cobenfy的上市申请,并于2025年1月获得NMPA的受理。Cobenfy在再鼎医药的“2028年20亿美元营收”的目标中,也被视为关键支柱。因此,尽管当前的试验结果令人遗憾,Cobenfy在中国市场的命运仍值得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