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5月8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布了麓鹏制药申报的洛布替尼片(Rocbrutinib)获得优先审评资格,该药物主要用于此前接受过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据了解,洛布替尼是麓鹏制药自主研发的一款最新的第四代BTK抑制剂。
根据厂商提供的信息,洛布替尼是一种共价兼非共价的BTK抑制剂,相较于早期的代际产品,不仅能够克服耐药性问题,还在药效、选择性和药代动力学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此药物有望成为同类中最佳的BTK抑制剂。目前,洛布替尼正用于多种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研究,包括套细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边缘区淋巴瘤(MZL)以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特别是在复发或难治的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non-GCB DLBCL)中,该药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2024年5月,洛布替尼被纳入CDE的突破性治疗名单,成为中国首个被确认为DLBCL突破性疗法的BTK抑制剂。这项名单的认可,也使得该药物针对复发/难治non-GCB DLBCL的关键注册II期临床研究得到了CDE的批准。
2023年,麓鹏制药在ASH会议上首次展示了洛布替尼用于治疗复发/难治MCL的临床试验数据。在31名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77.4%,其中38.7%的患者实现了完全代谢缓解或完全缓解。
在稍后的2024年ASH会议上,麓鹏制药更新了针对复发或难治的MZL和non-GCB DLBCL患者的数据。针对29名MZL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0.9个月,72.4%的患者出现了缓解,其中10.3%实现了完全缓解。同样,洛布替尼在高度治疗的non-GCB DLBCL患者中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和总体缓解率,且安全性良好。
此外,去年8月,麓鹏制药与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03692.HK)达成协议,后者获得洛布替尼非肿瘤适应症在中国的研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权益。该协议涉及麓鹏制药可获得不超过7.29亿元人民币的首付款和基于研发、注册及销售的里程碑付款。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