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映恩生物正式在港交所宣布上市!图片来源于投资网站映恩生物-B上市发售价为94.6港元/股,开盘价为181港元,截至收盘,映恩生物每股205港元,大涨116%,总市值约170多亿港元。此次上市创造了2022年以来生物公司18A融资规模总额第一的纪录。映恩生物本次IPO招股引入15名基石投资者,总共认购6500万美元。这十五家基石投资者阵容堪称“全明星级”,他们分别是LAV Bio(礼来亚洲基金), OrbiMed(奥博资本), Janus Henderson, 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局),Fidelity International, Cormorant Asset,Temasek(淡马锡), 红杉中国, 高瓴资本,贝莱德(BlackRock) ,博裕资本,清池资本,启明创投,AIHC Capital(亚洲医疗健康资本), 某中东家族办公室(匿名)。[港股中的“18A”是指香港交易所(HKEX)于2018年4月30日新增的《主板上市规则》第18A章,专门针对未盈利、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设立的上市制度。这一规则是港股25年来最重要的制度性改革之一,旨在吸引创新药企、医疗器械及前沿医疗技术企业赴港上市,为它们提供融资渠道,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机会。通过18A上市的公司股票简称后需添加“-B”后缀(如百济神州-B、康希诺生物-B),以提示投资者其风险属性。基石投资者(Cornerstone Investor) 是指在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时,提前承诺以固定价格认购一定比例股份的机构投资者或大型企业。他们的参与通常被视为对发行公司的信任背书,能增强市场信心,稳定股价表现。]映恩生物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能够在未盈利的情况下上市,并吸引15家基石投资者招股?映恩生物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临床阶段的创新生物药企,专注于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研发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公司已成功构建了多个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新一代ADC技术平台。基于对疾病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映恩生物拥有丰富的临床ADC研发管线,并在超过17个国家开展多个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超过2000名患者。同时,映恩生物与全球制药公司和顶尖创新药企达成多项海外授权合作。作为全球ADC创新引擎,映恩生物持续开发下一代新型ADC,包括双抗ADC,全新机制载荷ADC和自免ADC。领先的技术平台与研发能力映恩生物的主营业务聚焦于抗体偶联药物(ADC)的研发和商业化。公司通过自主发现及开发ADC资产,结合创新的技术平台和全球合作网络,推动产品管线的快速发展。公司打造了四大领先的ADC技术平台:映恩生物四大领先的ADC技术平台映恩生物拥有全球性的专利组合以保护其候选药物及技术,核心产品及技术平台相关的重大获授专利及专利申请的详情见下图:核心产品和技术平台的主要相关专利映恩生物的产品管线临床阶段和部分临床前候选物的研发进度核心产品:1. DB-1303/BNT323靶点:HER2适应症:HER2阳性子宫内膜癌(EC)、HER2表达乳腺癌(BC)技术特点:DB-1303是一款靶向HER2的ADC,采用人源化抗HER2免疫球蛋白G1(「IgG1」)单抗设计,通过基于马来酰亚胺四肽的可裂解连接子与专有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有效载荷(P1003)共价连接,DAR值为8。研发进展:DB-1303是全球临床最领先的HER2 ADC候选药物,首个适应症(HER2表达EC)预计最早将于2025年向FDA申报加速批准。目前正在进行两项注册性临床试验以及一项全球潜在注册研究。合作与认定:DB-1303由映恩生物与BioNTech合作开发,获得美国FDA的快速通道资格和突破性疗法认定。2. DB-1311/BNT324靶点:B7-H3适应症: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小细胞肺癌(SCLC)技术特点:DB-1311的设计有三个主要成分:Fc端沉默的单抗(人源化抗B7-H3 IgG1单抗)、可裂解连接子及专有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P1021),DAR值较高(为6)。研发进展:DB-1311是全球临床进度领先的B7-H3 ADC候选药物,目前正在进行1/2期临床试验(NCT05914116),初步数据表明其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具有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合作与认定:DB-1311由映恩生物与BioNTech合作开发,获得美国FDA的快速通道资格。3. DB-1310靶点:HER3适应症:DB-1310拟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包括但不限于KRAS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技术特点:DB-1310是一种HER3靶向ADC,其设计采用高效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有效载荷P1021、含四肽的可裂解连接子及新型人源化抗HER3 IgG1单克隆抗体。DB-1310设计的DAR值为8。研发进展:2023年5月24日,DB-1310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受理号:CXSL2300200),目前正在进行I/IIa期临床试验(CTR20231736),以评估其在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抗肿瘤活性。4. DB-1305靶点: TROP-2适应症: 晚期/转移性实体瘤;铂类耐药卵巢癌; 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至三种全身治疗方案的铂类耐药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技术特点: DB-1305是一款靶向TROP2的ADC,由人源化抗TROP2 IgG1单抗、可裂解连接子及专有的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P1021)偶联设计而成,DAR值为4。研究进展:2022年6月,DB-1305首次申请临床。目前正在进行I/IIa期临床试验(NCT05438329),并进一步评估其在晚期/转移性实体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合作与认定:DB-1305由映恩生物与BioNTech合作开发,获得美国FDA的快速通道资格。5. DB-2304靶点: BDCA2适应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肤型红斑狼疮(CLE)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技术特点:DB-2304是一种以BDCA2为靶向的ADC候选药物,设计有新型BDCA2靶向抗体,结合专有的GR激动剂有效载荷,DAR为4。研究进展:2024年10月3日,映恩生物在Clinicaltrial.gov网站上注册了DB-2304的I期临床试验NCT05548408,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6. DB-1419靶点:B7-H3/PD-L1适应症:晚期/转移性实体瘤,包括但不限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SCLC)、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技术特点:DB-1419是一款B7-H3/PD-L1靶向的ADC,由人源化B7-H3/PD-L1双特异性抗体组成,通过一个可裂解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P1003)共价连接,DAR值为8。研究进展:2024年9月,DB-1419的I/IIa期首次人体研究获得美国FDA的新药研究申请(IND)批准和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的临床试验通知(CTN),并顺利完成了全球首例受试者的给药(NCT06554795)。映恩生物的战略布局全球ADC市场呈现出技术迭代加速和跨境交易升温的双重特征。映恩生物作为全球ADC药物创新研发的前沿领导者之一,其技术价值获得了国际业界的高度认可。公司与BioNTech、百济神州、Adcendo、GSK等国内外顶尖药企达成多项BD交易,总价值超60亿美元。映恩生物采用“CP2”策略:差异化临床开发(Differentiated Clinical Development Plan):选择具有差异化优势的靶点和适应症,如DB-1303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创新ADC药物平台(Next Generation ADC Platform):通过DITAC、DIBAC等平台,开发具有更优疗效和安全性的ADC药物。风险管控的研发管线(Tiered R&D Pipeline):构建多梯度研发管线,涵盖从早期研发到临床阶段的多个项目。映恩生物在研发投入方面持续加码,2022年投入3.40亿元,2023年增加到5.59亿元,2024年前三个月已投入3.11亿元。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吸引了药明生物、礼来亚洲等知名投资者。多家知名投资者的支持,无疑增强了ADC行业,乃至整个医药行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本文信息来源映恩生物官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进群讨论,群二维码如下:推文用于传递知识,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医药速览。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至其他平台。有问题可发邮件至yong_wang@pku.edu.cn获取更多信息。©2021 医药速览 保留所有权利往期链接“小小疫苗”养成记 | 医药公司管线盘点 人人学懂免疫学| 人人学懂免疫学(语音版) 综述文章解读 | 文献略读 | 医学科普|医药前沿笔记PROTAC技术| 抗体药物| 抗体药物偶联-ADC核酸疫苗 | CAR技术| 化学生物学温馨提示医药速览公众号目前已经有近12个交流群(好学,有趣且奔波于医药圈人才聚集于此)。进群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备注“姓名/昵称-企业/高校-具体研究领域/专业”,此群仅为科研交流群,非诚勿扰。简单操作即可星标⭐️医药速览,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①点击标题下方“医药速览” ②至右上角“...” ③点击“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