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5年11月初,美国肾脏病学会(ASN)年会将在休斯顿盛大启幕,我们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丁小强教授对慢性肾脏病(CKD)与高钾血症(HK)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盘点与解读。
丁小强教授指出,作为全球肾脏病领域最重要的学术盛会之一,本届ASN年会公布了多个研究方向的前沿进展,其中慢性肾脏病(CKD)与高钾血症(HK)作为备受关注的重点领域,涌现出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据大会发布的摘要信息统计,CKD相关研究共计1300余篇,高钾血症相关研究有30余篇,内容涵盖疾病负担管理、创新治疗方案及临床实践优化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也为临床诊疗工作指明了新方向。
✦
•
✦
专家简介
丁小强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教授、主任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上海市肾脏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上海市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上海市血液透析质控中心主任
国际血液透析学会理事
国家药审中心(CDE)外聘专家
CKD疾病管理与SGLT2i治疗新视野
CKD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持续流行趋势,已成为21世纪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数据显示,全球CKD患病率已达13.4%[1],中国患病率为8.2%[2]。CKD不仅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也带来更高的透析治疗需求与整体医疗负担,防控形势严峻。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通过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减轻肾脏负荷,能够有效延缓CKD进展、降低蛋白尿,并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3],目前已成为CKD管理的一线药物[4-5]。本次ASN发布多项关于CKD疾病管理与SGLT2i治疗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与新方向。
CKD疾病管理
摘要号: FR-PO1145
英文标题:Burden of Proteinur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Insights from the iCaReMe Global Registry[6]
中文标题:CKD患者的蛋白尿负担:来自iCaReMe全球注册登记的启示
关键信息:全球iCaReMe注册登记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在CKD患者中,高达25.4%存在严重蛋白尿(UACR > 700 mg/g),这部分患者更年轻、肾功能更差,但SGLT2i使用率反而更低(16.8% vs 29.7%)。这一现状凸显当前对高危CKD患者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存在明显不足,亟需针对性干预以优化治疗、改善预后。
摘要号: SA-PO1189
英文标题:Risk of CKD Progression in a Real-World Population Eligible for the ZENITH-High Proteinuria Trial[7]
中文标题:符合ZENITH-高蛋白尿试验入组标准的真实世界人群的CKD进展风险
关键信息:对8534例高蛋白尿患者(UACR中位值1361 mg/g)的分析显示,该人群面临快速肾功能衰退(年eGFR下降4.7 mL/min)和高心肾事件风险(2年内肾衰竭风险10.6%,ASCVD事件风险10.7%)。然而,指南推荐药物的应用严重不足:ACEi/ARB使用率为46%-55%,SGLT2i使用率仅7%。这一现状凸显了在高危CKD人群中加强规范治疗和开发新疗法的紧迫性。
摘要号: SA-PO1178
英文标题:Kidney Failure and Mortality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mbined CKD and Heart Failure: The CaRe Study[8]
中文标题:CKD与心力衰竭(HF)共病患者肾功能衰竭与死亡结局:CaRe研究
关键信息:同时患有CKD与HF(CKD+HF)的患者,发生严重肾脏并发症(包括终末期肾病、透析、肾移植)的风险是单纯CKD患者的1.7-3.4倍,是单纯HF患者的4.8-11.6倍;CKD+H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是单纯CKD患者的2.3-2.8倍,是单纯HF患者的1.5-2.3倍,突显了在这些高危患者中实施心肾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号: SA-PO1206
英文标题:"The Silent Killer": Clinical Consequences of Undiagnosed CKD[9]
中文标题:"沉默的杀手":未确诊CKD的临床后果
关键信息:基于Clalit Health Services(2000–2023年)数据库的研究显示,56.2%的CKD患者未被确诊。尽管这些未确诊患者的基线病情较轻、合并症较少,但其进展至透析的速度更快,心血管事件发生更早,死亡风险更高。研究还证实,使用SGLT2i可显著改善预后,使透析和死亡的复合风险降低70%,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45%。
摘要号: TH-PO1043
英文标题:Unveiling the Current Landscape of CK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China: A National Multicenter Analysis[10]
中文标题:揭示中国CKD诊断与治疗现状:一项全国多中心分析
关键信息:这项针对全国83万余例CKD患者的研究发现,我国CKD疾病负担沉重、诊疗缺口显著。研究发现近四分之一(23.2%)患者已进展至CKD 5期,合并症常见,但指南推荐药物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的使用率仅为29.9%。尽管近年来漏诊率由45.1%降至35.4%,早期CKD(1-3期)漏诊率仍超过40%。研究证实接受肾脏科专科管理可将漏诊率降至10%,凸显加强早期筛查和规范诊疗的紧迫性。
摘要号: TH-PO1048
英文标题:Health Care Resource Use and Costs Among Patients with CKD by Stage
中文标题:不同分期CKD患者的医疗资源使用与成本分析[11]
关键信息:基于美国Optum研究数据库的分析显示,CKD患者的医疗资源使用和经济负担随疾病进展显著增加。在商业保险(COM)或医疗保险优势计划(MA)两个队列中,与1期和2期相比,3期和4期患者的基线医疗资源使用情况和成本在数值上均更高;这一结果提示需要加强CKD早期管理策略,以控制疾病后期产生的高额医疗成本。
SGLT2i的一线治疗
摘要号:SA-PO1148
英文标题:SGLT2 Inhibitors Rather Than GLP-1 Receptor Agonists Lower the Risk of Kidney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12]
中文标题:SGLT2i而非GLP-1受体激动剂可降低肾衰竭风险:一项系统评价与网络Meta分析
关键信息:一项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SGLT2i(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卡格列净)能显著降低CKD患者肾衰竭风险,而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利拉鲁肽)未表现出类似保护作用。研究支持对肾衰竭高风险人群优先选用SGLT2i。
摘要号: SA-PO1146
英文标题:Discontinuation of SGLT2 Inhibitors in Advanced CKD: An Inverse Probability of Treatment Weighting Analysis[13]
中文标题:晚期CKD患者停用SGLT2抑制剂:逆治疗概率加权分析
关键信息:这项突破性研究针对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争议提供了明确答案。研究纳入1011例符合SGLT2i治疗标准且至少稳定治疗3个月,eGFR进展至≤20 ml/min/1.73m²的CKD患者,通过逆概率加权治疗(IPTW)分析发现,继续使用SGLT2i的患者在无透析生存率(58.9%vs. 41.7%, p<0.0001)和总生存率(71.7%vs.40.6%, p<0.0001)上均显著优于停药组。这一研究结果强烈支持在eGFR降至20 ml/min/1.73m²以下后继续使用SGLT2i的临床建议。
摘要号:SA-PO0304
英文标题:Association of Circulating Protein Levels with Kidney Outcome and Effects of Dapagliflozin: Proteomics Analysis from DAPA-CKD[14]
中文标题:达格列净对循环蛋白水平与肾脏结局关联性的影响:DAPA-CKD研究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关键信息:本研究通过分析DAPA-CKD试验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发现,WFDC2、CD27和TNFRSF7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键风险蛋白。达格列净治疗能显著降低KIM-1、CTHRC1和NT-proBNP等肾脏损伤标志物水平,并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纤维化通路发挥肾脏保护作用,从分子层面揭示了其延缓CKD进展的新机制。
SGLT2i联合治疗
摘要号: FR-OR020
英文标题:Effects of Zibotentan and Dapagliflozin Combination Therapy on Albuminuria and Fluid Parameters in CKD: Results from the ZODIAC Trial[15]
中文标题:Zibotentan与达格列净联合治疗对CKD患者蛋白尿及体液参数的影响:ZODIAC试验结果
关键信息:zibotentan是一种内皮素受体A拮抗剂,可有效抑制内皮素受体,减少炎症纤维化,有效降低蛋白尿。本项随机交叉试验显示,与单药治疗相比,zibotentan与达格列净联合治疗在CKD患者中展现出协同疗效:联合用药使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PCR)降低48.9%,同时避免了zibotentan单用导致的体液潴留不良事件(单药组6例 vs 联合组0例)。研究表明该联合方案既能通过累加效应增强肾脏保护作用,又能有效平衡体液潴留风险,为CKD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选择。
摘要号: SA-PO1162
英文标题:Impact of Zibotentan and Dapagliflozin Combination Therapy on Lipid Biomarkers in Individuals with CKD[16]
中文标题:Zibotentan与达格列净联合治疗对CKD患者血脂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关键信息:针对ZENITH-CKD试验的事后分析发现,与达格列净单药治疗相比,Zibotentan与达格列净联合治疗显著改善了CKD患者的血脂谱:PCSK9水平降低8.74%,脂蛋白(a)降低8.20%,载脂蛋白B降低7.36%。这些发现提示该联合疗法可能通过调节血脂代谢产生超越蛋白尿降低的额外心血管保护效益。
高钾血症诊疗新进展
高钾血症(HK,指血钾>5.0 mmol/L)是CKD常见并发症,显著增加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与全因死亡风险,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新型口服钾离子结合剂的临床应用为HK的长期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不仅有助于维持血钾稳定,也对优化RAASi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17]。本次ASN发布多项HK管理新进展,为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高钾血症危害
摘要号: TH-PO0398
英文标题:Association Between Chronic Hyperkalemia (CHK)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China (NORMALIZE study) [18]
中文标题:中国慢性高钾血症(CHK)与临床结局的关联性研究(NORMALIZE研究)
关键信息:NORMALIZE研究首次在广泛人群中证实,CHK显著增加不良预后风险。与血钾正常者相比,CHK患者的复合心血管结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卒中,HR=1.34 ,95%CI 1.25-1.44)及全因死亡风险(HR=2.75, 95%CI 2.55-2.95])均显著升高;即使是轻度CHK(5.0<血钾≤5.5 mmol/L)也呈现类似风险趋势。研究还发现,CHK较单次HK发作也显著增加复合心血管结局和全因死亡风险。以上均提示需加强对HK的长期管理,以减少患者的不良预后。
摘要号: TH-PO0399
英文标题:RAAS Inhibitor Use and Hyperkalemia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omorbid CKD and Heart Failure[19]
中文标题:在中国CKD合并HF患者中RAASi的使用与高钾血症
关键信息:在中国CKD合并HF患者中,RAASi的使用比例为54.0%,高于单纯CKD患者(35.6%)。在12个月随访期间,19.7%的CKD合并HF患者至少发生一次HK,高于整体CKD人群的发生率(17.4%);而在发生HK的患者中,46.8%出现复发。与整体CKD患者相比,合并HF的患者不仅RAASi使用率更高,HK风险也更为突出,提示需加强以指南为导向的疾病管理,以改善此类高危人群的临床结局。
摘要号: PUB368
英文标题:Management of Hyperkalemia: Real-World Insights from US Patients and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in the TRACK Study[20]
中文标题:高钾血症的管理:来自TRACK研究中美国患者与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真实世界见解
关键信息:TRACK研究显示,在229名美国高钾血症(HK,血钾>5.0mmol/L)患者中,CKD患病率为67.2%,25.3%同时患有CKD与HF。大多数患者(72.1%)为复发性HK。近半数患者在基线及第12个月时正接受ACEi/ARB/ARNi治疗,而HK是阻碍其剂量调整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管理HK的主要策略为“监测血钾水平”和“提供低钾饮食指导”;而患者的认知则集中于“饮食建议”、“因HK接受药物治疗”及“对其他治疗药物的调整”。研究提示,亟需更优化的HK管理策略以保障RAASi治疗,延缓疾病进展。
摘要号: SA-PO1164
英文标题:Optimization of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hibitors and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s in Patients with CKD and Heart Failure at High Risk for Hyperkalemia: Data from the CARE-HK in HF Registry[21]
中文标题:在高钾血症高风险CKD与HF患者中RASi和MRA的治疗优化:来自CARE-HK in HF注册研究的数据
关键信息:CARE-HK in HF研究显示,入组前24个月内,至少发生过1次HK的CKD与非CKD患者比例分别为52%和66%。然而,在入组时或入组后,能够实现RASi/MRA治疗优化的患者比例≤40%。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患者血清钾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其RASi/MRA治疗仍存在不足。通过加强监测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望进一步提高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达标率。
高钾血症治疗药物
摘要号:TH-PO0400
英文标题:Comparative Efficacy of Sodium Zirconium Cyclosilicate vs. Conventional Therapy for Hyperkalemia: First Brazilian Cohort[22]
中文标题:环硅酸锆钠(SZC)与传统高钾血症疗法的疗效比较:首个巴西队列研究
关键信息:一项针对137例HK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与传统常规治疗(极化液、呋塞米、葡萄糖酸钙和/或碳酸氢钠)相比,接受SZC治疗的患者整体HK复发率更低(16.4% vs 32.9%)。首次随访中,SZC使复发几率降低84%(OR=0.16);二次随访时SZC仍与HK持续风险显著降低64%相关(OR=0.36, 95%CI: 0.15–0.83,p=0.017),且经多因素校正后结论依然稳定。
摘要号: TH-PO0524
英文标题:Effects of Sodium Zirconium Cyclosilicate on Volume Status in Hemodialysis: Post Hoc Analysis from the DIALIZE Outcomes Trial[23]
中文标题:环硅酸锆钠对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状态影响:DIALIZE Outcomes研究事后分析
关键信息:DIALIZE-Outcomes研究事后分析表明,对于血液透析伴高钾血症患者,与安慰剂相比,在非透析日使用SZC治疗1年可显著改善血钾控制,且未对患者容量状态产生显著影响。两组在心力衰竭(3.0% vs 3.2%)、高血压(9.8% vs 9.6%)及水肿(4.7% vs 4.6%)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血压变化、降压药使用和透析间期体重增长(0.2±2.6 kg vs 0.1±2.3 kg)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摘要号: SA-PO1166
英文标题:Changes in Albuminuria (ACR) in Patients with Hyperkalemic (HK) CKD Taking Patiromer (PAT) and RAAS Inhibitors (RAASi) [24]
中文标题:高钾血症CKD患者在接受Patiromer与RAASi联合治疗期间的ACR变化
关键信息:对于接受RAASi治疗且合并高钾血症的CKD患者,使用钾结合剂Patiromer(尚未在中国获批上市)在有效控制血钾的同时,可观察到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呈下降趋势(中位值由1098 mg/g降至813 mg/g)。该趋势在不同蛋白尿程度患者中均保持一致,提示Patiromer或具有潜在肾脏保护作用,但其临床价值仍需进一步验证。
摘要号: PUB140
英文标题:Association of Loop Diuretic Use with Hospitaliz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KD[25]
中文标题:利尿剂使用与CKD患者因心房颤动住院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关键信息:在CKD患者中,基线期使用袢利尿剂与因房颤住院风险增加34%独立相关(aHR 1.34,95%CI 1.08-1.65);这一风险在合并心衰病史的患者中尤为显著(aHR 2.92,95%CI 1.20-7.14)。研究提示临床需关注袢利尿剂在CKD患者中的潜在致心律失常风险。
饮食控制与高钾血症
摘要号: SA-PO1140
英文标题:A K-ritical Review: Safety of Potassium Intake in CK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Synthesis Without Meta-Analysis (SWiM) [26]
中文标题:CKD患者钾摄入的安全性:一项未进行Meta分析的系统综述与综合分析(SWiM)
关键信息:系统综述发现,对许多CKD患者而言,较高的钾摄入量可能是安全的,并未显著增加高钾血症或心血管死亡风险,部分研究甚至提示其对保护肾功能和降低全因死亡率有益。这一发现对当前普遍限制饮食钾的指南提出了挑战,并支持对其重新进行评估。
摘要号: FR-PO1100
英文标题:Dietary Potassium Intake and Serum Potassium in the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ohort Study[27]
中文标题:慢性肾功能不全队列研究中的饮食钾摄入与血清钾水平
关键信息:针对CKD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较高的饮食钾摄入并不会导致长期血清钾水平显著升高,即使在肾功能较差、患有糖尿病或心力衰竭的高风险患者中也是如此。在食物类别分析中,较高摄入量的橙子/橙汁和哈密瓜与较低的血清钾水平相关(β=-0.03[95%CI: -0.06, -0.00])。研究结果对临床常规建议限制饮食钾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摘要号: SA-OR042
英文标题:Association of Dietary Magnesium (Mg2+) and Potassium (K+) Intake with Mortality and Kidney Failure in the CRIC Study[28]
中文标题:CRIC研究中饮食镁与钾摄入与死亡及肾衰竭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关键信息:在CKD患者中,较高的镁与钾摄入均与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且此保护作用不受肾功能严重程度影响。尽管两者与肾衰竭风险的关联在整体上不一致,但在肾功能较好(eGFR≥30 ml/min)的亚组中,均显示出对肾衰竭的保护作用。
总 结
丁小强教授表示,通过对本届ASN年会重要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肾脏病诊疗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SGLT2i的肾脏保护作用进一步夯实,以SGLT2i为基础的联合治疗策略展现出令人鼓舞的前景,不仅能实现疗效叠加,还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风险,给临床用药打开新的思路;在高钾血症管理方面,新型口服钾结合剂长期使用可稳定控制血钾,且安全性良好;同时多项研究对传统的严格饮食控钾策略提出了新的思考。丁小强教授指出,作为临床医生,我们应紧跟这些前沿进展,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与个体化管理,积极推动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的规范落地,同时,我们也要持续关注联合治疗与新机制药物的临床应用,以期为CKD和高钾血症患者带来更好的长期预后。
参考文献
1.Jager K J,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9, 34(11):1803–1805.
2.Wang L, et al. JAMA Intern Med, 2023, 183(4):298–310.
3.Nevola R, et al. Rev Cardiovasc Med, 2022, 23(3):106.
4.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CKD Work Group. Kidney Int, 2024, 105(4s):S117–s314.
5. 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华内科杂志,2023,62(8):902-930.
6.Pollock,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FR-PO1145.
7. Heerspink, Hiddo Jan L,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SA-PO1189.
8.Pecoits-Filho,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SA-PO1178.
9.Levin Iaina, et al. . 2025 ASN, Abstract: SA-PO1206.
10.Zou Qing,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TH-PO1043.
11. Lee Lydia Yejin,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TH-PO1048.
12.Katkam, Niharika,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SA-PO1148.
13.Szeto, Cheuk-Chun,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SA-PO1146.
14.De la Rambelje,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SA-PO0304.
15. Wasehuus, Victor,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FR-OR020.
16. Wasehuus, Victor,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SA-PO1162.
17.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华肾脏病杂志,2025,41(4):297-305.
18.Bin Wang,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TH-PO0398.
19.Nie, Sheng,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TH-PO0399.
20.Gosmanova, Elvira O,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PUB368.
21.Quinn, Ghazal Z,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SA-PO1164.
22.Tapioca, Fernanda Martin,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TH-PO0400.
23.Fishbane, Steven,et al. 2025 ASN, Abstract: TH-PO0524.
24.Weir, Matthew R,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SA-PO1166.
25.Ravi, Katherine Scovner,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PUB140.
26.Kotwal, Sradha S,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SA-PO1140.
27.Xu, Heli,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FR-PO1100.
28.Gillis, Margaret, et al. 2025 ASN, Abstract: SA-OR042.
声明: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得转发或分享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不得用于推广目的,若涉及具体药物使用,请参考相关药物说明书,阿斯利康公司不建议您将产品超说明书使用。
审批编码:CN-170992 过期日期:2026-02-04
撰写:ZCJ
审校:ZCJ
排版:Atai
执行:Atai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