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China For China的故事还能继续讲吗?

2024-03-02
抗体药物偶联物带量采购
为打造全球ADC/RDC未来产业高地,成都医学城拟于2024年4月18日-19日举办首届未来XDC新药大会!大会以“共创偶联药物产业未来”为主题,由同写意策划,安排一场主论坛和九场主题论坛,邀请“政、产、学、研、金、媒”各领域专家,通过“成果发布、主题演讲、热点对话、表彰颁奖、展览展示”五位一体的多元化的组织形式,迸发更多XDC产业新科技、新业态、新模式,构建XDC产业全新生态,触摸医药产业未来脉动。外汇管理局近日公布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结果不出意料地糟糕。2023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有330亿美元,回到了1993年的水平。2022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有1800美元,2021年的峰值则是344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当然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包括外因和内因:其中最主要的外因是美联储的加息造成外资在美国可以享受更高的利息收益。而普遍认为的美联储将于一季度末降息的预期,又被最近美国的强劲的经济数据和通胀水平打消。第二个重要的外因则是地缘政治的紧张,尤其是中美关系的紧张态势。内因一言以蔽之,是因为外商对中国投资的信心严重不足、A股的萎靡不振和房产投资在2023年熄火等诸多原因造成。内因中最主要的还是信心问题。那么我们着重探讨一下在跨国公司中流行了若干年的“In China For China (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现在还行之有效吗?1In China For China战略的缘起和蓬勃2015年5月,中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中,中国要求投资8万亿人民币(约合1.3 万亿美元),推动中国在未来十年内发展成为全球端制造业巨头。In China For China的战略发端于这份文件,彼时中国开始流露出国产替代,克服卡脖子的雄心。同时政策逐步跟上,对外资开始种种限制,比如要求在中国设立生产厂作为某些政府采购的准入条件。以医疗器械为例,为推动政策落地实施以及促进本土医疗健康产品研发,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例如,在医疗器械领域,中国政府于2014、2016和 2017年间,分别启动了三轮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计划。这为国产设备的质量提供了官方背书,并限制了医院和医生反对或拒绝国产设备的范围。地方政府也纷纷响应。一些省市甚至在采购方面采取了更大胆的举措:四川、浙江和江西明令要地激励医院采购和使用更便宜的产品(通常是国产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外国公司甚至考虑向中国出口质量稍差的二线产品以获取医院准入。新冠爆发后,全球供应链出现紊乱,很多中国企业要求外资供应商要在本地设厂,甚至整个上游供应链都要在国内,作为其优先考虑的条件。In China For China的战略在2021-22年达到了顶峰。那时候,如果哪家公司没有类似的战略,会被嘲笑为跟不上形势。在医药行业中本地化最为激进的无疑是阿斯利康。2023年进博会,阿斯利康的主题是“阿斯利康以“三十年,跃行致远—在中国,为中国,惠全球”。2023年3月,阿斯利康投资4.5亿美元的吸入气雾剂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户青岛,8月又追加投资2.5亿美元,总投资达到7亿美元;进博会期间官宣将投资近4亿美元,在无锡建设小分子药物新工厂;增资泰州生产供应基地,扩建糖尿病药物生产线。在2022年上海封控后,还能说服总部,有这么大的投资力度,着实厉害。事实上,阿斯利康三驾“创新马车”之一的中金医疗产业基金,管理资金已逾30亿元人民币,2020年成立至今已成功投资近15家企业。随着阿斯利康上海研发平台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国中心,目前,阿斯利康在华研发管线已有150多个在研项目,其中与全球的同步研发率接近100%。预计未来五年内,阿斯利康还将有60—65个新药和新适应症在华获批。2023年阿斯利康还将积极探索数字化、电商与互联网诊疗平台等新领域的合作,带来精准诊疗、慢病管理、基层医疗和多场景医疗服务的新思路。生命科学领域本土化最为系统和激进的则是丹纳赫。2022年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丹纳赫集团发布“创升中国”战略多项本土成果。丹纳赫称将坚定持续加码中国市场,未来其在华销售产品中的80%将由中国本土生产。“创升中国”是丹纳赫集团2022年初启动的本土化战略,旨在立足双循环,加速本地创新、本地制造和本地商业化。目前,丹纳赫在中国拥有14家本土制造基地,近20支研发团队。例如贝克曼库尔特公司表示,已成功转移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等多条产品线到中国苏州,实现本土生产。贝克曼库尔特智慧实验室自动化解决方案DxA 5000转产项目进展顺利,成为其首个实现在华本土化生产的大型仪器。丹纳赫集团旗下思拓凡(Cytiva)表示,增资6000万元升级中国科创中心,助力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2023年科创中心正式开幕。病理学诊断全球领导者徕卡生物系统发布其为中国市场度身打造的全新本土品牌——易华徕。同时,徕卡生物系统首款本土化试剂——易华徕一抗也正式发布。2023年11月的进博会上,丹纳赫宣布“创升中国”战略进一步升级到加速临床创新转化、赋能产业发展上。如果说阿斯利康和丹纳赫是高举高打,全方位推动中国本土化,那么多数公司还是在某些领域推动本土化的策略,多数公司选择在中国设厂生产,因为正如前文所述,各种采购对产品产地进行了或明或暗的要求,在中国生产无疑更有有利于中标和赢得订单。例如,Illumina在2022年8月宣布,将启用在华首个生产制造基地,并计划未来五年逐步实现高端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全面本土化生产。项目一期总投资额近5,000万人民币,公司计划未来5年将投资超4.5亿元以建设在华生产制造能力,主要生产桌面式测序仪NextSeqTM 2000、超大规模量产型测序平台NovaSeqTM 6000Dx-CN以及5款CN NextSeqTM 550Dx临床应用测序试剂等在内的本土化生产组装产品。近年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招标项目明确规定“只要国产”,其中不乏高端医疗设备采购项目。不过,“国产”的定义却不再聚焦于“国内企业生产”,而是指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不论其供应商是内资还是外资企业,其都属于“国产”。基于此,外资巨头们开始不断加大本土化布局,许多产品也被赋予了“国产”身份。2In China For China开始式微自从2023年开始,各大公司开始不怎么高调地提In China For China了,甚至都不提这个战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过去若干年的In China For China落地了,开始有产出了,但是产出远远不及预期。受益于全球生物制药领域的繁荣发展以及新冠红利,但随着新冠红利逐渐消退,业绩增长趋缓,甚至过往的投资出现了巨大的偏差,导致订单很少,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订单。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龙沙。广州知识城工厂是龙沙在中国的第三个工厂,总投资超1亿美元。据龙沙中国官网,广州龙沙生物技术工厂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生物医药产业园,于2021年全面投入运营,提供细胞系构建、细胞库、工艺开发、中试生产、技术转移、GMP原液及制剂生产等服务。该工厂是龙沙集团全球第9个生物技术工厂,占地17000平方米,有约300名员工,为全天候运营。2023年年底,刚投入运营不到3年的龙沙知识城工厂,宣布关闭。业内人士透露,关闭广州大分子工厂的一个原因是“接不到订单”。龙沙的广州工厂是首个哺乳动物细胞生物技术生产工厂,拥有200-2000L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龙沙生物广州厂拥有成熟工艺平台、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丰富的法规注册经验,在2021-22年服务海内外超过20个客户,成功完成和交付超过15个批次的原液。但是从2022年开始,中国的大分子的CDMO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不少的甲方公司开始提供CDMO服务了,比如头部Biotech信达等公司。为什么In China For China的战略开始式微了呢?有这么几个原因1.中国市场的需求大幅度下滑。2023年经济下行,各个行业的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前文所述的Illumina,在中国市场Illumina的业绩下滑了13%,在这个数字面前,5千万人民币的投资是很难交差的。毕竟资本家投入是为了增长的,没有业绩的增长,那么投入就是不合算的买卖。龙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的大分子CDMO的需求在2023年并没有很大的增长,但是前几年投产的CDMO产能都陆续到位了,造成了大分子CDMO的供大于求。除了龙沙关闭广州厂以外,其他外资大分子CDMO也都在苦苦挣扎。2.中国市场的规模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中国2020年提出要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熟悉中国官方语境的人都知道,看似这句话说得滴水不漏,实际是在强调国内的内循环。路透社援引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分析,中国目前约有3.3亿人口的人均GDP已在2.5万美元以上,而有10.5亿人口的人均GDP在4,500美元以下。2.5万美元已经属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了,类似葡萄牙。这个部分的人口是有比较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人均4500美金大约相当于印尼的水平,这部分人口除了生活必须开支外,消费能力很弱。另外,由于2023年经济整体下行,中产消费降级,房产泡沫开始破灭,2.5万美金的人口也开始精打细算了。另外,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于一线、准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它们是人口流入和驱动经济的主要发动机。其他三四线城市消费能力也不强,工业也相当匮乏。中国至今仍然是世界工厂,依赖于世界范围内的客户来生存,本地市场没有那么巨大。中国的庞大的产能,是给全世界配套的,不是给中国本地市场配套的。3.In China For China需要另起炉灶,经济上很不合算。In China For China的主要载体是制造业的转移,也就是把某些产品的工厂转移到中国。处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地缘政治的考量,很少有跨国公司愿意将很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转移到中国。将产品生产转移到中国意味着在其他国家的劳动力岗位的减少,这必然遭到工厂所在地的员工的或明或暗的抵制,毕竟自己的工作最重要,这是打工者的人性,没什么可指责的。但中国又需要Made in China,那么很多公司的考量就是在中国组装,通俗点打个比方说就是给车装四个轮子,或者套个壳子。在中国投资不大,没有知识产权的风险,也没有来自现有工厂工人的压力。但即使是这样,也是一笔钱,在中国场地要租、工人要请、零部件来了要组装质检,这都是钱,而且都是额外多出来的开销。对资本家来说,其他国家都不需要搞这些,一个工厂出来供全球就行了,偏偏你这里要另起炉灶再搞一个摊子。你这里如果市场好,那我也认了。偏偏碰上2023,需求一路下滑,这就是给所有人都打脸了。这并不是说之前都是忽悠,毕竟经济这么糟糕,这是谁都没想到的。所以,一路下来到2024年各大公司开年会,谁也不再大张旗鼓地谈“In China For China”,先把以前的烂摊子收拾了再说吧。3德国公司是In China For China的主力2023年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同比增加了4.3%,达到119亿欧元(123亿美元),不仅绝对值增加,中国在德国的对外投资中所占的份额亦在增加,虽然德国政府一再警告德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要保持警惕。德国2023年的总对外投资额为1160亿欧元,相比2022年的1700亿欧元大幅度减少。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占比在总的对外投资中占到10.3%,这个数字超过了德国对除中国外其他地区的占比(8%)。对中国的投资增加显得极为突出。德国对中国的投资主要来自于少数大公司,它们在2023和过去几年一直在积极增加对中国的投资。但是多数中小型的德国公司在维持、减少甚至撤出对中国的投资。德国四家大公司大众宝马、戴姆勒和BASF占了整个欧洲对华直接投资的34%(2018-21)。例如大众“在中国,为中国”的新战略的一个举措是加码在华业务,赶上中国电动车制造商的速度和效率。大众打算在未来开始在合肥生产为中国市场和出口欧洲设计的新款Tavascan运动型多功能车。在对华投资的同时, 大众汽车正计划收缩其成本高昂且高度工会化的欧洲员工规模,同时减少对高成本的欧洲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依赖。例如大众汽车正在取代其中国工厂供应链中仍在使用的欧洲零部件制造商,并转向中国的供应商。宝马则宣布投入100亿人民币建设其沈阳的生产基地。那么为什么德国公司会做出这种选择呢?1.德国从默克尔时代开始,对中国更加友好,一直强调利益的连接,减少意识形态的分歧。自默克尔时代以来,德国政府确实采取了一种更加务实的外交政策,强调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并试图减少意识形态差异带来的影响。这种政策连续性为德国企业在中国的运营提供了稳定的外交背景,使得投资中国看起来是一个较为可靠和有吸引力的选择。2.中国人对德国、德国公司和德国人有强烈的好感。在中国,“德国制造”是高品质的代名词,德国人在中国以严谨、守时、靠谱和充满工匠精神而闻名。必须要承认,相当一部分这类认知来自于中国对德国的刻板印象,以及经年累月的媒体的描绘,其中有些很不准确,例如德国的铁路以经常误点而闻名。甚至一向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中国媒体也在描绘德国占领青岛期间,修建了完善的排水系统,在北京遭遇涝灾的时候,甚至有人会举出青岛的例子来和中国的排水系统进行对比。不管怎么说,中国大众对德国人充满好感,这种好感在中美贸易战和紧张的对峙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与之对应的,德国人在中国也会受到相应的优待和好感,相信在华德国人和德国公司都能感受到。3.德国公司希望填补美国公司后撤带来的真空。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和美国公司在某些领域减少在华投资,德国公司确实有机会填补这些空白,尤其是在那些对技术和制造标准要求较高的行业中。德国企业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有望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特朗普时代开始的对中国收缩的策略,其实并没有协调好盟友们的一致行动,在很多领域美国公司的撤退,被德国公司见了皮夹子。例如根据央视英文媒体CGTN的报道,德国的半导体供应商英飞凌的在美国制裁下,依然决定对中国进行大力投资。4.中国对德国大企业来说“Too big to fall (大而不能倒)”。BMW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占整体销售额的32.3%,奔驰在中国的销售额占集团销售额的29.6%。有些德国公司的中国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甚至远远超过了德国市场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显然要继续投入。这些大型德国企业,已经和中国的供应链深度绑定了,无法脱钩,只能继续加码。对德国的大型公司来说,中国市场足够大,In China For China足以产生巨大的业绩了。但对于德国中小企业来说则是另外一回事。这也就是德国公司在中国总体投资额在增长,但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看法迥异的原因。4那么未来怎么办In China For China未来还走得通吗?我们把这个策略分成两类来看,一类是本来就要在中国大刀阔斧地搞本地化运营,本来就是要把中国的工厂用来支持中国和全球其他国家的,这类投资暂时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冲击,但是再假以时日,一定会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但另一类是仅仅为了照顾中国的招标限制或者绕过中国的某些保护主义的,这个战略的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一方面,中国经济下行,现在经济上的保护主义已经大大减少了,最近已经很少提国产化,国产占比,弯道超车之类的话题了,毕竟先把经济搞起来比什么都重要。那未来的战略怎么办(故事怎么讲)?还是回归到做生意的本质,推出适应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服务好客户,照顾好员工,在一个增长不那么好的市场里,寻找真正的业务机会。中国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市场,而且在于成熟的供应链和优秀的人才。中国本地的研发能力也某些领域也是无以伦比的。其实如何把中国的优势利用起来也很重要。理想的中国市场,能够不仅仅可以给公司创造收入,还可以给公司提供其他附加价值。能够把这个故事讲好,可能会比In China For China更有意义。近期直播推荐: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适应症
靶点
-
药物
-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