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转化肺癌研究杂志》在线发布了一篇题为《
ALK抑制剂治疗未经ALK抑制剂治疗的亚洲
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一项系统综述和网状荟萃分析》的文章。这项研究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褚倩教授带领完成,重点探讨了伊鲁阿克和其他ALK抑制剂在一线治疗亚洲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疗效。
ALK抑制剂目前被认为是治疗晚期ALK阳性NSCLC的标准方案。
克唑替尼是第一个上市的ALK抑制剂,但后续推出的新一代ALK抑制剂的疗效普遍优于克唑替尼。INSPIRE研究的初次期中分析表明,伊鲁阿克在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时,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可达27.7个月,风险比(HR)为0.34,这一数据在亚洲人群中的表现尤为显著。然而,目前尚无头对头随机对照试验(RCT)来直接比较新一代ALK抑制剂之间的疗效差异。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是综合分析多个独立研究结果的方法,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评估药物疗效,被认为是药物疗效比较的重要工具,其证据级别与RCT相当。网状荟萃分析作为荟萃分析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包含了传统的直接比较,还结合了间接比较,能够对所有相关干预措施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
在这项研究中,共纳入了8项RCT研究,涉及1477例ALK阳性晚期NSCLC的亚洲患者,涵盖了包括克唑替尼、
阿来替尼、
布格替尼、
恩沙替尼、
依奉阿克、伊鲁阿克和洛拉替尼等7种ALK抑制剂。研究通过计算各个ALK抑制剂的累积排序概率图下的面积(SUCRA)来进行疗效排序。SUCRA值介于0至1之间,值越大表明干预措施的疗效越好。
结果显示,所有新一代ALK抑制剂在无进展生存期(PFS)上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克唑替尼。其中,伊鲁阿克的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CRA)最高,为74.0%,其次是布格替尼(69.1%)和恩沙替尼(63.7%)。这表明,伊鲁阿克在初治ALK阳性NSCLC的亚洲患者中可能带来更好的PFS获益。
这项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新的依据,显示了伊鲁阿克在初治ALK阳性NSCLC患者中的潜在优势,为亚洲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