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11月25日,贝达药业宣布其开发的创新药物——盐酸恩沙替尼胶囊(贝美纳®),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受理通知书》,接受了第三项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该药物拟用于术后辅助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IB期至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列前茅的恶性肿瘤类型。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22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数约106万,死亡病例73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病例的85%,而ALK融合突变是其常见的驱动基因。虽然约30%的NSCLC患者确诊时处于可切除的早中期,但仍有较高的复发和死亡风险,传统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有限。因此,需要为这些患者寻找更有效且安全的新治疗方案,以降低复发风险并延长无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
恩沙替尼是贝达药业与其子公司Xcovery共同开发的新一代ALK抑制剂,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早在2020年,恩沙替尼即被批准用于治疗此前克唑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填补了国内该类药物的缺口。到2022年,其治疗范围扩展至所有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
近日,该药物针对早期ALK阳性NSCLC的研发取得重大进展。贝达药业副总裁王三虎表示,恩沙替尼适应症申请的受理,是公司内部多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并意味着药物在早期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扩展。贝达药业将继续与监管部门积极合作,协力推动恩沙替尼尽早实现术后辅助治疗的上市。
贝达药业研发总裁兼首席医学官毛力教授指出,这一成果体现了从晚期到早期的全程布局战略。ELEVATE研究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显示恩沙替尼在IB期至IIIB期患者中显著降低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达80%,为其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积累了有力的证据。
贝达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博士强调,恩沙替尼的研发申报是推动ALK阳性肺癌全病程管理的重要一步。这一研究的成功增强了中国原研ALK抑制剂在国际临床研究中的地位。同时,恩沙替尼已经在多个国际市场备受关注,并在2024年年底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成为首个中国企业主导在全球上市的小分子肺癌靶向创新药。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药物在国际药物市场上的进步与影响。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