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洁、白桦等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揭示了S100A1(S100钙结合蛋白A1)作为预测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效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并讨论了围绕该靶点的候选药物研发进展。
研究发现,S100A1在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肿瘤细胞通过改变钙离子(Ca2+)的稳态可以促进其生存、增殖和逃避免疫监测的能力。S100A1作为一种关键调节因子,控制细胞内的Ca2+信号传导和平衡。在多种同基因小鼠肿瘤模型及肺癌患者组织样本中,肿瘤细胞内在的S100A1表达水平与免疫“冷”肿瘤微环境(TME)和ICB耐药性具有高度相关性。
研究指出,S100A1不仅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其表达水平还可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研究显示,ICB治疗后S100A1的mRNA表达在无响应患者中更高,同时,多个免疫治疗队列的数据表明,S100A1 mRNA表达水平低的患者总生存期较长。此外,血浆中S100A1水平与组织表达呈正相关,低血浆S100A1水平的肺癌患者在免疫治疗下拥有更好的临床响应和无进展生存期。
在增强免疫治疗方面,研究人员发现S100A1调控肿瘤免疫逃逸机制,S100A1的缺失会影响免疫抑制性TME的结构。通过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预处理,可以提高高S100A1表达肿瘤对抗PD-1疗法的敏感性,并逆转免疫“冷”TME,从而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
当前,S100A1作为药物靶标的开发主要集中于心血管领域,共有8种候选基因疗法药物,均未用于肿瘤。进展最快的药物INXN-4001正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据最新披露的数据,这种基因疗法在部分心力衰竭患者中显示了生活质量的改善。然而,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开发尚面临难以突破的屏障,如血脑屏障的渗透性和靶标冗余性。
总结而言,研究团队的工作为S100A1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新视角,并提出了GM-CSF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此类“冷肿瘤”的可能途径。该研究不但突破了S100A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传统应用领域,还为未来的癌症治疗和精准诊断工具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